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姬轻哼一声,撇了撇嘴,什么都没说。
毕竟她是嬴政的母亲,而且还有华阳太后在,她也不好插手人家夫妻之间的亲密,不过目中还是忍不住浮现出一抹羡慕。
“大王,为我们的孩子起个名字吧!”
芈华歪着头,看向一旁的婴儿,然后对着嬴政轻声说道。
嬴政握了握芈华的玉手,深情地望着芈华的双眼,“寡人将这个权利交给你,由你来为我们的孩子取一个名字吧。”
听得此话,芈华眼睛一亮,然后想了想,突然说道:“大王,叫扶苏如何?”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山有桥松,隰有游龙。不见子充,乃见狡童。”
嬴政微微点头,“倒是与你的荷华宫相得益彰。”
“大王也知道此诗?”
听得嬴政诵出全文,芈华眼睛一亮,惊喜问道。
这首诗歌是她非常喜欢的一首,这一点可以从宫殿的命名便可看出。
而这首诗歌写的就是约会时女子对男子的戏谑、俏骂,笑骂中蕴含着深厚的爱,清新活泼。
也是她对爱情的憧憬。
“略有耳闻。”
嬴政含笑点头,“那么从今以后,他便叫扶苏吧?祖母、母后,你们觉得呢?”
嬴政转过头望向赵姬与华阳太后。
“名字很好,寓意也不错。”
华阳太后笑着点头。
实际上这个时代对起名并无什么特殊要求,很随便。
尤其秦人。
包括王室起名都很简陋。
就连嬴政也是如此,因为她出生在岁首,也便是正月,因此起名为政。
“好了,芈华刚刚生产,身体正虚弱,政儿先让她好好休息吧。”
赵姬有些看不下去两人的亲昵,立即说道。
众人一听也不禁点头。
“好了,夫人先好好休息,明日寡人再来陪你。”
嬴政轻声安慰了几句后,才离开。
当赵姬回到甘泉宫的时候,神情却是有些不愉。
虽然芈华是爱子的夫人,是夫妻,亲密本该很正常,但赵姬看到却是总是不舒服,这不是针对芈华,而是针对所有爱子身边亲密的女人。
“太后这是刚从芈华夫人那里回来吧,听说芈华生了一个公子。”
就在这时,一道妩媚动人地声音传来,就见潮女妖穿着紫色华裙缓步而来。
“你还记得甘泉宫的路啊!”
见到潮女妖,赵姬冷声嘲讽一句。
潮女妖脸上连忙露出讨好笑容,“太后,妾身可是太后的人,怎会忘了太后,这不就来陪母后了吗?”
见潮女妖依旧对她礼敬有加,赵姬神情这才稍微缓和了几分,不过口中还是带着几分嘲意,“岂敢,本宫一个‘老太婆’,怎么能让正当红的明珠夫人前来陪伴。”
“母后怎可这样说自己。”
潮女妖立即上前握住赵姬的手,见赵姬依旧不为所动,潮女妖话音一转,“太后~~姐姐?”
“嗯?”
此话一出,赵姬先是一愣,随即上下打量了一番潮女妖,脸上笑容逐渐出现,“明珠,你的嘴还是这么甜!”
“那不是应该的吗?这还是妾身害怕逾矩,若是正在外面,母后找机会被人当成妾身的妹妹,而非姐姐,更不会有人想到是妾身的母后。”
潮女妖立即撒娇似地道,哄的赵姬喜笑颜开,其实她的年龄本就只比潮女妖大一些而已。
“算你会说话,本宫就先不责罚你了,让本宫猜猜你来找我是什么事情,是不是芈华生了公子,你着急了?”
赵姬笑望着潮女妖,好似一切都明了一般。
“母后~~”
潮女妖娇嗔一声,“母后果然慧眼如炬,我与大王的次数也不少,至今肚子也没半点反应,能不着急吗?”
“你赵姬找我也没用,我既非神医,又不能帮你生孩子。”
赵姬白了一眼潮女妖,又补充一句,“找过念端先生了吗?”
