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挑选杨怀、刘于氏,就是因为他们的成败影响不了大局。就算被抓或者被杀也不会心痛,下次再找几个囚犯继续。若能成功,说明这他们是有潜力的,虽然提前背了自己写下的所有暗杀剧本,靠的是自己的智慧。
失败大不了抚恤两人的亲属,成功后或许下次还能用到。
说实在的,暗杀人才也很有用,很多时候不一定非得通过战争方式征服敌人,斩首行动一旦成功,可以让敌方内乱,大大削弱实力。
因此,宁泽早有筹建该类部队的想法,杨怀与刘于氏算试验品。
两人抵达天台郡后,宁泽的人做出不同安排。
杨怀被编入一支出自汉州的小商队,跟随他们出发。刘于氏被安排到一个前往义阳的歌舞车队,兵分两路,顺利通过盘查。
来到义阳,杨怀从商会得到一笔资金,身上还有一个汉州商会成员的身份。刘于氏也得到一些资金,身份是因蝗虫而逃难至此的灾首发
两人都被灌输大量宁泽传授的知识,接下来商会和地下情报员尽量不露面,也不会与他们接触,只是负责暗中监视,观察他们的进度。如何顺利接近孙维,并且将其杀死,全靠他们自己。
当然,抵达义阳之前,情报人员早就将收集到关于孙维和他周边人物的情报交给两人,并叫他们牢记心中。只要懂得运用这些情报,加上宁泽传授的技巧,成功率还是挺高的。
杨怀到达当天,直接住到旅店,开始整理情报,思考如何以商队成员身份接近孙维。
想来想去,决定从孙维的爱好着手,利用手中资金购买武器宝甲,试着买通孙维手下让他们推荐自己,找到与孙维见面的机会。只要引来孙维,便可思索暗杀之策。
刘于氏到达义阳,利用手中资金买了一个旧房子,比较靠近刺史府,过一条街便到。到手的情报在她看来用不上,因此以新搬到此处,认识新邻居为由串门,跟各家女眷聊天八卦,旁敲侧击。
经过几天的努力,终于打听到一个有用情报——刺史府有个厨娘因为偷盗财物被打断腿,赶出门外。此刻府内正招厨娘,需要厨艺精通,为人老实。
刘于氏自认厨艺不错,于是前去应聘。
若是按照以前的想法,肯定傻乎乎地上门求职,什么都不做。
可是一路上都有专人指导,明白有钱能使鬼推磨的道理,也知道像刺史府这种大官住处,想要进去做事的人多如牛毛,不管做什么事情都得记住钱能通神。
因此刘于氏很好地利用手中资金打听情报,暗中结识并且贿赂府上贪财管家。
管家收了钱,果然让刘于氏在应聘人员中“脱颖而出”,当然,前提还是尝过她做的菜肴,确定没有问题。同时也派人调查刘于氏身份,查到当然是宁泽让人洗白的身家,是个“家世清白”的难民。
刘于氏顺利进入刺史府成为厨娘,负责府上伙食。
初期身边有刺史府的丫鬟看着,孙维算是很谨慎,新入府的下人都会严格监控一段时间,确保没有问题才能信任。
刘于氏不着急,老老实实在厨房工作,思索应当如何得手,并且顺利完成任务。
说不紧张害怕是假的,毕竟人生中头一回做这样的事情。但是想想自己,想想家人,为了下辈子能够衣食无忧,怎么都要拼一拼。
说实在的,对于战乱时代吃尽苦头的穷苦百姓而言,能有改变未来的机会,什么事情都敢尝试。否则也不会有王通振臂一呼,天下百姓纷纷追随,出现掀翻大成江山的无数梁义蚁贼。
刘于氏老老实实在厨房做事,加上闲时就找监管自己的丫鬟说话,很快取得信任。
另外一边,杨怀费尽心思终于找到门路,成功搭上线,得到宴请孙维的机会。
这让他格外兴奋,开始思考暗杀之策。
一方面必须神不知鬼不觉,另一方面可以让自己有时间安全离开义阳。
这么一想,就不能用过激的手法,反而是使用慢性毒药比较好。
或许可以在见面之时,偷偷往孙维酒菜下毒,让他吃后不知不觉丧命。
想的倒是挺好,也花钱顺利买到毒药。
因为知道孙维的谨慎,第一轮酒菜并未加料。
孙维部下果然在所有酒菜中仔细用银针试探,确保无毒之后才允许宴会开始。
杨怀故作镇静,前半段完全不想这事,将自己伪装成名剑宝甲收藏者,希望攀附孙维,赚取大钱。
酒至半酣,偷偷取来毒酒,亲自为孙维满上。
本以为万无一失,这个时候都喝的差不多了,想必对方会疏忽。谁料孙维身旁护卫却一把抓住杨怀手腕,再度拿出银针。
杨怀额头冷汗直冒,看着对方将银针放入碗内轻轻摇晃。
取出之时,银针果然变黑。
事情败露,杨怀知道后果,于是猛然拔出腰间佩剑,扑向近在咫尺的孙维。
结果被护卫轻松打掉武器,一把摁到地上。
孙维像是没有发生任何情况,将毒酒推到一边,继续吃着菜肴。
护卫摁着孙维,冷笑说道:“你在本地商会购买兵器宝甲,又贿赂主公下属,以为自己做得很隐秘吗?主公早就怀疑你,知道必有问题!就看你何时出手。眼下终于忍耐不住露出马脚,简直自寻死路!”
