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丐帮早就一哄而散了……”
“这不是藩镇这是什么?帮派是一个小朝堂,你洪七公身与大宋官家、金国皇帝、蒙古大汗在本质上没有任何区别,唯一的区别就是实力高低罢了。这才是本帅不允许帮派存在的根本原因!”杨信双眼紧紧地盯着洪七公说道。
“嘶~”洪七公瞪大了双眼,洪七公身为丐帮帮主,还真没往这方面想过,其实不止洪七公,任何一个帮派的掌门、帮主都没有往这方面想过,但没想过并不代表不存在。
“大帅的话也太过于危言耸听了吧?大宋朝堂也没有对丐帮赶尽杀绝啊。”洪七公有些尴尬地说道。
“因为你们丐帮还有用!起码现阶段还有用,自有宋以来,但凡辽金南下犯边,你们丐帮便北上抗敌,而且还是不用花军费的那种,大宋官家欢喜还来不及,怎么会对你们赶尽杀绝,即使要赶尽杀绝也会让你们死在战场上,在他们看来这是死得其所,但如果没有外敌呢?”
“洪帮主不会不懂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吧,前有梁山旧事,后有风波亭之事,大宋朝堂连忠心耿耿、赫赫战功的岳武穆都容不下,洪帮主凭什么认为会容得下你们丐帮?卸磨杀驴这种事赵宋可干的是非常拿手。”
“丐帮现今为什么没灭,一是因为你们有用,二是因为你们还不够强大,如果再强大一点,不用外敌出手,光是赵宋朝堂就能灭了你们。洪帮主,你现在还认为本帅是在危言耸听?”
“是不是危言耸听不重要,重要的是本帅治下绝对不允许非官方的帮派存在,如若洪帮主兴帮投靠,那很好;如若不是,那就请洪帮主南下吧,下次见面可能就是生死敌人了。”杨信说道。
杨信自认为对洪七公已经仁至义尽了,洪七公的呼吸更加急促了,一点也不像一个绝顶高手,反而像一个农家汉子。
“老叫花决定举派投奔大帅。”洪七公花了很长时间才平稳呼吸,然后缓声说道。
“洪帮主,不是本帅瞧不上你,而是本帅认为你代表不了丐帮。你信不信,你只要回到总舵,向各舵主、堂主宣布你的命令,你们丐帮会立即分崩离析,不说四分五裂,最起码得分成两派,一派追随你,另一派脱离丐帮自立,或许还有个中间派。”杨信说道。
洪七公的脸色再次剧变,洪七公发现自己把事情想简单了。
“那全真教为何就能轻易地全体投向大帅?”洪七公不解地问道。
“轻易?洪帮主哪只眼睛看到轻易了?当本帅还是世子,还在幼年之时丘处机丘真人便与本帅相识,而且通过十余的磨合才堪堪走到一起,至于为什么全真教可以全体投向本帅,很简单,本帅与全真教是利益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全真教为本帅的发展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
“最重要的是,以马钰为首的全真七子拥有对全真教的绝对掌控权,再加上丘处机和王处一道长的鼎力支持,马真人可谓是一言九鼎,能够全权决断全真教的一切事务。反观洪帮主呢?”
