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杜变躬身行礼道:“多谢陛下关心。”
宁宗吾笑道:“何止是立足了啊?杜变凭借一己之力,先消灭了东厂叛徒千户张逍,之后又将叛将阎枭的几千大军斩尽杀绝。如今青龙会季青主已经彻底效忠陛下,接下了陛下旨意,成为了大宁帝国的副将,正在招兵买马,如火如荼。如今我大宁帝国在百色府中,有一万兵马,几千武道势力,还有两千东厂武士,几乎和厉氏分庭抗礼了!”
这个消息其实十天之前就传来了,只不过皇帝病重还没有看到了。
这话一出,皇帝脸色通红兴奋大喜,终于有一个难得的好消息了。
杜变道:“不只如此,阎枭正押往京城,就等着给陛下手刃,一解当时他欺瞒陛下,背叛君王之辱。”
“好,好,好……”
“栋梁之材,肱骨之才……”
“果然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
皇帝更是喜不自胜,其实杜变说错话了,他用了辱这个字。好像皇帝被阎枭欺骗是一种耻辱,尽管是实话,但在皇帝面前怎么可以说实话呢?
但是天允帝完全不在乎,他只是觉得高兴,解恨。
接着,旁边的皇后娘娘道:“陛下只怕你还不知,杜变这孩子冒了九死一生的危险,得到了莫氏王族宝藏,五十九万两黄金。其中十万两交给李文虺,转交镇南公做军费。四十万两放在镇南公爵府中等待陛下的接收,剩下的交与季青主练兵之用,他自己几乎毫无保留。”
杜变道:“臣保留了五万两黄金,作为百色东厂千户所之公帑。”
这话一出,皇帝的眼圈顿时红了,沙哑道:“有些人,朕千万百计地弄来银子,明明是给边关大军的,是去赈灾的,结果他们都要从中捞一手。当年朕一年到头拼命给他们筹集一千五百万两银子,不够用。后来朕豁开了脸面,让手下家奴去开了钞关,税关,盐运司,制造局,矿务司,一年筹集了两千六百万两因子,当时朕心中说这总足够用了吧,总可以过个肥年了吧。结果银子还是不够用,结果还是有灾民饿死,还是有士兵吃不饱肚子,大冬天穿着单衣。我当时真的就很纳闷,银子呢?这些银子都跑哪里去了呢?”
“有些人,千万百计从朕这里捞银子,疯狂地捞,死人银子都敢捞。”皇帝叹息道:“而有些人,明明是为了帝国的江山,为了帝国的大业,却拼命往外垫银子。之前李文虺伴伴抄家厉氏,得了三四百万两银子,全部交出来得干干净净,自己依旧两袖清风。如今你杜变,得到了近六百万两银子,依旧交出来干干净净,两袖清风。”
皇帝垂下头沙哑道:“帝国没有你们,早就亡了。”
接着,皇帝忽然抬起头来,朝着太子道:“太子。”
太子立刻上前跪下。
皇帝道:“看到你身边的杜变了吗?”
太子叩首道:“儿臣看到了。”
皇帝道:“从今以后,杜变就是你伴伴了。就如同李文虺和我,李连亭和你的爷爷。”
伴当,是皇帝和太监最亲密的关系,类似半个家人的关系。
当年万历皇帝的伴伴就是冯保,万历当时年纪还很小,所以冯保又是伴当又是老师。
任何一个伴当,都是皇帝的第一心腹太监。
杜变顿时朝太子行礼道:“拜见小爷。”
太子握住杜变的手道:“杜伴伴,以后我们就是一家人了。”
皇帝道:“太子监国,还有好多事情要处置,这就去吧。”
“遵旨。”太子道:“父皇,杜变既然是我的伴伴,那不如就留在京城陪伴在我身边,一起读书,一起习武吧!”
皇帝大笑道:“那可不行,这可是一支宝剑,藏在皇宫里面可惜了,你先去吧。”
太子走后,皇帝认真望着杜变道:“孩子,那四十万两黄金是你捐的,如今放在镇南公爵府等待朕的接收,你说说看应该怎么花这笔银子?”
杜变稍稍犹豫,这些话从他的嘴里说出来不止道是否合适。
“我和你父亲情同手足,不要紧的,有什么话大胆说。”皇帝道。
杜变道:“厉氏谋反在即,届时镇南公的十几万大军在安南王国。整个帝国西南都无兵可用,而厉氏统一了西南土司联盟之后,将有三十万大军。解释,它将瞬间横扫整个西南,甚至和安南判王阮氏夹击镇南公和黎昌国王,到那个时候便是灭顶之灾。”
皇帝点头。
而且大宁帝国的士兵完全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根本不可能调动了。
山西,蒙古,辽东,哪一处局势不必西南重要?
