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人口五十万左右的府城隍的实力基本在紫府境巅峰,判官也有紫府境初期实力,游神实力在筑基境中期左右。
人口百万左右的州城隍实力堪比金丹境,判官紫府境后期,游神实力不是筑基境巅峰。
而人口两三百万的副都城隍则比州城隍更强一筹,判官都有堪比初入金丹境的实力,游神也都是紫府境水准。
这对神祇而言,只是最基本的东西。
他们的生命几乎与一城居民绑定,或者说,在成为神祇之后,只要祂不主动作死,只要人们不想祂死,祂基本上就死不了。
土遁、在辖境内瞬移、自由行走两界、给人托梦等都是最基本的手段,驱散黑风灾劫,警惕城内魔人诞生和其他隐患暴露后第一时间发觉并处理,都是其最基本的职责。
……
五月。
帝都。
三心书院。
陈中夏带着金允儿出现在书院门口,仰头看着书院匾额,感觉非常奇妙。
帝都当然不止六一学院这么一所学院,单论修行院校,高等修行院校就有两座,中等修行院校也有十几座,初等修行院校更多。
除此之外,其他各种各样的、与修行无关的院校则更多。
三心书院就是一座纯粹的弘扬古文化的普通书院。
这虽是个普通书院,可地位却一点都不普通。
此书院院长,是个毫无修行资质的普通人,一生致力于对炎夏传统文化的维护、发扬与传播,并力图从炎夏自身的文化根脉中汲取养分寻找到破解现世种种问题和矛盾点的钥匙。
他没为炎夏搬过一块砖,也没拿刀杀过一个敌人,他就是个吃文墨饭的,一个书生,可若真要细究其为炎夏做的贡献,陈中夏甚至不敢夸口自己比他强。
他是搞理论研究的。
其成果包括且不限于《修行者在炎夏文明圈中的定位与道德自觉》、《活人与鬼魂:新的伦理道德观》、《炎夏中枢在大变局中对自身定位的调整》、《为什么不能用通行的法律乃至道德去审判修行者间的杀戮》……
他的著述极丰,思考的问题广泛,洞察力敏锐,常能见人所不能见。
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不仅能提出问题,而且还能提出解决办法。
人的观念不是无缘无故间形成的,在其成长的过程中,一定受到了无数外在力量的影响,无论是普通人还是修行者,无一例外。
而人的观念将直接影响人的行为。
那么,若是在人形成观念时施加正面的影响,他很大概率会成为一个正面的人;相反,若对其施加负面的影响,则很可能早就一个负面的、邪恶的人。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修行者,若他们的观念是强者为尊、弱肉强食、丛林法则那一套,那么炎夏将是另一种局面。
三心书院的院长名声并不大,绝大部分炎夏人都不知道他的存在。
可他却又似乎在守护着每一个炎夏人的成长,当他们徘徊在十字路口时,他便悄悄的在后推一把,将他们推到那条偏正面、偏阳光的道路上。
这个力也不是很大,有那执拗的,“我就不”,就要走另一条道。
但这一点都不妨碍其功劳之伟大。
这些他都知道,并且深感佩服,但今晨接到他派人送给自己的手书,邀请自己来三心书院一聚,他心中依然很迷。
毕竟大家不是混一个圈子的,即便强凑到一起也没什么话题可聊。
“总不能都是有功德加身之人,大家彼此联络一番吧?”
这好像是大家难得的共同点,可他又甚至,人家不可能是如此浅薄之人,所以这令他更加疑惑了。
就连金允儿听闻这个消息都表现得非常好奇,甚至暂时放下了手头工作,跟他一起过来看看稀罕。
与六一学院相比,三心书院面积不大。
门口有一块巨大照壁,进门口绕过照壁,可看见一个不是很大的操场,一位清癯老者正站在一株花开得正艳的果树下面等候着他们。
第一二一章 知行合一
老夫子见他们进来,笑着迎上来道:“陈老师,来啦?……这位是?”