“是谁派你来的?”孙维面无表情,斜眼看向杨怀。
杨怀万念俱灰,低头不语。
他知道就算老实交代,也不能活着离开。不背叛宁泽,家中老小有人养着,无牵无挂。若是背叛,自己死了不说,家人或许会被迁怒,不但过不上好日子,甚至可能因为自己而遇难。
于是咬牙说道:“要杀便杀,何必废话?”
“我要杀你易如反掌!”孙维微笑说道,“老实交代,可免一死。”
杨怀根本不信,仔细思索后大声说道:“我与王南是朋友,听闻好友被杀,特来报仇!”
“本官不傻。”孙维笑道,“你自金州来,想必跟宁泽脱不了干系。他就只有这点手段?”
杨怀心中一惊,心说这可不是我招出来的。不管对方猜没猜到,反正绝对不能松口。于是大声说道:“我来此处只为报仇!”
“还要嘴硬?”孙维说道,“你若诚实招供,还可保住小命。否则,本官会让人撬开你的嘴,看看到底它有多硬!”
“害我好友性命,此仇不能报,无颜地下相见!”杨怀一口咬死,只说是为王南报仇。
“将他押入牢中,严刑拷打。”孙维转向身边护卫,“在撬开嘴巴,亲自招供并且签字画押之前,绝不能让他死了!要让他知道,什么叫想死比活着还难!”
“喏!”部下立刻将孙维五花大绑,押入大牢。
在刺史府做事的刘于氏,因为近水楼台,很快听说此事。这让她压力巨大,心中也很害怕。
毕竟有杨怀的前车之鉴,万一自己也被查出,到时该怎么办?
只是怕归怕,也知道没有回头路,只能更加谨慎,绝对不可露出马腿。
甚至不敢再打听杨怀的事情,只当做没这回事,老老实实当自己的厨娘,丝毫不敢有令人怀疑的行径。
第192章 孙维授命
半个月过去,商会那边顺利找到梁令尸身,送往金州与生石灰封藏的首级缝合,将其厚葬。
杨怀那边的情报直接断了,生死不明。
刘于氏不敢打听,也不想去打听,因为会引火烧身。
唯一能做的就是靠自己。
府内招的厨娘不止她一个,毕竟全府上下数百张嘴。
这段时间内,她跟身边的人都混熟了。
一直都在等待机会,思索如何暗杀孙维,并且全身而退。
这天,府内要开家宴,厨房里一大早便忙碌起来。
刘于氏负责采购食材,带人来到市场。
在各个菜摊转悠,忽然眼睛一亮。
原来看到有人在较少见的野菜绒毛葵。
绒毛葵是一种口感极佳的食材,一般生长在高耸的山崖,不易采摘。本来是穷人无奈果腹的食物,后来有人发现绒毛葵烹饪后是种珍奇美味,于是逐渐成为富商官员宴席之上的名菜。
看到绒毛葵的瞬间,她就忽然想起从金州乘船过来时学习的各种知识。
军师宁泽亲笔写下的教材中有这么一段话:“绒毛葵者,山间美味,性热,可做药用,食之能御风寒。偶有百姓食之咯血,不日而亡。查之,此物无毒,与豆类共煮食之必死!此非毒,银针不能试。”
刘于氏从未听说绒毛葵可做毒药使,当时听护送之人讲解,不大相信。
绒毛葵无毒,豆子也是常见的食材,没听说吃它们而导致死亡的。两种无毒的东西加在一起,真的回致人死亡?