杜变道:“上次我义父李文虺围剿厉氏在广西的势力,正好缴获了天文数字的粮食,铁器。我觉得正好可以让陛下下旨,在广西重开兵器匠作局,重新锻造兵器。让桂王和广西巡抚张阳明请旨练兵,有几百万两白银,无数的铁器,无数的粮草,广西民风彪悍,一两年内炼出十五万大军不难。”
接着,杜变再一次拜下道:“当然,臣完全是纸上谈兵。”
皇帝哈哈大笑,拿出了两份奏折道:“桂王和张阳明的折子都已经到了,桂王甚至说,等你炼成之日,就是他桂藩自请裁撤之时,他太小心了。”
接着,皇帝一拍桌子道:“那些文武大臣口口声声祖制,祖制。这些人有利他们的时候就坚守祖制,不利他们的时候,就把祖制抛之到九霄云外,不管他,随他去。我已经答应了,让桂王和巡抚张阳明就地练兵,给朕炼出一支十五万大军。朕现在谁也不信,就信桂王和张老师了,只有他们二人不会把杜变你捐献的这笔金子贪墨掉。”
最后,皇帝望向杜变道:“孩子,这一幢幢一件件功劳,我该如何赏你呢?”
杜变赶紧行礼道:“臣不敢要封赏,臣救陛下,实在是因为天下少不得陛下。臣救陛下,就如同儿子救父,有何功劳之有?臣献金银,就如同赚钱孝顺父母,何功劳之有?”
皇帝一会儿看看杜变,一会儿看看宁雪公主,内心叹息一声:“唉,可惜了!”
这已经不是皇帝和皇后第一次哀声叹息了,可惜杜变是个太监啊。
否则,真的是宁雪公主良配啊。虽然宁雪大上几岁,但是女大三抱金砖。
而且,杜变忠诚,才华,人品,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无一不是绝顶之才。
显然宁雪公主也听过皇后私下的惋惜抱怨,此时见到这目光脸蛋也不由红透,更加显得艳绝人寰,迷人万千。
皇帝道:“你还是一个孩子,官职方面我不能越俎代庖,拔苗助长。你的功劳,我赏给你父亲如何?”
这话一出,杜变狂喜,叩首行礼道:“谢陛下洪恩。”
皇帝大笑道:“果然父子连心,听说要奖赏你自己,没有什么反应,听说要奖赏你义父,就欣喜若狂。”
皇帝示意李连亭。
李连亭拿起一份旨意念道:“奉天承运皇帝制曰,册封李文虺为广西镇守太监,广西新军总监军,目前仍旧负责安南王国迁都旨意。”
这道自己表面上看没有什么,实际上是非常非常重的奖励了。
李文虺原本已经被夺职了,此时没有官复原职,反而连升两级,从四品东厂镇抚使,晋升为从二品的广西镇守太监。
而原本广西是没有镇守太监的,但如今大战在即,安排一个镇守太监也很正常。
桂王和巡抚张阳明奉旨招募广西新军,这支军队足足有十五万之多,而李文虺将成为这支军队的监军,那绝对是位高权重。
也就是说,这是一支绝对帝系的军队,任何人都休想插手进来,就连广西布政使杜江都没有名字。
一旦顺利成军,加上百色府的一万多大军,安龙土司府的几千大军,帝国在西南将有十八万嫡系大军可用,虽然比起厉氏的几十万大军还是不够,但至少不会毫无抵抗之力了。
接着,皇帝望着杜变,宣读口谕道:“册封杜变为司礼监南书房校书使,不必每日当值。”
这个位置清贵,杜变除了东厂之外,等于在司礼监野有了一份官职。这个封赏不出大家意外。
按说到现在为止,对杜变的封赏已经够了。
但皇帝觉得还不够。
“孩子,你是出身于京城杜氏,被他们所抛弃的对吗?”皇帝忽然问道。
杜变躬身道:“是!”
接着,皇帝猛地一咬牙道:“那朕就给你出口气,杜晦和杜江官职做得再大都没有封爵,朕要给你封爵!”
