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归剑阁距离柢山不远不近,收到请帖,大概也只花了两日功夫。
这一次南楚重新立国,其实崇文楼那边的想法,是一张请帖也不发,看看谁要来谁不来,全凭自愿,也免得那些山上宗门为难。
可顾泯还是提出了不同意见,大概意思是,请帖不多,但还是要发出去几张的,一些关系好的宗门,应该要。
不过上面的措辞,由他自己来。
而且在之后,更是要加盖皇帝玉玺,更显得正式。
于是在顾泯的坚持下,最后崇文楼还是答应下来,送来帖子之后,顾泯研磨动笔,也只是写了几份。
第一份便是写给归剑阁的。
而请帖来到归剑阁山门的时候,正是傍晚时分,远山冰雪消融得差不多了,只有山顶还有些积雪,古道真人拿着请帖,脸上有些微笑。
然后这位归剑阁阁主叫来苏宿,后者手里拿着一个不知道哪里寻来的地瓜,还没啃上几口。
眼看着古道真人要把请帖给他看,苏宿赶紧在身上擦了擦手,然后接过来看了几眼,然后在末尾看到了那方鲜红的朱印。
“这他娘的小顾,真的要当皇帝了?!”
苏宿跳起来,记起来很久之前,他也曾如此想过,说是有朝一日要是顾泯当了皇帝,他肯定要去那边混个一官半职的,但谁也没想到,之前少年的玩笑,如今一语成谶。
古道真人把视线从远处收回来,放到这个小家伙身上,然后才笑着问道:“怎么样,要不要去观礼?”
苏宿狠狠点头,然后咬牙切齿的说道:“这混小子做皇帝了,肯定要去……”
话说到一半,苏宿忽然闭上嘴巴,然后皱起眉头,显得有些惆怅。
古道真人问道:“怎么不说了?”
苏宿皱眉,然后叹了口气,轻声道:“这件事还是师叔你自己拿主意吧。”
他倒是很想去看看自己那个好朋友当皇帝,那肯定很气派,再说了,他们这个关系,对方气派,也就是自己气派嘛。
可是想来想去,又觉得其实不该去的。
毕竟现在这个世道那么乱,整个世间都乱套了,归剑阁的一言一行,本来就要注意,一个不好,可就要搭进去。
在乱世中,别说是那些个老百姓要担惊受怕,其实就是他们这些山上宗门,也是如此,在之前,也有不少宗门,其实挺好的,可就是恰逢乱世,没站对方向,最后就不知不觉的破败了。
归剑阁底蕴还不错,但也不敢乱来。
古道真人知道这个年轻人的想法,心下感叹对方的确是长大了,但还是耐着性子问道:“依着你和他的交情,我和他的交情,去观礼,好像是理所应当?”
苏宿闷闷点头,心想可不是嘛。
您是他半个师父,我是他最好的朋友,本来就该去看看的。
“只是咱们行事,牵扯甚广,又不是孤家寡人,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古道真人微笑道:“所以要整个归剑阁说得上话的,甚至整个归剑阁都来谈谈,到底该不该去。”
苏宿犹豫片刻,不确定的问道:“不用这么麻烦吧?”
古道真人却一反常态的说道:“这事关整个归剑阁,自然要慎重,甚至选择权,理应在他们手上。”
苏宿不蠢,只是这一会儿就明白了,师叔这意思,哪里是说不去观礼,而是铁了心观礼就是站在顾泯身侧了。
苏宿有些不开心的说道:“是不是那小子没什么帮手,所以要拉着咱们一起?”
如果对方是单纯的让他们去观礼,那没问题,实际上即便是有麻烦要他们解决,也不是什么大事,主要是要在请帖里说清楚,即便不说清楚,怎么也得隐晦的提一提才好。
可他没说。
这就让苏宿有些烦了。
“有一座崇文楼,柢山还有两位金阙,还有白玉尘,归剑阁不在他的想法里的。”
古道真人自嘲道:“什么时候归剑阁变成这样了?”
“去看看?”
这样果断的师叔,苏宿这么些年来,还真没有见过。
古道真人拍了拍苏宿的肩膀,“要不,也独断专行一次?”
“啊这……”
苏宿一时间愣住,根本不知道再说些什么了。
自己师叔,什么时候这么简单直接了?
