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世宝鉴-第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沈秋也撕开了纸条,露出对雨中竹的估价38w,跟曹东来的估价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随后郑老从锦盒中掏出了《雨中竹》的估价结果:“两位的估价都差不多,但还是曹师傅略胜一筹,关于萧铁的《雨中竹》我们专家组给出的价格是32w,曹东来师傅的累计值是5000,沈秋的累计值是6w,两位若是对此没有异议,那就继续第二幅作品。
  俩人都表示无异议,郑老接着主持:“下面就是张昭的《罗汉册》!这次请沈秋沈师傅先来!”
  沈秋也不客气,移步到《罗汉册》画卷跟前介绍到:“张昭和萧铁虽然都是清代画家,但他的名气却要高出了许多,尤其《罗汉册》更是在乾隆年间的京城轰动一时。”
  “《罗汉册》总共分为九部,每一部的画作上都会刻画两个形象各异的罗汉,比如这件罗汉册上就分别刻画了“欢喜罗汉”和“托塔罗汉”,这部画作是整套第二册 ,张昭画罗汉的水准那是毋庸置疑的,样貌神态、行为举止都被完美的刻画在画布之上,尤其这张昭还有个酒后作画的习惯,他大部分的作品都是在酒后迷醉的情况下完成的,反而滴酒不沾的下反而画不出十八罗汉的神韵!” 
  “而我们眼前的这幅罗汉册,就完全没有画出罗汉的神韵,欢喜罗汉和托塔罗汉的眼神迷离呆滞,他们的动作僵硬、这分明就是一副临摹作品,就连最基本的做旧都没做全,显然这是一副观赏性的临摹画作,根据它画布边幅氧化的情况来看,这幅画最多十年的时间!是一副近现代的工艺画作!”
  “如果是真迹,这幅罗汉册的价格绝不会低于两千万,反之临摹的画作,最多不会超过这个价格!”
  沈秋应声亮出了自己的估价,500块!
  这个价格并不让人意外,《罗汉册》的名气太大,据说到现在博物馆只收录了五幅画作,十个罗汉,另外还有八个罗汉没有归位,其中就包括这第二册 的罗汉图,如果这幅是真迹,早就在江城掀起了巨大轰动。 
  紧随其后,曹东来也亮出了自己的价格,他对这幅画册的鉴定意见和沈秋是一样的,给出了300的估价。
  最后专家给的估价也都差不了多少400。
  清代两幅画作的鉴定告一段落,明眼人都看的出来,前面这两幅画只是个开胃菜罢了,但凡是大师傅都能看出这两幅画的大概价值。
  沈秋和曹东来的累积价值一个是5100、一个是60100,虽然曹东来明面上占据了上风,拥有几万块的优势,可这最重要的就是最后一幅作品,黄振的《楚山远乡行》,这才是今天这场斗眼比试的重中之重。
  几万块的优势完全不算什么,黄振的作品基本上都是在大致都是在500…3000w的区间,其中的价格幅度变化巨大,一个不小心就会甩下几百万的差距,曹东来这点优势几乎是微乎其微。
  “两位师傅,这幅画的重要性两位心里都清楚,前面两幅只是开胃菜,这幅《楚山远乡行》才是考验两位的重头戏,曹师傅你先来!”
  “好!”
  曹东来信心十足的来到画作的跟前,面朝众人说道:“黄振的《楚山远乡行》,这幅画的名气不小,可谓是黄振的巅峰之作,不管是画卷的年代、风景的勾勒、以及山后花草树木的着墨都恰到好处,这幅画的真假就不用多说了,是一副真迹!估价呢?我大胆的猜测一下,这幅画的品相和完整性是我见过黄振作品中最好的一幅!所以他的价格也会是当中最高的一幅!”
  曹东来说到这顿了顿,他倒吸了一口气,缓缓亮出了他的报价,3500w!
  哇!
  现场不禁爆发出阵阵的惊呼声,这个价格已然刷新了黄振作品的记录,在此之前轩宝斋给奔牛图的报价已经足够惹眼的了,曹东来给出的这个价格直接让在场的人咋舌。
  抛开黄振作品的自身价格不说,单说这个环节给出这个高价,确实是非常冒险的举动,稍有不慎之前的赢来的优势就会稍纵即逝。
  “这个价格可不低啊!沈秋你给的是什么价格?”
