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秦时:从八岁嬴政开始签到-第1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啊,这样吗,我,我还以为你让我……”

    红莲一脸害羞,以及——尴尬。

    “算了,回去休息吧!”

    嬴政也站起身,看了看天色,说道。

    ……

    随着嬴政回到咸阳这段日子,魏国的魏庸、燕国的雁春君、赵国的郭开、齐国后胜与楚国的李园都已来到。

    除了赵国,其他四国来的人不是宗亲便是相邦。

    唯有赵国与秦关系最是不睦,因此只派出一个地位不高不低的郭开。

    数日后。

    咸阳宫内。

    嬴政在冬儿以及其率领的宫女伺候下,将厚重的黑色冕服穿上,头戴九旒冕,腰悬辘轳剑。

    虽然年少,却已有无上王威。

    俊美的面容英姿勃发,一双漆黑的双瞳,更是透露着一股深沉的威严,让人不敢直视。

    而在祖庙,宗室、百官、外使皆在等候。

    关内侯、渭阳君等人早已严阵以待。

    一片肃穆。

    虽然,这其实只是一个流程。

    但没有这个流程,终究有缺。

    ……

    “政儿。”

    赵姬今天也穿着玄色长裙,少了几分明艳,多了几分太后的威仪。

    此刻,看着眼前爱子换上王袍,赵姬忍不住心情激动,热泪盈眶。

    谁能想到,昔日一商贾之女,竟能成为天下最强王国的王后、太后。

    谁又能想到,昔日邯郸艰难求生,母子共分一块饼的这对母子,竟然能成为当今天下最尊贵的人。

    昔日稚子,如今已经成为秦王。

    “母后,我们走吧!”

    嬴政缓缓伸出手,牵住赵姬的手,轻声许诺,“母后,这只是开始,将来,我会让你变得更加尊贵,无人可及!”

    “哈哈,母后现在已经是无人可及了!”

    赵姬并没有听明白,只是轻笑一声,让自己激动的心冷静下来,“我的政儿,成为秦王了!”

    “阿母为你骄傲!”

    赵姬轻轻拥住嬴政,嬴政侧着脸贴在赵姬的胸口,轻声道:“那我未来会让阿母更加骄傲!”

    ……

    秦王楚三年十月。

    祭天台之前。

    宗室齐聚,百官位列在旁。

    外面还有千万锐士执戈而立。

    随着嬴政踏上祭坛。

    宗正也开始念出祭天祷文。

    随后,嬴政缓缓郑重祭拜天地。

    祭天之后,渭阳君再次高声喝道:“秦王政尚未及冠,庄襄王托丞相吕不韦为辅政之臣,太后赵主持国政。”

    吕不韦立即上前,肃穆喊道:“臣定不负大王所托,不负嬴姓!”

    而赵姬一双美目也紧紧盯着嬴政的背影。

    目中满是怜爱与骄傲。

    虽然她现在是监国太后,军政体系全部集权在她一人之手,太后的虎符加上秦王大印,就能调遣军队。

    可以说,她现在是天底下最有权力的女人。

    但是,这些都不及她的儿子重要。

    随着一步步流程完成,渭阳君这才再次高喊道:“本宗祷告天下,今秦年号为秦王政元年,群臣山呼!!!”

    “臣等拜见秦王政!拜见太后!”

    “拜见秦王政!”

    群臣高呼。

    赵姬缓缓走到嬴政身后左侧,俯瞰下方黑压压的人群。

    从今日起,她的儿子便是秦国真正的王。

    从今日起,便要正式开启秦王政的时代。

    吕不韦抬起头,打量着祭台上的两人,目光微微恍惚。

    昔日娇艳如花的少女,如今竟也有了这般威仪。

    吕不韦抿了抿干涩的嘴唇,目光看向了赵姬身旁的少年。

    本来,他能再进半步,真正达到人生巅峰,但是现在,好似能维持住庄襄王时期的地位就不错了。

    那个少年,虽然还未曾亲政,却已经让整个秦国上下都承认其能力。

    赵姬的背后支持,让其与亲政已经没有差别,只是差一个名义而已。

    但实权之下,名义早已显得微不足道。

    嬴政的目光缓缓扫过群臣,漆黑的双瞳,让所有人都不敢小觑眼前的少年秦王。

    或许,本来就没有人敢小觑。

    韩国被眼前的少年一手覆灭,谁还敢小觑这位少年秦王,只能彰显自己的愚蠢。

    即便是吕不韦,也不敢有丝毫大意。

    流程完成,新时代的开启。

    整个礼节毫无挑剔地方,彻底换代。

    《始皇本纪》:庄襄王三年十月,秦王政以太子之尊,灭韩之威,于咸阳祭祖奉天,正式继位,改年号为秦王政元年。

    史官:帝国的战车,换上了他真正的主人!我仿若看见了六国硝烟笼罩天下,大秦玄旗也将插遍整个天下!