古道真人喃喃道:“也做了这么多年的阁主了,做这么个决定,不过分吧?”
苏宿很想跟着师叔的话头说一句不过分,但仔细想了想,还是决定要在师叔热血上头的时候给他泼一盆冷水才是。
毕竟这样的师侄,才是好师侄。
不过就在他要开口的时候,古道真人却有些歉意的笑笑,“算了,热血一次也该是自己的事情,把这么多弟子搭上,哪里有个做阁主的样子。”
得,这会儿不用苏宿开口了。
苏宿这会儿才明白,为什么上一任阁主要把阁主之位传给师叔这么个温吞性子的男人,原来就只有师叔,才会在这么热血的当口还能克制住。
真牛!
苏宿都要竖大拇指了。
古道真人摇了摇头,好像不太满意。
苏宿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但紧接着这一日的黄昏时刻,随着一道剑音响起,整个归剑阁的剑修,纷纷出动,前往归剑阁的大殿前广场。
黑压压一片弟子,足足万人。
齐聚此地。
苏宿站在二代弟子的最前面,身前只有一些师叔伯,他看着大殿前那个才过了一会儿便换了一身衣衫的古道真人。
很正式的一次集会,实际上古道真人都已经用剑音了,这可是最快召集弟子们的办法,在往常,那可是代表着归剑阁有最为紧急的事情才会如此。
所有归剑阁的弟子,都有些忧虑。
虽说此刻没有看到外敌,但人人都觉得事情并不简单。
古道真人清了清嗓子,举起手中的请帖,笑道:“诸位,我的手里有一封请帖,是郢都城来的,南楚再立,请归剑阁观礼。”
言简意赅。
归剑阁的剑修中,不乏有脑子的。
自然能够想到,古道真人这话,实际上并不是观礼这么简单,因为若只是观礼,不必将他们都召集起来。
“归剑阁这么多年,一直秉承着我派先祖的遗旨,本分练剑,不沾染红尘他物。我辈剑修,手中一剑,斩妖除魔。”
古道真人停了停,轻声道:“归剑阁不在南楚境内,诸位大多也不是南楚人氏,其实很没有理由和南楚同气连枝,即便顾泯和我,有些关系。”
对于古道真人和顾泯的关系,其实山下山上很多人都知道了,只是他们不去提,也没人主动去说。
“所以我决定去郢都观礼了,诸位随意。”
沉默了很久的古道真人忽然说了这么句话,让所有人都猝不及防。
“这……”
苏宿扯了扯嘴角,心想师叔你这不是胡来嘛,之前这么慷慨激昂,又是用剑音,可这会儿,就这么两句话,就给没了?
古道真人望向人群里的苏宿,有些不好意思。
他原本是准备说些什么,调动弟子们的,可到了这会儿,又说不出来了。
苏宿叹了口气,果不其然,自己师叔,还是以前那个师叔,没变。
古道真人化作剑光突兀离开,一众弟子面面相觑,不知所以。
有人拉了拉苏宿的衣袖,问道:“咋回事?”
苏宿恼火道:“我哪知道,师叔去观礼了,我也去了。”
说罢他御剑而起,很快消失在天际,众人抬头看去,只是看到了一片白痕。
此刻所有人的脑子里,只有四个字,莫名其妙。
但很快,便有人琢磨出味道来了。
“师叔是觉得咱们归剑阁该如当年柢山和大宁王朝一样,但又没有理由让我们去这么做,所以才两难。”
有人思忖开口,说透了古道真人的心思。
毕竟做出选择是一回事,而要承担后果,又是另外一件事。
所以古道真人才不知道该怎么说。
“师叔……他真的太温和了……”
“有些懦弱?”
“别这样说,师叔是不想我们去死。”
“啊,对了,我是南楚人,我走了。”
人群中忽然有弟子开口,然后御剑而起,消失。
“我也是。”
接着,第二个。
第三个。
很多个。
第431章 阿泯
夜幕降临,郢都的皇城里灯火一片,恍如白昼。
在皇城各处,那些个曾经的旧宫人,时隔多年再看到这光景,都是热泪盈眶,眼泪汪汪。
世上最让人意外,也让人感动的事情,不就是那个失而复得四个字吗?