“唉,已经找过了,先生说我身体并没有问题,不是华阳太后的体质。”
潮女妖轻叹一声,她一直想着自己生出一个长公子,没想到不止被芈华抢先,自己竟然一点动静都没有,让潮女妖也莫可奈何。
“既然如此,那有什么可着急的,慢慢来吧,总能怀上的。”
赵姬喝了口茶水,不疾不徐地说道。
“唉,也只能如此了,要是我有母后的好身子就好了。”
潮女妖说着似是羡慕地扫了一眼赵姬。
赵姬轻哼一声,微微昂头,“少在我面前装样子,你是什么性格本宫又不是不清楚,你不是就是想在甘泉宫堵着政儿吗!”
赵姬一副早已看穿潮女妖目的的样子。
潮女妖顿时讪笑一声,“母后果然慧眼如炬,大王现在嫔妃如此之多,也唯有在母后这里才能经常见到大王了。”
赵姬横了一眼潮女妖,有些不满,但还是没有拒绝,毕竟自己的事情潮女妖最清楚,而且未来说不定还需要潮女妖帮忙,“只要你别打扰到本宫便好。”
“怎会打扰到母后呢!”
潮女妖立即跪在赵姬身后,轻轻揉捏着赵姬的玉肩。
但目光却是闪烁了几下,唇角微翘,露出一抹奇怪笑容。
这一点赵姬自是没看到。
数天后,潮女妖终于等到了嬴政。
“明珠不错,母后孤单,有空你夺来陪陪也好。”
见到潮女妖,嬴政立即点头说道。
赵姬却是不满说道:“她来有什么用,又不能解除寂寞,政儿你多来陪陪我就好了。”
是夜。
偏殿,潮女妖跑到嬴政床上。
高昂的叫声肆无忌惮,让赵姬翻来覆去睡不着,暗骂潮女妖不当人子,需要好好教训。
……
秦王政五年,秦长公子扶苏诞生。
三个月后。
扶苏百岁宴,于华阳宫召开。
楚系之人也纷纷前来祝贺。
热闹非常。
就连韩霓也被邀请而来。
赵姬不动声色地打量着韩霓,眼睛转动,似是在想着什么。
许久之后暗自点头,好似有了决定,唇角微翘,露出一抹笑容。
随着楚系之人离开之后,赵姬故意给韩霓灌酒,然后让韩霓在偏殿休息,故意制造机会,想要第二天当着华阳的面揭露。
不过第二天赵姬并未找到华阳,而韩霓也是一个人,赵姬没能成功,只能疑惑离开。
……
……
……
随着时间推移,进入了秦王政六年。
春季,离秋与魏纤纤先后产下一女。
这让芈华松了口气,现在扶苏不止是长公子,也是秦王唯一的儿子,地位稳固。
华阳知道后同样很高兴。
唯有离秋有些黯然神伤,嬴政去陪了数天才恢复情绪。
而随后秦国再次出兵,攻取魏国朝歌,迁卫君角于野王,以为附庸。
秦国对魏国连续两年的战争,魏王顿时大急,痛骂秦国不讲信用,反复无常,又急着联络其他几国想要合纵。
但可惜信陵君已死,而赵国之前被秦国攻占,魏国并未施以援手,甚至旁观,要共享秦国攻占的魏国城邑。
随后秦国再次攻下魏国的‘汲’。
又名杨端和为将,攻取魏国的首垣、蒲、衍氏等地。
经过之前的蝗虫之灾过后,一年休养,秦国开始正式向山东诸国动手。
而在秦王政七年,却是发生了一件大事。
……
秦王政七年。
天下局势变幻莫测。
秦国接连攻魏,致使魏国连失数十城。
赵偃看到魏王的国书之后大笑魏王也有这一天。
笑骂魏王当初算计他与秦国开战,自己想坐收渔翁之利,好在郭开聪明,将本来要与赵国开战的秦国,转移到了魏国身上。
不然今天接连失地的便不是魏国而是他赵国。
也因此,让赵偃对郭开越发满意,认为其是能臣。
郭开的权势也因为越发受到信任,越来越重。
而在后宫的娼后诞下的儿子如今也已经六七岁,同样颇为倚重相国郭开。
并且让郭开劝说赵偃立儿子赵迁为太子。
最终赵偃废与正妻所生长子、有德行的太子赵嘉,而将年幼的赵迁立为太子。
不过这种事在赵国实属平常,废长立幼几乎是赵国的传统。
……
而在秦国,一个噩耗传来。
咸阳宫,内侍快步跑来,进入殿内之后,立即跪下,悲声喊道:“大王,上将军蒙骜——过世了!”
