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青掀开面前的一块透明的柜台,这柜台长约八米,里面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宝贝,第一轮和第二轮斗宝的藏品将会从这块柜台中挑出来。
“第三轮的斗宝宝贝,就是你们各自为对方准备的了,具体情况你们自己衡量!我和高师傅只看最后的结果!请问两位还有什么要问清楚的吗?”
“嗯!”沈秋首先问道:“杨青师傅刚才说道了,绝对的话语权!能不能解释一下话语权的具体含义?”
“行了,我也不藏着掖着了,接下来我要说的就是血斗斗宝,最至关重要的细节!在我们这一行也叫做割脸!”
第613章 割脸
“所谓割脸触肉,伤疼自知。〃
沈秋联想起之前和徐明亮斗宝的情景,赢家可以支配匕首来刺伤对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那也是血斗斗宝的一种。
杨青朝着沈秋意味深长的说了一句:“割脸不是字面上表达的意思,但也绝不比字面上来的这么轻松,这么说吧,赢家可以支配输家身上肉眼所见的任何一处器官,譬如眼鼻、比如手脚胸肚。”
“啊……”
左小青是第一次听说这种特殊的规则,忍不住张口发出轻呼:“沈大哥,这个听起来很残忍的样子。”
“沈秋你怕了吗?怕的话现在还可以退出!等到杨师傅掀开玻璃展台的时候,你就算想后悔都来不及了!”
沈秋答非所问,面朝对面的竹古大师问道:“竹古大师,如果第一局我赢了的话,我可以先废掉高峰这张臭嘴吗?”
“可以!完全可以!”
高峰的脸上分明闪过一丝恐慌,心说我就是站台的,你俩斗宝特么跟我有什么关系!
“就凭你沈秋?你也配?三局你要能赢到一局就算是我输!”
“无关人员谨言少语!”杨青大概也看高峰很不顺眼,这种人放在什么场所都是招人烦的那种:“两位师傅没什么问题了吧?没问题的话现在可以开始了!”
“好的现在开始!”随着杨青的一个手势,沈秋、竹古之间的血斗斗宝开始了。
玻璃柜台上的绸缎被掀开,柜台中摆放的众多宝贝也是随之呈现了出来,三米八的柜台中,罗列了将近数百件的餐品,瓷器、摆件、首饰项链、甚至还有些精品的瓷器。
“两位,这是我们特别为你们准备的藏品,两位都品鉴大师,相信一眼就能看出这些不是一般的藏品来的吧?”
确实。
沈秋稍微打量了一眼,虽然宝贝隔开着玻璃展台,但他还是能够清晰的感触到它们身上所附带的灵气,很明显它们当中大部分都不是普通的藏品,而是附带灵气的《糊眼》藏品。
“第一轮开始!两位开始为对方挑选第一件藏品!”
约莫五分钟之后,双方挑选的藏品出来了,竹古坐在轮椅上亲自给沈秋挑选了一把刀,一把极具日岛风格的武刀。
而沈秋则给竹古挑了青花开光西厢图大碗。
一把刀一只碗,拉开了第一轮的斗宝序幕。
“武刀?沈大哥!这把武刀是日岛来的吗?”左小青首先观察了一圈发表言论道:“从头到尾都是日岛的风格,这个竹古果然不是什么善茬,仗着我们不懂日岛的历史背景,抽一把武刀来为难你!”
沈秋不动声色的上手感触了一番,同时感受到了多个层次的气息。
首先就是这件武刀自身所附带的冰冷灵气,再一个沈秋也触摸到了武刀自身的热度,首先可以断定这是一件有了一百多年历史的武刀。
在最后,沈秋的脑海中才浮现出了关于这把武刀的制作画面、以及相关的流程。
即便如此,沈秋还是没有第一时间做出判断,尽管这一次血斗斗宝的阵势比不上赏宝大会的强悍,但这一次的血斗斗宝的意义非凡。
沈秋不仅仅是代表了慧根大师,同时还代表了燕京的古玩圈子,如果这一次斗宝出了什么闪失,那他沈秋这段时间所累计的成绩、荣誉都将会功亏一篑,一夜回到解放前。
竹古这边的情形反倒轻松了许多,青花大碗摆在他面前,只看了不到两分钟的时间,就已经准确辨别了出来。
在竹古看来,沈秋在年轻一辈中确实是具备一定的实力,可要跟他这种经验丰富的大师相比,明显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单纯从鉴宝的速度和时间上来看,他已经已经占据了优势。
换句话说,如果俩人在同等处境下旗鼓相当的话,那么速度、时间上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竹古将会毫无悬念的赢得第一局的血斗斗宝。
……
“好!时间到!有请沈秋师傅首先描述你看到的这把武刀!”
