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最强上将军-第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此忤逆之行,天下哗然。

    事情的进展不如姬昭想像中那么顺利,太原城城高墙厚,经过历代周王修整,兵粮不缺。周军在召虎的指挥下,士气高涨,拼死战斗,因此公子姬昭始终无法攻破太原雄城。

    而在草原上,犬戎族鬼方部终于选出了新的单于,义渠。

    义渠是狼养大的鬼方人,生来有三只眼睛。鬼方人以为神灵,而且此人天生神力,击败所有挑战者之后登上单于之位。

    义渠第一件事情就是复仇,鬼方部二十万骑兵,三万射雕者浩浩荡荡如洪水般冲杀至蔡国。

    原本义渠通过大巫师感应到了孟贲所在,意图取近路直接攻入秦国,但是秦国边境的部族白狼部不肯让鬼方部经过,而且秦国为防犬戎在秦岭雄山之中建有大城雄关。义渠也不打算拿人命硬填。无奈之下,鬼方部转而攻击蔡国,意图从蔡国取道攻入与之相邻的秦国。此次进攻路线,恰与威白的攻入中土的路线一样。虽然天气炎热,不宜出兵,可是草原上许多小氏族还是聚集了不下三十万骑兵,跟在鬼方部后面准备捡便宜。

    姬昭攻不破太原,却后背遇敌。

    姜戎劝告姬昭先攻太原,转攻为守。

    姬昭完全没有理会姜戎的的意见,反而与鬼方部会战于野。

    自此,姬昭的噩梦就开始了。

    义渠在两军阵前戳破了姬昭冒领军功的事实,姬昭恼羞成怒与义渠阵前斗将,仅一刀便断了姬昭右手。

    姜戎拼死将姬昭救回本阵,自己却为了保护姬昭受了重伤,最要命的是诸军士气一落千丈。

    即便是王侯,冒领军功也是突破士卒心理底线的行为。这等行径备受轻蔑,为天下人所不齿。

    姬昭麾下士卒多有逃亡,众武士也纷纷背弃此等无信之人,谁也不知道下一个被冒领军功的会不会是自己。

    当夜,姬昭被手下绑缚献于周武烈王姬静,姜戎在兵变开始时就不知所终,杳无音讯。

    鬼方部攻下蔡国,直取秦国,但此时众诸侯惊恐,乃组织联军抗鬼方部。义渠一场大战下来,人马疲惫,再加上天气炎热,犬戎士卒多有中暑晕倒者。义渠劫掠了一番后,带兵回到草原。

    各怀鬼胎的诸侯国军队无人去追击,很快分崩瓦解了。

    周王室威信一落千丈,各诸侯国纷纷称王。齐国尊崇青帝,崇木德,楚国尊崇白帝,崇金德,赵国尊崇黑帝,崇水德。魏国尊崇炎帝,崇火德。其余小国依附大国也称王,例如秦国依附赵国,立黑帝庙祭祀香火。原本大周尊崇黄帝,独占天下气运,但诸侯国此举无异于釜底抽薪,让大周陷入岌岌可危之境。

    周武烈王姬静呕血三升,于祖庙前大义灭亲斩杀姬昭,又忍气吞声为各国送去胙肉,残兵紧守周疆,安心修养生息。各国无有天子六军镇压,纷纷扩军。大国按兵观望,小国争夺疆土,一时间,九洲风云突变,陷入大争之世。

    第六十九章 秦廷朝会

    秦王宫依山而建,坐北朝南俯视秦都。秦都城墙仅有东西南三侧,呈凹型,环绕秦王宫,绵延数百里。秦王宫覆压三百里,规模宏伟,仅前殿就东西各有五百步,南北五十丈,可坐万人。贯穿秦王宫的有一条中轴线,宫殿严格按照古礼:前朝后市,左祖右社,所建。三大殿,后三宫,上林苑均位于这条中轴线内,规划严整。

    秦王大殿内,一排排内侍均手拿拂尘肃然而立于宫门外,一列列披甲卫士腰挂长剑来回巡逻。

    “呜呜呜呜呜呜”在三声沉重悠长的牛角长号中,秦王大朝会开始了。此次大朝会秦国重臣悉数到齐,

    秦献公赢连现在称王。

    众臣立于殿内高呼:“拜见秦王,拜见君上。”称秦王者为封邦侯伯,称君上者为家臣内侍。

    秦王赢连身穿黼黻,黼黻服是周王所赐的礼服,黑白相间的花纹呈斧形。“黼”专指“斧”,半黑半白的斧型图案,天子服之,取其断。“黻”专指正反两“弓”相背的图案,象征君臣合离,也有说象征被恶向善的。晏子春秋谏下十五:“公衣黼黻之衣,素绣之裳,一衣而王采具焉。”

