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梁春瞄了一眼梁五,以为是他告知,转向宁泽淡然点头:“坐!”
“谢太守赐座!”在梁五帮助下小心坐在边上,宁泽心说这一家人忠诚度都挺低的,看来对这个大成国并不忠心,随时可能反叛啊!
不过这些天从闲聊之中,也了解到大成国的局势,怕是不止华郡,各地诸侯真正忠诚的没多少了。皇帝为了剿贼让地方势力抬头,群雄逐鹿的局面难以抑制,就跟东汉末年一样,局势会越来越乱啊!
梁五非常自觉地离开书房,顺手将门关上。
两人面对面,梁春先是上下打量宁泽,随后开口:“你学过兵法?”
“禀太守,在下略知一二!”宁泽正襟危坐。
“学的是什么兵法?”
“家传孙子兵法、三十六计!”
“太祖兵书可有研究?”
宁泽摇摇头。
“那幼新兵法呢?”
宁泽再度摇头。
“这太祖兵书与幼新兵法,方是兵学之重!”梁春说道,“其他兵书皆是左道旁门。”
宁泽心说,你都不知道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的内容,这也太武断了吧?只是不好当面反驳,人家好歹是救命恩人的父亲,还是个太守市长。因此回答:“若有机会,必当研习太祖兵书与幼新兵法!”
“嗯!”梁春点了点头,“今日不谈兵书,这行军打仗之事,你懂多少?”
行军打仗?
宁泽想了想,心说自己穿越之前玩三国系列策略游戏,在电脑中行军打仗那可懂得太多,当下回答:“略知一二!”
听到这话,梁春拿起桌上一个兽皮卷轴,直接递到宁泽面前:“看看这个,有何感想?”
恭敬接过卷轴,宁泽小心拉开,发现这是一幅庞丽山的地图,图上有多处关隘标记,还有山贼分布情报。
只是这个情报,与自己通过虚拟地图得到的略有出入。
庞丽山贼的事情,这些天也在聊天中听梁五说了,以王通为首的梁义蚁贼闹大之后,这批山贼迅速响应,为祸一方。刚开始规模很小,只敢袭击华郡周边的小村庄,如今却规模巨大,竟然占据庞丽山,甚至有意攻打华郡。
这对华郡太守梁春而言就是一种挑衅。剿灭这支猖狂的山贼队伍,自然成为重中之重。
很明显,梁春正在准备剿贼计划,只是有些意外,他会拿这个考校自己。
梁春将卷轴交给宁泽后,密切注意他的一举一动,见他默不作声,便安静等待。
过了一会儿,宁泽将卷轴放下,抬头面向梁春:“太守大人,在下只是一介草民,您让我看这个,未免有些不妥?”
“无妨!”梁春淡然说道,“此图乃是我军斥候绘制,详细记载庞丽山贼情报。你若懂兵法,不妨谈谈如何将其剿灭。”
宁泽低头看一眼卷轴,稍作思考:“太守大人,在下学识浅薄,怕说不好!”
“无妨,心里怎么想就这么说,就当做是闲聊!”
“这。。。。。。既然太守大人想听,在下便知无不言!”宁泽思考几秒,“这庞丽山地形复杂,易守难攻。最好的办法是诱其出山,使其失去屏障,再奇袭破之!只是梁义蚁贼气势正盛,这庞丽山贼也初露锋芒,还需拖延时间,勤练郡兵以作准备,待各地官军压制贼军气势,方能一战成擒!”
梁春闻言眉头皱了一下,语气淡然:“你的意思,这庞丽山贼比郡兵厉害?”
“倒不是说贼军厉害,只是对方气势正盛,所谓避其锋芒。。。。。。”
“胡言乱语!我有正义之师,岂能避贼?!”梁春语气稍稍变冷。
看到梁春脸色,宁泽心中有些无奈,这种就属于听不进别人意见的类型,怪不得是唯我性格:“太守大人,这只是在下的浅薄见识。。。。。。”
“还真是浅薄!”梁春毫不客气,“太祖有言,携正义之师,则所向披靡!贼弱剿之,贼强破之,勇者无惧方能致胜!”
