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狄仁杰探案之九连环-第1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多都忘记了这么一座佛寺的存在。

    引路之人头戴白色尖顶法帽、身披土黄色袈裟,脚踏木屐,看样子像是个西域的佛门子弟。他领着其余的人,继续沉默不语、脚步匆匆地往佛寺最里头走去。这佛寺的院墙内和外面一样荒凉破败,满地沙土混着杂草,这帮人行走其间,踏出连串的悉簌声响。很快,他们便来到佛寺正殿前,殿门敞开着,昏黄的烛光从内泻出,还有袅袅的香味扑鼻而来,只不过和通常寺庙中的香烛之气有些不同,似乎更浓烈更逼人。

    进入正殿,整座高敞的大殿内竟没有一座菩萨的雕像,四壁上倒绘满了千姿百态的佛陀画像,只是殿内光线黯淡,又有从殿顶垂下数不清的黄色经幡,层层遮挡,使人根本无法辨清壁画的内容。大殿正中垂落的经幡堪称巨幅,正中绘着一个硕大无朋的金色“卍”字。幡下已端坐数人,都是西域和尚的打扮,个个垂首默祷。外来数人进入正殿后,也各自盘腿地上,围坐在“卍”字之下。

    夜已深,周遭万籁俱寂,大殿内唯有烛芯噼叭爆响,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坐在“卍”字神幡之下的一人缓缓抬起头来,环视殿内众人,低沉地道:“各位,今天请大家来此相聚,是想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众人皆抬起头注视着他,那人长吁口气,皱纹密布的脸上皮笑肉不笑:“高踞于冈底斯山上的天神近日派下使者,说是时机终于到了!”

    仿佛是石子投入河中,刚才还沉静肃穆的大殿内猛地掀起阵阵波动,众人窃窃私语,一张张阴沉冷漠的面容被突如其来的兴奋点燃,眼里冒出的狂热光芒在凄冷的殿堂内闪烁不定。说话之人静待这阵压抑的喧哗平息,才又开口道:“使命已经下达,计划已经制定,现在就要诸位去着手实施了!”众人齐齐匍匐在地,口诵:“我等定当奉行天神之意旨,唯使者之命是从,万死不辞!”

    七月初一,洛阳全城张灯结彩,从皇城到北城门的通衢大道之上,净水洒街、仪仗林立,简直比逢年过节还要喜庆热闹上百倍。一大早,百姓们就扶老携幼汇集到了北城门的附近,因为林铮大将军所率领的十万大军和狄仁杰大人的安抚使队伍在凉州回合,一起自陇右道胜利班师回朝,今天皇帝要率领文武百官在此亲自迎接,这难得一见的盛况任谁都不肯错过啊。

    从一大早起,圣驾就等候在了洛阳城北的徽安门城楼之上。每隔一刻钟,就有盛装的千牛卫士骑着快马来到城门之下,向上报告大军回朝的行进位置。时近正午,温度越升越高,阳光愈加耀眼,配合着人们心中益发高涨的激动和狂喜之情,逐步达到顶点。此刻,最后一名千牛卫飞马城下,翻身跪倒在地,亮起嗓门高喊:“启禀圣上,狄大人和林大将军的队伍已过洛水亭,马上就要到达徽安门外!”

    武则天从龙椅上猛地站起身,手扶城墙向外张望。排列在她两旁的文武大臣们,也都按捺不住,拼命伸长了脖子。远远的官道尽头渐渐升腾起莽莽烟尘,大地开始有节奏地震颤,城楼之上的旌旗飒飒随之摆动,武则天脸上的喜气越来越浓,她已经能够清楚地看到,铠甲和兵刃反射的日光刺破烟尘,一支威武的大军正破雾而出!

    平地响起连串军鼓,隆隆之声震耳欲聋。近了,近了!为首两匹高头大马,一左一右,正是此次陇右道得胜的行军大总管林铮大将军和安抚使内史狄仁杰。在他们的身后,是浩浩荡荡的十万大军!林铮和狄仁杰此刻已来到了徽安门下,二人翻身下马,一齐跪倒高呼:“臣狄仁杰、林铮率部回朝,向圣上复命献捷!”

