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要她愿意,随时可以造成天灾。
有了天灾,必有人祸。
当然,发生了天灾人祸,对遇雪而言也没有什么坏处。
知道了遇雪的特性,林毅不禁盘算着等明年就把遇雪赶到萧昭的地盘溜达,瞅准机会就给他来一一发狠的。
萧昭本身不可怕,但他跟晏青丘搅合在一起,林毅就担心他们会搞出点事情来了。
虽说上次晏青丘是被姜玲珑击退了,但姜玲珑是暴走了,道行大增,晏青丘是不是表现出了全部的实力,林毅却不得而知。
总之,一定要给敌人最高规格的防备。
……
正在返京路上的萧昭忽然打了个喷嚏,天渐渐冷下来了。
他常年驻守北地,早已耐得住严寒了,没想到到南方走了一圈,竟差点染上风寒。
这一切,都是因为他受到了太大的打击。
手下妖魔鬼怪四大统领,现在只剩一个花落雪在外存活,龙气也没搞到手,萧瑟也没杀掉。
说好的完美计划,都被人莫名其妙地搅黄了,萧昭被冷风吹着,想了一宿,他都没想明白自己是怎么输的。
一切不都在计划之中吗?怎么璃梦的棺材里还能长出棺材呢?
说好的龙气,怎么就让人拿走炖汤了呢?
要杀的萧瑟,怎么就是杀不掉呢?
哪来这么多意外,都让他给碰上了。
萧昭原本意气风发,觉得自己是天命之子,这一趟南下,就是自己向天下宣布自己王者降临的时候,谁能想到自己一件事情没做成,反倒四处碰壁。
受到这么大的打击,说内心沮丧都是轻的,萧昭真是破了大防。
心情这般大起大落,又吹了冷风,这才有点风寒的症状。
不过他身体硬朗,不至于真的染上风寒就生大病,他的心志也非常坚定,在受到打击之后,即便一时沮丧,他也没有忘记自己该做的事情。
这一次南下迟早要暴露,他本来想携大胜归来,再顺势拿下皇位,按是顺风又顺水。
如今诸事不顺,造反的事却不可能再拖,整个朝廷,不管是自己人还是敌人,都觉得他造反的日子近了,他若再不动手,跟他的人估计都要背叛他了。
于是,萧昭已经派遣了手下行动起来,很快,一封除奸臣、清君侧的檄文便发了出来,同时,梁王控制的一只精锐部队,开始整军南下。
还有许多边军没动,但梁王只是派出自己控制的一只精锐部队就足够给天子带来威慑了。
皇帝必须要考虑,如果反抗过于激烈的话,萧昭会不会动用更多的边军。
尽管这样会导致内部不稳定,在皇权面前,却没有人敢赌。
战斗还为开始,皇帝就陷入了被动。
然而,就在萧昭发出的檄文没多久,萧潜也下诏了。
他当然不是下诏给士兵抵御强敌,而是下诏直接传位。
在诏书中,萧潜狠狠地批评了自己用人不明的过错,又狠狠地批评了宰辅之臣顾相,并下令罢了他的官,抄了他的家,将其全家流放到越州。
所有保皇党,都被萧潜在诏书中斥责了一番,贬官的贬官,流放的流放。
朝臣都惊呆了,这场战争还没开始,皇帝先把自家队友通通痛击了一遍?
但这还没完,诏书的最后,萧潜表示自己也不是当皇帝的料,上不能固江山,下不能安黎庶,实在愧对皇帝这个身份,所以干脆地宣布,传位于萧昭,希望他能好好治理国家,收复失地。
好家伙,梁王的军队都还没有正式南下攻城,皇帝就已经投降了。
还有这种操作?
更滑稽的是,由于通信存在时间差,所以在萧昭的檄文传到京城之前,萧潜的诏书就已经下达了。
等萧昭的檄文到了,众人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对萧潜的无语程度更上一层楼。
合着您是还没见到萧昭造反,提前预判了他要造反,所以还能抢先投降?
诏书传达下去,以最快的速度四处扩散,收到消息的小伙伴都惊呆了,特别是萧昭,当他看到萧潜下诏传位给他,萧昭只觉得心里一阵憋屈。
他隐忍发育了这么多年,还没有真正展现出自己的实力,对方就直接投降了,一点表现的机会都没有,坑爹呢!