    【七天双倍月票,继续求!每天晚上8点开始众筹打赏1500点送4张月票哈!】

    【4月月票已够1000张,本月加根10章,慢慢还,乘着双倍月票期间,继续求票!】

 第一百六十九章 ?封赏朝中较量【五一加更】

    秦王政元年岁首。

    章台宫内。

    百官林立,嬴政跪坐王基,其后右侧赵姬跪坐听政。

    这是真正意义上的秦王政第一次朝会。

    “寡人新登基为王,欲效仿祖孝文王、父庄襄王,大赦天下,众卿以为如何?”

    嬴政轻声开口,威严的双目扫过百官。

    “臣以为可,此乃彰显大王仁德!”

    立即有人站出说道。

    其他人也纷纷点头,这是历代秦王继位第一件要做的事情。

    当初孝文王便赦免了许多被四贵牵连的官员、贵族以及宗室之人。

    之后庄襄王继位,又赦免了一些其他罪状不重之人。

    嬴政此举同样如此,即便不详说,大家也都会划分出一批罪不重之人进行赦免。

    一事过后,嬴政再次开口,“灭韩之战,众将功赏可有评定?”

    终于到了论功行赏的阶段,一侧武将纷纷露出期待之色。

    “臣等已经查验拟定,请大王、太后过目!”

    吕不韦早有准备,将竹简递上,一旁的寺人连忙走下台阶。

    嬴政扫了一眼,并无异议,上面的奖赏他早已知道,并且给出了建议,而且秦国一向军功定爵,在这件事上,没有人敢克扣,嬴政转身将竹简交给赵姬。

    赵姬看也没看,直接说道:“本宫相信政儿与相邦,说完便直接盖上了太后玺。”

    充足展现出了母子一体。

    让吕不韦眼帘一垂,暗自警惕。

    赵姬不算什么,他了解赵姬,虽然掌握大权,但终究没有什么智慧,但如果赵姬将自己的信任毫无保留的给了嬴政,全心全意辅佐嬴政,母子二人合体,那么以嬴政展现出的智慧,整个朝堂即便是他也会被步步蚕食。

    赵姬将竹简交给身旁的侍女,侍女又下去交给吕不韦。

    吕不韦随即走到殿前,身形微侧,展开竹简:“秦王政、太后诏:将军蒙骜虽兵败五国合纵,然灭韩有功,赏千金,爵加一级,封右更,将军蒙武诱敌有功,爵加两级封右庶长。”

    秦国二十级的军功爵位,除了最开始的几级砍下一个敌军甲士人头就能升爵,其后每升一级就不容易了,要知道昔日武安君白起死前也不过是第十七级,如今的王龁此前也不过是右庶长。

    像吕不韦获封文信侯则是因为其辅助赢子楚登上王位,甚至可以说是赢子楚能登上王位,全靠吕不韦的谋划,因此赢子楚与之共享天下,封以昔日武安君都没有获封的侯爵之位。

    而蒙武的右更则位列二十级军功爵第十一级,父子同时加封,可见厚爱。

    很快吕不韦继续向下念,所有参与的人都获得了丰厚赏赐。

    就连名不经传的王翦也从第八级的公乘连升两级,封左庶长。

    可以说这一级之后,王翦的地位与先前截然不同,可入朝议事。

    要知道,即便是王龁如今也不过是右庶长。

    而王翦之子王贲更是被封为郎中令,负责王宫守卫,掌握宫内禁军,负责守卫秦王安全,乃秦王近臣。

    父在外为将,子负责保卫秦王,何等荣宠。

    这是一个很明显的讯号,那就是秦王有意重用王翦父子。

    待吕不韦彻底念完之后,蒙骜、蒙武、王翦、王龁、麃公、桓齮等武将全部拜倒,“叩谢大王,大王万年!”

    “叩谢大王,大王万年!”