沈秋不慌不忙来到了武刀的跟前。
就见这把武刀长约一米二的左右,整体呈现月牙形状的弯曲弧度,手柄烟灰色、刀鞘呈现暗黄色。
刀身锋利亮晶,刀刃边缘上寒光闪烁,特别在刀鞘的身上雕刻了许多虎纹的纹路,以及许多日岛风格的象征,比如樱花、菊花、木屋、木船。
这几样文化的象征全部在刀鞘上有所呈现,但视觉上并不凌乱,上手触摸的时候还能摸到立体的纹路,高超的雕刻工艺就在刀鞘上完美体现。
“这把武刀的雕工很好,深入浅出的将日岛的各个文化的象征呈现了出来,在刀柄的区域我们看到了《虎彻》的字眼,可以理解为是在日岛的一个分类级别。”
“众所周知,武刀在日岛被分为了几大级别,从级别最高的鬼彻、龙彻、虎彻、再到兽纹、良业、业物、我们面前所呈现的便是其中比较高级的级别,虎彻!这是目前我的肉眼所能鉴别出来的讯息,不过我要说的是,这把虎彻武刀绝不是眼睛看起来的这么简单!”
“从某个角度来看,这不是一把真正意义上日岛出产的虎彻武刀,而是一把华夏造出来的武刀!”
“啊?”
沈秋此言一处,最先惊讶的是旁边的左小青,这把武刀她也看过了,到处都是浓浓的日岛风格特征,尤其刀鞘和手柄上还出现了许多日岛特有的符文、文字,怎么看都是一件日岛的武刀。
沈秋居然说它是国内打磨出来的?
竹古的表情也略显的意外,它之所以选这把刀也是因为其本身的特殊性,刀本身许多细节的呈现都是极具日岛风格的,本以为可以借此扰乱沈秋的视线,谁知道人家上来就看出了破绽。
沈秋在他心中的位置无形中提升了不少,不愧是慧根大师教出来的徒弟,手上还是有着两把刷子的。
“嗯,沈秋师傅请继续!”
杨青点头表示赞同,首先这把武刀的情况他是知晓的,这把刀确实是本土匠人制造出来的。
“这把虎彻武刀,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细节雕刻、符文设计的都很细致,很多人本能的就会认为它是日岛的出产的,其实不然!细节什么的只是表面呈现,鉴赏古玩最重要的还是要看它的内在!”
“两个细节的体现,一个是这把刀的刀刃质量,如果我没猜错的话,这把刀刀刃的部位用的是锻钢的材料,锻钢是上世纪三十年代国内炼制的一种高级的材料,这种材料抗韧性极强、耐高温好、便于加工,在当时的国内算是比较高档的材料了!”
“可正宗的武刀,用的则是日岛的玉钢,玉钢的属性跟锻钢差不多,唯一优于锻钢就是它的抗氧化能力,说白就是防锈的确切表现!我们仔细看这把刀的刀刃边缘部位,用放大镜可以看出表面已经呈现出蜘蛛网状的锈迹纹路,仅凭这一点就可以断定它是一把锻钢材料的武刀!”
“而它具体的时间应该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出来的,准确的说,应该是当时的日岛人花了时间和精力,在国内打造的一把武刀!”
第614章 记忆
沈秋的脑海中回忆着关于这件武刀的清晰片段。
那是一个叫田佐的日岛将军,利用自己的人际关系,花了些手段请来燕京城的四个著名的铸造师傅,花了三天三夜打造出来的一把虎彻武刀。
“这把刀除了出产地不是日岛的,其余的一切都是跟燕京城息息相关!仿造的是三百多年前的款式,也就是明朝晚期跟打东洋倭寇时期的武刀刀型!”
“这把刀真正做到到了取长补短,除了本身锻钢的材料比不上日岛的玉钢,不管是它的刀刃锋利程度还是刀鞘上的雕刻打磨工艺,都要远超日岛正宗的虎彻武刀,所以综合各种情况来看,它虽然是一把仿造的武刀,但是它的收藏价值却要比正宗的虎彻武刀要高出很多!”