杜晦的妻子是侯爵府小姐,但杜晦自己没有爵位。
这话一出,在场所有人全部色变。
纵观整个大宁王朝,连文官几乎都不封爵,更何况是太监?
现在,皇帝竟然给杜变封爵了?!这简直骇人听闻!
第230章 封爵!宁雪婚事!超母老虎
另外一个地球的历史上,宋朝的童贯是个太监,却封了王爵。
再看宋朝之后的其他朝代,真没有什么太监封爵的。
杜家有两个侯爵府的媳妇,但家主杜晦都没有爵位。
李连亭立刻跪下来道:“陛下,请收回成命,收回成命!杜变还是个孩子,他还承担不起这样的厚赏。”
这完全是破天荒,大宁帝国历史前前所未有。
所以听到皇帝的话后,杜变都吓了一大跳。
“朕已经定了,给杜变封爵,奖励他过往的功劳。”皇帝望着杜变,少有的倔强道:“你是杜府的弃子,在阉党哪怕爬得再高野很难弥补遗憾,但爵位可以弥补。”
接着皇帝不知道想到什么道:“宁师曾经也是一个阉党,但是后来他成为了大宗师,成为了国之瑰宝,就没有人把他当成阉党了。”
“杜变,我看过你的诗,我看过你的文章。”皇帝道:“才华是极好极好的。你和李连亭不一样,你和你爹李文虺也不一样。他们做了太监有了足够的心理新准备,而是却不是,你是被迫成为阉党一员的。”
李连亭在边上道:“陛下,老奴在这边可已经定了,李文虺担任下一代东厂之主。杜变和李元竞争下下代东厂之主。”
皇帝望着杜变,摇头道:“李连亭,你们用人还是太狭隘了。乱世很快就要来了,一个人有大才,就不要因为拘泥他是一个阉党,就让他在阉党的职位里面打转,可以让担任更重要的职务,广阔的空间。”
接着,皇帝郑重道:“朕口谕,册封杜变为百色男爵,择日在百色府建设府邸。”
杜变不由得一愕,爵位竟然是封在百色?如果借机引开联想,那未来皇帝是想要让帝国在西南有双擎镇守?他对杜变未来也太高期待了吧!
皇帝继续道:“杜变你是有大才华之人,你的诗词又有豪迈,又有婉约,可见细腻中见得情感,豪迈中胸怀大志,朕最欣赏这样的人,也最羡慕这样的人。朕在这里和你立一个约定,你尽情施展你的才华,这个帝国男爵仅仅只是开始,只要你不断立下功勋,朕就不断升你的爵位。朕会让人忘记你一个一个阉党,我会让你有足够的荣耀去面对曾经你的家门,只要你有足够的能力,你的荣耀和门楣可以超过京城杜府。”
这还真不是一个权谋皇帝应该说的话,皇帝应该含而不露的。
“至于文武百官又要喷,又要骂,随他们去吧,朕的病没有好,听不见!”皇帝望向杜变道:“杜变,你害怕人言吗??”
杜变道:“无所畏惧!”
皇帝道:“那就继续前行,你在百色府的官位虽然低,但确是帝国唯一的代表,甚至是朕唯一的代表。我只说一句,安心做事,只要是为了帝国的利益,只要朕不死,有什么事情我都能兜着,什么卸磨杀驴,什么为了大局诛杀功臣之类的事情,我统统不做!”
因为激动,皇帝的脸色有些潮红,他情绪激动道:“上一次,文臣武将逼迫朕杀你的义父李文虺。结果现在呢?如今整个广西,整个百色府的大好局面,都是你父亲李文虺打下来的。我现在算是明白了,也彻底决定了。如果一个王朝已经要因为敌人所逼迫通过诛杀功臣才能稳住局面的话,那这个帝国不如就让他亡了!”
这话说得杜变也热血沸腾。
这不是一个英明皇帝应该说的话,这不是一个精通帝王心术皇帝说的话。
精通帝王心术的皇帝,懂得恩威并济,懂得天威难测。
而眼前这个皇帝……
他确实谈不上英明神武,但是却让人愿意为之效死。尽管已经有很多人玩弄他的仁慈和信任,但他一次又一次拱手奉上了作为一个皇帝的信任。
顿时,杜变重重叩首道:“臣谢主隆恩,愿为帝国,愿为陛下竭尽全力,赴汤蹈火。”
……
李连亭望着杜变良久,道:“孩子,你知道陛下之用意吗?”
杜变点头道。
李连亭道:“从今以后,你不仅仅是我李连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