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诸天之逆天改命-第2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信选择登州做为落脚点,一是因为登州远,所谓山高皇帝远,再加上金朝管理混乱,适合杨信混水摸鱼;二是因为登州靠海,杨信要开辟新的财政来源。
  指望着全真教的支持以及交给全真教的那些产业,养活这万余士兵不成问题,但现在有了地盘,在地盘上发展民生、扩展军备等等,一切离不开钱。
  这个时候,指望着交给全真教的产业就有些捉襟见肘,有些不够用,杨信遂欲开辟新的产业,再说鸡蛋也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杨信也不能事事依靠全真教,以往自身没条件,只能借助全真教的渠道,现今,杨信跳出了赵王府的樊笼,突破了中都的桎梏,可谓天高任鸟飞,海空凭鱼跃。
  登州沿海,杨信便准备在登州晒海盐,海盐乃暴利,光看海盐的利润足以支撑杨信的财政开销。
  由于杨信依然顶着赵王完颜洪烈之子的名头,杨信到达登州后故意将自己装扮成纨绔子弟,异常嚣张跋扈地将当地的金人官员统统给撵走了。没有了金人官员的掣肘,杨信又有军权,杨信便开始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
  杨信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分地,给自己麾下的万余名士兵分地,每人分地四十亩,而且免除十年的赋税,杨信的这一举措使麾下士兵更加忠诚,有恒产者有恒心,杨信这是彻底地将其绑在了自己的战车上。
  土地从哪里来,一方面是开垦荒地,另一方面则是从地方豪强的手中夺取。金朝统治残暴,百姓困苦不堪,杨信也懒得搞什么怀柔政策,直接动刀,但凡是有为非作歹的,杨信一律毫不手软,重则灭门,轻则没收其土地。
  能在金朝这种残暴统治下存活下来的豪强家族,根本就没有干净的,杨信直接毫不手软地出动了大军,一座座豪强坞堡被攻下,一家家豪强被灭,杨信毫不心慈手软。
  得到的土地统统分给百姓,当然,百姓一人只得分得十亩地,分完地,杨信接着对赋税下手了,金朝乃至前朝,其赋税太多,各种苛捐杂税,再加上各地官员巧立名目,使百姓苦不堪言,杨信索性将这些统统废除,只要秋收后收一次税,而且十税四,家中有参军者,十税一。
  十税四看着多,但其实相对于以往的赋税而言是少多了,即使西汉实行汉初生养休息政策的三十税一,百姓的负担也不低,三十税一看似低,但别忘了除了税,还有赋,表面十十税一,实则是十税六、税七,而杨信直接将所有的苛捐杂税统统废除,只收田税。
  杨信更是明文发布,如若敢私自加赋者,重则诛族,轻则杀头,通过铁血手段,杨信这才震慑住官吏那颗蠢蠢欲动的心。
  杨信的这一系列操作,在赢得百姓归心的同时,也点燃了百姓参军的心思。
  杨信拔除了豪强势力,必然会推出一个势力维持维护自己的统治,不但要保证自己的统治,还要应对不久后到来的蒙古大军,所以,杨信直接将隋末唐初府兵制体系给复制了出来,其目的就是为了打造将门。同时,杨信也推出了军功封爵制度,彻底点燃了百姓参军的狂潮。
  参军,不但能够依靠战功得到赏赐的土地,还能减免赋税,更能封爵,这是自五代之后从未有过的好事。
  这种事情杨信很有经验,做起来可谓轻车熟路,同时,杨信也不忘开展晒盐大业,并且将晒盐所得纯利润的一成交给了赵王府。
  没办法,虽然登州山高皇帝远,但毕竟是金朝的管辖范围,杨信在羽翼未丰之前,急需朝中有人为自己遮风挡雨,赵王完颜洪烈无疑是最佳人选。
  所以,即使杨信在登州闹得天怒人怨,各种奏折如雪花般飞向中都燕京,但有赵王完颜洪烈在朝中为杨信遮风挡雨,杨信所做所为安然无忧。
  杨信一手持刀,一手持钱,终于在登州站稳了脚跟,然后大军开技,直至益都府,再次复制登州模式,用铁与血稳定住了局面,彻底将山东东路掌控在自己的手心。
  这时,全真七子集体赶至了益都府,面见杨信。
  “什么?你们说什么?要让我赶赴嘉兴,应那烟雨楼比武之约?”


