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让韩霓的内心更加痛苦。
但偏偏这件事情,绝不能让任何人知道,只能独自承受。
“不过太后是怎么在大王床上找到我的耳坠的?”
韩霓忍不住看着自己手心的蓝色耳坠,露出疑惑地表情。
不过很快一阵干呕之意袭来,让韩霓没心思再想。
……
而离开的嬴政也暗暗皱眉,不过有赵姬在旁,她也没说什么。
赵姬边走边道:“政儿,你说奇怪不奇怪,太妃的耳坠竟然落在了你的床上。”
赵姬似是随口一般,笑嘻嘻地说道。
“什么耳坠?”
嬴政奇怪问道,他并不知道这件事情。
“哦,母后忘了和你说了。”
赵姬似是才想起来,“就是前几天太妃去你那里,母后在你床上找到的耳坠竟然是太妃的。”
说着,赵姬笑望着嬴政,“政儿没什么想要与我说的吗?”
“有,明天就要启程回返咸阳了,母后今日也要好好休息,养足精神才是。”
“哼。”
赵姬白了一眼嬴政,倒也没有继续逼问。
……
送赵姬回去休息之后。
嬴政还是有些疑惑,让人传侍医去韩霓那里。
不够没有多久侍医就回来,说是太妃不需要看病,拒绝了问诊。
这也让嬴政越发疑惑。
“看来太妃是有什么事情瞒着我。”
嬴政低声自语。
……
第二天一早。
就在准备出发的时候,韩霓前来拜见嬴政与赵姬,“大王、太后,妾身身体不适,想要在雍城多待些日子,同时也想多陪伴一阵成嬌。”
“哦?”
赵姬一愣,打量了一下韩霓后,点了点头,“这倒也是,本宫也并非不通情理,这件事本宫允了,政儿你说呢?”
嬴政微微眯眼,随即点头,“母后说的有理,既然如此,那太妃便暂时留在雍城吧,寡人会安排人来伺候以及保护太妃。”
“成嬌死了,寡人不希望太妃再出什么意外,不然天下人恐怕真以为是寡人与母后不容人了。”
嬴政着重叮嘱一句。
韩霓拳头微紧,只能点头,“多谢大王与太后,韩霓明白,不会为大王与太后带来麻烦的。”
看着韩霓离开后,嬴政将赵姬扶上马车,然后便离开。
不久之后,在大郑宫内,韩霓便再次见到了嬴政。
“太妃的身体可好了些?”
嬴政上前问道。
韩霓脸色一白,退后几步,“多谢大王关心,已经好多了。”
说完之后,韩霓又提醒道:“即将出发,大王不去陪着太后,怎么到了这里?”
“离开前寡人来看看太妃,关于成嬌之事,寡人也已经尽力,寡人也没想到会这样,希望太妃保重身体。”
嬴政轻轻拍了拍韩霓的肩膀说道。
“多谢大王关心,妾身明白,如果没什么事,妾身就回去了。”
韩霓说着就要转身。
嬴政也没有阻止,只是喊了一声,“太妃真的没什么想要说的了吗?”
“没有,请大王不必担心。”
韩霓说完便头也不回地离开。
成嬌的死,让她现在不想单独面对嬴政。
不久之后,嬴政便回到了马车,一行马车浩浩荡荡的回返咸阳。
而就在马车刚使出雍城不久,突然路边草丛传来一声‘哇’的啼哭。
赵姬目光微动,立即让马车停下,掀开帘子,“哪里来的婴儿哭声?”
说着话的时候,赵姬已经走下马车,大声问道。
听到赵姬的话,身边立即有人前去查探。
而婴儿的啼哭声依旧嘹亮,赵姬脸上浮现一抹不耐烦。
不久之后……
【感谢:kggod的3000点打赏;何夜斩秋风的1500点打赏;张欢zhy的1500点打赏;梦独眛的993点打赏;脆皮花生酱的100点打赏;七夜~小丑的100点书币打赏。】
第四百六十七章 初置三公九卿
不久之后,一个侍卫从路边的大树下抱来一个大红襁褓。
这个时候吕不韦等人也疑惑走了过来。
“启禀大王、太后,这里有个婴儿,看样子是被遗弃在此。”
“婴儿,这荒郊野外怎么会有孩子?”
