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开始他跟唐宋订的口头合约中便有这一条,要是跟原唱有不一样的地方,每首倒扣三百。总不能什么都随员工,他身为老板总要保证服务的质量,扣钱,便是谁都会用的手段,即便四海如徐克,也免不了俗。
然而徐克一耳听着原音,一耳听着录音,却是怎么听也听不出破绽来,不禁有些茫然了,难道,难道某人的水准真是如此?
适时,耳边飘来唐宋一句话:
“几日前,那叫麦当娜的有首歌也是如此!”
总不能说享誉三十载美名的麦当娜唱歌也没有水准吧?徐克这才恍然,这才记起唐宋刚刚说的话有些歌确实是不适合清唱,但这并不代表演唱者水平就如何如何得差,只是歌的风格有些特殊罢了。
事实也正是如此,若是换首曲调舒缓一点的,比如《菊花台》《青花瓷》什么的,那决定不会出现这样被人认为垃圾的乌龙。
徐克挠挠脑袋,堆起笑容说道:
“不好意思啊,误会了。这样吧,你换几首适合清唱的如何?呃,刚刚的双截棍我照给你算钱。”他真后悔,明明早就见识过了唐宋模仿的水平,为什么还要怀疑?搞得现在不上不下的,难受之极,还偏偏只能陪笑脸。
自从唐宋凭借天下无双的模仿水平在他酒吧驻唱后,酒水销量天天都在激增,赚钱的速度也在以几何形式翻倍。为自己的财路着想,他自然得把财神爷笼络好了,那一百块钱又算什么?即便此刻唐宋要求待遇翻番,怕是他也会毫不犹豫地答应。谁让他刚刚口不择言了呢。
当然,这等坐地起价的事情唐宋做不来,只是默然点点头,不置可否。
“呵呵,那你呆着,我得把证据拿过去跟下面那帮酒客解释解释,否则,一会儿人都跑光了。”
徐克正要转身离开时,忽然想起一事,转过头来,从兜里掏出一样东西,递了过来:
“你跟小丫头飞烟的身份证户口本已经办下来了,你看看行不行,不行的话我再找人改。”
三日前,徐克无意间得知唐宋曲飞烟还是无户口无档案无身份证的三无黑人,便自告奋勇帮他解决这个问题。能开酒吧的人,自然跟戴帽子的比较相熟,办个户口身份证对他来说只是打个电话的事情。这不,才仅仅三天时间便已经办妥。换成一般人,怎么也得一个月时间,还得跑上不知多少趟催赶。
这份情不好承啊唐宋心中又是一叹,接过两张身份证还有一个小薄本。睁眼扫了两下,说道:
“就这样吧。”
“呵呵,那好,我先出去了。”
身份证上的名字是他本名唐宋,他又没做过亏心事,自己的身份证明自然是坦坦荡荡用本名。不过不知道叫顺口了还是怎么的,虽然三天前徐克戏迷两人已经知道了他的本名,但平日里还是以无名相称。或许,这个名字比唐宋更具传奇性,更有江湖味,更适合酒吧茶座这些地方。
小丫头自然还叫曲飞烟,户口本上与唐宋的关系是兄妹。有关系好办事,没人去查证他们是否真是兄妹,这便是关系社会的现实。
瞅了一遍,唐宋将其郑重其事地放进口袋终于不可能发生像传说中那样被人当作盲流胡乱遣送的事情了。
收拾心情后,唐宋打开麦克风,一曲《青花瓷》送出。
这首歌倒是博得满堂彩,看样子徐克已经把刚刚的小风波摆平了。
正待再接再厉,再送上一首《千里之外》时,徐克忽然又推门进来,手上还拎了样个头不小的东西,扬了扬,笑道:
“无名,这玩意你会不会用?”
………………………………
第二十三章 吉他
第二十三章 吉他
唐宋睁眼一瞧,似乎是样乐器,问道:
“这是什么?”
徐克苦笑:
“吉他。”都不认识,还怎么可能会?
不过不会不行啊,清唱以其高超的功底或许能吸引一时眼光,招来顾客。但酒吧终究是酒吧,不是高档的音乐会所,所以纯属发泄的重金属摇滚,节奏强烈让人根本听不清楚的饶舌快歌,正当流行的通俗歌曲才是最受欢迎的,而清唱,则永远不可能是酒吧的大道。
徐克一屁股坐下来,压得椅子摇摇欲坠,一本正经地说道:
“无名,我知道你在学歌上有惊人的天赋,不知乐器是否也是如此?”
