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了这个想法之后,顾泯便回了信,具体的,还得许然和赵白圭两人拿主意。
本来如今天下的事情,也就这件事最棘手,而大陆这边,反倒是因为四海之乱,还将整个大陆的凝聚力都提升不少。
倒是不必担忧什么了。
如今大应和大祁几乎都已经接受了,南楚会成为这块土地上的新王朝。
板上钉钉的事情,无法更改。
内政上的东西,很多都已经有条不紊的施行下去了。
而顾泯这个时候,会着急回到郢都,是因为在之前,他又接到一封信。
是许然写的。
在信中,这位南楚的宰辅大人说,太傅赵白圭,时日无多,请陛下回来再见一面。
这让顾泯心里有些难受。
这些日子,他送别了太多人。
如今老大人也要离去了。
旧时代在离去,最直观的体现,便是这些老人相继离去。
……
……
郢都。
秋高气爽。
街道上的每个人,好似脸上都洋溢着高兴和快乐。
崇文楼那边,火炉其实这些日子已经搬出来了,但是太傅赵白圭却让人撤了。
看着日渐衰老的老太傅,所有人都想起了当初死在这火炉前的上任太傅崔先生。
这些日子看着赵白圭在崇文楼里对南楚上下发号施令,许多人都感慨赵白圭不愧于国之重臣,但如今看到老大人苍老的样子,这才想起,原来老太傅和之前的崔老夫子其实是一个时代的人。
他们的年纪相当,相差不远。
赵白圭也是金阙强者,然而在最危急的时候,他不仅没有出现在南楚边境,也没有出现在四海之畔。
原因也很简单,是因为老太太傅不仅更适合在郢都坐镇大局,更是因为他年迈体衰,禁不起折腾了。
从长条木凳上站起来,竟然有些眩晕,老太傅赵白圭揉了揉额头,然后缓慢的转身,朝着崇文楼外走去。
在另外一侧伏案批折子的宰辅许然,看着老大人的背影,沉默了一会儿,放下了手中的折子,便走了出去。
哪怕如今南楚有很多事情需要他这个宰辅去做,但是他还是想陪着那位快要离开的老太傅走一走。
一前一后两人走出崇文楼,许然很快便追上这位南楚重臣。
这也是因为赵白圭走得很慢的缘故。
秋日的阳光其实不热,甚至还微微带着些凉意。
是寒意。
秋过了便是冬。
看了一眼秋日,赵白圭喃喃自语,“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倒是有些气魄,不过秋日怎么都胜不过春朝了。”
生命是一个不断前行的旅程,走过了便是走过了,即便是可以回头,也只能留下满眼的感慨,而不可能再回到起点了。
重来一次,是多少人的梦想?许然听着这些话,没有接话,只是自顾自说道:“是老了。”
赵白圭忽然转头,笑骂道:“老?老夫到如今都还是太傅,你这后生便敢这么说话了?”
许然不以为意,只是笑道:“老太傅要是觉得下官说得不对,那边再活上百年,到时候和下官一起携手黄泉也好。”
赵白圭嫌弃道:“就你这身子骨能够活百年?”
许然不修行,如今已经不惑之年,只怕最多也就只有一个甲子可活,这还得用不少天材地宝续命。
“不管多少,老前辈只要能够活到下官死去的时候,下官就佩服。”
赵白圭若有所思的说道:“这样说起来,老夫要是现在将你杀了,岂不是一起归西?”
许然苦涩道:“老太傅这般就不好了,南楚好不容易一统山河,要建立古来未有之王朝,下官这个宰辅大人也是头一份,这会儿就死了,不值当!”
赵白圭哈哈大笑,他喜欢许然的地方其实就在这里,这个人不装,显得很是实诚。
而越是这样,他才越是高兴。
赵白圭笑过之后,才淡然开口,“摊子越来越大,伙计便越来越多,东家又是个注定要当甩手掌柜的人,之后就得你这个二掌柜好好用心了,有些事情,多看多做,有些事情不必事事亲躬,多活些日子,把这个摊子多弄些年,等到最后几年,好好培养个接班人,然后王朝千秋万代不是没可能。”
一座王朝,千秋万代,何其难?
但只要努力,上下一心,都有可能。
许然问道:“依着老大人您看,陛下什么时候便会离开这里?”