第394章 郭杨比武 洪七公的震惊
  “是的,当年贫道曾与江南七怪立下约定,贫道去寻小王爷,江南七怪去寻郭靖,并定下十八年后嘉兴烟雨楼比武一事。”丘处机说道。
  “停,首先,不要再叫我小王爷,你们可以称我为大帅,我现在已经脱离了赵王府,自立门户;其次,你们的约定我知道,但有比武的必要吗?你们不是不知道我的武功,我本以为这件事不了了之了,没想到你们重提旧事,是以为本帅提不动刀了?”杨信问道。
  “这个,最初我们也认为没有比试的必要。”马钰站出身来说道,“但江南七怪找到我们,执意非要我们应那烟雨楼比武之约,经过我们打探,我们才得知,郭靖后来令有奇遇。”
  马钰遂将郭靖的奇遇仔细叙说了一遍。
  自中都赵王府一别之后,郭靖陪同江南七怪回返江南,路上遇到了黄蓉,应该是黄蓉刻意在等待,不管怎么说,郭靖与黄蓉又在一起,但是江南七怪颇不喜欢古灵精怪的黄蓉,又得知黄蓉是桃花岛岛主东邪之女,更加不喜欢黄蓉,于是矛盾激发。
  郭靖为了调和矛盾,不得不与江南七怪分开,这一分开,便是郭靖的开挂之旅,在回返江南的途中,路遇北丐洪七公,在黄蓉的设计下,郭靖和黄蓉拜洪七公为师,洪七公便传授郭靖降龙十八掌。
  虽然郭靖习得降龙十八掌,但并不以为意,洪七公问其原因,郭靖便将杨信的武功及事迹告诉了洪七公,洪七公一听便怒斥郭靖好高骛远、不切实际,世界上哪有这种武功,哪有妖怪。
  黄蓉也是如此。洪七公和黄蓉一致认为郭靖这个傻小子被人用障眼法之类的江湖手段给欺骗了,还责怪郭靖神鬼异志话本看多了,但郭靖是个死心眼,坚持认为自己没有看错。
  原本洪七公并不以为意,没拿这当回事,但在黄蓉的撺掇下,洪七公为了让郭靖安心地习武,便决定揭穿这种骗人的江湖把戏。郭靖路遇洪七公之地就在江南,离江南七怪所在之地很近,离嘉兴烟雨楼也不远,郭靖便将比武之约告诉了洪七公。
  洪七公也不愿千里奔赴登州,于是,三人便寻到了江南七怪,让江南七怪去寻全真教丘处机,让其履行比武之约。
  最初江南七怪也不打算应这比武之约,杨信的手段江南七怪多少有些了解,江南七怪打心里就认为郭靖根本就不是杨信的对手,比武,纯粹是自讨没趣。洪七公和黄蓉见状,更是认为郭靖和江南七怪都被杨信给骗了,更加下定了决心要揭穿杨信的把戏。
  于是洪七公让郭靖当着江南七怪的面,打了一套降龙十八掌,江南七怪心里多少有了点信心。有着洪七公做后盾,江南七怪也想一雪前耻,江南七怪之首的柯镇恶一咬牙、一跺脚便决定再续嘉兴烟雨楼比武之约。
  柯镇恶让郭靖勤练武功,然后便带着其余几怪直奔全真教。当江南七怪到达全真教并表明来意之时,全真七子之中的丘处机和王处一差一点笑出猪叫声。
  这摆明着是被打脸啊,而且还是被人踩在脚底用鞋底狠狠抽的那种,全真教掌教马钰虽然不知道江南七怪抽什么疯,但还是婉言拒绝了,认为再续比武之约已经没什么意义了。而且马钰也不认为郭靖会胜。与其让江南七怪受到折辱,不如就此不了了之。
  马钰虽然是好心,但这种行为在江南七怪看来就是折辱自己,不由分说便下了战书,并将郭靖已拜洪七公为师的消息告诉了全真七子,江南七怪径自下完战书,扭头就走,根本不给全真七子拒绝的机会。
  牵扯到洪七公,由不得全真七子不重视。全真七子之中的丘处机、孙不二等脾气火爆之人对洪七公多少还是有些不服的。
  身在江湖,逃脱不出“名利”二字,当年华山论剑,王重阳以一己之力打败东邪、西毒、南帝、北丐,力压群雄,声势一时无俩,当时的全真教是何等的风光,但王重阳死后,世人只知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之名,全真教多少有些落寞,庞大的全真教也只靠全真七子凭借天罡北斗阵撑着。
  如今,郭杨两家的后代,于嘉兴烟雨楼比武一事,原本是江南七怪与丘处机当年立下的约定,但洪七公的乱入,使得丘处机等人不得不往深处想,是不是洪七公不服全真教,毕竟全真教号称天下第一大教,但丐帮也号称天下第一大帮。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洪七公不止代表他一个人,还代表着他身后的丐帮。