“有必要吗?”
“我知道这超出了我们最先的协议,不过没办法啊,现在酒客的口味越来越刁,光是单一的清唱已经满足不了他们,何况你又不现身,总是有人怀疑这怀疑那的。再说了,歌声总是要有点伴奏才完美才动听,才能打动人心”
唐宋心道这可未必,没听说过自然界中的声音还要伴奏的,即便两兽相争临死前的嘶吼也要比这些空洞无物无病呻吟的所谓音乐动听得多,那才是真正的动人心弦。
也难怪他有这样的想法,迄今为止,唯一能让他欣赏的这些所谓流行音乐也便只有席琳迪恩的《我心永恒》,而在老家,可是经常有惊喜的。
“其实,艺多不压身,学门乐器无论从哪方面来说都不是坏事”
“能不能弹一段?”唐宋打断道。
其实唐宋对乐器并不反感,当初他师父有管洞箫,那空灵凄婉的声音让他很是迷恋了一阵,也想学来着,不过师父却没准,说他有嘴就行了,何必还浪费时间在那上面。当唐宋练到能随意改变声带形状后,洞箫的声音对他来说果然不是问题。若是他在包厢里动动嘴,怕是谁都以为他有大师级的演奏水准。
徐克心中一喜,笑道:
“当然可以!老实说,那么多乐器,我还就会点这个,想当年呃,好久不弹,不好别笑我。”看来,现今体态如猪,肥硕粗犷的徐克同志当年也曾是一代风流人物。
当下,徐克试了试音,便是一曲古老的《一剪梅》说不定他也就练了这一首以作某种用途。
不过音准倒还不错,萝卜一样粗短的指头在琴弦上揉滑推扫,竟然灵活无比。
唐宋闭目端坐,暗地里却在调整声带的厚薄尖短徐克正陶醉着呢,也没注意唐宋根本连看都没看他一眼。
忽然“呲”的一声破音传来!
徐克手上一顿,心道没道理啊,多少年的手艺了,怎么可能还犯这种初级错误?挠挠头,自嘲一笑:
“多少年没弹了,嘿嘿,有些生疏。”
“没事,继续!”唐宋不在意的摆摆手,他知道这是自己的问题而非徐克弹错了。乐器发出的声音终究不是自然之音,想要模仿地一模一样,很有些难度,估计还得试几次才成。
却不料四字一出,徐克顿时骇了一跳,差点连吉他都扔了。
这哪里人说的四个字啊,根本就是用吉他弹出来的,音质铮铮不说,居然还有颤音。
“你你!”徐克呐呐地说不出话来。
即便他知道唐宋曾以口技吸引飞鸟相和,却也无法相信唐宋竟然能说出吉他的声音来。
半晌之后他才接受了这个现实,摇摇头,正准备继续将那首《一剪梅》弹完时,却听唐宋又道:
“要不,我试试?”
你试就你试,口技你行,一听就会,倒不信吉他也一样。否则,那些演奏家们还有必要苦练经年吗?否则,这世上还有天理吗?
徐克撇撇嘴,将吉他递给唐宋。
唐宋确实对吉他一窍不通,非但是第一次摸,且还是第一次见,自然是半点不会的。
第一次拿到吉他的人会有什么样的表现?看看现在的唐宋就明白了。
拿倒了不说,两只手还在琴弦上乱来,一根一根一段一段的摸弹勾抹。
他比普通人还不如,普通人至少在某些场合见过弹吉他的,会不会弹不说,至少不可能拿倒了吧?他又不是左撇子。
徐克看得很开心,心道好小子,还真以为你是生而知之的天才呢,原来也有白痴的时候。
正暗笑着呢,心中忽然一苦,这可不行,万一真学不会,难道还要我给他找伴奏?
