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支持人曹大刚示意收场说道:“沈师傅!你也看到了!您报出的这个价格遭到大家非议了,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你给出四万块的价格!你给大家解释解释!”
众人的反应自然不出沈秋的预料,毕竟沈金是花了将近一千万买回来的藏品,现在报出四万的估价,这里头的差距太大了,是个正常人都无法接受。
“我知道大家都没办法接受这个价格,那就让我来给大家普及普及这只牛的几个知识点吧!”
沈秋重新站到了大金牛的跟前:“首先各位专家们鉴定这是清代嘉庆年代的东西我没有意见,我个人对它的制作工艺、品相也是认可的,至于专家们说它是意见祭祀品,我对此有些不同的意见!我不觉得他是祭祀品,我认为它是一件镇河神的法器!”
“沈师傅?这有什么不同的吗?镇河神的法器又是有什么说法?这跟祭祀品不都是一样的吗?”主持人曹大刚小声插了一句问道。
“镇河法器和祭祀品最大的区别就是一个在岸上祭祀朝拜,一个是将其放置在河水中镇守水门!何为水门?在古代文献的记载中,水门就是桥的另一种著称,《锦江志异》就说过这么一句话,一座石桥一座门,万里河流万道门。”
“而镇河法器大多有麒麟、红龙、以及水牛的造型、而我们所看到的这件大金牛恰好就符合其中的因素,当年的老百姓为了镇河神、挡水灾铸造出来的这尊大金牛,寄希望能够风调雨顺、消灾避祸!所以说它根本不是什么祭祀品,而是一件镇河法器,从一开始就被沉入湖底,庇护方圆百里的百姓、镇守此地的水门,各位从它身上的泥沙就能看出来了,基本上所能看到的缝隙,都有相当浓郁的暗黄泥污。”
“这种颜色的泥污构成,没个一百多年是形成不来的!而大金牛背后的这几百号的名字,如果我没猜错的话,这应该是当年出钱铸造大金牛的村民……“
“胡说八道!”高教授不等沈秋说完,就激动的从位置上站起来反对说道:“沈秋!你这么说有什么证据吗?镇河法器我们也见过不少,都是用石头材质造出来的,我还从来没见过用黄铜铸造出来的镇河法器!古玩界、考古界、最看重的就是证据,沈秋你能拿出什么证据来吗!”
舞台上的沈金不屑一顾的说道:“他能有什么证据,还不是张嘴就来!估价四万块你也说的出口,也不怕被别人的口水也淹死!哼!”
沈秋对此不以为然,指着大金牛的后背说道:“要证据是吧?看到了么?大水牛的后背上有一把锈迹斑斑的铁剑,也就是镇河法事中所提到的阴阳剑,上面一把是阳剑,吊挂在石桥上、下为阴剑挂在金牛的脊梁上,若是水位上升阴阳两剑就会重合,寓意阴阳两剑斩河神!但凡懂镇河法事的人都知道这个情况!”
“如果高教授还不信的话,可以翻阅下当地的史册,虽说镇河法事颇具些迷信的说法,但却是真实存在于大清年间的时机。”沈秋拿出手机就百度搜到了相应的文献,其中阴阳剑斩河神的说法都非常的明确,甚至还搜到了跟大金牛后背上一模一样的阴剑。
沈秋几句话就说的那高教授哑口无言,经过沈秋这么一解释,镇河法器的说法确实更具说服力,高教授顿时就面色难堪、愧疚不已。
“那又怎样?沈秋!就算是镇河法器!那这大金牛也是一件古玩吧!你凭什么说它只值四万块?多一分都不给?”
第226章 多一分都不给
沈金急红眼了,大声质问沈秋。
退一万步,就算真的是村民镇河的法器,不至于只有四万块吧?大清朝这么大的一块烂铁放在这儿也不止这个价吧!
沈秋的逻辑根本就行不通!
“沈金你听我说完再急眼,你大概不知道镇河的法器意味着什么,大金牛乃是镇河妖的神器,相传若是拿走了金牛就会惊动这淮阳河里的河妖,这在当时就是当地的一个大忌,谁敢动它不仅自己性命堪忧,甚至还会连累家人,乃至整个村子的福祸命运。”
“买卖古玩讨得就是一个好彩头,试问谁还敢要这种犯大忌的东西,叶大少你知道吧!就是因为信了邪乎的东西,命都差点没了!所以这件大金牛从始至终就是一个背负不祥之兆的东西,别人我不知道,反正白送给我,我都不会要……”
“我不否认它是一件大清朝的古玩,你要是认为是捡漏那就搞错方向了,如果真的要论价值的话,只能是按照黄铜的价格来估价,八吨的黄铜四万块,多一分都没有!”