    城楼上没有回音,狄仁杰和林铮等待着,突然一个声音就在近前响起:“二位爱卿快快平身!”二人一惊,抬头看时,武则天已经微笑着站在他们面前。“谢陛下。”二人连忙起身,狄仁杰年迈之人,行动稍稍迟缓些,就觉得有人伸手来搀,他一扭头,却是太子李显笑容可掬的脸。“太子殿下!这……”狄仁杰刚一开口即被武则天打断了:“怀英,是朕让太子来搀你的。你辛苦了!”李显也忙道:“是啊,国老,你辛苦了。”

    内侍端上酒杯,武则天和李显与狄仁杰、林铮以及各位将领共饮三杯,祝贺此次陇右道来之不易的胜利。一时间鼓乐齐鸣、众军山呼万岁,百姓翘首欢腾,盛大热烈的气势如长虹贯日,令天地失色。站在万军之前,武则天精神抖擞、意气风发,从圣历二年到三年来的病痛和晦气都一扫而光,她仿佛又回到了几年前自己称帝登基的时候。就是在那一天,她生平第一次戴起了头上这顶冕冠,穿上了这套上玄下朱的冕服,改元天授,以武周取代李唐天下,并且一直稳稳地把江山坐到了今天。想到这里,武则天的整个身心都在澎湃的激情中沸腾起来,她情不自禁地抬高嗓音,高高扬起右手道:“今天,朕要宣布一个重要的决定。”

    四下里顿时肃静,所有的人都全神贯注地倾听着,女皇威严的目光掠过面前的金甲卫士、文武重臣,也掠过远处的十万大军、升斗百姓,掠过整个大周的东南西北、辽阔疆域,她微笑了:“为庆贺本次陇右大捷,更祝周祚万岁,景福长存,朕决定,从即日起,改元久视,取长生久视之意。朕,并自去天册金**圣之号,大赦天下!”

    短暂的沉默,文武大臣们还在咀嚼品味,太子李显率先高呼:“圣恩浩荡、泽被仓生!万岁,万岁,万万岁!”大臣们随即醒悟,一起纳头拜倒在地,万岁声声如排山倒海一般。狄仁杰也跟着再度跪倒,口称万岁,眼角竟有些微的湿润。“怀英啊。”狄仁杰抬头,武则天就站在他的面前:“起身说话。”

    “谢陛下。”狄仁杰撑起膝盖,稳稳地站直身子。他的目光与女皇的目光交会,一瞬间两人都仿佛看到了对方的眼睛最深处。武则天轻轻叹息:“怀英啊,朕的身子爽利了,你却又苍老了许多。”狄仁杰淡淡一笑:“圣上龙体安康乃是万民之福、社稷之幸。微臣这副残躯不值一提,只待为大周为圣上耗尽心血罢了。”武则天佯嗔:“怀英!朕要的久视,不仅仅是朕的长生久视,而且是天下万民的长生久视,当然也包括你狄怀英的。你说这些话,难道是要扫朕的兴吗?”

    “老臣不敢。”狄仁杰深躬到地,武则天伸出双手去扶:“你呀……哦,除了方才那件大事,朕还有件事情要单独对你说。”“圣上?”武则天忍不住地微笑:“怀英啊,你方才也听到了,朕已大赦天下,你不是还有个三子叫景辉的在服流刑吗,这次也在赦免之列。”“微臣叩谢圣上隆恩!”狄仁杰说着就要跪倒,被武则天一把拦住:“嗳,你先别急着跪,朕还没说完呢。”

    武则天细细端详着狄仁杰波澜不惊的面容,眼中流露出真切的赞赏和同情,她慢吞吞地道:“怀英,朕知你这三子狄景辉是经营药物的奇才,此次庭州瘟疫流行的关键时刻,也是他搜献了大食神药,才令庭州全城避开瘟疫之祸,堪称是奇功一件啊。这次他获赦免刑之后,朕还要启用他这个不可多得的人才。”狄仁杰始终垂首倾听着,这时终于抬起头来,询问地注视着武则天,武则天冲他宽释地点点头,郑重其事地道:“朕已选定狄景辉为向尚药局供应药材的药商,旨意五天前已经下达,不日即将到达庭州。怀英啊,今后朕的医药、皇城大内、东宫、乃至禁军卫率的一概医药,可都着落在狄景辉的身上了。你要替朕好好教导你这个儿子,让他当好这个差事。”

    狄仁杰呆呆地瞪着武则天,闻名天下的利嘴里,此刻竟说不出半句感恩戴德的话来。武则天再度轻叹一声,言语间意味深长:“旧年怀英你劝谏于朕,令朕终下决心迎回庐陵王,方得母子团圆。今天,朕便也还你一个父子团聚,怀英啊,从此你我两清了啊!哈哈!”

