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尽管在此之前,在场的所有人都有心理准备,但到了压轴的宝贝登场的时机,主角光环还是瞬间吸引了全场所有人的目光,包括沈秋在内!
确切来说,沈秋是场上为数不多见过真迹的人,所以在拍卖会开拍之前,他的心里基本上就有了定数,藏本一郎这次的拍卖会,完全就是一个幌子的骗局,目的也是简单明了,就是利用国宝在国内割一波韭菜。
至于割多少量的韭菜沈秋不敢想象,前面的百草仙丹就已经被炒到了三个亿的价格,不敢想象这《大禹治水图》将会飙到一个怎样的高度?
与此同时,网络上的老铁们也是对这件特殊的玉雕作品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引起了极大的热议。
“假的!我敢打包票!藏本一郎的这几件《大禹治水图》是假的!因为唯一的真迹就放在红山博物馆展览呢!我前天还去红山博物馆亲眼看过呢!日岛人哪来的脸把它拿到拍卖会上拍卖?谁给你的勇气?梁静茹都不敢给你!”
“有一说一!如果这件玉雕真是赝品的话,那为什么日岛人还是拿到现场来拍卖?难道真的是脑子短路头铁吗?显然不是,咱们先抛开那些家国情怀的因素不说。单独从这件《大禹治水图》本身来看问题,拍卖会开始筹备开始,日岛人就一直叫嚣说他们手上的《大禹治水图》才是真迹,欢迎全世界的鉴宝宗师前来鉴赏?这说明什么?说明藏本一郎有一定把握!认定拍卖的这件宝贝是真迹!否则不可能这般的大言不惭!”
“楼上说的很有几分道理,关键红山博物院一直都没有出面回应这件事,是因为没底气?还是说红山博物院的那件就是赝品?天哪!如果红山博物馆的大禹治水图是赝品的话,那就是赤果果的打脸啊!这么多年我们国内的人看了这么多年的无价之宝,居然是赝品?那岂不是成了天底下最大的笑话吗?”
“没有证据不要胡说八道!谁有证据证明红山博物馆的玉雕是假的?玉雕作品放在博物馆展览都几十年了,怎么可能凭借着日岛人的几句话就胡乱下定义?今天这事已经很明朗了,藏本一郎要想玉雕能够卖出天价,那他首先要做的就是先证明自己手上的这件是真迹,到底怎样证明,那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众人的质疑声中,藏本一郎亲自客串了主持人的身份,面带笑容重新站在展台边上:“好的各位,前面两件宝贝顺利拍卖出去,我个人心里非常的宽慰,这也是大家对我们日岛文化和藏品的认可,非常感谢大家对藏本一郎的认可,谢谢大家!”
藏本一郎朝着众人深深鞠了一躬,接着便开始介绍起身边的这件特殊的藏品:“我们策划举办这届拍卖会足足有两个月的时间了,从一开始我们选定这件藏品的时候,就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和许多人的质疑?大家都质疑藏本从日岛带来的这件玉雕作品是赝品,真迹被燕京的某个博物馆收藏了起来!”
“但是很可惜,经过我们日岛专家的通力鉴赏,我们的专家根据多年的经验来判断,我身边的这件《大禹治水图》才是最符合乾隆年间的各项制作特征,包括玉雕的选料、雕刻手艺、以及各方面的史册记载,我们才是最符合历史真相的大禹治水图!在这里我先给大家看几样东西!”
藏本给了个手势,接着工作人员就递上来几本老旧的古籍,他将这些古籍书本摊开,分别是《北燕县志》、《万古弘历》《通古记事》。
“各位,这几本古籍都是乾隆时期鼎鼎有名的古籍,在这三本古籍书本上都不约而同记载了一个事件,乾隆十八年,乾隆皇帝在批阅奏折的同时,不小心将手边的熏炉打翻,最终香炉的一脚磕碰在这《大禹治水图》的玉雕之上,并且在玉雕的玉石上留下了一块比较明显的磕碰痕迹!”
藏本一郎首先就在玉雕的石块上,找到了一处磕碰的痕迹,就在玉雕正面某一块显眼的大石头上。
“大家请看这里,我这里所指的磕碰痕迹,跟古籍上记载的位置一模一样,但是根据我们的观察,红山博物馆的那件《大禹治水图》是完全没有这块磕碰痕迹的!当然了,一块磕碰痕迹也不能完全说明问题,我们接下来还要请上来几位专家,由燕京古玩协会的会长刘阳东带头,对我们的《大禹治水图》进行一个更为细致的观察和鉴别,两幅作品到底谁真谁假,今天就要在拍卖会的现场揭晓真相!下面有请各位负责鉴赏的师傅登场!”
