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天时间,他便将那本汉语大辞典变成自己脑袋里的东西,且不单单是繁简体对照,还有好多以前没学过的生僻字,以及字义成语解释出处等等。简单地说,他花了三天时间,便把那本汉语大辞典全部背了下来。一时间被那位大小姐惊为天人,也因此,连那位大小姐都称他为妖怪了。
有这等实践,唐宋自然是信心满满,即便英语比汉语难记一倍,也不过六天时间吧?当然,现在不可能专心背这玩意,那就再放宽裕点,一个月总该可以了。
其实,他这样过目不忘的超强记忆力用现代科学来解释也很简单,当然,得换个说法,不是过目不忘,而是过耳不忘。
人都是通过两样感官来达到记忆目的的,一是视觉,二是听觉,且不分上下,互为配合。至于嘴、鼻子、肢体等等只是辅助而已,不占大体。
一般人记忆力不好,那不是视觉受到干扰就是听觉受到干扰,以至于注意力很难集中。但他不一样,他的听觉对声音的敏感确实早已到了过耳不忘的地步,而且基本不可能被外物干扰,如果再跟辅助器官嘴巴一结合,那效果自然可以想象。
实际上,最初的辅助记忆器材,便是很简单的一个连体耳塞,塞住耳朵,自己说话便在脑中嗡嗡作响,从而不受外物干扰,加强记忆效果。而这,也正是为什么家教的效果要比课堂效果好的原因,充分调动视觉听觉,集中注意力,记忆的效果自然就理想起来。
“算了,随你了。”戏迷见唐宋不听劝说,也便不再言语,反正这小子能不能学会英语跟他关系也不大。
正要离去时,忽然想起自己过来的目的,戏迷脚步一顿,说道:
“对了无名,先前我忘了告诉你,按我说的方法学习英语,最多只能练到听力无碍的地步,也就是说别人说什么你能听懂。如果你想流利顺畅地跟人用英语交流,那就必须多练一样东西,读!不管什么文章,不管知道不知道它的意思,都要旁若无人的大声朗读,这叫适应语境。这样时间久了,便可将英语练成母语一样的语感,成为一种本能,做到不假思索,脱口而出,那才叫真正学会。嗯,世面上有本刊物叫《疯狂英语》的,你可以找几本试试。”
唐宋从床上翻了翻,找出一本杂志出来:
“是不是这本?”
戏迷一看,正是一本几年之前席卷大江南北的《疯狂英语》,笑道:
“看来你已经知道了,我就不多说了。呵呵,不过别只顾着学英语,还要多听听歌啊,下午还要工作呢。”
唐宋点头,主次他还是分得清的,没这份工作,他也没时间精力学外语。
至于戏迷说的疯狂朗读,他心里却颇有微词,那神经病状态他是学不来的。能不能交流无所谓,又没想着跟老外打交道,只要能听懂,那便足够了。他买《疯狂英语》,只是借鉴而已。
戏迷走后,唐宋将东西稍微整理了一下,便拉着小丫头出去吃午饭。
半小时后回来,小丫头自然是继续补觉,而他则拿着刚买的音标学习光碟以及那本厚厚的英汉大词典去了音响室。
那儿电视碟机都有,虽然已经比较古董,使用还是不成问题的。
十分钟时间,什么元音,辅音,爆破音已经完全在握他快进了,要不然以光碟里那老外东拖西拉慢悠悠的传授速度,又得浪费半个小时。而且这十分钟时间还对照着光碟试读了一些单词,呃,似乎没有走音的地方。
其实,以他对声音的把握,完全没必要担心这些问题,除非光碟本身教授的东西是错误的,否则,他想走音都困难。不过,让一个地道的老外读错音标,似乎也是件比较困难的事情,至多也就是口音差异罢了。
接下来的事情自然是听歌背单词。
纳英那略带沙哑而又有些许磁性些许穿透力的声音在音箱里流淌,而他则半靠在老板椅上,手捧词典,从第一页翻了起来。
一心两用,这是唐宋从三年前开始练的,已经有了初步成效,否则也不可能一边控制声带的厚重薄尖,一边控制声带震动的频率。
不过这毕竟是件相当劳心的事情,没人可以无限制的一心两用下去,即便他练了三年,也不过才可以控制次声频率十分钟左右。就不知在听歌学英语上时间是否可以长点。
他得试试。
………………………………
第二十一章 三心
第二十一章 三心
一个小时后,音箱里纳英的歌声已经变成麦当娜的,手中的英汉大词典也已经翻到二十三页,而唐宋精神上却没有丝毫疲累的感觉,再继续一个小时似乎也没有丝毫问题。
单纯的听与看,到底简单些,不像操控次声。本就超出人体极限的行为,还要加以严格控制,难度自然比现在高出百倍不止。
如此一来,时间终于有所宽裕,至少,工作学习两不误。嗯,如此长期分心下来,或许还有助于自己对次声的控制力度。
趁着换碟的空隙,唐宋伸了个懒腰,如此想道。
忽然,他的动作在半空中凝住现在是一心两用,如果换成一心三用呢?当然,两用他也才上路不远,三用定然困难无比,对心神意志是极大的考验。不过,也正是这种超越极限的锻炼方法才能让人的能力飞速提升啊!