这让他怎么封赏部下,又让他怎么处置旧臣?
“这皇帝,还真有意思。”
萧昭正烦心的时候,忽然听到一个清脆的声音,他心中一动,便知道是晏青丘过来了。
“白先生。”
尽管计划失利了,萧昭还是对晏青丘特别恭敬。
他知道,自己还有许多需要用到晏青丘的时候,这种顶尖强者,即便自己成为了皇帝,也不敢太肆意得罪。
如今,他还是需要盟友。
“不知白先生忽然到访,是为何事?”
第二百七十五章 灭佛
晏青丘看着萧昭,眼里闪过些许失望。
但她隐藏得颇深,并没有被萧昭看出来。
“阁下不日便要荣登大宝,在下特来祝贺。”
萧昭脸上带着微笑,心里对这位“白先生”的戒惧之意也多了几分。
需知皇帝的诏书传播的速度虽然快,但知道的人不会很多,萧昭能这么快看到,是因为他有特别的渠道。
而这位白先生能这个时候出现在这里,自然不可能是看了诏书,只有可能是对方自己亲自推算出来的。
萧昭作为身怀天命之人,未来本来就不容易被人看到,更别说他马上就要成为皇帝了,要卜算他会更加困难。
可白先生却知道了他身上发生的事情,可见其实力高深。
面对白先生的祝贺,萧昭也只好苦笑一声,然后开始倒苦水,说来说去,还是在说自己的不容易。
晏青丘只能微笑又不失礼貌地听着对方诉说,毕竟她暂时用的身份白素就是这个人手下的幕僚,给别人当属下,多少还是要客气一点的。
等萧昭倒满了苦水,晏青丘才微笑开口道:“虽然过程会比较艰难,但你总归是要当上朝思暮想的皇帝了,不用太伤心。”
这安慰的话似乎很惯用,萧昭脸上也多了笑容。
紧接着,晏青丘就提出了新要求。
“你既然当上了皇帝,按照约定,也是该让我去龙脉看看了。”
听晏青丘说起这个,萧昭的脸色微微一变。
崽卖爷甜心不疼,之前答应了许多条件,才能得到妖魔相助,萧昭也一一直就这么交易了。
但现在自己成了皇帝,虽然还没登基,但皇帝都已经投降认输了,他自然就算是皇帝了。
以前是掏公家的东西养自己的人,当然是怎么大气怎么来,凭借这点,萧昭吸引到了许多给自己卖命的人,其中不乏高手。
那个时候,他的目标只有一个,也就是皇帝的位置。
那个时候,他自然也不会去考虑这国家以后是他的,反正一切都只为了一步步地爬到最高的那个位置,为了这个目的,他可以不择手段。
但现在情况不一样了,他要是当了皇帝,那这天下的一切都是他的了,从自己的碗里给别人掏食物,这怎么行?
萧昭下意识就想要赖账了,反正皇帝的位子都快到手了,盟友若是要的太多,他也可以舍弃。
当然,这是对其他人。
白先生的那一份,他可不敢贪污,萧昭只能心疼地道:“白先生莫急,等诸事尘埃落定,萧某自会履行承诺。”
这话倒是说得豪气,晏青丘轻笑一声,道:“我知你舍不得龙脉灵气,但龙脉灵气从来都不是有穷之物,国盛则气盛,国衰则气衰,你只要能让国家强大,些许龙气,不值一提。”
晏青丘这话真是说到头了,萧昭直在心里吐槽,好一个只要让国家强大就行,国家有那么容易变得强大么?
而且亏损了龙气,便会有天灾人祸,在这种情况下,要让龙气强盛,何其困难。
“若是国家强盛,能如先生所言那般轻松就好了。”
“我自有妙计。”
“哦?还请先生赐教。”
“齐气数已尽,自难强盛,若你改朝换代,则万象更新,齐之龙气衰弱,而新朝龙气如旭日东升,此计,如何?”
萧昭:“……”
还可以这样?
萧昭真是被晏青丘的奇思妙想给惊呆了。
他改朝换代,可没想改国号,毕竟他也是皇族,也算是有一定的继承权,这样的话,造反篡位都可以算是合理合法的。
但若是改朝换代,那就是自己当先祖了,但也彻底否认了清君侧的合法性,相当于承认自己是反贼。
萧昭心里细细思量了许久,还是犹豫不决,接着问道:“这一策,便可让国家强盛?”