    此服非重大礼祭不能穿,如今秦王赢连却是天天穿在身上。可见周王室的威严被削弱到了低谷。现在秦国国情不容乐观,即便因为停止向周朝纳贡,可是本身许多贡品都被节省下来已用于扩军。再加上,天气炎热数月,已有大旱迹象。

    秦王赢连白发苍苍被搀扶到王座之上,身侧内侍总管黑伯站在身旁喝道:“朝会开始,有奏早报。”

    公子虔满面红光地走了出来,躬身说道:“臣有奏报。”

    “讲”秦王赢连虚扶一把,说道。

    “谷郡郡司马陈公文上书,欲辞本职。兵马司念劳苦多年,调职入护城军。如今谷郡郡司马空悬,臣举荐沮阳屯田偏将孟贲担此一职。”公子虔开门见山地说道,他对孟贲的能力已经有了足够的了解,彼此又有过命之交。

    公子虔培养提拔心腹爱将之心昭然若揭,这大殿内的人都知道。

    “众位爱卿以为如何”赢连没有发表意见,而是抛给了大臣们。

    “臣以为万万不可”御史王宾站了出来,说道:“臣听闻孟贲此人贪花好色,暴虐成性。其有三大罪,一,私掠妇人于营帐,日日宣淫,扰乱军心。二,勒索当地豪族,使沮阳当地民怨沸腾。三,私收萧氏封地,秘而不报。有此三大罪,何该拿下入狱,如何能提拔重用臣令有奏,弹劾大司马公子虔识人不明,纵容属下知法犯法。”

    公子虔当下站出来,冷哼一声,说道:“敢问王御史,你说孟贲私掠妇人,你可有证据,可有苦主你说勒索豪族,我看也未必如此吧,那群豪族之人个个贪婪,私吞太平仓粮草多达十万斤,视沮阳百姓如无物至于私收封地,哪里算得上大罪你王氏私收的封地还算少吗即便真有此三罪,你御史如何今日才报,御史王宾也有失察之罪”声如雷霆,在整个大殿回响,人人都能听出隐藏的愤怒。

    王宾皱了皱眉头,心知不妙,他没有想到公子虔对孟贲护持之心如此之强,硬是要于他当庭对质。他也知道自己所谓的罪状经不起推敲,私藏妇人于军营根本不算是大罪。大军在外都有营妓随军,何况一军之主,玩个女人算不得什么。硬要以此入罪,只怕要得罪秦国全部将领。其余两大罪也大体如此。

    王宾拱手说道:“唯请君上裁决。”压根不理会公子虔。

    公子虔半眯缝着眼睛,若有所思地看着王宾,然后一甩袍子,说道:“臣此次举荐一心为公,绝无偏私。孟贲为当世猛将,却有过人之处。唯请君上裁决。”

    “大司马且熄了怒火。”丞相百里奚站了出来,说道:“御史有风闻奏报之责,至于是否有其事,需有司查办。所以,王御史也不能说有错。至于大司马举荐孟贲为谷郡郡司马,老臣也以为有不妥当之处。郡司马为一郡军队最高长官,一般来说都是由封号武士担任。大秦诸郡皆是如此,若是贸然提拔影武士为郡司马,只怕军心难服。大司马以为然否”

    “这个”公子虔张了张嘴,没有继续说。

    “不过,孟贲毕竟是大司马举荐之人。大司马公正刚烈,国人皆有耳闻。区区屯田偏将也却是屈才,至于如何任命,还需兵马司调度。本丞相却是无权插手。”百里奚年岁也不小了,拄着拐杖说道。

    “众位爱卿,谷郡郡守可有举荐人选”赢连半眯着眼睛,将下面所有人的神态收在眼中,意味深长地划过一丝冷笑。

    “臣举荐王氏王翦,年少英才,去年已是封号百人敌的武士。”左司马王陵上前说道。

    公子虔冷笑道:“怪不得硬是要顶了我举荐之人,原来是为给王氏让路,”

    中土以右为尊,右职要高于左职。所以,右司马又称为大司马。

    “臣内举不避亲,臣子却有能力,现已是封号武者。”王陵尤其在“封号武士”这四个字上重重说道。为了推自己儿子上位,跟自己的顶头上司不惜撕破脸。

    “好好好”公子眼中凶光毕露,太尉一职自己势在必得,这王陵此时跳出来难保不是为了跟自己争一争三公。

    “此事在兵马司的职权内,太尉如何一言不发”赢连冲着太尉骞叔问道。

    骞叔连忙走了出来,说道:“老臣确实惭愧,不过左右司马说得都有道理。这才闹到殿上,烦劳君上一言而定。”