嗯?怎么会这样?
沈秋内心不由得的泛起了疑惑,博物馆的那件他是亲眼见过,亲自上手摸过,得出来的结论是真的!可拍卖会上的这一件呢?
古籍上是真实记载了乾隆的这么一个细节没错,按理说香炉砸到玉雕上,玉雕表面留下明显的磕碰痕迹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了,可为什么红山博物馆的那件真迹上没有磕碰迹象,反而日岛人手上的这件赝品就有了磕碰痕迹?这里面到底隐藏了怎样不为人知的秘密?
负责鉴赏的专家,包括沈秋、刘阳东、杨青、以及台下大老板带过来的几位专家都一一登台,这其中还有一个从古巴来的大胡子专家,据说也是对这件玉雕作品特别的感兴趣,不远千里从古巴飞到燕京来鉴赏一番。
上了展台,沈秋脑海中不禁又平添了几份疑惑,俗话说的好,没有三分三不上花果山,藏本敢把这件藏品带到燕京来拍卖,并且愿意接受全世界的专家鉴赏甄别,这说明他内心至少有几份把握的。
所以沈秋对这件《大禹治水图》的第一判断就是一件高仿!一定是高仿到了什么程度,才会给藏本如此巨大的信心。
专家们分别用自己的方法进行细致的鉴别,沈秋也不例外,他来到展台首先就伸手触摸了这件藏品。
“热度对的上!”
玉雕表面散发出一股温热的热度,这和沈秋上次在红山博物馆的触摸手感几乎是相同的,也就是说这件高仿品也是乾隆时期的?难怪啊!难怪藏本一郎这样的理直气壮。
紧接着沈秋接着看了,玉雕的做工、用料、以及各个地方呈现出来的细节特征。
玉料的种类对的上,雕刻师傅的高超雕刻技艺对得上,表面的打磨工艺也对得上。
沈秋越看越觉得不可思议,他是前天晚上去的红山博物馆,对博物馆的那件《大禹治水图》特征细节都记得特别的清楚。
可是当他来到日岛人的这件作品跟前的时候,居然感受到了前天晚上几乎一模一样的温热感和触感?
要不是沈秋知道这件作品上有磕碰的痕迹,他一度以为自己摸到的宝贝是同一件宝贝?
第786章 不可能存在的藏品
约莫三十分钟的鉴赏时间,场上的几位师傅和专家都陆续完成了鉴定的步骤,而沈秋却有些懵了。
这三十分钟对于沈秋来说却如同是一个世纪一般的漫长。
打从入这一行开始,甭管是捡漏还是走宝,沈秋过手的宝贝加起来没有一千也有八百了,还从来没有碰到过今天的这种令人匪夷所思的情况,说起来连他自己都不相信。
两件玉雕作品,红山博物馆的《大禹治水图》vs日岛藏本一郎的《大禹治水图》。
准确来说,现场也只有沈秋是亲自鉴赏过这两幅作品,可如今的沈秋却有一种错觉,他感觉自己就仿佛鉴赏的是两幅一模一样的玉雕作品?
这两幅作品,除了正中央那块石头上的磨损痕迹,其余的呈现出来的细节特征就是一模一样,就连之前沈秋啧啧称赞《绿翡流水》的工艺呈现也是如出一辙,就仿佛是同一个模子里头刻出来的!
制作的料子是同一种料子,打磨制造的师傅是同一个师傅!玉雕的风格特征也是同一种!
怎么会这样?
沈秋不由皱起了眉头,这就如同是一个数学天才,平时都是战无不胜纵横天下,突然间就被一道简单的题目难住了,明明就是一道用脚指头都能想出结果的题目,可数学天才竟然理不出丝毫的头绪来。
不可能!绝不可能!这个世界上绝不可能出现两个一模一样的作品,就算是双胞胎也会有细微的差异!这两者之间必然有真有假,一定是有多区别!只是我还没察觉出而已!
和沈秋一样迷惑的还有刘阳东,他脸色涨红,侧身回来问道:“沈秋师傅!你看出什么来了吗?”
“我不知道……”沈秋微微摇头道:“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得,再给我几分钟时间,我一定要找出其中的破绽!”
