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来,在桂陵城中,天明因为误会和高月离别。
八年后,天明再次见到高月之时,高月已改名‘珂月’,并已成为阴阳家神都九宫掌门人。
“啧啧,又是阴阳家的。”
“诸子百家中阴阳家最为神秘吧。”
“对诸子百家了解不多。”
【诸天万界十大掌法盘点】
【第三名】
【秦时明月世界】
【杳冥掌法】
【上榜理由:掌法暗合天干地支之数、八卦九宫之变。】
黄药师:“这门掌法若是不精通天干地支、八卦九宫,就很难学会了,其中变化万千。”
黄蓉:“爹,那你能从中领悟到一点什么吗?”
闻言,黄药师苦笑着摇摇头,说道:“天机子前辈透露的太少,哪里能领悟到什么,只是懂了点皮毛罢了。”
而此时,风云世界。
聂风:“云师兄,你猜你的排云掌会不会是下个盘点的掌法?”
步惊云冷着脸,倒不是刻意针对谁,而是他一直这般,也因此才有不哭死神的称号。
步惊云微微点头,说道:“我猜测下一个盘点的也应该是排云掌,或者就是第一名。”
倒不是步惊云自负,而是这些低武世界的掌法与排云掌相差甚远,那是远远及不上的。
聂风也是微微一笑。
对步惊云的说法丝毫没有质疑。
也的确如此。
以排云掌的威力,在诸天万界绝对是数一数二的。
只是就看后面是排在第一名还是第二名了。
在两人猜测的时候,下一个盘点正式开始了……
【世上有一门掌法,暗含‘云无常’之意,招式飘忽不定,难以捉摸,而又威力奇大。】
【这门掌法便是排云掌。】
【此门掌法由李靖创造,后由三绝老人传于雄霸,在步惊云手中发扬光大。】
“终于是风云世界了,我还在想怎么还没有风云世界的掌法,这不就来了。”
“哈哈,我就从来没有怀疑过,一直认为第一名、第二名就是风云世界的掌法,看来我这么想没有错。”
雄霸:“哼,步惊云,这排云掌本就是老夫传于你,没想到你最后竟然与聂风一起,用老夫教你们的功法对付老夫。”
雄霸看着视频中步惊云施展排云掌,气就不打一处来。
只是聂风与步惊云早就脱离了天下会。
一时间他也没有时间顾得上二人。
只是那句诗——九霄龙吟惊天变,风云际会浅水游,一直让他耿耿于怀。
本来他早就留下暗手,但看到天机子的视频后,雄霸心里总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风云合璧,他似乎也不是对手。
越想越气!
这个世界真是不对劲了。
怎么这么多高手?
而且,风云可是活到了最后,与连成志一战。
一想到帝释天、连成志、剑圣龙儿这些真正的高手,雄霸就有点发怵。
他这个天下霸主,遇到的剑圣独孤剑、天剑无名在这时候实力都远没有达到后面的那种巅峰。
否则他早就成飞灰了。
“哼,步惊云、聂风……”
雄霸冷哼一声,不声不响的坐了下来。
暂时他还没有时间去理会这两人。
自从夺了一些血菩提之后,不过他也受了些伤,这段时间一直都在考虑如何提升实力。
毕竟帝释天、笑三笑、连成志这些人简直像架在头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终究是个极大的威胁。
他这个天下会帮主,江湖霸主,有点名不副实啊。
【排云掌分为十二式,招式飘忽不定,难以捉摸,而又威力奇大。】
【第一式流水行云,掌法浑圆连绵,如水流般流畅无阻,令对手无反击之力。】
【第二式披云戴月,以披风作为掩护,极快变换身形,攻敌不备。】
【第三式翻云覆雨,以极快之掌法向敌人狂攻,如翻云覆雨一般。】
【第四式排山倒海,掌势如排山倒海般猛烈。】
【第五式乌云蔽日,引动天地之力,和自己的黑气融为一体,如乌云直下。】
【第六式重云深锁,重重云气围住对手,使其无法进招。】
【第七式撕天排云,力贯千钧的一招,足以撕开苍天。】
【第八式云海波涛,刚中带柔,柔中带刚,如海中波涛,刚柔并济。】
【第九式燮云无定,阴阳之气缥缈无定,给与敌人巨大的打击。】
【第十式殃云天降,斗蓬挟着无敌气劲,居高临下,化为巨掌,困死对手。】
【第十一式云莱仙境,使敌人置身于云气中,摸不着边际,云雾能够让对手产生幻觉,看到自己最恐惧的景象,此时也是敌手无法防范之时,在敌迷惑之时给予必杀一掌。】
【第十二式愁云惨淡,招意精髓其实在淡,前奏的愁云惨雾却只是平实无华的铺垫,此招讲求心中对愁惨之会。】
“卧槽,这个排云掌的招式都播出来了吗?”