    王陵与公子虔互相看看,一起拱手说道:“唯请君上裁决。”

    赢连缓缓站起身子,说道:“王卿辛苦多年,其子王翦既然有封号,那么便让他去担任谷郡郡司马。”

    “多谢君上厚爱,王氏一族比肝脑涂地,誓死追随。”王陵喜气洋洋地说道。

    “至于孟贲”赢连在王座前走了个来回,突然话题一转,说道:“当今天下早已不是那个讲究礼法规矩的时候了。战国纷争靠得是以力称霸。若不想被亡国灭族,便需要众多的人才来使秦国强大。”

    第七十章 升官发财

    “齐国有稷下学宫,引天下士子尽往。魏国有黄金台,引天下猛士尽往。赵楚两国皆有国色,以笼络人心。此战国四霸对人才渴求无所不为。反观我秦国之贫弱却没有能拿得出手的东西吸引人才。”赢连说了一阵子,胸口有些发闷。

    “秦国贫弱,臣等有罪”众大臣见赢连如此说,都伏身说道。

    “起来吧与你们无关。”赢连挥挥手,接着说道:“孟贲续写雎鸠,斗剑胜乔角,引出云祠神女倾心等等我在宫内也早有耳闻。其人确实贪花好色,此为一弊,可也确实是人才。我大秦招不来人才,却想将自家的人才向外推,我以为这是不可取的。我欲千金买马骨,让世人看看我大秦之魄力。只要有才能,唯贤是举。黑伯,草诏”

    黑伯端来一个茶几,拿出一卷诏书,打开后,沾饱墨汁。

    “诏:卫人孟贲素有骁勇,今得大司马举荐,朕不胜欢喜。特封平西奋威将军,调秦地良家子弟三万充斥军中,镇守谷郡。”

    此诏念完,殿内议论纷纷。王陵面如死灰,一种为他人做嫁衣的感觉犹然升起。

    百里奚觉得此诏太过突兀,当下劝道:“还请我王三思,平西奋威将军虽然远在谷郡可是此职乃战时职位,且能常设况且以影武士的实力万一战场之上有所折损,岂不是有辱国体”

    “丞相此言差矣,带兵打仗又不全是靠将领武艺,还要看个人韬略。大殿之上的文武大臣非武士者大有人在,莫非都是不称职之人”公子虔站出来,容光焕发地说道。他心中也是惊讶对孟贲的封赏之高,但此事明显是对他有利的。征,镇,安,平从高到低,平西将军最低,可却是一方大员。而且奋威属于特封即便是被贬去平西将军一职,也可称奋威将军。虽然是杂号,却也有相当的话语权。

    太尉骞叔忧心忡忡地站了出来,说道:“君上此举若是往常,臣定当冒死劝阻。可今日孟将军无功却从区区屯田偏将直升三级到平西奋威将军,以老臣对君上的了解定是有大事发生。敢问君上,西边是否有大战将至”

    “知我者,骞叔是也。”赢连笑道:“寡人刚刚得报,燕国王室请求复国,被周王室同意了。许其自借兵马讨要旧土。”

    骞叔皱着眉头说道:“燕国复国绝非易事。当年燕侯昏聩,秦,卫,宋三国分燕,至今已经过去二十余年了,燕国想要复国难比登天。首先宋,卫两国就不会答应。当年一战,我秦国所要地方最小,土地最贫瘠,远远比不上宋卫两国。”

    “可是据说宋国已经答应归还领土,卫国还在考虑,但是使者昨天回禀。卫王应该也会同意,现如今就仅剩下我秦国一家,众位爱卿,这谷郡到底是还不还啊”赢连沉声问道。

    “老夫大胆说一句,燕国复国所借之兵应该不出齐,魏两国。”百里奚沉声说道:“现在秦国疲敝,若贸然开战只怕会动摇国本。”

    大殿内议论纷纷。

    王陵也是为难,毕竟自己的儿子刚刚被封了谷郡郡司马。

    “当然是不归还了”公子虔扬首走出来,大声喝道:“自古以来未战先怯乃兵家大忌。如今燕国旧室轻轻松松一张嘴就将领土要回去,我等如何面对三十年前战死的将士以后谁还愿意为国征战”

    公子虔一番话说的慷慨陈词,众臣皆惭愧。

    百里奚突然笑道:“老臣刚才说便是想看看殿中诸位的反应。不愧是大司马,豪勇壮烈,国之柱石众位同僚也不想想,若是君上真的放弃了谷郡,且会委任孟贲为平西奋勇将军。平西者,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