唐宋怦然心动或许他真找着了提高次声控制力的方法!
暂停碟片,放下词典,唐宋蹭蹭蹭跑了出去,找着正在外面面试新服务员的戏迷,一扬手中cd随身听,问道:
“这个还有吗?”
戏迷奇道:
“干嘛?坏了?”
“不是,另有用处。”唐宋摇头说道。
“呵,等会儿,我给你找找。应该还有一个的,就不知坏了没有。”
左右不过招个服务员,戏迷也懒得再仔细盘问,便留下那名戴着眼镜叫做叶莉的服务员,让小莲交代一些必要的常识。然后便带着唐宋回到音响室那些东西他一般都收在音响室。
从放碟片的一个架子上,戏迷终于又翻出一个随身听来,已经落满灰尘,看样子久已无人问津。
稍作擦拭,装上碟片电池,插上耳机,呃,效果还是蛮不错的。戏迷调试好了,随手递给唐宋:
“你要两个随身听干嘛?呵呵,难道想一只耳朵听一个?”
当然,这只是戏迷的玩笑话。不料唐宋却是一本正经地答道:
“正是。”
戏迷一怔,却见唐宋坐在老板椅上,果然是一只耳朵塞了一个耳机,而且还是分属不同随身听不同碟片的。非但如此,那厚实的英汉大词典也被他翻了开来。
戏迷愕然无语,半晌后方呐呐问道:
“你这样能听清楚,能记住吗?”
唐宋一动不动,恍若未闻。
“那个,下午的清唱要注意啊,一个错误要花一千呢,千万不能出问题。”听不听得清楚戏迷无所谓,单词能不能记住他也不关心,他唯一关心的便是唐宋能不能将听过的歌完整复唱出来。
还是没人理他,戏迷讪讪一笑,摇头出门而去。都没人当他一回事,还呆着干嘛?
倒不是唐宋纯心不想理他,而是他现在根本听不见。
一心三用果然极其耗费心神,平日里唐宋连蚊子振翅,苍蝇洗脸的声音都听得清清楚楚,而现在,估计就算在他旁边敲鼓,他也未必能听见分毫了他所有的心神注意力,都已经放到耳朵所听,眼睛所看上面去了。
一小时后,唐宋关掉随身听,英汉大辞典也被他合上。
实在太累,得休息会儿。虽然仅仅一个小时时间,但在心神极度集中的情况下,他仿佛过了一年之久,脸上已经不自觉地露出好久未曾出现的疲惫神色。
一直关心下午清唱会的戏迷适时闯了进来:
“怎么样?能听清楚记住吗?下午没问题吧?”
唐宋点头说道:
“还可以,没问题。”
戏迷松了口气,笑道:
“我算是服了,一心三用的法子你也能想得出来,而且还能运用自如,效果理想!”
唐宋摇摇头,没有说话。
其实,还是有点问题的,这一心三用的效率没他想象得那么高。两个耳朵的歌他倒是听清楚且能复唱出来,不过手上的英汉大辞典却比前一小时少翻了九页。当然,这也跟他心有倾斜有关,单词可以慢慢背,但听得歌却不能有丝毫差错,毕竟,戏迷给所有顾客夸下海口了。他虽然不能确定自己的清唱能给戏迷带来多少利润,但总不能连累他赔钱吧?