吕不韦眉头微皱,捏了捏胡须,同样一脸疑惑表情。
“明珠,去抱来让我看看。”
赵姬立即招呼潮女妖。
很快潮女妖便将孩子抱了过来,“太后,还是个女婴,看起来挺健康的,也不知为何遗弃。”
“在我秦国境内竟然有人遗弃婴孩,这件事必须要查。”
吕不韦皱着眉头,就要下令。
赵姬却是将孩子抱了过来,本来还啼哭的婴儿竟然逐渐安静下来,赵姬见此一乐,“我看算了,这孩子在大王刚加冠回返的路上出现,而且到了本宫怀里竟然不哭了,看来也是一场缘分,既然他们不要了,那本宫不如带回去,也省的寂寞。”
“这……”
吕不韦一愣,犹豫说道:“这孩子来历不明,不好吧?”
“一个襁褓之中的婴儿,再有来历又如何,我看着孩子与本宫和大王有缘,甘泉宫正好无聊,带回去先养着看吧,我诺大秦王宫,难道还养不起一个孩子?”
赵姬不耐烦地说道:“时辰不早了,今晚还要赶回咸阳,立即出发吧!”
“诺。”
见此,吕不韦也没有再说什么。
毕竟这也只是一件小事。
后面马车内的华阳太后听到外面的动静,冷哼一声,便继续闭目休息,显然是懒得理会。
更何况成嬌刚死,她也无心再管这些事。
如今也只希望能将芈华扶上王后之位,如此一来,楚系在秦国的地位也就稳了,两三代内楚系都能在秦国有一定的分量。
毕竟昔日宣太后福泽三代,哪怕昭襄王后来清楚四贵,楚系大批官员被扫出朝堂,但她还是成了王后,如果不是嬴柱死的早,楚系在秦国一定比现在更好。
但即便如此,她也指定了嬴异人为嫡子,成为了秦王,有一份香火之情,不是那么好断的。
马车内。
赵姬抱着婴儿,“这小家伙看起来好像也就半年的样子吧,真可怜,这么小就被抛弃了,不过算你运气好,今日本宫高兴,遇见了本宫。”
赵姬逗弄着怀中的婴儿,一脸笑容。
说着,赵姬突然回过头,问道:“政儿,你说既然这么有缘分,不如母后将她收为义女如何?”
赵姬看着嬴政突然问道。
嬴政目光微闪,“此事还是等过段日子再说吧。”
“也好,那就等回到咸阳再议。”
赵姬也没有逼迫,继续逗弄怀中的婴儿,“明珠你看看,这小家伙是不是很可爱。”
“确实可爱。”
潮女妖立即说道。
“看到这小家伙,就让我想起了政儿小时候。”
赵姬摇了摇头,似是充满感慨。
……
秦王政四年元月。
章台宫。
嬴政以及百官回到咸阳第三天,在章台宫上大朝会。
恢弘、肃穆的宫殿内,百官云集。
嬴政身着肃穆玄袍,腰跨王剑,头戴九旒冕,跪坐在王台之上。
威严而肃穆。
这是嬴政加冠后,第一场朝会。
吕不韦、芈启、芈颠、尉缭、姚贾、李斯、蒙骜、王龁、蒙武、王翦等人全部在列。
“臣等拜见大王,大王万年!”
下一刻,殿内传来洪亮的声响,百官躬身参拜,高声大喝。
“众卿平身。”
嬴政微微抬手虚扶,随即环顾一周,再次开口,“寡人既以加冠,那么秦国制度也该变一变了。”
“这……”
“变?”
“要变什么?”
嬴政一开口,便是一道惊雷,顿时满堂哗然,百官纷纷交头接耳。
“不知大王的意思是?”
吕不韦目光闪烁几下,站出问道。
顿时所有人都看向嬴政,有忐忑、有惊疑、有不安,也有人喜悦。
比如李斯等人。
“我秦国如今一直在开疆扩土,更要扫灭山东诸国一统天下,现在朝中官吏划分混乱,显然无法辅佐寡人治理这天下,因此,这第一变,就是朝中官吏职责之变。”
嬴政也不浪费时间,直接说出用意。
一时间有人喜有人忧。
嬴政的意思已经很清楚,那就是重新划分地位、职责,这注定有些人要是去一些,有些人要上位。
“不知大王准备如何变?”