正在看书的嬴政愕然抬起头,手中竹简缓缓滑落。
“你说什么?”
嬴政突然站起身,快步走下台阶。
“上将军过世了!”
侍卫再次叩首回道。
嬴政虽早知会有这样的一天,但是当这一天来临,还是感到沉痛。
至从攻下魏国酸枣等二十城后,一生征战劳累的蒙骜便一直在家休养。
前段时间蒙骜的身体状态便有所下滑,他还去看过,只是没想到这么快。
“备车。”
嬴政深呼一口气,恢复冷静,冷声说道。
“诺。”
侍卫立即退下。
直到此时嬴政才叹了口气。
蒙骜是昔日武安君白起的副将,跟随白起经历大小战争数十场,从白起死后,蒙骜与王龁便是秦国众将之首。
在秦国军中也威望甚重,即便及不上白起战神一般的威望,但也如同一座山,能给予众军底气。
如今蒙骜过世,必然会对秦国兵锋的锐气有一定的挫伤。
不久之后,嬴政便带着护卫一行人赶到了蒙府。
此刻蒙府已经挂上白布,不久之后吕不韦、芈启等人也都一一赶到。
见到嬴政,换上了白色孝衣的蒙武等人立即来参拜。
“都免礼,老将军为我秦国征战一生,功勋卓绝,如今将军过世,理应风光大办,命人传令,咸阳缟素三日,为将军送行。”
“谢大王隆恩!”
蒙武激动跪下,大声感谢。
蒙骜亡故的事情是隐瞒不了的,不出半个月便传到了山东各国朝堂。
“好事啊,蒙骜一死,现在的秦国只剩下王龁一人独木难支啊!”
赵国朝堂之上,郭开立即恭贺。
赵偃也笑了起来,“不能就我赵国连损大将,如今秦国也终于体会到了。”
几年前的一战,导致乐乘被廉颇打跑,不知下落,廉颇也畏罪潜逃,李牧又在代郡防御外敌,只能找八十多的庞煖带兵。
现在好了。
秦国麃公被免,白起之后,最有威望,地位最高的老将蒙骜也死了,只剩下王龁一人。
三位上将军以去其二,自然该高兴。
“大王,秦国连失两将,王龁同样也六七十岁,怕也没几年好活了,现在的秦国能人再多,却也找不出能像昔日白起,或者像蒙骜、王龁一般这样的将领了,看来秦国现在也绝对不敢再掀起兵戈了。”
郭开一脸激动表情。
这样的景象,在其他几国也都有不同程度地表现。
秦国有损失,对其他几国来说,都是好事。
而在此时,嬴政已经将王翦提拔了起来。
从新开始操练。
而七年的时间,再嬴政继位之时下达的各种条令之后,秦国的人口出生相比过往翻了近一倍,其中不少是因为普及卫生,加上孕期、产后的优待,让新生儿的存活率提高了不少。
秦国就像一个庞大的机器,一切都在有条不絮的运转着。
这段时间,嬴政没少出入学宫以及骊山军营,还数次前往蓝田大营巡查。
秦国已经开始继续备战。
而在这个时候,一个挎着长剑、英姿勃发的少年离开鬼谷,进入咸阳。
秦时:从八岁嬴政开始签到
第四百七十七章 秦军首败
秦王政七年。
没有援兵的情况下,魏国不得不向秦国谈和,并且魏王下令,绞灭了大批农家门人,迫使农家潜藏行迹,不敢露头。
同时魏向秦献丽邑,这才换来和平,但此刻魏国国都大梁已是秦国囊中之物,上下已经被包围,秦国好像蛇口一般张开,而大梁就在口中,只要合上就能吞下。
不过嬴政也答应了魏国的求和,不再进攻魏国,反而任蒙武为内史,任命王翦为将,王贲、杨端和为副将,进攻赵国,取阙与等九城。
刚得知蒙骜死讯不久,赵国便失去九城,这给了赵偃当头一棒。
“蒙骜都死了,秦国竟然还不知收敛,攻我赵国,果然狼子野心不灭。”
被打了一个措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