不过,唐宋相信,效率不高只是暂时的,当他锻炼习惯了之后一定能提上来,达到真正一心三用的境界。就如当初练闭目视物,不也一样跌跌撞撞好久,到最后还不是让他成功了。何况,他确信,以极限状态锻炼一心三用,对自己一心两用情况下操控次声定然有极大的帮助,说不定,这就是一个突破的契机。
所以,十分钟后,继续一心三用。
四点,唐宋准时开唱。
连续两天的海报已经起了作用,再加上戏迷还将找茬的价格翻了一倍,今天进来等着听歌赚钱的顾客比昨天多了四位。好在戏迷已经新请了一位服务员,否则又得亲自上阵。
戏迷面对每位茶客依旧重申了一番海报的意思,依旧提点了一下他们找茬赚钱的同步对比手段。有了第一天的经历,他对唐宋信心更足。众位茶客依旧手机录音笔mp3mp4所有能录音的东西齐上阵。
然而,听着听着,顾客脸上开始露出笑容,戏迷的脸色却是越来越沉。即便他只是戏迷,不是专业的音乐高手,也能听出歌中好几个地方不是那么和谐,心道这回完了,不知这茶座卖了够不够赔呢!
唐宋一唱完,戏迷便冲进音响室:
“怎么回事?我怎么听着好些地方不对劲?”
唐宋将原音大碟换上,神色不惊地说道:
“听着就是了!不会让你赔钱的。”
唐宋不动如山的沉稳让戏迷稍微松了口气,但还是有些提心吊胆地出了音响室。
谁知到大厅一看,却见那些先前还满怀信心的茶客们现在神色就跟他刚刚一样,阴沉如水,心中顿时大定。
一曲终了,戏迷依旧笑嘻嘻地问道:
“要不要再听两遍?”他终于明白,有些歌是不适合清唱的。
一代流行天后,垂三十载而盛名不衰的神坛形象就此破灭!
………………………………
第二十二章 身份
第二十二章 身份
形象破碎的并不止麦当娜一个。
几日后,唐宋按照徐克的意思,将亚洲流行天王周洁伦搬了出来。这是真正的大牌,是近几年流行乐坛上难以攀登的高山,若是不唱他的歌,估计酒客们都不答应。要知道第一晚就已经有人表示意愿了。
却不料,一曲赖以成名的《双截棍》刚刚出口,下面已经嘘声不断。
徐克气急败坏地冲进包厢:
“怎么回事?你嗓子出问题了?不能唱你早跟我说啊!”
唐宋神色不动,口中歌声依旧不停,却将一边的录音设备打开,示意徐克等他唱完。
还唱什么唱?再唱估计酒客都被噪声赶跑了!徐克上前一步,啪的一声便将麦克风关上,等着唐宋给他解释。
到底还是别人的地盘,到底还是寄人篱下啊。心底轻轻一声叹息,唐宋淡然说道:
“有些歌是不适合清唱的,这歌本来就是这样,我也没办法。”
当然,要说一点办法也没有那是矫情,不过徐克他们不就是要求尊重原音吗?那就只能如此了。何况,徐克这态度让他很是不喜,他自然不会轻易泄露自己的底细。
不可能!徐克一百个不信,要是某人的歌喉真是如此质量,那还能闯下偌大的声名吗?别不是你学不会污蔑人家的吧?
虽然眼未睁开,但却似乎能瞧见徐克脸上的怀疑神色一样,唐宋继续说道:
“我再唱一遍,你录下来跟原音对比一下。”
录就录,真要被找出差错来,那可别怪我!看看一边已经打开的录音机,徐克说道:
“我听听。”
这一刻,被楼下嘘声扰乱了心神的徐克已经忘记几天前戏迷跟他说的故事了,硬是固执得紧。
唐宋毫不犹豫,张口便唱。而徐克从第一句就开始眉头紧锁,我靠,还是垃圾般的噪音,唱不是唱,说不是说的,既绕口,还听不清楚,我就不信那高高在上的天王级人物就这水准!哼哼,等着扣钱吧!
一开始他跟唐宋订的口头合约中便有这一条,要是跟原唱有不一样的地方,每首倒扣三百。总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