“还有,养兵千日,用在一时,养兵最耗钱财,没有全真教的大力支持,不应该说是全力支持,哪有本帅麾下的精兵?没有全真教,本帅哪有钱财打造武器?没有全真教,本帅怎么可能这么轻易地成为藩镇?”杨信反问道。
“这……”洪七公再次傻眼了。
洪七公发现,自己是真的想得太简单了,其实洪七公也是看到了全真教的发展潜力和未来的辉煌才下了投奔杨信的决心,本以为杨信会欣然接受,没想到人家根本没有将丐帮放在眼里。不但没有放在眼里,反而将敌人一样对待。
全真教是天下第一大教,丐帮是天下第一大帮,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洪七公自然不甘让全真教将丐帮甩在身后,原本王重阳一死,丐帮有强于全真教的迹像,但随着杨信的发迹,全真教又有了反超的趋势,洪七公在淡泊名利,但他毕竟是丐帮帮主,江湖中人,他的环境和见识,导致他不可能成为世外隐士。
江湖不仅仅是打打杀杀,还有人情世故,任你武功通天,也逃离不了这个怪圈。杨信除外,不止是杨信有着洪七公无法理解的三观,更因为杨信是局外人,看在任何问题大都用后世的眼光来看,这根本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杨信先天上已经立于不败之地,所谓的人情世故在杨信看来都是狗屎,还不如让百姓多吃一顿饭,穿件新衣服来的实在。
“大帅那怎样才能接受丐帮的投效?”洪七公有些泄气地问道,至于说反抗杨信,洪七公根本没敢想,自己和帮众引以为傲的武功在步枪这种武器面前屁用没有,想打也打不够啊。
“洪帮主如若有心投靠,就请先回丐帮总舵整顿丐帮,给你半年时间整顿,至于如何整顿,相信以洪帮的实力和手段轻松至极,什么时候做到对丐帮有着绝对的控制权之时,就光明正大地来投靠本帅吧,不过,现在的话可以在暗地里为本帅做事,也不需要丐帮子弟打打杀杀,只要暗中帮本帅传递一些消息即可,当然,本帅会付费的,按消息的重要与否来付费,具体如何,磨合一段时间便能知晓。”杨信说道。
洪七公的脸色仍然很难看,因为杨信给钱。
丐帮在打探消息这一块也很拿手,给杨信打探消息在洪七公的认知中本是应有之意,但杨信付钱就意味着打探消息这一举动的意义变了,双方根本不是上下属关系,而是平等关系。
“想我堂堂丐帮,势力庞大,弟子遍布天下,到哪里不都是以结实老夫,以与丐帮深有交集为荣,到了这里怎么变了,而且老夫诚心投奔还这么难?”洪七公深感挫败,内心深处无语问苍天。
第403章 提点郭靖 大战前的宁静
洪七公落寞地走了。
杨信看着洪七公落寞的身影平静地一笑,说实话,杨信如此对待洪七公一是因为打掉洪七公的傲气,二是因为,丐帮弟子鱼龙混杂,三教九流杂乱不堪,江胡义气太重,更有污衣静衣之分,更关键是他们太过于散漫和散乱了,杨信需要的是如臂指使的情报系统。
第三个原因是杨信压根不相信洪七公会真心真意地投奔,人是环境下的产物,在不同的环境之中想法不同,在杨信治下,洪七公或许一时热血产生了投奔的念头,但一离开这个环境,心中热血不再狂热,想法就会改变。
相比于丐帮,杨信更看重的是全真教,全真教乃天下第一大教,既然是江湖门派,又是玄门正宗,管教极其,杨信最看重全真教的原因是,门下弟子大多识字。
单从这一点,全真教完胜丐帮,一个有信仰、有文化的帮派绝对要比一个无信仰、没文化的帮派要好管理的多。
所以当全真教派中弟子来到杨信治下之时,杨信直接将全真教中弟子一分为四,将其中主修典型、偏文科类的弟子,去当老师;一部分会行医的,编入军中,成为随军医师之类的存在,还兼职随军牧师;长袖善舞、八面玲珑的部分弟子编入青龙会,让他们去江湖之中打探消息,顺便经商,为杨信筹集银两和物资;最后那部分尚武的,则加入锦衣卫。
为了防止全真教一家独大,杨信也从军中抽出同样的人手,一分为四,或去当老师,或者当军医,或去进入青龙会,或去进入锦衣卫;既然相互合作,又相互监督,杨信居中平衡。
接下来的时间便是杨信的潜伏时间和发展时间,铁木真虽然统一蒙古,但也要休养生息,消化战果,所以杨信有着充足的时间。
洪七公果如杨信猜测的那样,回到大宋之后便一去不复返,不但自己回来,还将郭靖忽悠走了,好在郭靖还挺知趣的前来道别。
“杨康兄弟,我要走了。”郭靖很不好意思地对着郭靖说道。
其实郭靖是一个很单纯又很复杂的人,来到自己的治下山东东路之时,杨信计划让郭靖将其母亲从蒙古接来这里,与包惜弱相聚,但不知道为什么,遭到了郭靖的拒绝,杨信也不在意,毕竟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想法。