此时,视频中的步惊云在一一演练招式,简直像是在教诸天万界众人练功一般。
只是,这种掌法可不是那么容易学会的。
哪怕一招一式教,也让众人迷迷糊糊的。
他们根本领悟不了云无常的意境。
【诸天万界十大掌法盘点】
【第二名】
【风云世界】
【排云掌】
【上榜理由:暗合‘云无常’之意,招式飘忽不定,难以捉摸,而又威力奇大。】
众人议论纷纷之际,下一个盘点紧接着开始了。
“来了,来了,是第一名。”
“也不知道第一名到底是个怎样的掌法。”
【相传佛祖为了普渡众生、解劫除厄,流传世人的一套旷世绝学,震古烁今、威力可敌天灾地祸,诛邪灭妖伏魔!】
【此掌名为如来神掌!】
“卧槽,如来神掌?”
“这也太逆天了!”
【如来神掌源出佛祖释迦牟尼求道、证道、得道所悟的大智大慧,结合天灵、地气、人力维护三界,导恶从善。】
【神掌源出天竺,共分九式,辅以离火玄冰功为内力,公元六四五年,唐玄奘成功取经回国,遂使前八式神掌传入中土,最后一式不详,传说可敌天威,世人妄用必招天怒神怨,故被天竺佛皇封于西来寺,若非天地浩劫之期,永不面世!】
第二百二十五章 如来神掌
“这个如来神掌真的假的,怎么还涉及到三藏取经了,那不是神话传说吗?”
“哈哈哈哈,说不定还真是真的。”
“卧槽,你这么一说,我对这一门如来神掌还真有兴趣了。”
一时间,诸天论坛热闹了起来,都对这个如来神掌很感兴趣。
毕竟涉及到神话传说,很难有人不感兴趣啊。
后五代十国末年,大侠龙戈儿佛缘深厚,终继佛祖之后成为第一个尽学九式《如来神掌》之人,终凭神掌扶危救世,匡扶正义,名颂千古,被后世尊称为‘救世佛王’。
在新著《皇朝君临》中得知佛兵乃是佛祖信徒假托佛祖之名铸造,并只有八件,且因年代久远俱已残破不堪,被奉李世民之名西行的玄奘取回。
佛兵被李世民补全,而神掌招式则被李世民删改,削其威力、省略招式,威力十不存一,为的是日后有人以神掌救世游刃有余,纵是为恶也不至无人能敌。
相关传说亦为伪造,目的是导人向善。
唯有学自天竺的第九式是完整的。
释迦牟尼第二十七代传人,佛缘深厚,天竺学佛时得获佛兵…金龙夺,有感于如来神掌威力过于惊人,遂把掌法化为四世剑法,正是后来传至中土达摩三绝之一的达摩神剑。
“卧槽,原来达摩神剑是这么来的啊!”
