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这一瞬间,纳兰元述对杨信的信心达到了顶点,什么北洋水师,什么淮军、楚军之类的,统统被纳兰元述抛在脑后,纳兰元述在此刻才真正明白杨信曾经说过的一句话:正义和公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
时隔四年再相见,孙文、梁宽、黄飞鸿和十三姨成熟了很多,他们四人远在海外也没有闲着,不但与学子们共同进入海军学院学习,还跟学子们一起踏上军舰服役,孙文、梁宽、黄飞鸿和十三姨已经是一名合格的战舰指挥官了,做舰队的总指挥可能略显稚嫩,但成为一舰舰长却是游刃有余。
他们唯一所欠缺的就是大规模的实战了,像在战舰服役时的实战只是小打小闹,剿灭海盗而已,算不上真正的战斗。
接下来,迎接他们的将是真正的大海战!
杨信一直关注着倭国的动向,当吉野号被倭国从不列颠运回其本土之时,杨信便知道,改变倭国、大清命运的甲午海战已经快要到来。
此时,杨信将目光已经聚焦在高丽和大清的黄海之间,高丽已经爆发了东学党起义,十五日前,大清帝国也刚刚派遣直隶提督叶志超和太原镇总兵聂士成率淮军两千人在朝鲜牙山登陆。
五日前,倭国也派遣军队在仁川登陆,大战一触即发。
杨信知道,高升号事件即将发生,而高升号事件的发生,则缓缓地揭开了清倭甲午战争的序幕,清倭甲午海战即将爆发。
杨信让德华联合舰队的士兵们先休息了一个星期,然后用一星期做一些恢复性的训练,再用两个星期的时间为德华联合舰队准备弹药和补给。
此时,已经到一九八四年八月二十一号,与记忆中的清倭甲午海战发生的时间已经不足一个月,杨信当即登上战舰,亲率战舰直奔黄海大东沟。
第58章 鹬蚌相争
黄海大东沟,在海图上只是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一个点,而在实际的海域中,面积极为广大。杨信率领着德华联合舰队并没有驶进此片海域,而是在此片海域潜伏起来。
海面之上一览无余,德华联合舰队只能通过距离和以机动的形式躲避倭国和北洋水师的视线,同时,杨信也将潜艇给散了出去,让潜艇通过潜望镜侦察,来充当舰队的眼睛。杨信在德华联合舰队的每一条战舰上,每一艘潜艇上都配备了发报机,所以杨信能得到第一手信息,方便舰队机动出敌方的视线。
此时的潜艇还是秘密武器,不管是倭国联合舰队还是北京水师根本没有声纳探测器等先进设备,观察敌情完全靠了望员和望远镜,所以潜艇充当眼睛就目前来说是种明智之举,但也是无奈之举。
“军座,倭国联合舰队会来吗?”纳兰元述问道。
纳兰元述一直很好奇,杨信哪来的情报,能将倭国联合舰队的行踪和北洋水师的行踪精确到秒。
如果说北洋水师的行踪还能打探的如此清楚,纳兰元述还能理解,但能将倭国联合舰队的行踪打探的如此清楚那太过于不可思议了。纳兰元述曾发动自己的力量打探倭国舰队的行踪,但是连根毛都没打探出来,可见倭国为了赌这次国运之战,做了极其严密的防范措施。
“会的,倭国联合舰队会来的。”杨信十分肯定地说道。
杨信话音刚落,通信兵立即传来信息:“报告,我部发现,北洋水师开始返航。”
杨信看了看手表,此时已经是一八九四年九月十七日上午八时,在接下来的四个小时内,北洋水师将会于倭国联合舰队遇上,然后爆发东亚地区最大的一场海战。
杨信所要做的就是等,等双方鹬蚌相争,然后渔翁得利。
孙文、黄飞鸿、梁宽、十三姨、九宫等人也深知此战不但是改变倭国命运的转折点,也是改变华夏命运的转折点,更是改变世界格局的转折点,纷纷深呼吸,调整自己因异样激动而狂躁的心,并闭目养神,争取以最好的精神状态来面对这场战争。
海因里希亲王等德意志海军从军官到士兵则显得轻松了许多,在他们看来,即使北洋水师和倭国联合舰队联手,也不是自己的对手,哪怕将德华联合舰队单独分开,北洋水师和倭国联合舰队联手也不是自己的对手。