其实现在困扰着这些南楚大臣的事情,可不止一件,顾泯什么时候走,也是大事。
他没有留下子嗣,走了之后,皇位谁来继承?
对他们而言,顾泯要走,拦不住,但至少想要这位皇帝陛下留下个皇子,到时候有他们这帮大臣帮衬,才有千秋万代的可能。
“所以啊,这次不管这些微末之事,陛下回到郢都,便一定要举行大婚。”
赵白圭有些感慨道:“就是不知道老夫是不是还能看到了。”
他已经很老了,现在是强行撑着而已。
皇后的人选,已经不是秘密了,北海之主白玉尘的闺女柳邑,会成为大楚的第一位皇后。
若是等她怀有子嗣,顾泯离去,大楚王朝也不会那么容易便崩塌。
至于生下来的是公主还是皇子,都没关系。
“陛下和那位准娘娘都是天纵之才,生下来的子嗣,只怕也是一个天才。”
若是修行界的修行者,肯定会很感兴趣,但是对于赵白圭这样的人来说,其实无所谓的。
许然笑了笑,没有接话。
现在他们,对未来,有着很多期望。
赵白圭和许然说了很多话,两个人走了小半个郢都,最后在一处开阔的地方,一起并肩看了晚霞。
如同顾泯所说,郢都的晚霞,的确是天下最为好看的东西。
赵白圭代表着的是南楚的以前,许然则是代表着未来。
“崔溥那个老家伙,只怕是早就在地下骂娘了!”
赵白圭没来由的笑了起来,想起了那位崔太傅。
“崔老夫子可不是这样的人。”
有声音响起,但接话的人却不是许然,而是另外一人。
赶赴郢都的顾泯。
赵白圭转过身来,看到是顾泯之后,也没有行礼,而是感慨说道:“是啊,那老家伙很是懂礼节,不管什么时候,都不会如此说话的。”
顾泯笑了笑,然后问道:“老大人是不是再活一甲子?”
这是他美好的期望。
但结果不是这般。
赵白圭惆怅道:“倒是想再活一甲子,不过却活不了。”
顾泯有些感伤,然后吐出一口浊气。
从西海赶往郢都,他全力而为。
如今气府里的剑气,都还有些激荡。
对眼前老人,顾泯是无比尊重的,不仅因为他在很多年前便是南楚的臣子,更因为他一直为了南楚做了那么多事情。
不更改国号,顾泯也是因为不想让那些南楚的百姓和臣子伤心。这一点,他想得很清楚。
“陛下果然不愧是先帝的后代,到了如今,已经如此这般了,想来即便前往彼岸,也不会泯然众人。”
能够前往彼岸的都是金阙之上的强者,这么多人都去那个地方,想来总会有那么几个人,肯定是会脱颖而出,在彼岸都会很了不起的。
当然了,更多人,到了那边,或许就泯然众人了。
顾泯哑然失笑,“我叫顾泯,又不是非要泯然众人。”
说起这话,顾泯倒是想起了,当初在离开郢都的时候,他曾说过,大厦将倾泯然众人的这些话。
不过是当初了。
赵白圭说道:“陛下当初何时大婚?”
顾泯挑了挑眉,很快说道:“马上便叫礼部准备章程,挑选日子。”
赵白圭摇了摇头,“陛下其实不必为老臣所想,一个帝王对臣子可以亲切,但却不可纵容,这样于国无益,况且不管陛下何时大婚,老臣都看不到了。”
顾泯有些伤心问道:“老大人这几日光景都没有了吗?”
赵白圭点头感慨道:“油尽灯枯,不是续油便可以的事情了。”
顾泯不说话。
赵白圭继续说道:“当初先帝金阙之上便离开南楚前往彼岸,如今陛下也是这般境界了,但是老臣还是希望,陛下在离开之前,先把大楚的这些隐患全部都解决之后,再说远行之事,不是非要大楚王朝的国祚在这里有千万年,只是百姓们喜欢的是平和的日子,陛下又是个好皇帝,再加上这一帮读书人,在治国上,他们能够给这个世间的百姓很多好日子,所以还希望陛下多多想想。”
王朝运行,之后其实如果顾泯走了,一切事情都在白粥身上。
她会是个很不错的人。
顾泯点头,示意自己明白。
赵白圭点头,算是满意。
然后他颤颤巍巍从怀里拿出东西,那是一封折子,很厚,只怕有万字不止。
“这是老臣留给陛下最后的东西了,从此之后,也不敢再叨扰陛下了。”
赵白圭微微一笑。
顾泯皱眉道:“老大人何出此言?”
