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在芈华的住处,芈华抱着芈涟一起睡。
因为芈涟是芈启的女儿,所以芈华生怕她受到牵连,不忍其受到责难,因此寸步不离,希望能庇护她的安全。
“姑母,父亲啥时候回来啊?”
芈涟挤在芈华的怀中,突然睁开水汪汪的大眼睛,好奇地望着芈华问道。
显然她并不知道外界的事情。
芈华身子微微一僵,随即轻轻拍了拍芈涟的背部,强忍目中悲痛,轻声安慰,“会回来的,等他忙完就会回来的,你安心在姑母身边便是。”
芈华说着用下巴抵在怀中小女孩的发间,眼眶泛红。
不管怎样说,芈启都是她的兄长。
而今芈启的叛变,最终结果已经注定,必死无疑。
但是这些话她不能告诉芈涟,只能轻声安慰。
对于芈启的叛变,她亦很是痛心,无法理解。
虽然她们体内流淌着楚国宗室的血脉,但也不该为此而背叛亲人。
当年宣太后同样是楚国的宗室,当年昭襄王楚系何其强盛,但是楚国的国都都被白起攻破两次,连祖宗陵寝都被踏破。
甚至连坑杀了楚国十数万人的白起都是楚国宗室血脉,同样是芈姓族人,祖先是楚平王孙白公胜。
因此芈华不理解芈启为何叛变。
自己的夫君,也便是嬴政,对芈启已经极为礼遇,让其担任相邦,成为了百官之首,如此厚待,却依旧阻止不了对方的叛变,让所有人都无法理解。
“哦。”
而芈华怀中的芈涟小声嗯了一声,便往芈华怀中挤了挤,闭住眼睛,呼吸逐渐变得平顺。
而在芈华与芈涟休息的时候。
殿外,一到倩影出现。
正是季布的姐姐花影。
花影是芈涟的贴身侍女,也是负责贴身保护芈涟的人,因此随着芈涟一起入宫。
花影望着芈华的寝宫,目光闪烁了许久。
袖中拳头紧握又松开。
最终花影还是叹了口气,转身离开。
她即便此刻带着芈涟,也根本无法从戒备森严的秦王宫逃离出去。
即便是她自己一个人,也不可能偷偷离开。
“小布还没来,不会出了什么意外吧!”
花影望着远方,目露忧色。
其实她本来是想借助与芈涟一起回家的空隙带着其逃离咸阳。
可惜芈华太过好心,担心芈涟遭受牵连,因此将她们留在宫内,不准离开。
至少在这里,她们是安全的。
可惜芈华的好心,完全打乱了她们的计划。
而她也不敢将事情如实告知芈华。
毕竟芈华不止是昌平君的妹妹,更是秦王的夫人,还是秦王长子的母亲。
她无法确保芈华会帮助她们离开。
对方的身份,说不定会为了保护自己的儿子,将她们的身份揭穿也有可能。
毕竟对于芈华来说,保住自己的侄女便足以,她们这些人说不定本就受到了对方的憎恨。
因为若非她们的引诱,芈启未必会背叛秦国。
因此芈华得知她们的身份后,说不定还是除之而后快。
虽然这段日子的相处,让她明白芈华心地善良,但是再善良的女人,做为一个母亲后,也会变得坚强。
谁都不知道一个母亲为了自己的孩子能做到什么程度。
因此花影不敢赌。
……
而在华阳宫内。
嬴政也得知了消息,不过却只是让人将之看好。
“既然无事,那我们便先回去了。”
嬴政起身提出告辞。
华阳太后顺口挽留了一句,“这么晚了,如果没有要事,不妨先在此间休息。”
嬴政看了眼赵姬,赵姬打了个哈欠,点了点头,“既然母后好意,如此也好。”
说着赵姬便靠在嬴政的身上,无精打采地说道:“明珠,扶我去休息,实在太困了。”
这么晚了,这么累,她确实不想再跑了。
嬴政无奈摇头,只能答应。
不过对于自己的安全倒是并不担忧。
毕竟不管是甘泉宫还是华阳宫,都有他的人。
华阳太后身边也仅有一些亲信侍女,并没有丝毫武装力量。
他自然不需要担心意外。
将赵姬送道门口后,赵姬一把拉住嬴政的手,迷迷糊糊地道:“政儿,你可不要被那老巫婆迷惑,这些楚系的人,都不怀好意。”
“母后放心吧,我会安排好的。”
嬴政小心将赵姬交给潮女妖,“明珠,代寡人先照看好母后。”
“大王放心。”
潮女妖立即点头,将赵姬抱了过来。
“母后来这里又是你提的醒吧?”