毕竟,实力在那摆着呢。
杨信本以为自己能够做到心如止水,没想到自己面对这一战也是心情异样的紧张,杨信舔了舔因紧张而干涩的嘴唇,深呼吸,使自己平静下来,同时让潜艇部队严密监视着这一片海域,一有风吹草动,立刻发报。
“报告!北洋水师所在方位的西南方位发现黑烟,疑似倭国联合舰队。”通讯兵的声音传来。
杨信等人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
“倭国联合舰队来了,终于等到他们了。”杨信深吸了一口气,冷静地说道:“再探。”
杨信的命令下达三十分钟之后,最新敌情传来,“发现倭国联合舰队战舰吉野号、高千穗号、秋津洲号、浪速号、松岛号、千代田号、严岛号、秋立号、比睿号、扶桑号、西京丸号、赤诚号十二艘战舰。”
消息确定,众人紧张的心终于平静了下来,不怕倭国联合舰队来,就怕倭国联合舰队不来。
倭国联合舰队可以说是精锐尽出,反观北洋水师一方也是如此,定远、镇远、经远、来远、致远、靖远、济远、平远北洋主力战舰八大远,以及超勇、扬威、广甲、广丙和镇南、镇中两艘炮舰以及福龙、左一、右二、右三四艘鱼雷艇。
单从战舰的排水量和数量上来看,北洋水师其实并不弱于倭国联合舰队,但北洋水师的主力战舰八大远已经服役十余年之久,设备老化,而倭国联合舰队的战舰则是此时最选进的战舰,速度和火力远强于北洋水师,装甲方面弱于北洋水师。
“报告,倭国联合舰队开始靠进北洋水师。”通讯兵将及时地将最新战况报告给杨信所在的旗舰。
又过了三十分钟,此时已经是十二点五十分,最新战况传来,“报告,定远舰开炮,战斗开始!”
“终于开战了!”
“开战了!”
孙文、黄飞鸿等人开始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等,等他们两败俱伤,记住我们的作战目标:全歼倭国联合舰队,俘获北洋水师。”杨信沉声说道。
得到杨信的命令后,众人开始静下心来,关注海上的战事。
战斗开始不久,北洋舰队旗舰定远舰由于下水十二年,久已失修,舰桥被突然开火的大炮震塌,丁汝昌摔伤,信旗被毁。丁汝昌虽然拒绝随从把自己投入内舱,坚持坐在甲板上督战。可是他只能鼓一舰士气,战斗刚开始,北洋舰队就失去了指挥,只能各自为战。
“废物!”纳兰元述听到战报后恨声说道。
“还有那李鸿章李中堂,为什么要让陆军出身的丁汝昌当水师提督,论海战,刘步蟾、邓世昌、林泰曾都是海军专业,哪个不比他强?”纳兰元述又骂起了李鸿章。
“这就是正治。丁汝昌资历深厚,编炼过新军,对洋务有一定的了解,又多次去海外买舰,最重要的是,丁汝昌跟李鸿章是老乡。”杨信幽幽地说道。
“该死!”纳兰元述恨恨地说道,纳兰元述身为旗人当然明白朝廷取才根本不是看这人有没有才能,而是先看出身。
“刘步蟾为什么不升起将旗继续指挥战斗?”纳兰元述问阴沉着脸问道。
“因为丁汝昌还没有死,更是因为丁汝昌不放权。”杨信冷声说道。
纳兰元述沉默了,双拳紧握,但没有任何办法,只能通过通讯兵了解前方的战况。
北洋水师由于失去旗舰的指挥,只能各自为战,好在各舰在各自管带的带领下奋勇杀敌,才使战况没有出现一边倒的情况,而是势均力敌,各有损伤。
“我们什么时候动手?”纳兰元述忽然问道。
“等一个恰当的时机。”杨信说着,一边让舰队开始向着战区驶去。
此时不管是倭国联合舰队还是北洋水师,他们的双眼中只有对手,忽略了缓缓逼近的德华联合舰队。
“报,北洋水师超勇号沉没。”
“报,北洋水师济远舰、广甲舰临阵逃脱。”
杨信的脸色瞬间黑了下来。
第59章 撞沉吉野
“该死的方伯谦,致远舰还没沉没呢,就想着逃跑。”杨信恨声说道。
清倭甲午黄海海战,出现了“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致远舰管带邓世昌这样的英雄,但也出现了方伯谦、吴敬荣这样临阵脱逃的懦夫。
