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狄仁杰探案之九连环-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元芳?”

    “是啊,就是。。。。。。”

    狄景辉打断狄春的话:“我知道了,李元芳,这些年我听这个名字耳朵都要听出老茧来了。他来干什么?”

    “小的不知道。不过老爷到哪儿都带着李将军的。”

    “出去办差要带着,如今回家也要带着吗?”

    狄景辉想了想,又道:“看来这个李元芳果然是个人物啊。听说年纪不过三十出头,跟着我爹就一路升到了朝廷的正三品大将军。没想到我爹回家也要带着他,我还真没见过我爹对哪个人这么倚重过呢。”

    狄春热切地接口道:“那当然。李将军是大英雄,老爷很信任他的。”

    狄景辉哼了一声:“大英雄?这世上真的有大英雄吗?骨子里不还都是凡夫俗子,最多不过比大家更道貌岸然些罢了。”

    狄春赶忙辩解道:“三少爷,李将军不是道貌岸然,他是个真英雄。”

    狄景辉注意地看了狄春一眼,意味深长地点点头,道:“很好,我还真想见识见识这个人了。”

    说着,他再次迈步往内堂方向走去,一边走一边说:“狄春,我知道让你去酒肆你心里不安。告诉你,后天父亲回府时,我会给他办接风宴,就要让我那酒肆里最好的厨子来做一桌北都一流的宴席。今晚你这个大管家就当去检视食物风味吧。”

………………………………

第二章(2)



    第二章(2)()

    太行山麓。

    一条曲折的山道上,秋风烈烈,吹起满地黄叶。两匹骏马一路疾驰,马蹄踏在黄叶之上,如在金色的河流上飞舞,清脆的足音在群山中回荡。

    “大人,我们从晌午出发,一路奔驰到现在,该歇歇脚了。”李元芳一边跃马飞奔,一边向身边马上的狄仁杰叫道。

    狄仁杰也边催马快跑,边高声回答:“怎么了元芳?我一个老头子还没喊累,你倒要歇了?”

    “大人!不是我累了,是您的马累了!”李元芳双腿猛地一夹,座下骏马往前猛冲过去,立时拦到了狄仁杰的前面,他轻轻伸手一揽,就将狄仁杰的马缰绳牢牢地抓在手中。那马一声嘶鸣,连踏了几下蹄子,便乖乖地停了下来。

    “呃?元芳,你这是何意?”狄仁杰喘着粗气,疑惑地看着李元芳。

    “大人,您看看它。”李元芳轻轻拍打着狄仁杰的坐骑,狄仁杰低头一看,只见这马浑身大汗,汗水顺着鬃毛往下直淌,双腿能明显地感觉到马的身子在微微颤抖,四个蹄子轮番踩着地,似难维持重心。

    “它,它怎么会这样?”狄仁杰疑道。

    “今天您赶得太急太快了。”李元芳道。

    “不对啊,驿站明明把最好的马匹换给了我们,再说你的马不是还好好的?”

    李元芳淡淡地笑了笑,眼神朝狄仁杰腰身随意地一瞥。狄仁杰低头看看自己,也不由释然而笑了。

    李元芳跳下马来,站在狄仁杰面前,向他伸出右手道:“大人,这马再骑下去会有危险的。请您下马,我陪您走一段。到前面您换我的马。”

    狄仁杰无可奈何地翻身下马,李元芳牵起两匹马,慢慢跟随在他的身边。两人一时无语,默默地走了一段,狄仁杰长叹一声,道:“元芳啊,你可知我今日为何如此匆忙赶路?”

    李元芳摇摇头。

    狄仁杰四下张望着,嘴里嘟囔道:“应该就在这附近了。”忽然,他眼前一亮,快步朝前面的一个陡坡走去,李元芳看看那条小路极为细窄,摇摇头,将两匹马系在旁边的一棵树上,赶紧跟了上去。

    两人三下两下爬上陡坡,眼前顿时豁然开朗,脚下群山绵延,云深雾遮,举头望去晴空如洗,只有几缕淡淡的云丝在很远的天际漂浮。狄仁杰无限惆怅地叹了口气,道:“元芳啊,整整三十年之前,我就走过这同一条路。”

    “三十年前?”

    “是啊。那时候我经老师阎立本推荐,从汴州判佐升任并州法曹,就是经由这太行山,一路北行,去到太原。当年,我正是走到这个地方,遥想致仕赋闲在河南别业的老父,南望河阳,感慨万千,泪沾衣襟,方才深深体会到‘忠与孝原非一遍,子和臣情难两全’的道理啊。未曾想,这三十年一转眼就过去了。而今我自己也到了致仕赋闲的时候,竟然走的还是这同一条路。”

    狄仁杰说着,眼眶不禁有些湿润,他按捺下心潮起伏,看看身边的李元芳,笑道:“三十年前,你还刚刚出生吧。和你说这些,恐怕是难以得到共鸣啊。啊?是不是?元芳?”