嬴政淡淡说道。
潮女妖脸上露出惶恐与委屈,“这件事太后早晚要知道的,大王也知道太后最是看不惯华阳祖母,做为女儿,臣妾当然要讨母后开心了。”
“你啊!”
嬴政有些无语,不过倒也没有多说什么,毕竟是早晚的事。
“大王,臣妾想要一个孩子了。”
这时潮女妖突然贴在嬴政的胸口,低声说道。
毕竟芈启的背叛,芈华的地位也受到了动摇,连带着其子长公子扶苏的地位也不再稳定,如果她也能为嬴政生出一个儿子,说不定真的有机会被封为太子,届时母凭子贵,她也将彻底成为秦宫第一女主人。
嗯……太后之下的第一。
潮女妖想了一下,暗暗想道。
嬴政挑起潮女妖的下巴,唇角微翘,似笑非笑,好似看穿了潮女妖的心思,不过嬴政并未拒绝,“等过几天到咸阳宫侍寝一段日子吧。”
一听此话,潮女妖顿时眼睛一亮,目露亢奋,“多谢大王,臣妾一定会侍奉好大王的,让大王体验不同的感觉。”
潮女妖立即朝着嬴政抛了个媚眼,娇滴滴地道。
“你还想先照顾好母后吧。”
嬴政将潮女妖打发走,想身后的寝宫看了一眼才离开。
而寝宫内的华阳太后也轻叹一声,脸上再次浮现愁绪以及……
……
数天后。
咸阳宫。
楚系一众人跪在殿外等候审判。
一个个神情忐忑。
这几日来他们一直坐卧不安,不知道接下来的命运的什么。
虽然芈启的背叛和他们无关,他们也不知道,但是做为同族,是必然会受到牵连的,不死已经是最好的结果,说不定就会被流放蜀地。
蜀地虽然在李冰父子的治理下,成为了秦国的粮仓之一,但可不代表这里的生活会很好,反而因为多有毒障,气候等因素,极为艰苦,一般人根本适应不了。
尤其流放到那里,他们便失去了爵位、官身,只是普通黔首,需要劳动,自然更加不好过。
死他们不想,流放蜀地也不愿意,但他们做不出任何决定,只能期望华阳太后找大王求情,能够从轻发落,哪怕是削爵丢官,但只要还能留在关中,便是最好的结果。
就在他们诚惶诚恐地等候中,脚步声突然传来。
第五百零三章 给楚系将功补过的机会(卡文)
“华阳太后到!”
伴随着寺人嘹亮的声音,华阳太后衣着盛装,一身玄服,肃穆而至。
“拜见华阳太后!”
一众楚系之人见到华阳太后,立即转身叩拜,目露期待。
华阳太后便是他们在秦国最大的靠山。
即便芈启没有背叛,也比不上华阳太后的地位。
因为芈启终究是臣,一旦犯错就会受罚,而华阳太后乃是大王的祖母,关系天生紧密,是长辈,大王都要尊重。
“你们都事先知道此事吗?”
华阳太后冷着脸,盯着面前跪着的一地人,冷声说道。
“太后,我等并不知情啊!”