“当然不能。”
晏青丘摇摇头,但她说不能的时候,也是一脸成竹在胸,显然是有计谋了。
“先生还有良策?莫要再藏着掖着了,还请先生教我,萧某必有重谢。”
在和晏青丘对话的时候,萧昭可没有摆王爷和皇帝的谱,他心里还是知道晏青丘的可怕的。
晏青丘也只是在讨价还价而已,不然的话,白给的计谋,怎么会有人相信。
“王爷客气了,我也不求王爷重谢,只要王爷身上一件微不足道的东西。”
“什么东西?先生想要,尽管拿去。”
“现在还不是时候,等到了时候,你自然知晓了。
至于这强国之策,其实也简单,两个字,灭佛。”
“嘶……”
萧昭听了倒吸一口冷气。
“灭佛”只有二字,但迎面就能看到一阵刀光剑影,还有血雨腥风。
佛者,当然不是天上真正的仙佛,萧昭也没那个本事去灭佛。
显然,这里说的灭佛,是人间的佛。
佛寺,佛庙。
可是,佛门的势力不可小视,虽然传入中土的时间不长,但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在中土成为了和道家与儒家并列的一大派。
甚至,儒道释三家,释家虽然排在最后,其势力却半点不弱于儒道两家。
朝堂之上,佛门的势力也盘根错节,萧昭可以肯定,自己若是提议灭佛,朝廷上下一定会动荡不已。
“何以灭佛能成强国之策?”
“佛门不事生产,却有大量的土地和信众,不灭佛,何以强国?”
晏青丘说的这个道理,萧昭也懂,但是他想的也就是从佛门手里抠下一块肉来,但晏青丘却是想着把他们全杀了。
“先生与佛门有仇?”
“这个就不劳王爷思量了,王爷只需要考虑,这一把,赌还是不赌。
也不知王爷马上要当皇帝了,还有没有那种魄力。若是你不愿意赌,这事便当我没说过便是。
不过,富贵险中求,王爷自己决定吧!”
晏青丘说完这一句,看萧昭眼里写满了纠结,她又自信地笑了。
她像阴影一般,从萧昭的眼前消失,至于萧昭会做出什么决定,她已经不用看了。
从看到萧昭的眼神开始,她就知道,自己会得到想要的结果……
第二百七十六章 暗潮
当今天下,正教有三,儒道释三家并行,不论是官场还是民间,亦或是修行界,这三教都是妥妥的领头羊。
其中,佛门在中土的历史最短,因为这是个外来教派,传入中土之后,又在不断地学习儒家和道家的思想。
可以说,中土的佛门,已经和西域的佛门不是同一个佛门了。
也正因为吸收了儒家和道家的思想,佛门在中土的发展也越发壮大,上到王公贵族,下到贩夫走卒,信佛者不计其数。
而修行界,佛门僧人也是非常强大的一支力量,和儒道两家并列,实际上也隐隐有压过道门,成为第一的气象。
这是因为道门比较低调,道门诸多道统,大多数都奉行低调的行事作风。
不把人逼急了,你都不知道人家有多厉害。
总之,明面上的佛门,势力之大,绝非三言两语可以说清楚的。
可以说,灭一个王朝的难度,远不如灭佛门的难度。
但这日,鸡鸣寺方丈空闻大师颂念经文时,忽然心中有感。
佛劫四起,妖孽丛生。
空闻大师也没想到,佛门发展势头正好,怎么就有了佛劫。
但这事他既然心有所感,便说明这是来自上天的指示,也是佛祖的庇护,为他送来天机。
既然如此,此事自当好好面对。
佛门处理问题的方式当然不是现在就去找出佛劫的根源,然后去灭了它,而是选择去寻找应劫之人,带领佛门,渡过佛劫。
这一定是上天对佛门的考验!
空闻大师确信这一点,马上便去联系各路高僧,共商大事。
既然是佛劫,便不会是鸡鸣寺一座寺庙的事情,各个佛寺之间,需要加强合作,共度难关。
一时间,修行界暗流汹涌。
至于朝堂之上的变故,那就更是惊天动地。
顾思明得知自己被皇帝惩罚,全家流放越州,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