赵白圭一笑置之。
顾泯收好折子,只是静静看着老大人。
赵白圭张了张口,“陛下,你如今认为修行的意义是什么呢?”
顾泯轻声道:“是守护。”
守护自己在意的人,守护在意的东西。
赵白圭点点头。
他的脸色越来越差,而且看起来气息越来越虚弱,顾泯知道,老大人要走了。
他其实有话还想说的,但是在这个时候,他选择不再去打扰这位老大人。
最后赵白圭伸出枯瘦的手抓住顾泯的手,赵白圭轻声道:“崔老头死前,说是恨太晚遇到陛下,老臣对他说,遇见过已是大幸,其实老臣何曾不是这样觉得,要是能早些遇到陛下,便好了。”
君臣相伴,名臣雄主,这的确是极好的事情。
尤其是读书人,更是会如此去想。
“老大人……”
赵白圭摇摇头,用尽全身力量说道:“陛下不必伤心,我们这些老东西死了,把地方留出来,该是许然这样的后辈施展了,只是陛下这般年轻,老臣也是有些羡慕的……”
老人眼睛渐渐都无力睁开,更不用说继续说话了。
他浑浊的眼睛里,有许多情绪,最多的是欣慰。
来此人间一趟,所有该做的事情都做了,其实当真是不用伤心的。
此一生无憾。
赵白圭的这一生,还可以。
在远处,许然看着赵白圭的身躯渐渐的化作光华消散,这位和他共事很久的宰辅大人,默默拱手弯腰。
送老先生一程。
不仅因为赵白圭是太傅,还因为他是个真的忧国忧民的读书人。
这样的读书人,很少。
但赵白圭一直都是一个。
顾泯看着天边的晚霞,年轻的脸上没有太多表情。
他只是平静,然后笑了笑。
“郢都城的日落,的确是天底下最好看的风景。”
第543章 真疼
顾泯和许然前后走进崇文楼,老太傅离开人世的事情,和之前崔老夫子一般,其实没准备大肆操办,就只是通知下去便好了,像是他们这样的读书人,也并非是那种喜欢名利的。
许然眼睛有些红。
前后两位太傅,实际上对他来说,赵白圭对他要比崔溥对他,要好得多。
那是当真认真培养的。
崇文楼的官员们看到久久不见的顾泯,纷纷起身跪下相迎,一国之君,不管有着什么别的身份,不管脾气有多好,但是在君臣这里的关系上,所有做臣子的,都不敢马虎。
让众人起身之后,顾泯坐在原本许然的位子上,随手翻动了几本折子,感慨道:“这些日子,天下各处都是事情,倒是让你们不得空闲了。”
他已经知晓,如今这座崇文楼里,六部重臣,每个人只怕每天除去一日三餐之外,也就是两个时辰的睡觉时间,其余时间,都在批阅折子。
而作为宰辅的许然,自然而然,肩膀上的担子最重。
许然抽了抽鼻子,洒然道:“臣反正都是孑然一身,回到府中也是冷冷清清,在此地多忙些时候,也算是有各位同僚相伴,也算不错。”
顾泯打了个哈哈,抬头看向在场的众人,笑道:“那诸位倒是得看看谁家里有合适的女子,早些介绍给咱们的许宰辅,要不然一个人冷冷清清,可不是什么好滋味。”
这句话一说出来,整个场间众人都轰然大笑。
“我记着梁尚书家里还有个待字闺中的闺女,前些日子郢都好些人上门提亲,可一个都没被梁尚书看上,依着下官来看,让陛下做媒,就嫁给宰辅大人好了。”
人群中,户部侍郎蒋远林笑着开口,这位户部侍郎正是蒋雄山的侄子,在蒋家里,也算是少见没有投军而走了一条别的路,在南楚第一次亡国之前,他便是户部的官吏,如今新朝再立,他便已经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