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取代犀首成为大良造,尊王之后拜为相国,姚贾岂敢与之相提并论。”
“吁~贤弟万不可妄自菲薄,能得秦王看重,贤弟前景一片光明啊!”
魏庸却是继续含笑说道。
虽然说心里也颇为不是滋味,毕竟以前跪在自己面前的人,如今竟有了与自己平起平坐的资格,自然心里不舒服。
但为了自己的利益,他也只能忍耐。
“贾还要多谢当初大司空的举荐之情啊。”
姚贾也立即谦逊说道,脸上似是充满感激之情,让魏庸舒服不少。
不久之后,魏庸便提及正事。
听完魏庸的话,姚贾虽然心里很乐的答应,不过表面上却是露出犹豫,“大司空,您这可是完全在空手套白狼啊,魏国不止不出兵,还让我秦国将辛苦打下的城邑交给魏国,这让我如何对我王,对秦国的浴血将士交代啊!”
“此言差矣,我魏国岂会做这种事,我魏国陈兵边境,也是一种威慑啊!”
魏庸开始详细说了起来。
姚贾经过一番据理力争之后,双方最终达成了条件。
双方都极为满意。
看着魏庸离开之后,姚贾轻笑一声,“此事成矣!”
显然,姚贾从为指望魏国能够出兵攻赵。
毕竟魏王虽然专权,但也只是为了保住自己的权利,而并非真正的昏聩无知。
而且魏国的臣子也不乏明人,更何况还有信陵君在。
哪怕如今信陵君不得魏王信任,但魏王却依旧留着,就是怕有朝一日需要。
“信陵君嘛……”
姚贾眼睛微眯,心道:“要灭魏国,首先要诛信陵君。”
【感谢:书友2021…… 7978、书友2021…… 598的各3000点打赏;书友2021…… 980的2900点+对‘赵姬’的100点打赏+;祝雲台的1500点+对‘赵姬’的233点打赏;
浩瀚云缥缈、玖玖end玫的各1500点打赏;乐意游书的500点打赏;很少用这个的200点打赏;雪月钧、心有余热的各100点打赏;两次元的小蕾姆、叶藏、P!NKS的各100点书币打赏;】
感谢诸位读者大大的打赏与全订,争取新的一个月,多更新。
第四百四十二章 秦王西巡(求保底)
一个月后。
李斯回到咸阳,此刻他也得知了韩非已经来到咸阳,并且被秦王授予客卿的事情。
知晓此事之后,李斯心情复杂。
做为师兄,他是最清楚韩非的能力。
虽然说师兄弟共同辅佐一国,也是美事,但李斯却高兴不起来。
因为这代表着未来与自己争夺地位的人又多了一个。
而且还是非常强劲的对手。
在政客眼中,世上只有两种人,垫脚石和绊脚石。所有可能强过自己的人,都是潜在的威胁。
更何况,韩非的能力本就比他强,还有一个外戚的身份。
“外戚?”
李斯目光一闪,随即平静下来,外戚的身份,有时候是好事,但有时候却也未必。
尤其当年昭襄王驱逐三贵等勋戚,此后便对外戚便格外的提防。
尤其秦国于韩国有灭国之仇,他相信嬴政绝不会完全信任韩非,因此,他还有机会。
……
酒楼内。
李斯邀约韩非。
“师弟终究还是到咸阳了,可惜斯出使楚国,未能为师弟接风。”
李斯一脸笑容地邀请韩非坐下。
“师兄为国操劳最是紧要,反倒是师兄刚回到咸阳,理该由非来为师兄接风洗尘才是。”
韩非同样满面笑容地道。
“哈哈哈,你我师兄弟就不必如此多礼了。”
寒暄过后,很快李斯便恭喜道:“还要恭喜师弟得大王看重,成为客卿,师弟的才智,斯也深感佩服,以师弟的能力,将来必为大王重用。”
“师兄言重了。”
韩非连连推让。
很快两人便聊入正题。
“师弟既已来秦国一个月,想来也了解了许多,可有想法?”
