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世宝鉴-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妇舒了口气说:“我对这方面不是很了解,老头子之前收藏这些字帖也花费了七八万的样子,老头子说了字帖收藏的行情看涨,这本册子至少能卖到十五万!”
  “夫人,您可能要失望了。”谢静文停下手中翻阅的手势:“您的这些字帖我都看的差不多了,其中大部分都是临摹的字帖,有两张明末、三张清代的、虽说书法笔迹还算工整,但它们并非名家之作,收藏价值并不高卖不出高价。”
  老妇听出了其中的端疑,表情有些慌张:“十五万不行的话,十二万也可以,十万也行……谢老板还请你多多帮忙,我家真的很需要这笔钱,老头子现在还躺在医院的病床上呢!”
  谢静文微微摇头,语气坚定:“夫人,我也想帮你的忙,但这个册子确实值不了那么多钱,我的话最多可以给到你两万块。”
  谢静文看完了最后一张字帖,确认其中的确没有名人的字帖,理性的报出了自己的价格。
  老妇人眉头一簇,面露失望,在此之前她也走过不少的古玩店,几个老板都说这些字帖册子不值钱,基本上都是三五千的开价,唯独轩宝斋的价格开的最高。
  可两万块对于老头子的病情简直是杯水车薪,加上这册子是老头子的命根,卖与不卖着实让她心里很犯难。
  “等等!”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一直没开口的沈秋突然喊了一声,原本他也没报什么希望,但谢静文翻过最后一张帖子的时候,他却从中看出了亮点。
  “夫人?你这字帖不介意卖给我吧?”
  谢静文也不生气,她很清楚这字帖的价值,之所以开出两万块也是包含了许多同情的因素:“沈大少,也看上了这个字帖册子?”
  沈秋接过那字帖册子,翻到最后的那张字帖上,仔仔细细的观察了一边,这是清朝时期的临摹字帖,草书、临摹的是王羲之四十一字的《平安帖》,纸张也是最普通的硬黄纸本。
  字帖也的最后也落了款,乾隆时期的一个字“伟人”的人临摹出来的,乾隆三十一年出的这幅字帖,另外字帖的中间还落了几个正方的大红盖印。
  没错!就是这几个红色盖印!
  沈秋脑海中浮现出关于这红色盖印的细节特征,当即眼前一亮:“这个字帖册子我要了……”
  “啊?”老妇颇感意外,看沈秋年纪轻轻穿着落魄倒像是闹着玩的,赶忙捂住了那本字帖册子:“你要?你出多少钱?”
  沈秋掏出还没焐热的银行卡:“夫人,我这卡现在只有十万块,你要是相信我的话,我最多明天就给你凑全十五万!”
  “我放心我放心……”老妇忙不迭的点头,心里又惊又喜,不要说十万块了,就是谢静文开的两万块她都准备成交了。
  “沈秋?你这是唱的哪处戏?你确定要?”谢静文白皙面颊上布满疑惑,不知道沈秋到底看中这字帖册子什么细节了,这里面的字帖她都亲自掌眼过,压根没有值钱的字帖,怎么沈秋开口就是十五万?
  “你要是确定要,这五万块我先帮你垫着,夫人先拿钱给大爷看病……”谢静文再次打量沈秋的面目表情,确认这小子不是随口胡诌。
  “十五万我要了!”
  字帖册子花了不到十分钟就完成了交易,老妇人拿着十五万千恩万谢,临走的时候还不忘个沈秋鞠了一躬表示感谢。
  这一番操作看的谢静文满脸懵比,要不是她对沈秋有所了解,甚至都怀疑他俩是串通过来骗钱的。
  “谢老板!欠你的五万块我下午就给你送过来!”
  谢静文挡住沈秋:“五万块先放一边,你先跟我说道说道,你看中字帖册子什么了?这个册子别说两万块。一万块都没几个人看的上眼!你要能说明白,那五万块我就不要了!”
  沈秋夹着字帖册子重新坐下:“那我就给你说道说道,谢老板麻烦先帮我倒杯水,口渴了……”
  “沈秋你还真拿自己不当外人啊!”谢静文白了沈秋一眼,还是端起紫砂壶给沈秋切了一杯好茶。
  沈秋将字帖册子放开,掀到最后一张字帖:“就是这张字帖,捡到漏了!”
  谢静文凑上来看了一眼,顿时失声一笑:“沈秋?你看中的就是这张字帖?你不会认为这是王羲之的真迹?王羲之平安帖的真迹长24。2宽13.8,绝不是一张普通的黄硬纸!”
