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世宝鉴-第3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浩二主动鼓掌欢送褚林峰:“褚师傅分析地方很到位,来来来,接下来我们有请杨青师傅说说他个人的见解!”
  杨青走上台微微摇头,首先朝着褚林峰微微摇头:“褚师傅啊,这个我必须要说道说道你了,刚才你说了,这座大钟是明朝末期的?你错了!它不是?”
  杨青指着铜钟底部的锈迹说道:“你刚才从它的锈迹来判断它是明末的,还是欠缺考虑呀!锈迹程度只能作为一个参考的因素,实际情况还得要根据其自身的各种情况来判断。”
  “像这种铜钟没有落款和标记,我们只能从它的表面所反馈出的讯息来判断,譬如它身上的浮雕、譬如它的铸造工艺,铸造工艺也符合明初期的做工,但它却不是明末的,你看铜钟身上的浮雕,野马的马蹄往下延伸,这种作画的工艺是明处时期非常流行的方式!”
  “因为在明末时期,马脚往外延的作法会被人当做是东洋倭寇象征标记,这是清初皇帝非常忌讳的,更何况是这种级别的大铜钟,工匠除非是自己活腻了,否则绝不会犯下这种低级别的错误。”
  褚林峰顿时幡然醒悟,连连擦拭虚汗:“对对对!杨青师傅说的对!大意了大意了!这件藏品确实是明末年间的!”
  “漂亮!杨青师傅分析的漂亮!”浩二继续说道:“不过我卖个关子,这件藏品的身上还隐藏着一个更大的秘密!”


第516章 国宝的秘密
  浩二这话一出便勾起了所有人的好奇心。
  却见杨青点头会意,指着铜钟身上的浮雕开始解读谜题。
  “各位,刚才我说到这件铜钟是明朝初期的一件作品,再来看钟身上所附着的浮雕,仔细看浮雕上的群山,山峰昂首且形似仰面的牛,大致上跟金陵的牛首山有几分相似!”
  “再来看浮雕上的波光湖面,整个湖面被分为三大块,整体形似一朵铺开的荷花,看到这幅画面我相信大家能联想起这是国内的哪一个著名的湖泊,金陵的玄武湖!”
  “综合这两个标志性的景色,我大胆的猜测这座铜钟是当年明朝初期金陵的一个千古名刹的大钟,纵观明朝初期,金陵便是明朝的建都区域,具备这种级别的寺庙一只手数的过来,其中只有一座白象寺是因为金陵遭遇了百年一见的洪灾,百年庙宇白象寺至此毁于一旦,包括庙宇中的那座大钟也是被洪水冲走,至今下落不明!”
  “所以我大胆的猜测大钟被洪水冲到了长江下游,几百年后才被人重新发现!”
  杨青指着大钟边缘的区域,依稀可以看到斑斑的水渍和铁锈的痕迹:“这座大钟应该就是当年白象寺的大钟!白象寺是当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亲自赐名的一座寺庙,和太常寺、光禄寺被后人称为大明三大名寺!”
  浩二起身带头鼓掌:“说的好!杨青师傅说的好!您的分析跟我们日岛师傅的见解一样!所有的细节、都一一对应的上!杨青师傅能不能麻烦你帮我们做一个估价?”
  “估价方面我认为褚林峰师傅的评估过高,铜钟的体格虽说巨大,但国内类似于这种级别的铜钟还是能够找出不下十多个出来,再一个这种级别的铜钟不利于收藏,不方便市场流通所以价格方面很难给出高价,综合各种因素我给出的估价是1。8亿!”
  这个估价倒也合情合理,对比下来褚林峰刚才的四个亿分明就有几分溜须拍马的成分。
  “好的好的!谢谢杨青师傅的分析!”浩二点头赞同道:“杨青师傅的分析有理有据,不过您距离真相只有一步之遥,能看出这么多的细节已经很不容易了!感谢杨青师傅!万分感谢!”
  浩二的脸上堆满了客套的笑容,这话乍一听没什么问题,仔细一琢磨分明就是在暗示,杨青的鉴赏并没有说出其中的关键点,距离他们的要求还差了点火候,旁人也许听不出,但杨青作为老江湖早就品出了其中的意味,不由得面红耳赤。
  众人的胃口被越吊越大,大家都好奇浩二口中的大秘密是什么,居然连国师榜的杨青师傅都没看出来。
  炮爷按耐不住好奇心问沈秋:“兄弟!他们看不出来不奇怪,你应该早就看出其中的大秘密吧!快快快!跟我说道说道!这玩意不就是一座铜钟嘛?还能藏着什么秘密?”
