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诸天之逆天改命-第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纳兰元述心底升起一股深深的无力之感,一边是死气沉沉、令人绝望的朝廷,一边是欣欣向荣、充满朝气的杨信叛军,而且这叛军的实力还如此强大,只要杨信举旗,倾刻之间便会占据两广,然后北进两湖,进而席卷天下。
  如果再有外敌入侵,华夏大地将是生灵涂炭,以纳兰元述此时对世界和对杨信的认知、理解,在这场战争中,朝廷根本不可能是最后的胜利者,届时,旗人面临的绝对是高高举起的屠刀。
  “如果大帅夺得天下,敢问大帅如何处置旗人?”纳兰元述忽然问道。
  “不管是满族还是蒙族,我会没收其大部分家产,然后再剥夺其特权,我虽然做不到绝对的公平,但能做到相对的公平,对待他们,一视同仁。想活就得劳动,或者种地,或者经商,或者从工,从政的话也可以,不过得必须经过严格的考试和政审,总之,想要活,就得凭自己的双手努力,哪怕你去天桥卖唱也可以,只要不违法就行,我不会赶尽杀绝,但也别指望对其令眼相待。”杨信平静地说道。
  纳兰元述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生怕杨信会举起屠刀,对旗人斩尽杀绝,还好,杨信只是剥夺其部分家产和特权,这也是新政权建立的应有之意。
  “敢问大帅,为何还要剥夺其大部分家产?”纳兰元述问道。
  “旗人不事生产,享受国朝优待二百余载,是时候出出血了,否则,是对百姓的不公。”杨信说道。
  纳兰元述点点头,这就跟贵族犯了事,被剥夺财产、贬为庶民的道理一下,只不过,造反或者说革—命,可比贵族犯事严重多了,这是本质上的不同。
  “大帅,纳兰元述愿降!”


第56章 再建军港
  “好,欢迎元述兄归附。”杨信微微一笑。
  杨信相信这是纳兰元述深思熟虑后做出的选择。纳兰元述作为旗人中难得的人才,投降杨信,无非是保住旗人们的生命;做为满清官员,投降杨信,也无非是想护国护民。
  因为在演武堂,经过无数次的推演,推演中清倭海战的胜负大概是四六分,清四,倭六,也就是说倭国胜率较大,但没有形成绝对之势。
  可是,纳兰元述却是非常明白,德意志教官只是单纯地从军事角度做出的推演,忽略了政治因素,以及朝廷内部的勾心斗角和掣肘。
  纳兰元述明白,大清的胜率远没有达到四成,而且还有杨信在一旁虎视眈眈呢。这段时间以来,纳兰元述在军营中的经过深入了解杨信兵力、装备以及战术等,并亲自体会杨信军队的战力,非常明白,大清军队根本不是杨信军队的对手,索性,纳兰元述便投了杨信,借杨信之势护国护民,顺便保全旗人的性命。
  “我这就准备投名状。”纳兰元述说道。
  “哦?是何投名状?”杨信好奇地问道。
  “下官准备向兵部推举大帅为雷州府总兵,有这层身份,大帅不管是扩军还是建设军港都方便很多。”纳兰元述正色地说道。
  “有雷州府总兵这个职位行事确实方便,不过没有必要,我军在雷州府总兵归你这个提督管辖,且在雷州府的部署已经完成,剩下的只需要以你的名义行事即可,我要琼州府总兵之职。”杨信说道。
  “琼州府总兵?”纳兰元述一愣。
  “是的琼州府总兵。”杨信说道。琼州府也就是后世的海南岛之地,杨信看上了海南三亚的榆林港,这也是后世南海舰队主要的海军军港和军事基地之一,杨信始终觉得,只有一个军港太过于保守和单一,杨信要另外开辟打造新的军港,使之互成犄角之势。
  “琼州府不比北地,大帅想担任琼州府总兵,只需要在下上报兵部即可。”纳兰元述表示这完全没有问题。
  杨信点了点头,纳兰元述的提督一职的全称为提督军务总兵官,从一品武职,负责统辖一省陆路或水路官兵。提督是各省绿营最高军事主官,而琼州府的绿营总兵本身就归纳兰元述管辖,而杨信早期捐的六品千总的武职也属绿营,这属于绿营内部的晋升,只要上报兵部即可,这等小事根本不会出现在光绪或者叶赫那拉氏的面前。