不知道为什么,当听到“陈老师”这称呼,陈中夏心头莫名一紧,觉得自己不配,赶紧道:“老夫子,可别这么叫我,你年纪比我大,直接叫我名字就可以。她是我爱人,对你也非常景仰,这次有机会,便一起过来看望一下你。”
一阵寒暄后,老夫子领着二人一起去了他书房。
“老夫子,你这次手书让我过来,是为何事?”陈中夏直接道出了心中疑惑。
“你看我写幅字。”老夫子也不卖关子,桌上已经准备好了笔墨纸砚,他拿起毛笔,饱蘸浓墨,提在手上,安静的站在桌案前,并没有立刻开动,似乎在心底盘算整幅字的结构。
陈中夏安静看着,眼中闪过一丝异色。
在他的感知中,作为普通人的老夫子精神力量是非常孱弱的,可在此刻,随着他完全将心神凝聚于此,汇于笔尖,虽然他的精神力量并没有变得更强大,却更加凝聚纯粹。
在他金丹境的感知中,真看见那笔尖在缓缓发光。
旁边的金允儿明显也发现了这点,扭头与他对视一眼,但却都保持了安静,没有打断老夫子的节奏。
再仔细感应,陈中夏发觉,随着那笔尖真正寄托了老夫子的精神意志,周围空间有一种莫名气韵在围着老夫子还有他手中的笔在转动。
这股气韵非常特别,和灵气完全不同,更缥缈,更虚幻,他以前甚至不曾感知到这股力量的存在。
仔细感应,却又感觉如此亲和,恍惚间,他似乎看到了一些模模糊糊的画面,村庄上空的袅袅炊烟,田地里农人劳作,学堂里孩童琅琅的读书声,市井中热闹繁华的人间万象,在空中往来穿梭的飞船,庙堂上那些克己奉公、忧国忧民的公仆。
都是一些很模糊的意象,若想继续抓住,就又立刻消散于无形。
他心中涌现出了种种猜测。
终于,老夫子动了,笔走龙蛇,一气呵成,在纸上写下了八个标准楷体大字。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一句极简单却又极深刻的话语。
这一次陈中夏看得更清晰了,随着老夫子笔下游走,那萦绕在笔尖周围的气韵似乎找到了一个宣泄口,又似有了一个寄付依托的目标。
在普通人看来,这是一幅上乘的书画作品。
可在他眼中,每一个字,每一笔每一画都饱含着那种气韵,自然而然的向外散发着一种特殊的气势。
最后,当八字完成,这种气势变得完整而清晰,形成浑然天成的一个整体。
从很多方面来说,这都和符文系的制符过程很像。
制符前凝心静气,做好整体构思,胸有成竹,然后精神气连贯,一气呵成,中途出现任何打断就算是制符失败。
一道完整的符箓成型,自动成为首尾相接,回环一体的整体,气韵上浑然天成。
这些都和当下情景很像。
却也有更多不同的地方,首先,老夫子这不是画符,而是毫无疑问的一副书法作品,而且,通过观察,他发现在运笔过程中,老夫子更在意气韵的一体和审美布局,每一笔画的粗细轻重,每一个字的重心结构,字与字之间的间距呼应,都是源于审美的需要而没有固定的结构,这又和符文不同,符文可是出了一点纰漏就会失效。
老夫子的创作像是在做一件艺术品,而制符却更像是匠人在进行微雕创作。
都有难度,但难的点却不同。
再就是符文成型后,其特殊的纸张、笔墨还有空气中的灵气会自动对其进行灌注赋能。
而老夫子从开始到结束,都没和灵气产生交集,而是与那特殊气韵产生亲密互动,也是因为它们的深度参与,才成就了这幅书法作品的特殊。
不用老夫子介绍,他就已经感觉到了这幅字画的作用。
张挂于书房,可以清心凝神,若修行者能将之张挂于静室,不说完全杜绝外魔侵扰,但却会极大地降低走火入魔的概率。
若是将之当成一次性的消耗品,则可以止息纷争,譬如剑拔弩张,下一刻就要彼此火拼,杀个血流成河的紧张局面,若将这幅字画使出来,热血上头、亢奋到不行的双方会瞬间失去杀戮的欲望,有很大概率坐在茶室里平心静气的交心谈判。
而若是以之对付魔人,很可能有超乎想象的奇效。
因为这幅字画的作用不针对灵气,也不针对精神,而是针对心灵。