  “这确实是个炸翻天的秘密……”沈秋随之感慨道:“日岛人很聪明,知道拿捏大家的心思、吊足大家的胃口!这是在为新店开业炒作热度!”
  “来吧!既然大家这么想知道大钟的秘密,那就让沈秋来替大家揭秘吧!”沈秋主动起身,来到了展台跟前。
  “哦?”浩二彬彬有礼面带笑意朝沈秋点头:“沈秋师傅已经看出了其中的玄机吗?那好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沈秋师傅替大家揭秘!欢迎欢迎!”
  沈秋不由怔了怔,总觉得浩二的这一幅笑容过于虚伪,总觉得这个人的城府很深的感觉。
  沈秋上台直奔主题来到那座庞然大物的大钟跟前。
  “各位,总的来说杨青师傅刚才判断出了这件大钟的初步讯息,明初年代的一件藏品,但我也要纠正杨青师傅两点,第一这件大钟并不是金陵本地的,第二这件铜钟也并非朱元璋钦赐的!”
  “沈秋师傅……这……”杨青明显面露不快,沈秋的这两点无疑就是全盘否决了他:“浮雕上明明描绘的就是金陵的牛首山和玄武湖,放眼全国只有金陵具备这样的独特景观吧?并且大钟底部还留有明显的水渍,验证了当年洪水灾害的特征!这不是全部符合了白象寺的情况吗?”
  “我说它的场地是姑苏你信吗杨青师傅?并且是个人捐赠给寺庙的大钟,这个人不是皇帝,但却富可敌国,捐赠的手笔比皇帝还要大方!”
  “姑苏?个人捐赠的?开什么玩笑?就说这座大钟哪一个细节符合苏州寺庙的特点?还请沈秋师傅明说!”杨青眼珠子都瞪直了,愣是没有找到关乎于姑苏的任何细节。
  “你当然找不到姑苏的细节,我先来给大家讲个故事……”沈秋微微闭眼,回忆起摸宝间隙所浮现的画面,脑海中浮现出关于这件大钟的各种片段。
  “明朝开国年间有一位富豪,此人早年凭借做出口的生意赚的是盆满钵满,真正做到了良田万亩、富甲天下,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当时名噪一时的江南首富沈万三!我们眼前所看到的这件大钟就是沈万三捐赠给姑苏鸡鸣寺的大钟!”
  沈秋话音刚落杨青立刻反驳道:“沈万三捐赠的大钟?沈万三确实是姑苏人士,可这大钟表面的浮雕为什么描述的是当年金陵风貌?不是应该描绘关于姑苏的风景写照吗?牛头不对马嘴!”
  “杨师傅莫急,听我慢慢说来!”
  沈秋不慌不忙继续说道:“众所周知沈万三和当年的皇帝朱元璋的关系甚好,早年沈万三讨好朱元璋送了各种稀世珍宝,并且出资出力帮助朱元璋巩固大明的江山。”
  “沈万三甚至还主动提出帮助皇帝修筑金陵城墙的任务,殊不知正是沈万三的这个举动为自己酿下了苦果悲剧,沈万三花了三个月的时间就修筑好了金陵的城墙,并且比约定好的时间还要提前五天的时间完成,沈万三大喜,提出用百万白银来犒赏当时修筑城墙的匠人和士兵。”
  “这个举动彻底的激怒了朱元璋,明朝的士兵用得着你沈万三来犒赏?你沈万三不就是当面无视我的存在吗?当时就对沈万三心存不满,在加上当时皇帝旁边有小人谗言,传言沈万三有谋逆造反的心思!”
  “朱元璋一开始不相信,身边的人说沈万三家境富可敌国,尤其他在姑苏城的宅子比皇宫修建的还要富丽堂皇,日子过得比皇帝还要滋润,朱元璋内心动摇,决定亲自去沈万三的府衙一探究竟!”
  “再来说沈万三,但他回到姑苏府衙的时候,便有人提醒他出言不逊、有可能惹怒了朱元璋,让他做好各种准备,切记皇帝到访的期间千万不能再去得罪朱元璋,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
  “沈万三回到家,嘱咐下人将家里所有的黄金珠宝、值钱的家伙悉数收起来,小到金银首饰、大到富贵豪宅,但凡是炫富的东西都不能让皇帝看到,这其中就包括我们眼前所看到的这座大钟!”
  “这座大钟是沈万三早年捐赠给鸡鸣寺的,原本是不需要把它特殊隐藏起来,就因为这件大钟的构造特殊,使得沈万三不得不把它隐藏起来!”