“沈师傅说的对!”现场观众席上也有来自容县的老乡:“镇压河神的法器是千万不能动的,我们村的老人就说了,那是触犯大忌的事儿,谁要是动了就得要背上河妖的诅咒!世世代代都要被诅咒的啊!”
“原来没看清楚,现在看到大金牛背上的那把剑我想起来了,就在容县朝阳桥上,也挂着一把差不多的剑,这么看来!这个大金牛肯定就是用来镇压那儿的河妖!沈师傅真的是英明神武啊!这种冷门的法器都能看的出来!厉害厉害了!”
“这么说大金牛别说卖几百几千万,就是送给买废旧的人家也不敢要呀!哈哈哈哈!沈金这一千万算是亏到姥姥家了哦!”
众人纷纷对此议论纷纷,沈金的脸色一片铁青,要多难看就有多难看,本想着借着大金牛在江城创造一个古玩的记录,万万没想到倒是破了一个黄铜类古玩贬值最快的记录。
并且这个记录足够沈金保持一段时间的了,要多丢人就有多丢人。
至此,沈秋算是完美鉴赏了沈金带上来的第一件珍宝,沈氏古玩店的销售额也是从8030w增加到了8034w。
而轩宝斋这边也拿出了黄金线的琥珀,专家们对黄金线琥珀惊叹的同时,也给出了一个360w的估价,这第一轮藏品的对决轩宝斋又赢了,8591w对标沈氏集团的8034w,直接拉开了五百多万的距离。
主持人曹大刚带头鼓掌:“不得不说这第一轮的对决就非常的精彩啊!恭喜轩宝斋获得了第一轮的胜利,以8591w的营业额暂时保持领先的优势。
沈秋转身面朝沈金,指着观众席上坐着的老爷子:“沈金轮到你了吧?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你告诉我!老爷子的身体是怎么突然变成这样的?”
沈金解开了西装的黑色纽扣,呼出一口气说道:“沈秋!这个还用我来说么?难道你自己心里没点笔数吗?还不是鉴宝大赛上你为了炒作自己,故意贬低沈氏家族?爷爷当天晚上就被气得狂吐血!接着就抽风倒在地上人事不省!”
“你这鉴宝大师的名号就是踩着我们沈家人的命爬上来的!你还个舔着脸问理由?”
“可我怎么听说,是你给了爷爷一棍子!”沈秋嗖的窜到沈金的跟前大声质问。
饶是沈秋料事如神,也万万没想到沈金会对自己的爷爷痛下杀手,如果不是有人亲口告诉他,打死他也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要知道小时候爷爷最疼爱的就是沈金,什么好吃好玩的都先紧着沈金,最后还让他越过沈忠月,成为沈氏集团的继承人!
爷爷什么都给了他,他转身却给了爷爷一棍子!
沈秋获得重生之后就很少飚粗口,这次他当着摄像机的面前,当着全场人的面却无法控制内心的愤怒:“草!沈金!你特么跟畜生有什么分别!”
“胡说!你胡说八道!”沈金额角上虚汗淋漓,紧咬牙关辩解道:“大家不要听沈秋在这血口喷人,他就是想污蔑我!达到打压我的效果!甚至不惜利用爷爷来污蔑我!”
“好了两位我说句公道话!”眼看局势就要控制不住,主持人曹大刚拉开兄弟俩:“两位争执的事情我算是听明白了,这件事其实和古玩一样,都讲究一个务实,人证物证缺一不可!两位要是能够拿出证据,我曹大刚全力支持,若是没有证据,那只能等台下的老爷子醒过来了!真相恐怕也只有老爷子一个人能够说得清楚!”
两兄弟这才各自平息了下来,无意间又给这场比试平添了劲爆的嘘头,竞赛已经到了最后的关头了,谁能够获得最后的胜利,就在于他们最终拿出来的那件稀世珍宝了。
好戏越来越精彩了!
趁着休息的时间,谢静文悄然来到沈秋的跟前,冲着他摇头说道:“沈秋!情况不妙啊!我刚刚收到确切的消息!沈氏集团为了能够赢得这次的竞争,不惜拿出集团所有的资金,还找银行抵押了一个亿的家产,花了三个亿拿到了一件稀世珍宝!就算我们现在手握万寿大碗,也没办法跟对方三个亿的藏品相提并论啊!”