  即使性情中正平和的马钰,也不禁皱紧了眉头,最终,全真七子带着战书,快马加鞭地赶到了山东东路益都府,面见杨信。
  “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事情就是这么个事情,贫道想请大帅赴约。”最终,还是丘处机硬着头皮站出来说道。
  “是不是最好让本帅以丘道长弟子的名义参加这场比武?”杨信似笑非笑地问道。
  “这样最好。”丘处机都感觉到很不好意思,尴尬的不行。
  “可以!”杨信忽然正色地说道。
  “什么?!”丘机处一愣,在丘处机的想法中,杨信只要去应约比武就已经谢天谢地,至于说杨信以自己徒弟的名的去比武,丘处机连想都没想过。
  “我是说过以,不过本帅是有条件的。”杨信开门见山地说道。
  “大帅请说。”马钰挺身而出说道,马钰最欣赏杨信这一点,什么事情都说在明面上。
  “本帅已经在山东东路站稳脚跟,基业已成,现在希望全真教弟子尽数归于本帅帐下。”杨信说道。
  “我们全真教不是早就在大帅您的帐下吗?”马钰奇怪地问道。
  “以往全真教虽归我所属,但相对来说,全真教拥有较大的独立自主权,此时与以往不同,我欲将全真教弟子一分为二,一部分加入六扇门,处理江湖门派争斗和抓捕通缉要犯为主;”
  “全真教另一部分弟子则为最精锐的弟子,与本帅军中精锐共同加入一个特殊部门,这个部门名曰锦衣卫,对外,负责侦察打探、收集军情、策反敌将等工作,对内则负责守卫值宿、掌直驾侍卫、暗中监视百官、巡查缉捕等工作。”杨信沉声说道。
  全真教弟子行军打仗或许不行,但是稍微训练用来打探消息、收集军情还是可以的,毕竟,全真教的弟子,尤其是精锐弟子都是轻功高手,至于他们能不能适应六扇门或者锦衣卫,那得经过后期的培训,毕竟现在只是草创,六扇门和锦衣卫的主要职责就是打探敌情,至于其他,慢慢完善即可。
  杨信麾下的士兵,打仗绝对是一把好手,但敌情侦察这块就显的有些不足,所以,杨信准备直接收编全真教。
  “可以!贫道这就回终南山,将全真教总坛搬至益都府,将教中弟子尽数遣往大帅帐下,入得军职,以大帅之令马首是瞻!”全真教掌教真人马钰回答的很干脆。
  马钰想得很通透,全真教已然与杨信捆绑成一体,可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既然如此,那又何必扭扭捏捏地搞什么欲拒还迎,索性直接彻底融为一体,只要杨信不倒,全真教便永存,大不了,这批弟子进入军中后,再重新招人罢了。
  而且马钰深知,军之中只有一个头,这个头就是杨信,马钰很聪明地舍弃了对教中弟子的领导权。
  杨信对马钰的智慧以及审时度势的眼光很满意。
  “好,那我们就兵分两路,本帅与丘道长前往嘉兴烟雨楼,马真人则与其他诸位真人回返终南山。”杨信说道。
  “大帅,且慢,全真教家大业大,门中弟子打点好一切尽数前往军中报道也需不少时日,贫道认为不必急于一时,贫道等师兄妹七人也想一睹大帅之武功,贫道等人想与大帅一同前往嘉兴烟雨楼,一观大帅与郭靖比武之盛况。”马钰道长连忙说道。
  杨信瞬间了然,全真教掌教马钰再具有智慧,性格再中正平和,他毕竟也是江湖中人,江湖中人好勇斗狠是刻在骨髓里的,再加之杨信武功过于神秘,身为武林中人怎么不想一睹杨信的武功?
  “可,那我们一起前往嘉兴烟雨楼!”杨信拍板说道。
  “善!”马钰等人对视了一眼,相视一笑。
  有着全真七子相陪,杨信索性带上了穆念慈、杨铁心、包惜弱和梅超风,杨信这段时间太忙,根本顾不上穆念慈,只扔给她一本《九阳神功》和《螺旋九影》让她修行,正好趁此机会,携美一游江南,同时增加与穆念慈的感情。
  杨铁心和包惜弱则是想回牛家村逛逛,牛家村在临安郊外,离嘉兴也不算太远,索性便一同前往,梅超风则负责保护杨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