  谢静文不禁擦了把额头上的虚汗,她也没看到沈秋写的价格,心弦又一次紧绷起来,明明是沈秋在参加斗眼比试,她反倒比沈秋还要显得紧张。
  沈秋神秘一笑:“大小姐,放心吧,我价格也不低!”
  古玩店内的另一个方向,雪丽娇俏的面容也是一怔,她瞧瞧转身问随身的一个老师傅:“古老?这个价格恐怕是高了吧!黄振确实是宋代的名家,但他的作品价值恐怕没有到达这个地步吧?我记得郑板桥、苏东坡的作品有的也没到这个地步的吧?”
  古老是珍宝阁从燕京聘请回来的专家,尤其在古玩字画这方面有一定的造诣。
  “雪丽小姐,这个可说不定,你说郑板桥和苏东坡都已经是成名人物,试问哪个画家不是从默默无闻到世人皆知,况且这幅《楚山远乡行》是黄振的巅峰之作,3500w不至于太过于夸张!有很大的可能性!”
  “那沈秋……”
  雪丽眉头紧蹙了一下:“沈秋的鉴宝没问题,当时他估价这方面没多少经验啊,曹东来好歹也是身经百战的大师傅……”
  其实这3500w的价格不是曹东来的主意,而是羊城专家赵开稳的意思,换做其他人赵开稳不一定有这么大的把握,黄振不一眼了!他对黄振作品的各个细节可谓是知根知底,具体价格这方面更是得心应手。
  3500w绝对是最接近价值的估价!
  “沈秋!轮到你了!”
  曹东来双臂互抱,朝着沈秋做了个手势。
  所有人的目光随之转移到沈秋的身上,单见沈秋从容淡定,始终保持轻松的状态。
  “各位,这幅画的情况我不想多说什么,我也不在现场卖关子了,大家直接看我的估价就是了!”
  “呼哧!”
  沈秋大手一挥,动作干净利落,将那张填写估价的纸条抽了出来,他的价格刷的一声呈现在所有人的视线范围中。
  “啊?”
  沈秋的估价一现身,全场立刻哗然一片,几乎现场的人无不是一怔,当场就有人尖叫的喊出了纸条上的估价。
  “3w!沈秋给出来的估价是3w?”
  “我的天啊!没看错吧!黄振的作品沈秋只给出了3w的价格?曹东来给出了3500w,沈秋给的是3w,相差一千多倍的价格呀!”
  “疯了疯了!这个沈秋脑子进水了吧?”
  最意外的人莫过于赵开稳了,甚至忍不住笑出声来:“黄振的作品能给出这个价?你当是在菜市场买菜呢啊!”


第98章 真假之分
  黄振的《楚山远乡图》,沈秋的3w估价vs曹东来的3500w,两个极其悬殊的价格几乎要惊掉现场许多人的下巴。
  “三万块?”
  雪丽听到这个价格就头皮发麻,转身问古老:“古老?什么意思?三万块?意思就是说这幅黄振的字画是假的?刚才你不也围上去看了吗?赝品?”
  古老和在场的几个老师傅确实仔细观察过这《楚山远乡图》,尤其对这幅画的细节也做过比较严谨的考察,几个人都一致认为这幅画是黄振的真迹,有关于黄振的所有细节,都对的上号。
  “雪丽小姐!这幅画我仔细查看过,我和几个老伙计都仔细研究过了,这幅画绝对是真迹,那个羊城来的专家对黄振的作品很有研究,他也没看出任何人破绽,怎么到了沈秋的眼里就成了赝品呢?我也想不明白……”
  曹东来则是面露笑意:“沈秋?这是你博人眼球的手段吧?来吧!既然你说它是赝品,当着大家伙的面,你说说这幅画到底假在哪儿!”
  郑老也饶有兴致的点头:“沈师傅?老夫也想知道这幅画有什么问题!沈师傅说说吧!”
  “还有什么可说的?几个老师傅都说了真迹,他一个人跳出来说是赝品?沈秋有几斤几两、自己心里面难道没点b数吗!真的当自己是鉴宝大宗师吗?”
  沈秋无惧众人的嘲讽,昂首挺胸表情自然:“首先我要声明一点,我可没说这幅画是赝品,只是它在我心里的预估价只有三万而已!”
  “不瞒各位说,我之前在燕京见过一次《楚山远乡图》的真迹!”
  沈秋开口这句话就让人瞠目结舌,见过一次《楚山远乡图》的真迹,言下之意就石锤了这幅画作是假的?