  “还有这《平安帖》明明就是临摹的作品,落款是张伟人的古人!这种清朝的字帖市面上多如牛毛,比这品相好的不过两千块,你竟然出价十五万?沈大少啊沈大少!我就不应该信你!”
  谢静文之所以垫五万块,是因为那碧玺簪子察觉出沈秋的不同,可这会她难免有些泄气,不是因为那五万块,而是懊恼看错了沈秋。
  沈秋不慌不忙的抿了口茶水:“来来来,谢老板,给你普及几个知识点。先说这《平安帖》的临摹水平,它的笔法犀利潇洒,走字轻盈飘逸,虽说是临摹王羲之、但却有自己的字迹风格!”
  “再说这张伟人,“伟人”只是他的一个字号而已,此人其实是乾隆时期的一个状元,名字叫张杰,字伟人,确切的这是一幅清代的状元作品!”
  谢静文嗯了一声,这个细节她确实没注意到,历史上临摹王羲之作品的人太多了,尤其唐代时期和清朝时期,如果说这是状元的作品,那其本身确实是多出了一个卖点。
  “不对!”谢静文立马反驳:“沈秋!就算是清代状元的作品,这幅字帖也值不了十五万,更何况是临摹作品。轩宝斋卖过不少状元的作品,除非是名人大家,否则价格远远达不到十五万的价格!张杰这种不出名的最多三万到顶了!”
  哪来的十五万?


第5章 又捡了漏
  沈秋的目光落在那黄纸字帖上,手指头放在字帖当中的一个红印章上:“谢老板?你仔细看字帖上的三个大红色的印章!”
  沈秋所指的三个印章,其中两个呈正圆、一个呈椭圆形,分别刻着“古稀塘”“随安室”“三草居士”的字样。
  谢静文疑惑的扫了一眼,前面两个印章她一时没认出来,当“三草居士”映入眼帘的时候她瞬间就反应了过来,脑海中马上就跳出来两个字。
  乾隆!
  “乾隆?乾隆的印章!古稀塘!随安室和三草居士都是乾隆的印章!这个字帖上居然有乾隆皇帝的印章?这怎么可能?”
  沈秋坦然接话道:“谢老板?怎么不可能?张伟人是乾隆时期的状元,也就是乾隆皇帝钦点的状元,乾隆生平最爱的就是王羲之的字迹,《平安帖》恰恰是其中之一,虽然这幅字帖是临摹的作品,但论笔力、走笔以及呈现出来的张力丝毫不比真迹差。”
  “众所周知乾隆有一个特殊癖好,他碰到喜欢的作品字画喜欢在上面私盖印章,就乾隆的印章加起来足足有三百多个,这三枚印章算是其中比较冷门的几个,估计当时是被这幅字帖的功法折服了,所以情不自禁的在这张字帖上盖了印章!”
  “从某个角度来说,这幅字帖也许并不珍贵,但它盖上了乾隆的印章就犹如龙袍加身、贵气附体,身价自然是倍增,虽说这不是乾隆的作品,单是乾隆的这三个印章,一个印章五万块不为过吧!”
  “不为过不为过!”
  谢静文连连感叹,如果这真是乾隆的印章,一个章十万块都不为过,这次她竟然又打眼了……
  “可是沈秋?你怎么确定这就是乾隆的真章?”谢静文玉手在印章上平坦抚摸了一圈,印章红印凹凸有致,颜色通红敞亮,可她也拿不准,毕竟凡夫俗子没几个见过乾隆的真章。
  不想沈秋却胸有成竹:“但凡是清代帝皇的印章必定遵循三点,印不褪色、墨不走油、抬头见光三份底。”
  印记不褪色,墨水滴入不滚油!
  沈秋双手将字帖举到头顶,透过阳光清晰的看到印记间呈现出半透明状态、印泥均匀分散清澈透底,完美验证了见光三份底的状态。
  “沈秋……”
  这下谢静文彻底的傻了眼,这是她认知中的沈大少吗?连她都不知道的鉴宝常识沈秋居然如数家珍说的滴水不漏。
  这真的是那个一无是处的弃少?真的是传说中的冤大头沈秋?
  “沈秋?我问你你都是怎么知道这些鉴宝常识?还有之前那个清宫碧玺簪子、这些都是赵春雷教你的?”
  沈秋收起字帖尴尬一笑:“这些跟那混蛋没关系,这算是我个人跌多跟头总结出来的经验吧,额……谢老板你的五万块等我把它转手卖了再还你!”