能让充满杀戮暴虐,对世界充满戾气的心灵获得片刻清宁,让被各种浑噩俗务蒙上种种尘埃的心灵获得片刻自由,以一种“清醒”的态度审视自我,审视世界。
无论对普通人还是修行者,这都是一件镇宅之宝。
而对魔人来说,可以把他们内心深处作为人的一面勾引出来。
没有什么攻击比这更简洁高效,无法防御,无法躲避。
我本事没你高,打不过你,那就送你一幅字画吧。
你自己与自己去人魔交战吧,从身体层面到精神层面,都可随意,想怎么打就怎么打,若能把这战场打得崩溃就最好。
老夫子完成这幅字后也没说话,安静的站在一边。
陈中夏也默不作声的围着这幅字反复观摩,嘴里不时发出啧啧赞叹之声。
许久之后,他才抬起头,看向老夫子道:“老夫子,你什么时候有这本事了?了不起,真是了不起,你这是不声不响就开辟出了一条新道路啊,和我们现在的修行体系完全不同,却也有独特精妙之处,我都想向你学两手了。”
老夫子摆手道:
“这可不是我开辟出来的,变化都是来自于今年气运规则诞生之后。
最开始,我也只是有些朦朦胧胧的感觉,慢慢的尝试印证,一个人摸索了几个月,现在终于弄出了些名堂,但我于这方面的知识实在是匮乏,虽然隐隐约约感觉这里有一条路,但却看不真切,也不知道下一步该如何走。
便想起了你。”
说到这里,他对陈中夏恭敬的行了一个师礼,道:“在这方面你就是我的老师,我希望能从你这得到一些指点和启发。”
陈中夏赶紧将他扶起,道:“老夫子,可别这么说,谈不上指点,咱们交流切磋。”
两人在茶室坐定,陈中夏道:
“我看见在你书写的时候有特殊气韵受到牵引随着你的笔尖注入文字,这幅书法作品有这么神奇的效用,也是因此而来。
这种气韵我也是头一次见,不过,据我判断,它应该是人道之气,或者更准确的说,它是炎夏人道之气。”
而后,他又将天道和人道的理念和彼此的关联、分野分享给老夫子。
老夫子听得非常专注认真,偶尔心中浮现疑惑或启发,他也不打断,而是等陈中夏讲完在就这些疑惑与启发与他切磋交流。
最后,他若有所思的道:
“所以,现世的变化不是来于一个核心,而是两个。一个是世界也即是天道的核心,一个是人道核心,当年那条横空数万里的神龙就是炎夏人道的具现。
我现在所引动的,也是赋予这幅字神奇效果的,乃是炎夏人道之气。”
“嗯。”陈中夏颔首称是。
“我……”老夫子正想继续说话,整个人忽然僵住,也不说话,陈中夏以为他出了什么状况,就要问候,忽见他双目如涌泉般流出两行泪来,糊在他沟壑纵横的脸上。
老泪纵横。
不仅陈中夏,旁边鲜少出声的金允儿都吃了一惊,忙问:“老爷子,你这是怎么啦,怎么忽然就哭了?”
老夫子没有立刻回应,继续静坐了一会儿,这才慢慢用衣襟拭干脸上纵横的老泪,方才缓缓开口道:“因为我感觉到了爱,一种无声的大爱。”
“天道无私,没有亲疏,不分善恶好坏。
外魔侵扰,黑风成灾,魔人滋生,非人智慧生命崛起,就连人死之后都不得安宁,连生者都为此充满忧虑,对死后遭遇充满了恐惧。
在我们的周围,布满了荆棘。
我们就如同行赤脚走在荆棘从中、衣衫单薄的童子,每进一步,都会被挂得鲜血淋漓。
这时候,我们……我们的炎夏站了出来,祂给了我们阴冥世界,让死者得以安息,也让生者不再忧虑,现在又有了气运规则,神道体系,使善有善报,善有善终。
祂默默无言,不显于人前,但却时时刻刻记挂着我们,关怀着我们,给我们穿上了防扎防刺的鞋,给我们披上了更厚的衣衫护具,哪怕行走在荆棘丛林,也不再会被扎得鲜血淋漓。
我们在爱着炎夏,祂也在爱着我们。”
说到这里,老夫子的心灵似乎又与那浩大无声的大爱共情,语音再次哽咽。
听他如此讲,陈中夏、金允儿两人都动容不已,他们的心绪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