  “构造特殊?沈秋师傅你这话什么意思?这大钟你也看到了,什么地方构造特殊了?”
  沈秋淡然一笑:“因为制作大钟的材质压根就不是纯铜的,而是……黄金的!黄金大钟!”


第517章 黄金大钟
  黄金大钟?
  现场的众人无不露出惊讶的表情:“我靠!沈秋什么意思?按照他的说法,这座大钟的材质是黄金材质的?黄金的大钟?怎么可能?开什么玩笑这么大体格的大钟那得需要多少银子啊!”
  “沈秋你乱说的吧?黄金和纯铜的材质我们还是认得出来的!我们面前的这座大钟明明是纯铜的!”
  “沈秋师傅……这个仅仅是你讲的故事而已吧?”
  杨青连连摇头:“大家的疑惑你也听到了,先不说你故事的真假,大钟就摆在我们的面前,纯铜还是黄金材质也是一目了然……”
  “不不不……杨青师傅先听我把故事讲完!”
  沈秋一只手触摸着大钟的表面继续说道:“因为这座大钟是黄金铸造的,如果被皇帝朱元璋看到了,心情可想而知,放眼整个大明朝都没人敢用黄金来铸造一口大钟,他沈万三这么干了,分明就是藐视皇权,无视他朱元璋的存在!”
  “于是问题就来了,沈万三必须赶在皇帝到来之前将这口大钟隐藏起来,可这么大体积的大钟很难在短时间内移走,沈万三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法子,在大钟外表上下功夫!刷一层厚厚的铜漆作为掩饰,掩盖住内心的黄金材质,这才有了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这座大钟,铜铸的外表、黄金的内心!”
  沈秋转身回来特别朝浩二说了一句:“浩二先生刚才所提到的大秘密,应该就是我提到的这个吧?”
  “呵呵……”
  杨青终究还是无奈冷笑了两声:“沈秋师傅,我个人对你的鉴宝水平还是非常欣赏的,唯独这黄金大钟的说法我不是很赞同,首先华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就没有人用黄金铸造过大钟,那这个人手上该是多么的富裕啊,退一万步说就算你说的故事是真的,那这座大钟底部深厚的水渍你怎么解释?”
  沈秋点头继续说道:“这个故事还没讲完,话说沈万三在表面刷了一层铜漆来隐藏黄金内心,回去还是觉得不欠妥,恰好这鸡鸣寺的后面是姑苏城的护城河,有人建议让沈万三将这面大钟沉到护城河内,皇帝总不能脱了衣服去河里面看大钟吧?等皇帝走了之后,再把它从护城河内重新捞出来。”
  “可惜的是,沈万三算计机关,最后还是难逃一劫,朱元璋生性多疑宁可杀错也不愿放过,最后随便找了个借口抄了沈万三的家冲了国库,这面黄金大钟也是因为这个特殊原因,从此埋在护城河内,杨青师傅你所提到的水渍痕迹,大概就是这么来的!”
  “我还是不敢苟同!”杨青始终坚持自己的看法:“沈秋师傅所说的只能作为参考的佐证,而不能确切证明黄金大钟的真实存在!”
  “杨青师傅,其实证明这面大钟是不是铜钟方法很简单,两个方法第一就是刮开表面的一层铜漆面,里面黄金的部分就自然而然的呈现了出来,第二个方法也是最简单的,黄铜和纯金的颜色外表虽然相差无几,但它们之间的密度却有着巨大的差别,黄铜的密度是8。9,而黄金的密度是19。3!”
  沈秋从茶几上拿上来一张宣传资料:“按照资料上所填写的重量,6。9顿的重量,完全跟黄金的密度相吻合,几位师傅习惯用自己积累的知识面来鉴别宝贝,殊不知最明显的破绽已经提前印在宣传海报上了!”
  “说的好!说的好!”
  浩二和小野主动鼓掌走了出来:“厉害啊沈秋师傅,一眼就看出了这件黄金大钟的玄机!我们也是通过先进的仪器才看出它是黄金的材质,没想到沈秋师傅仅凭着肉眼就看出了它的材质,并且还赋予了这件宝贝一个真实的传奇故事!在下对沈秋师傅的眼力佩服的五体投地呀!”
  浩二情绪激动的抓住沈秋的双臂:“沈秋师傅!还得麻烦您再帮我估个价!以您的经验这件特殊的藏品价值如何!”
  沈秋想了想说道:“估价方面不难说,杨青师傅刚才给了1。8个亿的估价,那是他把这只大钟当成是黄铜的材质,现在换成了黄金的材质,应该可以给到四个亿了!”
  “四个亿!好好好!感谢沈秋师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