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以提供决策但不能独立决策。
张松溪这个人总体来说,好谋而少断!
不要小瞧了这半成利润,如果市场铺开来,这半成利润足比金山。杨信为什么非要给张松溪半成利润?张松溪施恩三大镖局这只是其一,其二就是杨信想拉笼张松溪,让张松溪成为自己的军师,而不是成为宋远桥的军师。
不管在任何时代,人才,都是最重要的,武当派中能打的不少,但真正能为自己出谋划策、分析局势的唯有张松溪一人。所以,杨信要笼络住他,而杨信笼络人的方式,一向是金钱开道。
再加上杨信是内定的武当派第三代掌门,杨信不相信张松溪会逃出自己的掌心。
“松溪,既然青书强烈让你拿这半成你就拿着,你是青书的四师叔,青书还能害你不成,老道我孑然一身,就不要这半成利润了吧。”张三丰说道。
“既然太师傅不要这半成利润,那这半成利润就归于武当派吧。”杨信说道。
“这……武当派啥也不干,就空凭白得三成半利润不好吧。”张三丰有些纠结地说道。
第163章 财源滚滚
“太师傅,武当派怎么可能会没有任何投入呢?徒孙的一本身领以及地位都是武当派的投入啊,还有生产用地等,都是武当派的投入啊,如果不是徒孙有大事要做,武当派只占三成半我还嫌少呢。”杨信说道。
好话谁不会说,先让张三丰高兴了再说,说白了,杨信这是通过利益,将武当派牢牢地绑在自己的战车上,杨信还嫌捆绑的不够结实,又缓声说道:“如果大事可成,武当教派可为开国国教。”
利润说完了,该用大义压人了。
杨信的话令在场所有的人呼吸再次一窒,武当属于道家门派,但张三丰出身少林却是自己一生都抹不开的污点,这也是张三丰明明已经有了辗压少林的实力还偏偏一忍再忍的原因。
如果将武当立为国教,那谁也不敢再拿张三丰的出身说事,而且,少林什么的统统都得靠边站,张三丰再是一代奇人,绝世大宗师,将道统发扬光大也是他的本能执念。
“青书此言当真?”张三丰震惊地问道。
“当真!徒孙如违背此言,当如此剑!”杨信说完,抽出身上的长剑,一折,将长剑轻松折成两断,“如果青书真的违背此言,太师傅可与诸位师叔亲手斩杀与我。”
“好!我武当派自今日起,全力支持青书。松溪,你这就联系虎踞、燕云、晋阳三大镖局的总镖头来我武当。”张三丰立即说道。
“是,弟子这就去联系他们。”张松溪说完,便去联系三大镖局。
随着张三丰一句全力支持青书,整个武当派犹如一部战争机器般开始运转起来,找厂地,建工厂,进源材料,招收工人等等这一切,按部就班地运转起来。
古代交通极其困难,且花费时间很长,当虎踞、燕云、晋阳三大镖局的总镖头亲自来到武当后,在武当后建立的工厂早已经生产出了海量的成品。至于销售之事,也不用杨信出面,直接由张松溪来谈,有张松溪的面子,又有武当背书,再加上香皂、香水和蜡烛的竞争力确实很强,以及杨信提前画好的大饼和一碗碗的毒鸡汤。
三大镖局的总镖头犹如打了鸡血一般,纷纷拍着胸脯表示,要将这三件商品铺满市场,这时,张松溪按照杨信的暗中吩咐,让三大镖局为武当收容一些孤儿前来。
说白了,杨信还是借用上个世界成功的套路,收容孤儿充当自己的亲信。三大镖局的总镖头再次拍着胸脯表示,这都不是事。能是什么事?再是事,在这一成利的面前都不叫事。
三大镖局的总镖头都是精明人,很轻易地便看清了香皂、香水和蜡烛的价值,收容一些孤儿就是管几顿饭的事儿,这点事能花多少钱?在一成利前啥也不是。
三大镖局的总镖头直接带着货款走了,并相约每三个月来拿一次货。而武当这边,仍然在加点加班地生产着,武当派财大气粗,前期垫资这点事根本难不倒武当,杨信连用自己储物空间内黄金、钻石的机会都没有,武当派直接完成了前期注资。
用张三丰的话来说,武当派前期不拿点钱,后面的分红拿着心里不舒坦,这期间最忙的不是杨信,杨信交会了工人如何制作,并将生产方式改成流水线的工作方式就完事了,最忙的是张松溪。