  “正式任命下来需要多久?”杨信问道。
  “正常流程下来得半年左右。”纳兰元述说道。
  “太久,我等不及。”杨信说道。
  “其实不用等,两广地带的绿营已经裁撤为巡防营,而巡防营又都换上了大帅的人,大帅已经是两广之地绿营的实际控制者了,根本不需要等,大帅虽然不具其名,但已具其实。”纳兰元述说道。
  “那算了,不用向兵部报备了。”杨信直接挥挥手说道,杨信注重实际,而不在乎那些虚名。
  “我需要征辟琼州府榆林港之地,你来安排。”杨信说道。
  “是,大帅。”纳兰元述连忙说道。
  “元述兄,回广州吧,继续做你的提督大人。”杨信忽然说道。
  “大帅就这么放心让我回去?”纳兰元述不禁一愣。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如果我连这点格局和器量都没有,还怎么行那换天之举。”杨信毫不在意地大笑道。
  杨信放纳兰元述回去的原因有二,其一,杨信已经软禁纳兰元述半年之久了,广州城那边早就蠢蠢欲动了,一省提督无故消失半年之久,是个人都会觉得不对了,这个时候,不管是继续扣住纳兰元述,还是放走纳兰元述,结果都一样。
  继续扣住纳兰元述,清廷再无能,也能查出雷州府的异样,放纳兰元述走,即使纳兰元述是诈降,跟扣住纳兰元述的结果是一样的,索性还不如放他回去,万一人家是真降呢,总不能寒了纳兰元述的心。
  其二,杨信不怕纳兰元述诈降,随着巡两省的巡防营全都换成了自己人,杨信根本不怕纳兰元述诈降,大不了当即就掀桌子,打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旗帜,提前举旗罢了。
  “元述兄,回到广州之后有三件要务要做。”杨信说道。
  “请大帅下令。”纳兰元述将自己的位置摆得很正。
  “其一,紧抓住巡防营的兵权;其二,尽可能地多捞钱;其三,我会借用元述兄提督之名行事,希望元述兄有个心理准备。”杨信说道。
  “卑职明白。”纳兰元述立刻说道。
  杨信当晚准备酒宴,为纳兰元述践行,第二天,纳兰元述带着心腹急匆匆地回往广州。
  “军座,就这么让纳兰元述走了?”鬼脚七问道。
  “不走还能如何?留在这里浪费粮食吗?”杨信眼睛一翻,说道。
  “纳兰元述毕竟是旗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万是一诈降呢?”鬼脚七沉声问道。
  “无妨,到了此时,诈降已经没有意义,我军已成,又以巡防营之名深入各个大城,如有异动,只需一封电报便可举事,纳兰元述是聪明人,不太可能行诈降之事,而且,他还将他的提督大印留在了这里,好方便我军行事,不过,也不要大意,发电报告诉广州城巡防营的将士们以及我们的暗桩,不要放松,要严密纳兰元述一行人,同时还要监视京师和外界,一有异动,立即发报,大不了我们当即举事。”杨信看着纳兰元述远去的背影说道。
  事实上,纳兰元述在回到广州后,思想上确实有些摇摆,想要秘密上书京师,密告杨信有谋反之意,但一想到杨信的兵锋,再一想到虎视眈眈的倭国以及泰西诸国列强,还想到那令人绝望的朝廷以及无休止的内斗,纳兰元述的最终将密折烧了个一干二净。
  纳兰元述的回归是蠢蠢欲动的两广官场恢复了平静,而且纳兰元述回归后根本不与两广总督李瀚章争权,只是严抓巡防营的兵权,纳兰元述本身就是广州提督,抓巡防营的兵权也是应有之意,两广总督李瀚章根本不在意。
  至于纳兰元述开始疯狂地捞钱,两广总督李瀚章更不在意了,不捞钱的官员才不正常呢,更何况他自己也在捞钱,以己渡人,两广总督李瀚章认为纳兰元述的行为再正常不过了,根本没上心。
  至于琼州府的巡防营驻地改到榆林港,两广总督李瀚章更不在意,甚至李瀚章连榆林港在哪都不知道,在李瀚章的眼中琼州府根本就是个不毛之地,纳兰元述愿意折腾就让他折腾去吧,只要纳兰元述不与自己争权,别的事,李瀚章根本就不在意。
  有纳兰元述这尊大神在前面为杨信遮风挡雨、保驾护航,杨信的一切事宜进展的都非常顺利。


第57章 剑指黄海