    李元芳温和地笑了笑,道:“大人,您只要不说是对牛弹琴,我就很感激了。”

    狄仁杰被他逗得朗声大笑起来:“好啊,我倒还没见过这么聪明的牛呢。”

    李元芳道:“大人,您要是发完感慨了,咱们就接着赶路吧。前面按理该有个歇脚的凉亭,我们去那里饮饮马,喝口水,然后就一鼓作气,趁着日落之前翻过这道山崖。”

    “好,就听大将军的。”

    “大人。。。。。。”

    两人又并肩走回山道,狄仁杰依然沉浸在刚才的那番惆怅之情中,只觉得心潮荡漾,万千思绪涌上心头,却难以理出个头绪。他看看身边沉默的李元芳,总觉得似乎三十年前自己走这条路的时候,就有他陪伴在身边。虽然知道不可能,但仍然在心里固执着这个念头,和他的缘分绝对不仅仅开始在十年前的绛帐,而应该是在更加久远的过去。只是那个过去,已经很难找回了。

    “大人,您看。”李元芳的声音把狄仁杰从沉思中唤醒,举目一看,前面几步外正是一个凉亭。

    凉亭中,一个老汉摆着个小小的茶摊。旁边是供骑马客人喂马的简便马槽,还有一个竹编的大笼屉,架在木棍支起的一个小火堆之上,周围垒起几块山石挡着风,笼屉上盖着雪白的屉布,正袅袅地冒着热气。

    狄仁杰乐了:“呵呵,看来今天咱们有口福了。”

    老汉看到有人来,赶紧招呼狄仁杰落座。李元芳将马匹拴在马槽边,看着两匹马都开始嚼起了槽里的草料,才走过来坐在狄仁杰的身边。此时狄仁杰已经和老汉聊了好几句家常了。

    “唉,天气越来越冷了。这条山道上行人也越来越少,我这摊儿再放几日,也该收了回家过冬了。”老汉一边抱怨着,一边倒上两碗热茶。

    “老丈,您这笼屉里蒸的是什么好东西?”狄仁杰笑眯眯的问道。

    “您说这个呀,那可是我们这太行山区的特产啊,叫做蓬燕糕。”老汉掀起盖子,一股清香扑鼻而来。老汉瞧瞧狄仁杰,又道:“您这位老先生,听口音像是咱们本地人啊,怎么不知道这个?”

    狄仁杰哈哈大笑:“啊,老丈听的准啊。我正是并州人士,只不过去乡多年,已经很久没有机会吃到这家乡的美味了。今天借着这个机会,倒是要好好尝尝。老丈啊,给我们一人来一块。来,来,元芳,今天我请客。”

    老汉把糕夹到两人面前的碗里,道:“你们这两父子怎么还这么客气,还什么请啊请的。”

    “哦?老丈,你怎知我们是两父子啊?难道我们长得相像?”狄仁杰吹吹糕上的热气,饶有兴致的问道。

    老汉仔细打量了下李元芳,又看看狄仁杰,道:“要说呢,像倒是不太像。可我老汉这么大把年纪了,看的人多了,你们明明就是两父子,我绝不会看错。”

    狄仁杰微笑地看看李元芳,点头道:“是啊。老丈好眼力,你没看错。”

    老汉看看火堆,对狄仁杰道:“您二位先吃着,这柴火不够了,我去后头树丛里找几根去。”

    “哎,你忙你的。”

    狄仁杰看老汉走到树丛中去了,亲切地瞧着李元芳吃了一口糕,压低声音说:“今天翻过这座山,明天再走一日,就到并州城了。我也该把家里的情况给你介绍介绍了。”

    “大人请讲。”

    “嗯。”狄仁杰点点头,脸上的神情慢慢变得严肃起来:“虽说并州是我的桑梓之地,但是刚才我也告诉你了,因我的父亲早就在朝中为官,我自小跟着他四处任职,遍游神州大地,其实并未在并州居留多久。倒是后来我自己在并州任大都督府法曹期间,在此地待了有十多年的时间,那段时间也是我在并州最久的日子了。而今,我那大儿、二儿也都已入仕为官,一个在魏州,一个在益州,他们都很孝敬,接了我二位夫人过去,故而今天留在老家的,只有我的大夫人,和小儿子景辉。说起这景辉。。。。。。”