那也得看实际情况吧?人家占着地形优势,士气又高,不是开玩笑的。宁泽心中暗道,却没有当面指出。
他知道对于唯我性格的人来说,根本听不进去任何建议,尤其是在他觉得自己完全正确的时候。
再者人家是市长,又是救命恩人的父亲,不好跟他顶撞。
见宁泽不说话,梁春继续问道:“若本官率兵一万围住庞丽山,断其粮道,你觉得此战胜负如何?”
宁泽心说我是该说实话,还是说假话?想来想去,最后还是开口:“依我之见,庞丽山资源丰富,山中水源充足。即使断了粮道,亦能自给自足。且居高临下,能观我方军阵布局,却不知贼军如何排兵布阵,纵使围堵也占不到任何好处。只有将贼军引出山外,方能致胜!”
“那我放火烧山,可有奇效?”梁春眯起眼睛。
“放火烧山,牢底坐穿。。。。。。”
“嗯?”
“哦!我是说,放火烧山,并无用处!”宁泽轻咳一声迅速改口,“这庞丽山四面环水,并不适合火攻!何况贼军只需在关键位置提前准备灭火之物,火势无法蔓延。”
“哦?依你之见,我军拿庞丽山贼没有办法?”梁春脸色不是很好看。
宁泽看出他脸色不好,便低声说道:“这只是在下的一些拙见,未必上得了台面!”
“年纪轻轻能有这般见识,已经不错!我这还有公事,你先回去吧!梁五!”
“在!”听到声音,梁五赶紧进来。
“送宁先生回去休息!”
“是!”
宁泽在梁五搀扶下坐上轮椅,很快消失在走廊。
不多时,梁腾出现在书房门外:“父亲!”
“进来吧!”
进入书房,见父亲脸色冷淡,梁腾走上前去:“您刚才考校那位小兄弟,结果如何?”
“哼!夸夸其谈的家伙,伤愈之后给些银钱送出去吧!”梁春摆摆手。
“这”梁腾也不知道父亲跟他交谈的内容,心说对方真的没有能力吗?
“行了!这件事情到此为止,庞丽山贼为父自会处理,无需多虑。军粮筹备进度如何?”
“一切顺利!”
。。。。。。
第4章 技术宅
这两天除了梁五又没人过来了,算是面试失败?
不过都在意料之中,太守梁春早就想好一套剿贼计划,拿它来考自己。当时如果拍一通马屁,夸赞一下这个剿贼计划,兴许就被录取。
只是宁泽明知这个计划行不通,就算现在靠拍马屁混到一官半职,等太守被贼军打败,灰溜溜逃回来,吃苦头的还是自己。
既然如此,还不如实话实说。
无所谓了!梁腾对自己有救命之恩,却不一定非得在他爹手下做事。虽然穿越到这个陌生世界,若能在华郡混到一官半职,至少不用为生活发愁。
还是靠自己吧!好歹有个灵活的脑子,加上两大金手指,想要衣食无忧应该不难。
要不是还得静养,现在都想离开梁府,研究如何在异世界找到属于自己的出路。
人在无聊的时候,总得找点事情消遣。
“宁先生!”梁五的声音出现在院外,不多时带着另外几个梁府下人,包括刘伯在内,捧着一捆捆略有些泛黄的竹片进来,“昨日砍得毛竹,已经按照您的要求裁成竹片,并且经过烘烤去青。刘伯亲自编好竹简,您看够用吗?”
几个下人将一捆捆竹简小心放到桌面。
宁泽坐在轮椅之上,面带感激笑容:“辛苦了!”
“小事而已,”刘伯回道,“府内竹简都是老夫在做,顺道罢了!还有,这是按照您的图纸制作完成,标准的竹弩。”
接过刘伯递过来的一柄小巧十字弩,仔细查看一遍,宁泽很是满意:“不愧是刘伯,做工精细,毫无差错!”