  就这样,两年时间匆匆而过,杨信一直在暗中默默地发展、积蓄力量。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显然,杨信是准备在沉默中爆发。
  正在这时,德皇威廉二世突然给杨信发来贺电,杨信所购买的战舰已经建造完毕,并且全部下水,当然,这其中华夏劳工出力不少,同时,海军学院的华夏学子们也都顺利毕业,可以上舰服役了。
  杨信接到电报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当即回复德皇威廉二世,对其表示感谢,并提议是时候组建德华联合舰队。德皇威廉二世本就有此意,立即着手组建德华联合舰队。
  杨信并没有下令立即将战舰开回国,而是致电梁宽,让梁宽带着毕业的学员们在德意志海军之中服役,在实践中学习海军的知识和技能,待舰队形成战斗力后方能回国,杨信将实习时间定为两年。
  同时,杨信致电远在米利坚的孙文和远在不列颠的黄飞鸿、十三姨,让他们将毕业的学子们送上各自国家的战舰服役。待两年后,前往德意志汇合,届时,磨合后再开着战舰回归。
  这一等又是两年的时间过去了,学员们经过两年的服役和拼合地学习、训练以有实战,舰队终于形成了有效地战斗力,待孙文、黄飞鸿、十三姨带着各自看管的学员前往德意志汇合后,杨信便立即下令,舰队返航。
  德意志也派出与杨信的舰队同等数量和同等级别的战舰,与华夏舰队组成德华联合舰队,浩浩荡荡地开往远东的华夏。
  此时杨信已经建好了两座军港,每座军港都可以纳德华联合舰队,同时,杨信将陆军扩增至两个集团军,在纳兰元述的配合下,暗地里完全控制了两厂,两广总督李瀚章也是只表面的当权者,实际上根本调不动两广的一兵一卒,哪怕是连衙役也调不动,因为,这些人全都被杨信换成了自己人。
  杨信给德华联合舰队下的第一个命令便是:在不暴露的前提下,秘密地将舰队由德意志开往华夏。
  这是一道考验舰队真实实力与船员素质的命令,将舰队由德意志开回华夏,是个成建制的远洋舰队都能做到,但不暴露在各国列强的视线中却是很难,因为这意味着舰队不能在大的港口补给,因为一旦补给,势必会暴露。
  做为德华联合舰队的战术指挥官海因里希亲王并未反驳杨信的命令,也没有提其他要求,而是一言不发地忠实地执行了杨信的命令,这也体现出德意志海军上至军官下至士兵的绝佳服从性。
  德皇威廉二世也想见证一番德意志海军是否有实力将德华联合舰队由德意志带回远东,表现的极为关注。
  就这样,在杨信和德皇威廉二世的密切注意下,在海因里希亲王的指挥下,德华联合舰队克服种种困难,以极大的毅力和高超的战斗素养,躲开各国列强的视线,花了五个月的时间,秘密地将联合舰队开到了琼州府的榆林港。
  榆林港港湾水深浪静,群山环抱,为天然良港,榆林港以东,海岸曲折,港湾较多,有虎头岭、琼南岭、赤岭、南湾岭等点突出海面,怀抱亚龙湾,土曲湾、陵水湾,可以点制面。榆林港以西,海岸平坦,有鹿回头、马岭、南山岭等点突出海面,与东、西瑁州岛构成海上屏障。
  为什么选择榆林港,是因为榆林港相对比较隐秘,而且整个琼州府比较偏僻和荒凉,最重要的是,榆林港方园近百里全部落入了杨信的手中,所以杨信选择了榆林港。
  杨信为归回的海军学子们举行了盛大的迎接晚会,为了迎接他们,杨信甚至连远在安南的九宫真人和身在广州的纳兰元述秘密招了回来。
  杨信清晰地看到纳兰元述看到无畏级战列舰那巨大的身影时,瞳孔收缩的情形,纳兰元述本以为北洋水师的定、镇二舰已经是海上巨无霸,没想到与无畏级战舰相比,简直就是小儿科,而且单单无畏级战舰就有八艘,再加上德意志的八艘无畏级战列舰以及其他战舰,纳兰元述没有被这遮天蔽日的战舰群吓趴下,已经是他心理素质极强了。
  在这一瞬间,纳兰元述对杨信的信心达到了顶点,什么北洋水师,什么淮军、楚军之类的,统统被纳兰元述抛在脑后,纳兰元述在此刻才真正明白杨信曾经说过的一句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