众人立即纷纷开口解释,一脸无辜。
他们可谓真的是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
本来好好做官,享受富贵,哪里想到芈启成为相邦才一两年就背叛了,害的他们也都跟着受到牵连,被怀疑。
现在都卸去了身上官职,等候发落。
每天都活在惶恐不安之中。
不知道秦王会如何发落他们。
“最好都不知道。”
华阳太后冷哼一声,她倒也相信这些人不知情,因为知情都与芈启一起离开了,芈启维持还将妻女留下。
至于剩下的一些牵连比较多的,已经被判罪,剩下的人大多数本就是高不成,低不就的一批人。
只不过因为身为楚系族人,受到她的照拂,才能有个好位置。
但华阳太后知道,这些人这次即便不死,也将失去原有的位置。
楚系这一次必然要元气大伤,彻底丧失在朝中的分量。
华阳太后转身走入殿内。
此刻嬴政正翻阅着最近的奏疏。
尤其是楚国的。
王翦在楚国屯兵,李信等人拥护公子犹为王,以公子犹的名义动员楚人,与淮南的楚王启开战。
加上秦国以重金收买了不少楚国士族,因此倒也有不少人加入。
楚国是现存天下中,贵族最多的一个国家。
楚国虽大,却也因为有着太多的贵族而导致国家变得腐朽。
魏国有李悝变法;秦国有商鞅变法,法制成为秦国国策与根基;韩国也有申不害变法;赵国也有公仲连变法,有赵武灵王的军事改革;燕国也有乐毅改革;齐国有邹忌改革,楚国也有吴起变法。
魏国用李悝变法而强,而且李悝是变法第一人,著有一部《法经》,吴起与商鞅变法都参照了李悝的变法,都是受到其影响,起边是韩非也是深受影响。
而作为战国诸侯中第一个变法者,魏国的国势,在魏文侯在位的时期达到了一个高峰。他在位的五十年,是魏国雄霸天下,称雄于诸侯的五十年。
毫无疑问的战国第一霸主。
吴起也是因为当时魏国的强大国力而训练出了五万魏武卒,以五万大破秦军五十万,以少胜多,成就了吴起的无上威名,
吴起率领魏武卒南征北战,创下了“大战七十二,全胜六十四,其余均解”的奇功伟绩。
更夺取了秦国黄河西岸的五百多里土地,将秦国压缩到了华山以西的狭长地带。
但是就这样无敌天下的吴起,却是不敌楚国旧贵族的征伐,最终惨遭灭门,楚国变法失败。
本来再度强盛的楚国也再次错失了强大的机会,从此变法再也无缘楚国。
而韩国的申不害变法则是小变,而非向商鞅、吴起一样从根子上的大变,申不害只是约束了贵族的特权,使得政局稳定,也让百姓变得富裕了一些,但是变法不彻底。
秦国的法是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为此当你啊你还是太子的惠文王被贬,秦孝公的兄长被割去鼻子,太子的老师也被斩。
同时秦国按照功绩封官,因此司马错、张仪等人虽非秦人,都在秦国庙堂之上有着高位,可以大肆建言,相互争论;相反韩国虽然也考政绩封官,却还是要看君主的脸色行事。
因此‘术治’终究少了堂皇大气,多了些阴谋诡计,从而使得后来的韩国君主滥用权术越来越弱。
不过申不害重“术”的法制思想,却为帝王加强君主集权,提供了理论和经验,当然也为一些人搞阴谋诡计开了先河。
毕竟“术”取决于君主本人的才能,君主本人比较正确,有能力,国家就会比较兴旺;相反,国家就会陷入混乱,老百姓就会遭殃。
因此只要君主能力不行,有奸猾者蒙蔽君主,那么天下就会大乱。
而魏国也再文侯、武侯之后,开始走下坡路。
最终真正变法成功的只有商鞅,只有秦国。
这也是为何秦国越来越强,而六国越来越弱的原因。
秦国法制公平,人人都有晋升的机会,而其他国家没有。
商鞅本是卫国人,本是要投效魏国,可惜魏王不用而入秦,犀首公孙衍也是魏国人,后来的张仪、范睢也都是魏国人,魏国不用,而来到秦国。
姚贾便是因为出生世监门子而受魏国官吏嘲笑,最终在赵国也不得重用,最终来到秦国。
正是因为秦律严明,人人都有晋升的希望,所以秦国才会越来越强,到了而今吞并六国之时。
楚国的灭亡已是定局。
嬴政现在要的就是楚人离心离德,背离楚国的王室,背离三姓,甚至楚国的士人,甚至背离、厌恶楚人的身份。
从他们的根子里,让他们不认同‘楚’。
如此待楚国灭亡之后,楚国即便还有有异心者,也休想让楚人再度为其用命。
因为楚人不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