说郭靖忠君爱国吧,他是蒙古的金刀驸马,为蒙古立下了汗马功劳;说他不忠君爱国吧,他还死守襄阳这么多年,带领武林同道共抗蒙元,总之,杨信感觉郭靖是一个很矛盾的人。
“人各有志,郭兄弟请自便。”杨信很无所谓地说道。
“杨兄弟对武穆遗书怎么看?”郭靖忽然问道。
“这应该是岳武穆根据自己的实战经验著述而成、集兵法于大成的一本兵书吧。”杨信很不在意地说道。
“杨兄弟对武穆遗书没有什么想法?”郭靖再次问道。
“是你问的,还是你师傅洪七公要问的。”杨信忽然笑道。
“是我想问,也是我师傅想问的。”郭靖尴尬了。
“一本兵书而已,我没有什么想法。”杨信很淡定地说道。
“传闻拥有了武穆遗书便能成为一代名将,便能驱逐鞑掳杨兄弟也是统兵之人,真的一点不动心?”郭靖仍然不死心地问道。
“兵书是死的,人是活的,武穆遗书只可借鉴并不能生搬硬套,否则便成了纸上谈兵的赵刮,再说,武穆遗书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强大,武穆遗书只是岳武穆的兵书而已,岳武穆活着的时候也不但没有恢复中原,连精忠报国的志向都没有完成,就被赵宋以莫须有的罪名用白绸绞死在风波亭了,更何况一本书。”杨信真的很不在意。
当然,杨信不在意武穆遗书的原因是,杨信麾下军队的作战方式与当今军队的作战方式根本就不一样,武穆遗书的作用大大减少。
“郭兄弟,蒙古的兵锋和兵威你是知道,大金国根本抵挡不住,孱弱的南宋更抵挡不住,金国完了便轮到宋国了。如果你想以一己之力力狂澜扶天倾,那听我一句劝,千万不要相信赵氏朝堂,你要做的应该是像我一样,行唐末藩镇之计,集军权、民权一把抓,全力练出一支精兵,这样,不管是进攻,还是退守都有一定的自主权。丐帮不足为重,真要到了战时,靠的还是纪律严明的军队,而不是散乱的帮派子弟,这一点,应该不用我多说。”
郭靖点了点头,郭靖是知兵之人。
“蒙古的朝堂和大宋的朝堂不一样,蒙古的朝堂根本就不完善,但正是因为不完善,在铁木真强大的集权下,才能爆发出强大的战斗力,因为他们力往一坏使;但是大宋的朝堂却是完全两样,赵宋官家根本没有帝王之像,垂拱之治意味着很多权力并不在他的手上,再加上以文御武的祖制,你要想力抗蒙古,有十分力气你只能使出一分,其余九分得用来处理南宋朝堂上的蝇营狗苟之事。”杨信拍了拍郭靖的肩膀说道。
“谨受教,如果我到了大宋,我该怎么做?”郭靖再次问道。
“首先,你得说服你的师傅洪七公全力助你,其次,你们可以暗中潜入朝堂,不管是威逼也好还是利诱也好,不管用什么手段,要得到一官半职,一定是掌军的那种,然后回到自己的驻地,像我一样就行了,军政民政大权一把抓,均田免粮,收当地百姓之心,谁反对就杀谁,尽可能地做到集权。如果你没有好的地方之选,你就去重庆府。”
“八百里川蜀之地足够你纵横捭阖,且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依据地利,完全可以抵消蒙古军队骑兵的优势,根据当地的地形,训练出一支能打能拖的山地战兵。当家汉祖刘季靠汉中之地起家,兵出川蜀夺其天下,你郭靖也可以效仿之。”
“当然,这很难,首先你得说服你的师傅洪七公,洪师傅虽然不是老顽固,但长久以来的教育使他形成了自己的行事准则,这一点就很难办;再一点,你如何取得官职,别说你组建义军,那根本没用,在赵宋官员的眼中,义军就是叛乱,他们会不遗余力地来围剿,只有依靠赵宋这颗树,才能得到你想要的;最后一点,当然是小心赵宋官家的清算,风波亭之种事都能做出来,更何况你这种些许小事。”杨信侃侃而谈道。
“多谢!杨兄弟,我有最后一问。”郭靖说道。
“请问。”
“杨兄弟,你如此真心真意地坦承相告,就不怕战场之上你我兵戎相见?如此做,你岂不是在养虎为患?”郭靖问道。
“不怕!真要到了你和兄弟兵戎相见的那一天,便说明这天下便是你我二人的了,我不会投降异族,我相信你也不会,既然你们二人争夺天下,那无论谁输谁赢,都是汉家子重掌天下,你我之间的胜负便不再重要,所以也没有养虎为患这一说,最重要的一点,我相信,你们根本不是我的对手。”杨信豪气地一笑。
郭靖深深地看了杨信一眼,郑重地行了一礼,然后就走了。郭靖一走,黄蓉也偷偷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