    “众卿免礼。”

    嬴政手臂一挥,又道:“蒙将军之孙蒙恬、蒙毅乃寡人伴读,今日寡人封其为郎官,入宫陪读。”

    “谢大王隆恩!”

    本来察觉嬴政有意扶植王翦,如今一听此话,蒙骜心中一点郁闷顿时消散,立即山呼。

    同样是近臣,但与大王同龄显然更有好处,哪怕现在只是普通郎官,但未来随着大王年长,必然是大王最信重之人。

    有此为基,蒙家无忧。

    对于此事,没有人反对,毕竟只是一个普通朗官。

    其实吕不韦更在意的是郎中令,这可是掌握着宫中防御,护卫秦王,有着实权。

    如今这个官职落在嬴政手中,那么嬴政可谓是安全无虞,地位稳如泰山。

    赵姬在嬴政身后,看着嬴政的侧脸,双眼微微眯起,脸上满是满意,自己的儿子,已是颇具威严了。

    “寡人欲任命长公主之子公子启为内史,掌治京师,相邦以为如何?”

    众人归位之后,嬴政又看向吕不韦,轻声问道。

    一听此话,殿下顿时议论纷纷。

    就连吕不韦也一下警醒过来。

    内史可是相当于一郡之长,治理京城上下,位至上卿,可入宫议事。

    这可是实权高位,一直都是由他提拔的人担任,如今秦王刚刚继位就要动这个位置,顿让吕不韦感觉到了危险。

    这是一个很不好的苗头。

    意味着秦王可能对于他这个相邦有所不满。

    这对他很不利。

    如今他刚刚成为先王托孤之臣,秦王就释放了这样一个讯号,这让所有人都露出深思。

    这一刻,不少人的目光已经极为隐晦的落在吕不韦的身上。

    “这是想要借助楚系的力量在朝中分我权柄吗?”

    吕不韦心中暗道,随即出列表态,“大王,如今内史李全掌京师并无错漏,而公子启尚且职低,若是突然提拔,怕是有失公允,也难以让人信服。”

    吕不韦一脸忧心模样,好似是在为嬴政着想。

    内史这个官职他不可能放弃,这对他很重要。

    “我倒觉得公子启聪慧、办事也勤恳,能力不俗。”

    阳泉君突然站出说道。

    毕竟公子启属于楚系,而且他也得到了华阳太后的叮嘱,紧随其后,其他楚系官员也立即赞同。

    不过至从当初昭襄王掌权扫除四贵之后,楚系在朝中的力量一直都没有恢复,尤其赢子楚也警惕楚系,虽然他是被华阳太后扶持上来,但是为王之后,也没有多少任用,因此显得楚系如今有些势单力薄。

    这也是为何楚系会对赢子楚不满的原因。

    很快属于吕不韦的一方人与阳泉君为首的楚系开始争论起来。

    跪坐在嬴政右后方的赵姬已经明显露出不耐与疲惫。

    她对这些政事毫无兴趣。

    也不懂得嬴政为何会突然任用华阳那个女人身边的人。

    下方吕不韦看到此景,眼睛微微眯起,心中暗道:“或许这是一个机会,下朝之后去找赵姬,让她提防华阳太后,嬴政如果继续任用楚系,就一定会与赵姬产生嫌隙,如果不用,就会暂时削弱其身边力量。”

    虽然吕不韦知道嬴政虽然年少,但智慧非凡,但他还是不想轻易放手到手的权利。

    权利这种东西,从来都是需要主动追求争夺的。

    就如同他当初选择赢子楚,并费尽心力将赢子楚推上王位,为的不就是今天吗?

    他可不想才当三年相邦,人生目标才刚刚开始实现,就这么快失去地位,所以,他必须主动做点什么。

    这个时候,嬴政也终于开口,“相邦所言有理,既然如此,便任命公子启为舍人,兼谏议大夫,掌议论,入朝议事。”

    “大王圣明!”

    此话一出,阳泉君立即话锋一转,其他楚系也纷纷表示同意。

    显然他们的目的也非是内史,也明白内史这个职位不好谋取,之前的提议不过是个幌子。

    谏议大夫官属郎中令,位与其下,不掌兵,但却是秦王近臣,可为王提建议,也是一个很好的展现自己的平台与更上一层的台阶。

    见此,吕不韦好似也明白了一些什么,也只能表示赞同。

    “小小年纪,权谋之术却是运用的如此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