  沈秋倒没有打诳语,在王千石的记忆中确实见过《楚山远乡图》,当年王千石在燕京一个朋友手上见过一次,并且那幅画给他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据说这幅画作是宋代大家黄振为朋友送行所画下的作品,每一道笔锋、每一滴水墨都饱含着黄振对老友的不舍和眷恋,恰好当时所在地就身处在楚山,取名楚山远乡图应情应景。
  所以就在沈秋的脑海中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本以为这幅画就是当年的那副,可沈秋却没有找到以前那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水景、山貌都对的上,总觉得这幅画整体给人的感觉哪里不对劲。
  直到最后一刻沈秋才算是看出了其中的破绽,他很清楚,只要这个破绽一旦曝光,将会在现场掀起巨大的波澜风暴。
  “沈秋!我看你就是睁眼说瞎话,这分明就是黄振的真迹,三万块?如果能买到真迹,你给我来一沓!”
  赵开稳按耐不住激动的情绪,走出来和沈秋对峙,字画这方面他自认为是绝对的王者,尤其是黄振的作品,更不容任何人质疑他的权威性。
  “黄振的下笔线条纤细有力,画出来的山峰错落磅礴,立体型极强,可以说画“山”就是他的拿手好戏!不管怎么造假、怎么临摹都达不到他的这种效果!”
  “再说黄振笔下的树,以浅墨的笔法著称,淡如水却不失苍天巍峨的气势,配合浓墨的山体、给人一种极其抢眼的色彩反差,黄振的这个风格特征在当时的宋朝是独一无二的,哪怕是如今的时代,也没有人能够画出这种色彩反差的效果!”
  “说的好!”
  沈秋毫不避讳,来到赵开稳的跟前正面硬杠:“赵师傅!接下来的我来替你说,黄振的笔下的水!他的水以淡水墨为料,行云流水不落一丝痕迹,恍如天河之水清澈见底,可你再来看这幅画作中的水!告诉我它清澈不清澈!”
  众人的视线这才注意到了画作中的河流,用的虽说是淡水墨的手法,但这条不起眼的河流看起来却并不自然,淡水墨没有给人清澈见底的透彻,反而让人觉得这条河流在整个篇幅当中,有种喧宾夺主的意思。
  “所以我来告诉你们这幅画的真相!”
  沈秋的声音无意间提高了几个分贝,声音洪亮震耳欲聋:“我从来都没说过它是一副赝品,但我却绝不认同他是真迹,因为这就是一副残画!”
  残画!
  这是字画行业内的一个专业术语,所谓的残画,确实不能说它是一副赝品,因为这幅画确实是某个画家的真迹,但也不能说它是一副真品!因为画家并没有将它完全的绘好。
  说白了,残画也就相当于现代社会中画家的手稿!
  古代画家也是一样的道理,任何一副作品都不是一撮而就的,任何一个旷世神作都免不了有无数残画的诞生!
  “黄振不是俗人,自然也会有残画的诞生,而我们眼前的这幅画作它就属于黄振的残画……”
  沈秋把放大镜放置在画作中水流细节上:“很明显,这条河流跟前面的山、和树木有着明显的风格差别,大家通过放大镜就能看出它们的本质区别,所以最后的真相就是有人利用残画修补的技术,合成了黄振的这幅画作!这幅画半真半假,真伪难分,大家都被它的表面现象所蒙骗了!”
  “如果说这幅画并没有被修补、保留黄振的山貌和树林,那么这幅画的价格依然不菲!解放前就有人偷偷拿了张大千废弃的手稿,最后也是卖到了数百万的天价,但这幅画,有人自作聪明却不想画蛇添足多此一举,反倒活生生的毁掉了这幅画!”
  “这么一来,这幅画的估价在我心里只有三万块,并且只多不少!”
  “残画?”
  赵开稳嘴里嘀咕了一句,不可置信的冲上去查看:“不可能!绝不可能!我怎么会看错!这些分明就是黄振的手法!黄振的山!黄振的树木!黄振的……”
  赵开稳擦了把虚汗突然语塞,说到水,怎么看这画作上的河流扭扭歪歪牵强附和,越看越别扭,越看越丑。就如同是一条体态丑陋的蚯蚓。
  “好好好!说的好!”
  郑老和宋老同时起身叫好:“不满各位说,这幅画是我从燕京的一个老朋友手上借过来的,也就是去年的八月,我朋友花了三千万的价格买下了黄振的这幅《楚山远乡图》,和大家一样,当时都觉得这幅画的细节都对,谁也没注意到最后的那条不起眼的河流!谁也没有想到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