    狄仁杰抬起头,只见女皇兴奋的面容逐渐融化在刺眼的白光中,她那高亢的笑声穿透金色艳阳,在徽安门的城楼之上久久回荡着。

………………………………

第二十九章:郁蓉(上) (1)



    第二十九章:郁蓉(上) (1)

    二更已过,洛阳狄府的庭院深深之中,夏蝉和秋虫的鸣声此起彼伏、声声入耳。不知不觉中,已是立秋节气,暑气虽未消褪,在泥土中蛰伏了整个夏季的虫豸们却已按捺不住,纷纷加入夏夜的欢唱。似乎连它们都懂得,时光飞纵、天地无情,且莫辜负了,这不过一季的短暂生命。即使卑微得只能埋首于草芥之中,也要放声唱出最嘹亮的渴求。

    杨霖呆呆地坐在书案前,脑海里充斥着这静夜中的聒噪,只觉心绪烦乱、愁肠百结,书,是一个字都看不进去的。与母亲在选院门前告别,何淑贞肝肠寸断,他又何尝不是痛心疾首。回来后的这几天,杨霖再无心于功课,脑子里反反复复地掂量着整件事情,惶惑和恐惧令他日夜难安。何淑贞的话使他确定,沈氏叔侄的用心比想象的还要险恶,再加沈庭放的死,这块压在杨霖心头的千钧巨石,更逼他夜夜从噩梦中惊醒,杨霖真的很想退缩,想逃得远远的,想一走了之!然而这世上最可怕的事情就是,既没有选择,还要抱着可耻的妄想。日子在忐忑和煎熬中很快地过去,狄仁杰和沈槐回来了。

    有狄春大管家在府中料理,狄仁杰回府后立即安顿停当,府中诸事井然有序,并无丝毫忙乱之相。杨霖成天缩在自己的屋中,不敢胡乱走动,也能感觉到府中气氛重现肃穆严谨。他不禁懊恼地想,这会儿就算是自己想逃,也彻底丧失机会了。回洛阳后的第二天,沈槐就来过一趟,冷冰冰地问了几句话便转身离开,自此再没有出现过。而狄仁杰始终没有召唤过杨霖,仿佛已经把他给忘了。

    忘了才好,杨霖真恨不得能被世上所有的人忘记。此刻他盯着面前的砚台,一只小飞虫循着烛光而来,懵头懵脑地撞进砚台里刚磨好的墨汁中,挣扎翻腾着无法脱身。杨霖伸出小指,轻轻地将它拨出,小虫在书案上跌跌撞撞,滚出连串的黑印,总算展翅而起。杨霖的目光追随它轻盈飞舞的身影,直到窗外暗黑的夜之尽头。

    “杨霖啊,这么晚了,还在用功啊?”杨霖浑身一震,忙扭头看去,就见狄仁杰一身素色常服,背手站在门边,脸上笑意恬淡,神情略显倦怠。“狄、狄大人!”杨霖万没想到狄仁杰会亲自过来,紧张地舌头都不利索了,两步跨到门口,一躬到地。狄仁杰微笑着跨进门来:“走了这么久回来,今晚方才得空,来看看你怎么样?一切都好吗?功课准备得如何了?”

    “我……呃,晚生、晚生一切都好。功、功课……”杨霖有点儿语无伦次。狄仁杰看着他涨得通红的脸,朗声笑起来:“嗳,不要这么紧张嘛。本阁又不会吃人。”杨霖挠了挠头,也不好意思地笑了。狄仁杰缓步来到书案前,随手翻了翻摊开的书本,叹道:“国之选士,必藉贤良啊。天下学子,寒窗十载一朝仕途,所追求的亦是为国为民披肝沥胆,而绝非富贵荣华。”他看一眼局促而立的杨霖,意味深长地道:“杨霖,本阁读了你的《灵州赋》,就知道你是懂这个道理的。”

    杨霖把头垂得更低,却是一个字也答不上来。狄仁杰深沉的目光在杨霖身上停驻片刻,方捋一捋胡须,和蔼地问:“怎么?不想请本阁坐下吗?”“啊,狄大人请坐。”杨霖慌忙将狄仁杰让到案边坐下,自己拎起茶壶来想倒茶,手却抖个不停,洒了一桌的茶水。狄仁杰静静地看着他动作,半晌才道:“不用忙了,本阁坐坐就走,再说……本阁从不喝凉茶。”“是。”杨霖搁下茶壶站着,还是连眼皮都不敢稍稍抬起。

    狄仁杰沉默着,越过杨霖拘束瑟缩的身形,他的目光落在东窗下的花架上,素心寒兰翠嫩的枝悠叹息道:“有太多的事情要做,只怕我的时间不太多了……”

    了尘一惊:“怀英兄何来此言?”狄仁杰淡淡一笑:“人生七十古来稀嘛。狄某今年已经七十,这些天我总在想,有些夙愿恐怕在有生之年是无法完成的了。陇右之行,狄某再度经历生离死别,虽痛彻心肺却又无可奈何,更知此生有涯、人力有限,是时候考虑将未完之心愿交托于后人了。”了尘瞪大一双无神的眼睛,捻动着佛珠,半晌才伤痛地道:“狄公者,桃李满天下。怀英兄早就在做安排了吧。”

    狄仁杰目视前方,脸上流露出无尽的凄惶和惆怅:“朝堂之中,确实还有些可托之人。然大任之下,各方势力和派别纷纷扰扰,还有数不清的暗流和险隘,一时诚难兼顾。比如方才所谈到的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