沈秋喝了口水,压制住了内心的烦躁情绪,他反而安慰谢静文:“不用担心,这次我们赢定了!小文,我跟你打包票!”
谢静文是最了解沈秋的了,看到他这幅表情心里那块悬着的石头就落地了,可毕竟对方的藏品是花了三个亿来的,她的心里还是有点七上八下的。
要知道这次的竞争可是非比寻常,一旦输了不仅轩宝斋要完蛋,沈秋也要永远告别古玩圈子,这一仗要是栽了跟头,永远都别想在站起来了。
“沈秋你不是在安慰我吧?那件藏品可是花了将近三个亿啊!”
“他就是花三十个亿,今天也得输!小文你回去等着看吧,今天是时候跟沈金做个了结了!”
……
稍作休息,一点半的时候竞赛继续,主持人曹大刚再次将沈秋和沈金请上了舞台:“两位,现在北京时间一点三十了,再过一个小时最终的结果就将要出炉了,你们有什么话想要跟对方说的吗?也许你们以后没有这样面对面的机会了!来吧沈金先生先说。”
沈金重新换了一身白色的西装礼服,他晃动着手上金灿灿的的手表:“我其实无所谓的!这场竞争从一开始就注定了结局,沈氏集团也许现在是落后了点,但最终的胜利却是属于我的!纵观古往今来的君王对决,向来都是成王败寇的定律,不过我和沈秋终究还是兄弟,如果他输了!我们沈氏集团可以养着他一辈子!这就是我做大哥的承诺!希望沈秋好自为之,且行且珍惜。”
“够了沈金,不用假惺惺说这些废话了!在我这里没有如果,你从头到尾就是个失败者!你这种人根本就不配做古玩!”
“好啊!那咱们就拭目以待吧!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大家一起见证谁才是真正的王者吧!”
……
第227章 压轴
舞台上出现了两处耀眼的展台,这是沈秋、沈金用来展示压轴藏品的展台,
展台的外形轮廓被设计成双龙托珠的形状,用的都是实打实的暗红檀木材料,单说这展台的成本都接近大几千了,由此可见电视台对最后的压轴宝贝也极其的重视。
按照流程是轩宝斋这边先上压轴,在众人的关注下,谢静文亲自将一对乾隆万寿碗端到了舞台上。
这对万寿碗一上台立刻就吸引了场上专家团的关注,几个专家围着万寿碗赞叹不已。
尤其之前跟沈秋对峙过的高教授,指着面前的万寿碗异常的兴奋:“史物!这是史物呀!乾隆万寿大碗!哎呀!这件宝贝可不一般呀!沈秋你是从哪来找到这种级别的藏品呀!”
主持人曹大刚把高教授请过来:“来来来!高教授!跟观众朋友说说这对万寿大碗的来历吧!
“不简单不简单!没想到民间居然还能有这种大清宫廷的官窑瓷器,成双成对、品相如此完美,最关键这还是一件《史物》;你们看这两只大碗背后的印记!大清时期但凡有这个印记的古玩,那都是一等一的好东西!极具历史参考研究的意义呀!”
高教授以及几个专家轮流对万寿大碗鉴赏了一番,最后的结论跟沈秋鉴定的情况差不多,都能看出这是一对极具历史参考意义的珍宝,具体这件万寿大碗见证了什么历史事件,几个专家也没看出来,这反而让这对万寿大碗平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
到了估价的环节,几个专家商量了十来分钟,最后终于敲定了这对万寿大碗的价格:“首先要声明一点,这对万寿大碗其本身的历史研究价值要远远大过于它的的经济价值。”
“根据我们的观察鉴定,这对乾隆万寿大碗的品相完整,其碗壁残留的污点正是当年留下来的残羹,这也是收藏界最难能可贵的一点,另外它的品相、做工、以及胎色的色泽上都是挑不出毛病来的,参考去年佳士得拍卖会上的一件万寿碗,那件万寿碗的规格要比这对要大,拍出了5200w的价格,综合来看!我们给这对万寿碗的估价是8400w!”
专家的这个估价瞬间让在场观众们大呼意外:“赢了赢了!这次轩宝斋应该可以赢了!本来就甩下沈氏古玩店五百多万的差距,这对万寿大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