    狄仁杰正要往下说,突然,从旁边的树丛中窜出一个身影来,七歪八斜地直冲着二人前面的桌子而来,就在他要扑上来之际,李元芳猛地跳起身,把狄仁杰让到自己背后,用腿轻轻一点,桌子整个地就翻倒在来人的身上。

………………………………

第二章(3)



    第二章(3)()

    那人在桌子下面挣扎着,手乱抓脚乱蹬,嘴里还发出呜呜的声音,李元芳伸出右手抓住他的后脖领子,像拎小鸡似的一下就把他拎了起来。但一看清此人的样貌,李元芳和狄仁杰同时吃了一惊,只见这个人满头乱发,里面还夹杂着树枝草梗,脸上一片污秽,除了两只血红的眼睛之外,已经完全看不清楚容貌。身上的衣服更是破损不堪,几乎不能蔽体,又是泥又是土,早已看不起原来的颜色。那人含混不清的叫着,继续猛烈的挣扎着,虽说李元芳臂力强劲,但手里抓着这个人,心里却有种说不出的厌恶和难受,一股扑鼻的恶臭从那人的身上散发出来,熏得李元芳恨不得立刻就把他扔出去。他看看狄仁杰,狄仁杰摇摇头,道:“元芳,此人似乎并无恶意,你把他放下来。”

    李元芳“咚”的一声把那人扔到地上,那人在地上爬了两步,忽然看见滚落在面前的一块蓬燕糕,立时猛扑过去,抓起糕就往嘴里塞。狄仁杰和李元芳对望了一眼,狄仁杰道:“看来他是饿了。”那人三下五除二就把整块糕塞了下去,又哆嗦着在地上四下乱爬,瞧见另一块糕,又猛扑过去,顷刻便把第二块糕塞了下去。他继续在地上爬着,张着嘴,歪斜着一双血红的眼睛,口水顺着嘴角淌下来,浑身都在颤抖。狄仁杰慢慢向他走过去,李元芳轻声道:“大人,小心。”

    “无妨,似乎是个病人,我来看看。”狄仁杰正要靠近那人,卖糕的老汉循声而来,一看桌翻碗碎,不由惊呼起来:“哎哟,这是怎么说?”

    那人听到叫声,突然尖啸一声,像发疯似的朝老汉的方向扑过去。老汉吓地往后直退,后背撞在笼屉上,笼屉倒翻下来,满笼的蓬燕糕滚落一地。李元芳一个箭步冲过来,正要再擒住那个人,却见此人突然跪倒在地,从地上同时抓起三四块蓬燕糕,拼命往嘴里塞进去。直塞得嘴巴鼓鼓囊囊的,眼睛往外暴出,连眼白都翻了出来。李元芳虽身经百战,可也从来没见过这番景象,一下子没了主意,向狄仁杰直瞧。

    狄仁杰面沉似水,历声喝道:“元芳,快制住他,他这样要把自己活活噎死的。”

    “是!”李元芳伸手一握,把这人的两手牢牢反剪在背后。可是那人居然又伸出脖子,从地上咬起块蓬燕糕,翻着白眼,艰难地往下吞。李元芳只好把他提起来,半竖在那里,只见那人伸着脖子,嘴里发出痛苦不堪的呻吟,身体的扭动渐渐缓慢下来,终于眼睛翻上去就再也没有翻下来,头往下一耷拉,甭地紧紧的身躯瞬间软塌下来。李元芳一探他的鼻息,惊诧地看看狄仁杰:“大人,他死了。”

    他轻轻地将此人的身躯放到地上,狄仁杰走过来蹲在旁边,沉默地端详着这张完全变了形的脸,叹了口气:“元芳,你弄些水来擦擦他的脸,我要验看一下。”

    经过擦洗,这人的脸显出些许原来的模样。虽然口眼歪斜,脸色青灰,已辨别不清原来的五官形状,但依然可以看出年纪不大,也就是二十多岁。

    狄仁杰拿起他的手仔细检查,又看了看他身上的衣物,道:“元芳,你能看出这人是做什么的吗?”

    李元芳略一沉吟,道:“大人,他似乎是个道士。”

    “嗯,是因为这道巾吗?”狄仁杰指指那人头上歪斜着的一个青布幅巾,因为松松垮垮地挂在耳后,又被乱发遮盖,所以刚才他们都没看见。

    “是,还有他身上穿的,应该也是道袍。”李元芳指指那人的破烂衣衫。

    “不错,这衣服确是得罗道服,但是有一个问题。。。。。。”

    “有什么不对吗?大人。”

    狄仁杰从那人的衣领里拖出一条链子来,道:“元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