对他们这些丧家犬来说,又能看到自己曾经的故乡故国,便是上天最大的恩赐。
因此不少宫人就靠着墙壁跪下,双手合十,十分虔诚的祷告。
一身雪白帝袍的顾泯,独自走在皇城里,特意避过了那么多宫人,总给人一种错觉,那就是这座皇城,实际上,空无一人。
其实哪能呢?
顾泯转入一条偏僻甬道,那一直被宫里的女官和宦官念叨着是修来没什么用的多余东西,因此很多年前,这里便没有什么人了。
算是皇城里最为偏僻的地方之一。
小的时候,他要是不开心了,就会一个人躲到这里来,平常宫人们找不到他,就会着急,一着急,就要去禀告他的母亲,那位南楚的皇后娘娘,一辈子都没怎么发过火的母后,也不会去斥责那些把他弄丢了的宫女太监,只是会让人先去皇城里的湖畔看看,看看自己的小儿子是不是被人扔进去了。
然后是那些古井里。
等到都没看到,皇后娘娘虽然还是担忧,就肯定没有之前那么急迫了,但他们常常也是找不到的,到了这个时候,就要禀报那位南楚皇帝,自己心中最为伟岸的父皇了。
而在这个时候,自己的父皇不管是手里有什么要紧的事情,都会放下,然后一个人来到这边。
不让外人知晓。
那个脾气也好得出奇的皇帝陛下,会一把抱起自己的小皇子,坐在台阶上,听着那小家伙的不开心,往往这个时候,一讲便要讲到黄昏,这个时候,这两父子就能看看郢都的日落。
小家伙的糟糕心情就没了,父皇会把他带出来,交给自己母后,而那位做父亲的,还得返回御书房去好好看看耽误一日的折子。
每每如此。
后来小顾泯的心里,自然要要沾沾自喜,觉得母后就是没父皇聪明,每次都找不到他。
直到他长大一些,母后的身体越来越差的时候,在病榻前,那个脸上苍白已经没有血色的母后,艰难在病痛中挤出一个微笑,轻声说道:“阿泯,以后再生气了,能不能来给母后说呢?母后活不了多久了,但在这最后的光景,也想替阿泯解决这些小烦恼,阿泯喜欢父皇,喜欢和你父皇相处,只是他很忙的,很忙的……”
她艰难的说道:“阿泯听话,以后不要去打扰父皇好不好?”
到了这会儿,小顾泯才明白,原来之前母后是知道他在哪儿的,只是知道他想要自己父皇来陪陪他,所以才故意找不到他的。
那个时候顾泯就明白了,天底下父母,肯定都是爱自己孩子的,只是爱的方式不一样,生在帝王之家,自然更是如此。
于是小顾泯在自己母后床榻前认真点头,而从此之后,他再也没来过这个地方。
那是他年少时候少有的温情时候,后来母后去世,父皇眼看着便瘦下来了,那双原本满是光彩的眼睛,到了后来,已经变得暗淡无光。
虽说后来知道,那是皇兄在父皇的吃食里下了毒,但顾泯如今却觉得,即便是没有皇兄下毒,只怕父皇也活不了太久了。
父皇这辈子,早年的时候常说要做个十分了不起的帝王,那个时候,朝中滚滚诸公,都是这般觉得。
他们心中的陛下,虽然及不上那些历史上雄才伟略的雄主,但胜在一个仁字。
脾气如此好的皇帝陛下,让朝野上下,都一团和气,鲜有争端,更为值得一提的是,父皇执政期间,从未妄杀过一个大臣。
不过后来遇到自己母后之后,那位帝王虽说对待政事还是一如既往兢兢业业,但是心思更多的,其实都在母后身上了。
那个时候顾泯还小,父皇私下里就会和自己这小儿子说,其实有他母后,不做皇帝也不是什么大事,甚至都不算事。
他最为偏爱自己的小儿子,而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就是小儿子生得最好看,最像他喜欢的那个女子。
其实就这么简单的一个道理。
只是由于他的偏爱,导致皇兄太过于害怕,害怕有朝一日自己的太子之位都是顾泯的,故而在父皇还没有改变心意之前,便先下了毒。
父皇的身体越来越差,便越没有想过再把皇位传给顾泯了,毕竟顾泯年少,自己命不久矣,等到他登基,就是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