沈秋暗自屏息运功,只是一个意念便将体内的灵气凝聚到双手之间,他伸手触碰这件特殊的藏品,脑海中渐渐浮现出关于这件《大禹治水图》的种种画面。
沈秋首先看到关于这幅作品的青玉,是从边疆区域花费数年的时间运送回来的!
再接着沈秋也看到了当年雕刻这幅作品的师傅,江南省扬州的著名雕刻大师曹阳春,没错!这幅遇到也是他的手笔!
最后沈秋也是在这其中找到了一个至关重要的人物,也就是这幅玉雕作品的总设计师,乾隆皇帝!同样也在记忆的画面中看到了这位千古一帝的尊颜。
沈秋心里骤然咯噔了一下,难道说这次我沈秋真的看走眼了?根据目前现场所看到的细节综合,但凡是个脑回路正常的人,都会偏向于藏本一郎的这件,眼前的这件作品符合真迹作品所有的细节特征,并且还有几本古籍参考资料作为辅佐。
事情远比沈秋想象的更加复杂!
“好的,各位师傅都看的差不多了吧!”
藏本一郎重新将众人带回到现实当中:“沈秋师傅还在研究鉴别,那就请其他的师傅说说你们鉴赏的感想,我想通过你们来告诉全世界的人,我们的这幅《大禹治水图》到底是真是假?〃
“我来说几句吧?”来自古巴的大胡子专家首先发言:“首先请允许我自我介绍一下,我的艾迪,是古巴古董研究学院的校长,我个人对中国玉文化非常的感兴趣,也曾经见过许多来自中国的精品玉器,对中国精品玉雕的超高技术那是由衷的敬佩,这次我也是受古巴第一富豪的嘱托,让我来中国给他挑选一件称心如意的玉器。”
“实话实话,一开始我对拍卖会的这件《大禹治水图》存在非常大的疑惑,大家都知道,在另外一家著名的博物馆内,也有一件同样的藏品,大家先入为主都觉得博物馆的藏品一定是真迹,至少我个人也是这么认为的,可是刚才我详细的鉴赏了之后,我敢发誓!我艾迪可以负责任的告诉大家,我们眼前的这件《大禹治水图》百分之九十九是真迹!〃
“其实鉴别的方法非常的简单,三个重要点,极品青玉玉料+宗师级别的雕刻水准+准确的历史史册记载,这件藏品三个要素全部占据了!至少我找不出一丝一毫的破绽!所以在我心中,它已经是一件真迹了!”
古巴专家此话一出,现场内外一片沸腾,网友们的各种评论如同潮水般席卷而来。
“红山博物馆的是假的?你放屁!老外什么都不懂就不要在这乱叫嚷好吗?就在拍卖会进行的同时,红山博物馆的林馆长已经正式在微博上辟谣了,红山博物馆的那件事绝无仅有的真迹,全世界只有这么一件真迹的存在!林馆长用自己的身价性命做担保!”
“你一个古巴人就别在这里掺和吧,还是滚回去卖雪茄去吧!燕京的宝贝是不是真的可不是你一个外国人说了算,台上那三个重量级的宗师还都没开口呢!你这个古巴专家就哪儿凉快哪儿呆着去!”
网友当中也有情绪理智的:“倒不是我帮着古巴专家说话,从目前来看,藏本占据一定的优势,至少这些专家、包括沈秋和刘阳东都没有找出破绽,反观红山博物馆这边,拿不出确切的证据来证明自己,即便是林馆长身家性命的担保也是多少显得苍白无力啊!”
……
众人的议论声当中,藏本一郎举着话筒来到了刘阳东的跟前:“刘会长、杨青师傅、你们也都鉴赏完毕了吧?麻烦您说说自己的看法?”
“这个……”
刘阳东支支吾吾了一声,额角上不由布满了黄豆大小的汗珠,此时此刻坐在这个位置上,刘阳东才深刻意识到自己干了一件多么愚蠢的事情。
所谓的鉴赏官其实就相当于普通拍卖会上的推荐官,换做平时也就算了,但这次拍卖会压轴登场的是《大禹治水图》!
在燕京古玩界排的上号的无价之宝!
刘阳东作为燕京古玩协会的会长,如果他履行职责站在藏本一郎的这边,那就是在间接打红山博物馆的脸,可如果他维护红山博物馆的脸面,他就会被人指作是睁眼说瞎话,这个鉴赏官将他陷入不仁不义之地,进也不是退也不是,两面都不是人。
“我先说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