或许是杨信画的饼太大,也或许是杨信给张松溪灌的毒鸡汤太饱,张松溪整个人也如同打了鸡血一般,上抓人事,下抓生产,内抓财务,外抓销售,整个一现代职业经理人的架式。
杨信也乐得轻松,直接当了甩手大掌柜,仍然按照以前的作息规律修行,无事之时不是去工厂转一圈,就是与张三丰坐而论道,生活过的很是充实。
还不到三个月,也就是两个月的时间,三大镖局拉着钱财着急忙慌地回到了武当,同时,也将收拢的孤儿带到了武当。三大镖局纷纷表示,产品销量太好,市场逐步打开,两个月前拿的那些试水的产品已经脱销,希望再次拿货。
张松溪见状,直接三大镖局将这两个月生产的货提走,同时利用第一批回款,开始扩大厂房,大肆招收工人,增加生产线。
杨信适时提出培养信鸽,建立飞鸽传系统。张松溪忙的脚不沾地,飞鸽传书系统的组建交由殷梨亭负责。
杨信则接手了这批孤儿,这些孤儿总共六十个,他们以前生活极惨,杨信看到他们瘦骨嶙峋的身体后,也没有太早的调教他们,只是先养着他们,先让他们的身体恢复元气再说,杨信还为这些孤儿找了几个先生,教他们识字,不求让他们能够金榜题名,只求他们能认字,能够读懂军报就行。
而在这时,宋远桥横插了一手,对这些孤儿逐一摸骨,从这六十名孤儿中挑出六名资质最好的,收入武当门墙,当作武当派弟子培养。
杨信估计,这是宋元桥遏制杨信的一种手段。在宋远桥看来,只要自己将资质好的孤儿收入门墙,那些资质差的再怎么培养,培养出来的人才也比不过武当派弟子。
杨信也不介意,杨信走的是争霸模式,又不是走的江湖模式,这样做也好安宋远桥的心,安武当的心,安张三丰的心。杨信不相信宋远桥这种举动背后没有张三丰的指使。
张三丰再传奇,也脱离不了这个时代的束缚,在武学修养方面,张三丰绝对是大拿,万中无一的绝世大宗师,但在眼光、格局等方面,远不如跳出了历史长河、在后世接受过信息大爆炸冲击的杨信。
在接下来的一年中,杨信仍然是按部就班的修炼,三大镖局渐渐的全面打开了市场,货物需求量大增,张松溪直接在武当山脚下建立起庞大的生产工厂,加大了产量,同时也带来了巨量的金钱。
当年底分红之时,张松溪虽然是大侠,也号称视金钱如粪土,但当一堆堆数之不尽的粪土堆在他眼前之时,张松溪感觉自己犹如在梦中,整个人都找不到北了,分红那几天,张松溪都不知道怎么过来的,他这一辈子可没有见过这么多钱啊,而且这还只是他半成的分红。
那一成是多少钱,三成是多少钱,三成半又是多少钱,别的不说,单单赚钱方面,张松溪愿称杨信为最强,同时,张松溪心中也彻底下了一个决定,那就是坚决跟在杨信身后。
有了钱的张松溪明显地感觉到腰杆子更直了,也更加相信杨信说的那句话:能用钱解决的事情都不叫事,如果钱不能解决,说明钱还不够多。有钱,不但能使鬼推磨,还能使磨推鬼。
张三丰以及武当七侠中的其他六侠也被海量的金钱震呆了。
“如果单单指望田地,那得多少田地种多少年才能获得如此之多的钱财啊?”宋远桥也是惊呆了。没办法,在这个佛教强盛的时代,前武当的收入大头均来源于土地。
张三丰还好点,也只是惊讶了一下,因为他真正做到了视钱财如粪土。
“这些都是小钱,三大镖局的覆盖面还是不够广,再等上一两年,等三大镖局不走镖了,彻底成为我们的总代理之后,到时再数钱吧。”杨信则显得很平淡。
钱,只有花出去才是钱,留在家里,还真是一堆粪土,还占地方。
三大镖局给武当带来了巨量金钱的同时,也为武当带来了大量的孤儿,宋远桥将其中资质好的统统挑走后,杨信数了数,也有八百之数,这个时候,杨信终于停止了苦修,开始了大动作。
第164章 杨信的发展三步曲
杨信有钱后的第一个大动作就是用土法高炉炼钢,这种事杨信曾在笑傲江湖的世界中做过,所以轻车熟路,只要照般就行,只不过,规模要比在笑傲江湖的世界大多了,毕竟,在笑傲江湖的世界,杨信用土法高炉炼钢只是为了打造刀剑等兵器,而在这里,杨信不但要打造刀剑等兵器,还要成批量地打造枪械。