渭阳君也忍不住开口说道,目中露出几分期待,毕竟他现在虽被封为君,更掌管宗室,但是终究没有参与实际政务或者为通管兵马等实权。
因此他一直希望拥有更多权利,而不想在咸阳荒废时间度日。
“李斯。”
嬴政看了眼下方人群中的李斯,喝道。
回到咸阳第二天,他便与李斯、韩信等人经过了商议。
“臣在。”
李斯从人群之中走了出来,见礼之后,便一脸严肃的转过身,面对百官,“秦王诏:今秦改制,王之下,以三公为首,九卿次之。”
“三公列为: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丞相上承秦王诏命,下统百官,总揽政务,掌管下属各郡。”
李斯手持诏书,朗声喊道。
此话一出,顿时众人议论纷纷,不少人更是看向吕不韦。
毕竟吕不韦现在就是相邦,这个位置毫无疑问依旧会是吕不韦。
吕不韦听完之后,面色不变,但心下却是一沉。
毕竟他之前是相邦,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现在显然多了两个平起平坐之人。
而这件事,他事前并不知晓。
不过吕不韦并未感到意外,只是没想到会这么快,毕竟秦王加冠亲政,必然会提拔自己的心腹。
他只是没想到,嬴政只是多添了两个位置。
李斯则并未理会,继续开口:“太尉,秩禄万石,金印紫绶,掌全国军政大事,不掌兵权。”
掌军事而并不掌兵权,显然只能出谋划策,排兵布将,兵权依旧只有秦王能够调动。
“御史大夫,品秩二千石,位上卿,银印青绶,掌监察百官,为左丞相,下属御史丞,为大夫之副;御史中丞,掌章台秘书。”
“九卿,秩中二千石,银印青绶;列为: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少府。”
“奉常,掌宗庙祭祀礼仪。”
“郎中令,掌殿中议论、宾赞、受奏事、宫廷宿卫之事;属官有:大夫、谒者、郎官、仆射。”
“廷尉,最高司法官,汇总全国断狱数,主管诏狱和修订律令的有关事宜,属官有廷尉丞,左、右二监……”
“内史,掌治京师咸阳,得参与朝政,位同九卿,秩中二千石,银印青绶。”
“中尉,掌京师治安、兼管防火,位同九卿,秩中二千石,银印青绶。”
“各郡设:郡守、郡丞、郡尉、郡监御史。”
“郡守,掌治一郡政务,可任免县令、县长以下官吏,银印青绶、秩二千石。”
“郡尉,直辖于朝廷,掌郡驻军,主管治安、侦缉盗贼,银印青绶、秩比二千石。”
“郡丞,郡次席,辅佐郡守综理郡政,铜印黑绶、秩六百石。”
“监御史,隶属御史中丞,负责监察郡守与其他官员,铜印黑绶、秩六百石。”
念完之后,李斯收好诏书,站了回去。
殿内先是一寂,许久之后,便有人称颂。
随后其他人也纷纷开口。
“大王圣明。”
如此一来,秦国官吏增多,给了更多人上位的机会与位置,同时将过多过重的权利从少数人的身上卸下,避免此前吕不韦那样权利过重的人出现。
尤其军、政、吏一分,又有了同级官员的监察,那么除了王以外,无人能够再集权。
“既然众卿并无意见,那么现在便重新安排众卿新职。”
“赵高。”
嬴政微微点头,对王台之下左侧站着的少年喊道。
赵高也立即出列,取出早已备好的诏书。
这一刻,众人屏息以待。
所有人目中既有忐忑,又有期待。
“秦王诏:授文信侯吕不韦为丞相,秩禄万石,金印紫绶。”
赵高大声喊话同时,一侧有寺人端着托盘走了出来,将新的印玺以及紫色丝带奉上。
“臣吕不韦叩谢大王!”
吕不韦站了出来,双手接过,大声喊道。
“秦王诏:封芈启为昌平君,任御史大夫,位上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