  “别别别!”
  谢静文激动的反应了过来,一只手抓住沈秋:“先别走!这字帖我要了!按照市场价开给你!三十万!一个印章十万块!”
  沈秋自觉谢静文的价格还算厚道,并不像寻常老板刻意压价,卖给别人也是卖,索性就转手给谢静文,这一来一去就赚了十五万,连同早上的碧玺簪子,已经赚了二十五万。
  乾隆字帖顺利的完成交易,谢静文跟着咳嗽了两声,眼神也稍显得特别,不得不说谢静文的眼睛很漂亮,不经意间秋水涌动,让人不自觉的想多看两眼。
  “沈秋……我有个事能不能跟你商量下……”
  “我们店这段时间正在找鉴定师,其实吧,我觉得你的条件不错,要不你就来我这上班吧!”
  谢静文是个成功的商人,她敏锐嗅到了沈秋身上的无限潜力,尽管沈秋的臭名在外,但她从来不相信流言蜚语,单从沈秋从她眼皮子底下捡走两个漏儿,就足以说明沈秋的眼力不浅,功力不凡。
  这种人能够嗅到寻常人察觉不到的细节,放在古玩界绝对是不可多得的人才!说什么也要把他留住!
  怕沈秋不答应谢静文率先报出了自己的条件:“基本工资两万块,加上收货提成和业绩奖励,包吃包住、零零散散加起来的收入不会低于五万!像我们这的曹东来曹师傅每个月平均下来都是过十万的!”
  “另外你那一百万的外债,我可以先帮你垫,以后从你的工资收入里面扣除!”
  谢静文的性格一向沉重冷静,可这时候却显得略微激动,她认定沈秋是不可多得的人才,所以不惜代价也要把他留下来。
  “谢老板……”
  沈秋支吾了一声,分明看到了谢静文眼中的真诚,就凭谢静文早上帮了他的忙,他也应该竭力点头答应,最重要轩宝斋是江城市的百年老店,只有在这种高端老店内才会有更多机会接触奇异珍宝。
  “你就这么相信我?我可是这条街上出了名的愣头青,你找我做鉴定师就不怕被人耻笑,赔的底朝天?”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我找的人,倾家荡产也得认!”
  沈秋心里一热,谢静文爽快他也痛快:“好!既然谢老板看得起,我来上班!”
  “别谢老板了!以后就叫文姐,我们这的人都这么称呼我!”谢静文释然一笑,璀璨笑容让人如沐春风倍感亲切。
  “沈秋你先去医院给阿姨上医药费,明天早上八点准时过来上班!”
  “好!就这么定了!”
  沈秋内心暖意阳阳,失魂落魄的这段时间,他遭受到了众多的嘲讽白眼,甚至一度有过亲生的念头,谢静文的一举一动让他倍感暖心,跟着这种老板干准没错。
  俩人随即约定好了时间,沈秋就要匆忙赶去医院,临走的时候眼前一亮看到轩宝斋的墙壁上挂着一张古典古色人物画像,画像是一个素描的中年人,下面的落款却是让沈秋瞪大了双眼。
  民国十五年,春,七月初八,王千石。
  这不难道就是我梦幻中的鉴宝大师王千石?
  这人大约四五十岁的样子,身穿灰色大褂,嘴角边上留着一撮八字胡,浓眉大眼面相正派,尤其眉宇之间散发着一股威武凌冽的气息。
  “谢老板……这位难道就是民国时期的收藏鉴宝大师?”
  “叫文姐!”谢静文抱手来到画像跟前,不由又对沈秋另眼相看,按理说现在的年轻人很少知道王千石这么一号人物了,只是她不明白为什么沈秋的情绪会这么激动。
  “王千石是民国的时期的鉴宝大师,也是我们宣宝店鉴宝师傅,曹东来的师爷,也就是师傅的师傅!这张画像是曹东来师傅祖传下来的,挂在墙上就是要明示,妙手鉴宝勿忘师德,曹师傅现在还没到,等明天你来上班,让他给你说说王千石大师的鉴宝传奇!”
  沈秋不由得大呼一口气,这么巧?
  居然伸出鬼差的遇到了王千石的徒孙?注定我沈秋接下来的人生跟王千石联系在一起。
  这所有的一切是冥冥天注定?还是这前世轮回的渊源?


第6章 投其所好
  临近中午,沈秋赶往医院的同时,赵春雷换了一身白色西装,手中捧着一只精美的盒子离开典当行,往市区春园茶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