杨信的第二个大动作便是重金诚招天下能工巧匠,制造枪械。不要小看古代大匠的技术水平和智慧,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在杨信重金的刺激下,杨信招募而来的能工巧匠们,仅凭杨信提供的两杆温彻斯特步枪和一八九八式毛瑟步枪样品,这些能工巧匠们居然做了出来。
杨信观看了制造流程,发现枪械最重要的部分枪管,居然是匠人们用铁锤等工具一点一点地敲打出来的,杨信虽然佩服其技术水平,但杨信想要的不是这个,杨信想要的是大规模、成批量的制造,仅任匠人们一点一点地锻打,累死他们,他们也做不出多少来。
还有枪管内的膛线,也是这些匠人们纯手工一点一点地磨出来的。而且,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子弹,在这个时代,没有那么先进的合金工艺,制造子弹只能用铜,但是铜在这个时代就代表着钱,铜钱,铜钱啊,武当山又没有铜矿,杨信再有钱也经不起这么折腾。
杨信仔细思考着步枪的发展史,只能退而求其次,金属子弹用定装纸壳子弹来代替,随之,步枪的设计也得改变,于是,杨信画出了德莱赛步枪,也就是世界上第一款针发式步枪的构造图,让这些工匠打造。
当然,枪管也得重新打造,为了防止炸膛,杨信让这些工匠将枪管制作的厚了一些。
这些能工巧匠终于在这个代时代,凭手工打造出了第一款针击式步枪,在这过程中,杨信自己动手配置好了火药,火药才是整个枪械的灵魂,没有火药,枪械就是个烧火棍,火药的配比,杨信也在黄飞鸿的世界中时,特意地学过,为的就是有备无患,结果,还真用上了。
杨信让这些工匠按照严格的标准,制作好纸壳定装子弹,然后,杨信开始了试枪。
这把枪在杨信看来非常原始,是那种打一枪装一发子弹的那种,而且打完枪,还得手动脱壳,总之,要多原始就有多原始,但在这个时代,这把枪,犹如在无边的黑暗中,绽放的那一丝文明的曙光。
试完枪后,杨信表示很满意,这把枪的有效射程能达到六百米,而且经过训练,士兵可以一分钟发射十至十二发子弹,如果形成规模,再占据地形,完全可以遏制蒙元的骑兵了。
现在,只剩下最后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成规模、大批量地制作,单凭能工巧匠一点一点地用手工锻打根本不现实,于是,杨信提出了利用水力制作冲压设备的思路,并简单地画了结构图。
武当后山的山脚下,有汉江支流在此流过,杨信完全可以利用水力。做完这一切后,杨信将剩余的事情交给了那些能工巧匠们,毕竟,术业有专攻。杨信要做的就是开出高额的重金悬赏,以及提一些思路,激励这些能工巧匠发挥其智慧做事。
饶是如此,杨信和这些能工巧匠们折腾了一年,才将水力冲压机床制造出来,这是一台非常非常原始的水力冲压机床,只能是半手工半机械,不过,好歹是制作出来了,接下来开始按部就班地锻造火枪就可以了。
不过,即使有了水力冲压机床,制造速度也慢的令人发指。按照杨信的估算,一个月也就是能生产十只合格的步枪。
杨信也不介意,因为杨信已经尽力了,在这个时代,能有这样的速度,完全可以含笑九泉了,虽然慢,但总算能够成批量、成规模地制作了,而且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与改进,速度还会慢慢提上去的。
接下来,杨信将这些能工巧匠们分组,然后在不同的河段,再次建造了工坊,制造水力冲压机床,开始锻造枪械。并且,杨信引进了流水线工艺,优化了人员分工,产量得到了提升,一套设备加一组人员,可以一个月生产二十只合格的步枪。
接下来,杨信从收笼的孤儿之中,找到最忠心于自己的死士,将火药的制作教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