宁泽好像是通过这一年内所辖各地遇到的案件推断,所以得出这个结论。至于是否有效,其实并未测试。
刘于氏暂时想不到其他办法,心说反正都是桌上的食材,并不可疑。虽然绒毛葵和豆类一起煮的情况很少见,这次家宴那么大场面,多弄点不同菜式也是应该的。
这里绒毛葵不多,当然是留给刺史一人享用。
但愿真的有效,而且跟情报所说一致,银针测不出来。
刘于氏买下这些绒毛葵,大肆采购食材期间,订购几代大豆。
身边跟着的丫鬟家丁也没怀疑。
顺利回到刺史府,进入厨房后,刘于氏并未亲自动手烹制,反而在洗菜期间有意无意闲聊,说起绒毛葵与大豆一起煮,味道极其鲜美,乃是绝品菜肴。只是绒毛葵不多,只够一碗,若能借此取悦使君,或能得到重赏。
说者有意,听者也有心。
身边有个急功近利的徐氏,是厨娘中领头的。有功劳都喜欢往自己身上揽,于是晚宴之前亲手做绒毛葵煮豆,手艺倒是不错。
出锅后,刘于氏趁其不备偷偷拿银针在汤水中试探,发现银针果然没有变色,只是不知能否成功。
这碗绒毛葵煮豆被呈到孙维面前,作为家中地位最高之人,好东西都是他先吃。吃剩下了才有别人的份。
果不其然,开宴之前有人以银针试毒,所有饭菜都没放过。
直到确定没有问题,晚宴正式开始。
刘于氏和其他厨娘蹲在厨房,默默等待着。
主人家吃完了,下人才可以吃饭。
宴席之上,孙维细品绒毛葵煮豆,发现味道极鲜,颇为满意。不知不觉间,一个人全部吃光。
旁边妻儿看得嘴馋,却也没有多说什么。
毕竟绒毛葵不多,孙维每天公务辛劳,经常忘记饭点,确实应该多吃一些。
大不了下次叫人去收一些绒毛葵,重新做了家里人一起吃。
一碗下肚,孙维格外满意,命人重赏烹制绒毛葵的厨娘。
徐氏得到赏赐,欣喜若狂。其他厨娘都很羡慕,纷纷恭维。
刘于氏得知孙维已将整碗绒毛葵煮豆吃光,唯一紧张的是能否起效。
家宴结束时,孙维看起来什么事情都没有,这让刘于氏颇为怀疑情报的真实性。
当晚,孙维回到房中安歇。
深夜忽然起身狂咳不止,腹中疼痛。
妻子被惊醒,见其咳出血来,赶紧传大夫入府诊治。
大夫为孙维连夜治疗,却因从未见过的症状慌了手脚。
丑时,孙维咳血而亡,整个刺史府震动。
哀伤之际,刺史夫人命大夫查明死因。
大夫也是一头雾水,不明所以。询问刺史可曾食用有毒之物。
刺史夫人摇头否定,毕竟家宴之上所有菜肴,大家一起吃的。怎么其他人就没事,唯独丈夫突然毒发身亡?
召集家人讨论,有人提起家宴之上,唯独绒毛葵煮豆是孙维一个人吃的,其他食物所有人分食,并未出现问题。大概就是这个食物出了状况!
清晨,刺史夫人先让人到市场购买绒毛葵,取回与大豆共煮,吩咐下人喂家犬吃下。
一段时间后,家犬果然出现问题,不断呕吐并且咯血而亡。
刺史夫人大怒,认定丈夫因徐氏而死,虽然觉得她未必有害人之心,还是将其杖毙。
孙维一死,义阳混乱。
此子孙毅为夺大权,密谋害死大哥孙卓。
三子孙奇因孙毅谋害大哥,说动宁安太守出兵,前来报仇。
四夫人趁机带着孙维四子孙俊前往康郡,联合其弟出兵夺权。
孙维还未入殓,几个儿子便开始争夺地盘,将梁州卷入混乱之中。
刘于氏见任务成功,喜不自禁。
趁乱收拾行李,准备逃离。
离开之前,想起还在大牢的杨怀,便偷偷联系当地情报人员,看是否有办法确认对方生死。
因为梁州内乱,几位公子争权,情报人员压力骤减。同时,被擒的杨怀确实有泄露情报的可能性。
好在这个时候,梁州实际掌权的几位公子顾不得其他,一心只想消灭对方。
于是情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