“哈哈哈,涨知识了。”
“每个世界的世界观都不同,肯定不能一概而论,看看就行了,不过这门武学的威力绝对不俗,绝对能够达到高武的世界水准了,说不定比起风云世界还厉害。”
如来神掌分为九式,分别是佛光初现、金顶佛灯、佛动山河、佛问迦蓝、迎佛西天、佛光普照、天佛降世、佛法无边、万佛朝宗。
每式神掌皆有‘护法佛兵’守护,九大佛兵又分别是万华金龙夺、琉璃戒刀、惊雷禅、雷音尺、涅磐经轮、舍利剑、破红尘、震穹苍、万佛朝宗。
这九式如来神掌,每式都有一把护法佛兵,要结下法印才可使出。
练齐前七式神掌,才可修练神掌第八式佛法无边。
练齐前八式神掌,兵解前八柄佛兵,才可修练终极第九式神掌万佛朝宗。
也由此可见,想要练齐九式如来神掌,简直难如登天。
【第一式,佛光初现。】
“佛陀俗名悉达多,古印度迦毗罗国王子,地位高崇,在当时贫富悬殊的社会,深受人民敬重爱戴。
为寻求解脱人生、老、病、死之苦难,悉达多不惜抛弃尊贵身份,到处流浪修行。
经历众多波折,悉达多禅思静虑,终大彻大悟,在菩提树下悟法,通六识出世成佛,法体出现万华圣光,妖邪辟易。
佛陀得道前,幽冥妖魔空群出动,迷惑干扰,欲噬吞其血肉。
幸而金龙托世的佛身,显灵化成护法佛兵,为佛陀尽惧魔障。
万华金龙夺生自佛祖从黑暗求得光明真理时,‘诸法所生,为心所现’之佛兵,持正卫道,代表心之‘光明’。
此为如来神掌第一式‘佛光初现’之护法神兵。”
【第二式,金顶佛灯。】
“佛陀得道后,东方琉璃国马贼横行,贼首嗜杀成狂,喜欢以一柄琉璃魔刀削人骨肉生祭崇拜的婆罗妖神。
佛陀独闯贼巢,惨见尸积如山,血流成河,静如止水的佛心不禁燃起忿忿之火,从法体烧出,焦土焚天,尸山成灰净化,怨气升天。贼首深受妖惑,以琉璃魔刀剖入佛陀法身,佛心之火却洗练魔刀血性,驱使它歼灭婆罗妖邪,断绝祸世恶根。
琉璃戒刀滤尽魔性从善,见证‘众生皆可成佛’,成为惩恶扬善之佛兵,代表心之‘正义’。
此为如来神掌第二式‘金顶佛灯’之护法神兵。”
【第三式,佛动山河。】
“古印度婆罗奈国王,昏庸无道,子民皆沉迷酒色财气,歪气冲天惹来天谴。国土遭逢奇旱之灾,风沙把整个王国长埋地下,豪雨令洪水泛滥,瘟疫横流,祸及万里人畜俱亡,仿如炼狱!
佛陀传道驾临,不忍见生灵涂炭,愿舍身代众生受劫。雷神生性暴躁,竟以施法神器射下,贯穿佛陀头顶。
但通灵神器被佛陀的慈悲感化,化为一柄奇力无俦佛兵,裂地为沟,疏导洪水入海,消解浩劫。
惊雷禅明辨是非,成就‘无量功德’,成为消灾解难的护法佛兵,代表心之‘慈悲’。
此为如来神掌第三式‘佛动山河’之护法神兵。”
【第四式,佛问迦蓝】
“悉达多成佛后,弘扬佛理,传播益广,善众日多,招致当时古印度的婆罗门教宗不满,召集了百万信徒,邀佛陀论道与婆罗门祭坛………枷叶城。
佛理博大精深,教宗与佛陀舌战三日三夜,百词莫辩,百万教徒也深受感化,诚心向佛。
婆罗门的千年护法凶兽白狮王,灵性有知,同样被佛法感动,落泪驯服。
教宗恼羞成怒,以法器迷心尺施咒惑众,令信徒迷失于三界六道中,沦为魔魅,力挽狂澜。
教宗执迷不悟,佛陀无奈叹息手结佛印唱出浩瀚梵音。梵音清心寡欲,化戾气为祥和,破除了魔音迷惑。
教宗换来再一次失败。教宗无计可施,竟恶向胆边生,挥尺欲劈杀佛陀。白狮王明辨善恶,为救佛陀不惜再犯杀戒,将主人与迷心尺一口吞噬。
白狮王念及与主人百年恩情,仰天嚎叫哀号,音域广传千里,蕴含梵音意境。佛陀伴诵引导,白狮王大彻大悟,得道升天。
狮身遗骸与迷心尺融汇一体,合成护法神兵‘雷音尺’,见证‘善不善法,从心化法’的大道真理,代表心之‘始觉’。
此为如来神掌第四式‘佛问迦蓝’之护法神兵。”
【第五式,迎佛西天。】
“生有时,死有序,历经八十年的释迦牟尼,自知将脱离肉身枷锁,前往西天极乐,修成正果。
圆寂在即,佛陀的影子竟自问其身:“地狱未空,焉能成佛?怎可舍身而去?”
佛陀苦思难辩,不得解脱,天上愁云惨雾,骤现一线曙光,九天大神大梵天,亲身下凡‘迎佛西天’。
佛陀心结未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