济远舰、广甲舰的临阵脱逃对北洋水师的影响是致命性的,首先是在气势上弱了,其次是在实力上削弱了北洋水师,这样会使得北洋水师的士兵在悲愤之时也会感觉到一股冰冷的绝望。
方伯谦、吴敬荣这种行为对北洋水师,对华夏来说简直就是背叛。
“命令潜艇部队,击沉济远舰和广甲舰。”杨信犹豫了一下,还是对着海因里希下达了命令。
海因里希亲王也犹豫了下,还是将杨信的命令下达给了潜艇部队。因为按照约定,杨信是战略指挥官,海因里希亲王是战术指挥官,此时,杨信下达命令的时机介于战略与战术之间,严格地说,杨信的命令有点越权,不过,最终海因里希亲王还是执行了杨信的命令。
“我们什么时候动手?”海因里希亲王问道。
“盯紧致远舰!”杨信忽然开口说道。
“什么?”海因里希亲王不禁一愣。
“致远舰下沉之时,便是我们动手之际。”杨信说完,便闭上了双眼,杨信明白,刚刚海因里希亲王的问话是在要战斗的指挥权,杨信索性便将舰队的指挥权交给了海因里希亲王。
方伯谦的济远舰和吴敬荣的广甲舰刚刚逃离交战区,正沉浸在逃出生天的喜悦中时,忽然两舰同时剧烈地晃动起来。
“中弹了。”这是两舰官兵的第一反应,但任凭他们怎么察看,也不知道攻击来自何方。
攻击当然是来自海下,潜艇部队接到杨信的命令后,立即结队,使用狼群战术,在头狼的带领下对济远舰和广甲舰发动了鱼雷攻击。
济远舰和广甲舰只关注海面上的敌人了,根本没有想到这个时代还有自海下攻击的手段,瞬间被击中,慌乱中的济远舰和广甲舰接连中了两发鱼雷后,缓缓地下沉。
由于济远舰和广甲舰逃出了交战区,也远离了北洋水师和倭国联合舰队指挥官的视线,两舰的沉没根本没有翻起任何风浪,就在黄海海域中无声无息地沉没了下去。
海因里希亲王在接过指挥权后,下令整支舰队进一步向交战区逼近,同时命令潜艇封锁整片海域,全面包围北洋水师与倭国联合舰队的交战区。
战舰多,大炮多,炮管粗,就是这么任性。
海因里希亲王下了一连串的命令后,德华联合舰队所有人的目光都紧紧地聚焦在致远舰的身上,致远舰沉没的那一刻,便是德华联合舰队发动攻击的那一刻。
此时,北洋水师阵型全乱,腹背受敌,冲杀在前的致远舰受到倭国吉野号、高千穗号集火打击,致远舰船体多处受伤,船身倾斜。
更令致远舰雪上加霜的是,倭国的赤诚号、比睿号也加入对致远舰的围攻行列,此时,致远舰已经全身着火,邓世昌见无力回天,决定全力一博,喊出了那句后人家喻户晓的呐喊:“撞沉吉野!”
“撞沉吉野!”
这是北洋水师不屈的呐喊之声,也是华夏子民不屈的呐喊之声。
致远舰全力冲向吉野,向着吉野号的右舷高速撞去,吉野号官兵大惊失色,拼命逃窜,并向致远舰发射鱼雷,致远舰躲过一枚鱼雷,但不幸被另一枚鱼雷击中,致远舰受到致命的创伤,舰体分裂,并快速下沉。
与此同时,在一旁虎视眈眈的德华联合舰队的指挥官海因里希亲王,冷冷地吐出两个字:“进攻!”
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坠落海中后,其随从刘忠以救生圈相救,被他拒绝。
“我立志杀敌报国,今死于海,义也,何求生为!”邓世昌说完,便闭上双眼,准备自沉。
邓世昌所养的爱犬拼命地游至邓世昌的身旁,张开大嘴咬住邓世昌的胳膊,前来相救,邓世昌已经心存死志,誓与军舰共存亡,毅然将自己的爱犬的头按入水中,准备与致远舰共存亡。
“大人!”邓世昌的随从发出一声凄厉地嘶吼,并拼命地向着邓世昌游来。
邓世昌本以为自己的随从要前来营救自己,遂大吼道:“我意已决,不必再劝。”
邓世昌话音刚落,背后传来一声声剧烈的炸响,震得邓世昌耳朵差一点失聪。邓世昌下意识地回首望去,只见致远舰的宿敌吉野号整个船体被炸成了两截。
“这是?……”邓世昌大惊。
“大人,快看远处!”邓世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