李斯笑望着韩非问道。
韩非神情微微一肃,感慨一声,“秦国确实是法家理想中的国家,也是最又可能实现我法家一统的国家。”
“我也以为如此。”
李斯也点了点头,“秦国法度森严,条文虽翻覆,但每一条皆为强大而存,为公正而存,唯有如此,才能让人心统一。”
“自顾人心最难测,统一?”
韩非微微摇头,随即说道:“今日不说这些,许久未见,还是聊聊其他事情吧。”
“可。”
……
咸阳宫。
嬴政也知道了李斯与韩非见面的事情。
紫女也在旁坐着。
“这两人虽师出同门,同为法家当代最杰出的人,不过两人性格却是大为不同啊!”
紫女幽幽感叹,“李斯此人虽能力不凡,但所做所谓其实都是为了自己,为权为利为民,这样的人,强势之时可放心用之,若是主不强,则反覆。”
“而韩非此人学识不凡,眼光卓远,如果说李斯只能看到当下之利,而韩非此人则能看百年千年之利。”
紫女本身就擅鬼谷一脉的内键之术,洞测人心的本事,极为厉害,一眼便看出了韩非与李斯的不同之处。
“昔日张仪入秦,曾在这章台宫内,惠文王问张仪入秦所为何来,他说张仪为名为利,赢得殿下百官大笑,都说张仪是势利小人。”
“而张仪却不以为耻,反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此言道尽人心,若不为名利,无欲无求,这样的人,才不受掌控,只要有所求,便有弱点,便可轻易掌控。”
嬴政抖了抖袖袍,转头看向紫女,盯着紫女泛紫的瞳孔,继续道:“这个天下,没有无欲无求的人,道家李耳一生求道创道;儒家孔丘一心复周礼,这些个被奉为圣人、先师的人都有自己的欲望,更遑论他人。”
“没有欲望的人,还是人吗?”
嬴政唇角翘起,“这样的人,或许可以称为天。”
“只有天,无情无欲,按照规则运行,既不会怜悯,也不会责难,他不会理会人的诉求,只会按照自己的规则运行,循环往复。”
“没想到大王竟然如此理解‘天’。”
紫女若有所思地点点头,随后突然笑问道:“那么大王呢?”
“寡人是人,是人自会有欲望。”
嬴政握住紫女的手,拉到鼻前轻嗅有,凝视着紫女的双瞳,幽幽说道。
被嬴政漆黑的瞳孔这样盯着,紫女有些不适应,目光躲闪。
就在紫女想要撇过头的时候,嬴政突然上前揽住紫女纤细的腰身,凝视着紫女的双眼,轻声道:“你感受到寡人的欲望了吗?”
紫女怔怔望着嬴政,感受到那烘烘热度,紫女身子有些发软,“大王~”
紫女的话还未说完,她的朱唇便被堵上。
“寡人算过日子了,今天正合适。”
嬴政在紫女耳边低喃一句,
门口的侍女见此,立即退了出去,并关好殿门,把守在外,以防有人打扰。
而紫女听到这句话,脸颊却是迅速泛红。
显然是想到了上次的意外。
“兰香。”
嬴政埋在紫女的肩上,深深嗅了一口。
紫女面色红润,身上紫裙一件一件褪下,露出完美身姿。
双腿修长,肌肤白皙滑嫩,极为有弹性。
毕竟紫女也是练武之人,而且同样擅长舞蹈,自是不同凡响。
“紫女,寡人今日便在你的体内种一朵花。”
嬴政双手轻轻握住紫女的腰身,说道。
随后,
……
一夜温存。
嬴政从床上睁开眼睛,转头看着怀中依偎着的紫发女子,脸上笑容更多。
他的手掌轻轻滑过修长的大腿,怀中成熟而性感的女人眼皮微颤,却是依旧没有睁开。
显然是在装睡。
嬴政见此,突然再次压下,紫女终于不再装睡,立即睁开双眼,想要阻止,“大王,天亮了~”
“还有时间。”
嬴政轻声回应一句,紫女顿时惊呼一声。
……
时光荏苒。
很快就临近夏天。
天下局势变幻莫测。
秦国一方面与齐国、赵国开启商业往来。
另一边则紧锣密鼓,屯粮备战。
不过在此期间,一个噩耗传来。
咸阳宫,内侍快步跑来,进入殿内之后,立即跪下,悲声喊道:“大王,蒙骜将军——过世了!”