“同时这也是我见过,为数不多的仿品质量比真迹好的作品!综合它的各种情况细节来看,它的最终估价可以达到八十万!而正宗玉钢虎彻武刀的市场价格在五十万的左右徘徊!”
沈秋说完对虎彻武刀的鉴别,杨青和身旁的师傅相互对视了一眼。
再看竹古大师的脸色分明多出了几份凝重,所谓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开局这第一轮便看出了沈秋的实力不凡,本以为这把武刀的特殊性可以迷惑沈秋的视野,谁知道人家压根就没放在心上,轻轻松松的看破。
抛开其他不说,就沈秋对这仿虎彻武刀的品鉴,莫说杨青和张师傅了,竹古自己也挑不出毛病来。
“好的!”杨青抬手朝竹古做了个手势:“下面有请竹古大师对你面前的这件青花西厢图的青花大碗做出品鉴!”
竹古应声点头,在高峰的陪同下来,来到了那件青花西厢图碗的跟前。
“西厢记的故事我本人也是有所耳闻,出自元代文人王实甫的笔下,在中国算是比较经典的爱情故事,据我所知在中国很有很多以这种民间故事为原型所创造的作品,比如元青花将军大罐的代表《鬼谷子下山》,比如《韩信月下追萧何》。都是这一类元素中的顶级作品!”
“再来说回这件青花图碗,以青花元素为主,刻画出了一副西厢记戏剧中的众生百媚图,画中的美人娇美,风景刻画写实,尤其是人物的动作表情都刻画的细致到位,这只碗的品相也保存的非常的完整,刚才我看了一圈,整只大碗上没有明显的缺陷,稍微有些摩擦的痕迹,就品相而言属于上乘的精品行列。”
“再来说它的落款,这只碗并没有留下落款的名称,基本上可以断定他是民间窑口烧出来的作品,据我所知但凡是官窑出厂的作品,都必须要留下落款和名称,民窑烧出来的瓷器就另当别论了……”
“现在我要说的是,沈秋给我挑的这件青花大碗,它同样也是一件仿品!”
竹古凑近大碗,指着碗外的主动绘画元素介绍道:“从这些纹路上可以看的出来,它是明朝晚期使用最为广泛的元素,包括人物的塑造,他们的穿戴、女人的衣衫、男人的衣帽都是当时明朝的产物!所以这幅画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明朝晚期的东西!”
“其实是它是清朝时期的一件仿品,根据它底盘胎质的氧化程度可以判断出来,这应该是雍正年间仿造出来的作品,尽管它的外表做工工艺都是明晚期的,但它确实正经的清朝产物!沈秋?我没说错吧!”
品鉴接近尾声,竹古特别质问了沈秋一句:“再最后就到了给藏品估价的细节上了,总得来说这件仿明晚期的青花大碗还是有着一定的收藏价值的,去年在宝岛的一次拍卖会上,就有过一只类似于这种款式造型的大碗,最后拍出了123w,不过那是清朝乾隆时期的仿品,而这只是清朝雍正时期作品,比宝岛那件藏品要早了二十年!”
“相比下来,这只雍正青花碗的品相稍微逊色一些,相互衡量一番这只青花碗最后的估价应该在120w的区间范围内!”
……
双方的陈述结束了,沈秋的嘴角最先露出了一抹笑意。
“沈秋你笑什么?难道本人的陈述有什么问题吗?〃
沈秋依然保持笑意:“大问题没有,不过就是估价上出了些差错!”
“差错?呵呵?〃
高峰指着青花大碗大声对峙:“我师傅的评估价格都是对照国际上有名气的拍卖公司来的,我们手上的数据都是实时更新的,就算十分钟前价格变动了,我们也能在第一时间内收到通知!”
“沈秋你有什么资格来对峙怀疑?别说是你了!就是宋清风也没这个资格!懂吗!”
“我说的是差错,而不是市场行情!听清楚了再来跟我说话!”
“哼?沈秋?你说这件藏品的估价是多少?”竹古问道。
“八十万!”
“八十万?”竹古大师口中重复了一句,虽说八十万道一百二十万只相差了四十万,但是对于一件总价只有120w的藏品来说,这就等于相差了三分之一的价格,这个差距已经算是很离谱的了。
“我出八十万的原因,是因为竹古你没有发现其中的一个细节!”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