一念及此,徐克态度立马转变,变得热心起来。开始指点唐宋如何正确把持吉他,然后便告诉他每根弦的音阶,什么是和弦,如何切换和弦;什么是击弦、揉弦、滑弦、推弦,什么是分解与扫弦,什么是泛音;嗯嗯,如果刚一开始不会分解弹奏,掌握好和弦切换与扫弦,就能先对付着了。毕竟酒吧演奏,节奏才是一切,而扫弦的节奏恰恰是最强的。比如摇滚,谁给你分解啊,全是一色儿的扫弦。
唐宋似乎不是一个好学生,都已经告诉他如何正确把持吉他了,却还是拿得歪歪扭扭,没一点音乐家的气质。更别说告诉他的那些指法了,完全没当一回事,依然是一根弦一根弦的胡乱试着音。不过在知晓了什么是和弦后,试得音倒是有了一点音准。
徐克很失望,照这样下去什么时候才能学会?关键是态度问题,很不端正,这样的人即便天赋再好,也成不了大器,何况他还没发现唐宋在吉他上有什么天赋。
徐克很想提醒两句,不过一看唐宋双目紧闭,一副自娱自乐的样子,所有的话又咽了下去:算了,估计说也白说,看他能折腾出什么花样来。
他干脆也学唐宋闭目养神了,否则被某人气坏那就划不来了。
须臾,一段吉他声响了起来,正是他先前弹奏的《一剪梅》。
我靠!又把嘴当吉他了!有本事你一边吹吉他一边唱歌啊!不知道这不是正道啊?
徐克一阵腹诽,猛地睁开眼,然后……
他的眼睛直了!
………………………………
第二十四章 器乐
第二十四章 器乐
小莲现在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便是换海报,更准确的说,应该是添才对。
现在逍遥酒吧门口一共贴着四张海报。
第一张,自然是当仁不让的“大家来找茬”。
目前一个“茬”的价格已经上升到五千,却依然没有赔上一次。或许是那五千的价格实在太过耀眼,以至于每到下午三四点的时候,来喝茶听歌的茶客们都络绎不绝。不过也未必是那耀眼茬钱的缘故,因为茶钱并非戏迷收入的大头,他每天收入的真正大头却依然是那个无意间发起的小赌局一杯价格不菲的清茶,换一次亲见唐宋演唱的机会。
戏迷自己都奇怪,唐宋就那么好看吗?要知道有的茶客已经见过唐宋了,但第二次来的时候,却仍然要小赌一下,以证明戏迷不是在弄虚作假。戏迷就不相信,都这么长时间了,难道还有人怀疑唐宋的水平,还有人怀疑他楚良栋把原音消掉伴奏来唬弄他们。想来想去,最后戏迷只能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无名之名已经大大出名了,每日来的那些家伙不是为了别的,正是为了见见偶像的真容。
这个让戏迷自己都有些怀疑的想法后来得到证实,当唐宋新增了一个从无人能及的表演项目后,他的赌局收入更是成倍激增,所以,除了这个解释,别的怎么都说不通。
对于这个无伤大雅的小赌局,唐宋感觉有些不好,似乎从江湖救急的大街上被人当猴看,变成了动物园里被人用铁笼子圈起来的猴子,时空虽然不同,却依然摆脱不了他猴子的身份。不过感觉虽然不好,却还得坚持,因为他也有钱分的,而且还是跟戏迷对半分。一天就这么被人看两眼,少说也有三五百收入。
戏迷到底是个生意人,还是有些眼力见识的,知道怎样抓住人心。事实也正是如此,若非他将赌局的利益与唐宋挂钩,只怕早反弹走人了。反正他们又没有什么具体的合约限制。
这张海报小莲没什么好增添的,至多偶尔在戏迷又癫狂时改改“茬”的价钱。一个茬那么多钱,在小莲看来可不就是癫狂了。以至于她经常有些恶意的幻想,万一哪天唐宋走水,看不赔死他!
第二张第三张海报才是小莲每天工作的重点,那是两张歌手,分为华语歌手和国外歌手。
海报最上面写有一句话以下歌手所有的歌可以任意点唱,“大家来找茬”游戏依然适用。而下面则是密密麻麻的歌手名字,现在小莲每天至少要增加四个名字,两个国内的两个国外的。对于唐宋学歌的速度,小莲现在已经见怪不怪了。
在一心三用后,唐宋听歌的速度直直翻了一倍,而且还不耽误学习外语。嗯,之所以说是外语而不是英文,因为那本英语词典已经背完了,现在专攻的是法语词典。即便再厚的词典也挡不住一小时二十页的背诵速度,所以,那本词典还没用得了唐宋想象的一个月时间也便完事了,现在听英文歌,基本词义听懂已经没有问题。当然,跟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