正在看书的嬴政愕然抬起头,手中竹简缓缓滑落。
“你说什么?”
嬴政突然站起身,快步走下台阶。
“上将军过世了!”
侍卫再次叩首回道。
嬴政虽早知会有这样的一天,但是当这一天来临,还是感到沉痛。
前段时间蒙骜的身体状态便有所下滑,他还去看过,只是没想到这么快。
“备车。”
嬴政深呼一口气,恢复冷静,冷声说道。
“诺。”
侍卫立即退下。
直到此时嬴政才叹了口气。
蒙骜是昔日武安君白起的副将,跟随白起经历大小战争数十场,从白起死后,蒙骜与王龁便是秦国众将之首。
在秦国军中也威望甚重,即便及不上白起战神一般的威望,但也如同一座山,能给予众军底气。
如今蒙骜过世,必然会对秦国兵锋的锐气有一定的挫伤。
不久之后,嬴政便带着护卫一行人赶到了蒙府。
此刻蒙府已经挂上白布,不久之后吕不韦、芈启等人也都一一赶到。
见到嬴政,换上了白色孝衣的蒙武等人立即来参拜。
“都免礼,老将军为我秦国征战一生,功勋卓绝,如今将军过世,理应风光大办,命人传令,咸阳缟素三日,为将军送行。”
“谢大王隆恩!”
蒙武激动跪下,大声感谢。
蒙骜亡故的事情是隐瞒不了的,不出半个月便传到了山东各国朝堂。
“好事啊,去年麃公被免,如今蒙骜再一死,秦国连损两员大将,现在的秦国只剩下王龁一人独木难支啊!”
赵国朝堂之上,郭开立即恭贺。
赵偃也笑了起来,“不能就我赵国连损大将,如今秦国也终于体会到了。”
去年一战,导致乐乘被廉颇打跑,不知下落,廉颇也畏罪潜逃,李牧又在代郡防御外敌,只能找八十多的庞煖带兵。
现在好了。
秦国麃公被免,白起之后,最有威望,地位最高的老将蒙骜也老死了,只剩下王龁一人。
三位上将军以去其二,自然该高兴。
“大王,秦国连失两将,王龁同样也六七十岁,怕也没几年好活了,现在的秦国能人再多,却也找不出能像昔日白起,或者像蒙骜、王龁一般这样的将领了,看来秦国现在也绝对不敢再掀起兵戈了。”
郭开一脸激动表情。
这样的景象,在其他几国也都有不同程度地表现。
秦国有损失,对其他几国来说,都是好事。
而在此时,嬴政已经将王翦提拔了起来。
从新开始操练。
而三年的时间,再嬴政继位之时下达的各种条令之后,秦国的人口出生相比过往翻了近一倍,其中不少是因为普及卫生,加上孕期、产后的优待,让新生儿的存活率提高了不少。
秦国就像一个庞大的机器,一切都在有条不絮的运转着。
这段时间,嬴政没少出入学宫以及骊山军营,还数次前往蓝田大营巡查。
忙碌过去后,已经到了六七月。
嬴政在章台宫的朝会上,提出了西巡,要看一看咸阳如今秦人的生活处境,更加深入真切地了解秦国的底层,从咸阳,一路向西,经扶风、岐山,最后到达嬴姓祖地雍城,届时在此加冠、大婚。
因此此行嬴政带了后宫很多人。
而朝臣则再两个月后,在年底前到达雍城便可。
也正因为这样,吕不韦、芈启以及华阳太后等人无法拒绝嬴政的这个提议。
不过华阳太后与夏太后以年迈为由并未离开,而是准备到时候和百官一同前往。
……
数日后。
一行马车驶出咸阳,前往高泉宫。
高泉宫位于扶风,在咸阳与雍城之间。
这处宫殿是昭襄王时期宣太后提议所修建,供自己游乐的行宫,风景优美,有山有水。
只不过这座行宫在宣太后死后,便少有人前来居住。
毕竟孝文王与庄襄王在位时间太短,嬴政刚刚继位,不是学习就是看奏疏,处理政务,或者照看母后。
直到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