“只是宁先生所说的连弩工艺太过复杂,老夫实在无能为力!”刘伯叹道,“若是能有完整图纸就好了。”
“连弩的图纸我暂且画不出来,只知道大概的原理,具体构造不是太清楚。”宁泽本来想做诸葛连弩,却对构造不是很清楚,“刘伯若是有空,还望多多研究。”
诸葛连弩可是非常强悍的弩兵武器,虽然沉重不适合单兵作战,用在守城战却非常强悍。
“老夫空闲之时会按照宁先生的想法,再仔细思索一二。”刘伯恭敬说道,“若先生没有其他要求,老夫先回去做事。”
“好!谢谢各位。”宁泽拱手道谢,送走刘伯和其他梁府帮忙拿竹简的下人。
眼前只剩下梁五,目光盯着宁泽手中小巧的十字弩:“宁先生,这个竹弩能用吗?试试威力如何?”
“好!”宁泽抬手将竹弩交给梁五,“你来。”
梁五也不客气,接过竹弩,取出竹制弩箭拉弦上好,瞄准院子角落提前准备好的草人扣动扳机。
“突!”弩箭隔了二十多米,精准无比射中草人的脑袋。
梁五很是兴奋,回头冲着宁泽呼喊:“厉害!此物虽然小巧,威力确实不俗,还能射得更远吗?”
“按照这个竹弩的材质和大小,估算射程最多150米。”宁泽微笑,“若是有足够的材料和生产条件,上千米射程的床弩也能造。但我觉得还是诸葛连弩实用,连发是特点。”
“宁先生祖上真不是匠人?”梁五好奇问道,“寻常人可不知道这种兵器的造法。”
“你不会懂技术宅的!”
“技术宅。。。。。。那是什么?”
“这个无所谓!”宁泽说道,“总之还是要谢谢你,像我这个在梁府白吃白住的人,随便提个要求你都尽力帮忙。”
“您是梁府的客人,这种小要求自当满足!”梁五见竹弩恭敬递还,“宁先生,看得出来您是有本事的,伤愈之后考不考虑留在梁府?”
宁泽微微一笑,心说在你们太守大人那边面试都失败了,谈这个话题干什么?
没有回答梁五的问题,而是以微笑回应,然后端起竹弩研究一阵。
竹弩携带之后,武力1
非常简单的属性,只是拿在手中并未发现自己的武力值提升,依旧停留在55点。
携带之后,这四个字才是关键。
要如何才能携带?
这也没有游戏中的装备界面。。。。。。
“宁先生,这个弩箭的图纸能否。。。。。。”看他打量竹弩不说话,梁五小心翼翼开口。
不用他说,宁泽便猜到意思,于是点头:“督邮大人对我有救命之恩,这竹弩图纸也不是什么重要之物。”
梁五负责照顾他,期间发生的一切都要如实向梁腾汇报,竹弩图纸也是一样。
“宁先生大气!”梁五松一口气,目光转向桌面上那些竹简,“对了,您要这么多竹简,可是还有更多图纸要画?您要做多少东西?”
“我又不是专业工匠,每天静养闲着无聊,想要写写字消遣时间。”宁泽回答,“能否帮我准备笔墨?”
“我这就去!”
梁五离开,宁泽端着小型十字竹弩又研究一阵,终于找到个人属性界面中携带名品选项。
打开界面,里面只有竹弩,点击勾选后,再看武力值果然变成56点。
就跟装备一样,要放到装备栏才能生效啊!
梁五可不知道这种事情,没多久便带着笔墨砚台回到院内,将其放置于石桌边沿:“宁先生,请用!”
“多谢!有事我再喊你。”
“好的。”
梁五也是有些累了,暂时到旁边休息。
都多少年没写毛笔字了,好怀念啊!
院内只剩自己,宁泽从轮椅上站起身,扶着石桌感慨。
摊开一卷沉重的竹简,摆平放好之后,拿起砚台熟练研磨,待墨汁完成,笔尖涂黑,移动到竹简右侧。
用汉字,还是这个世界的字?
宁泽仔细思考,默写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并不是为了给别人看,而是自己消遣。同时,也想知道这两本兵书能否成为系统承认的名品道具。
既然这样,没必要特别用这个世界的字,还是写汉字比较优美。
当下落笔。
“始计篇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必须感谢父母从小严格要求,培养自己的古修养,孙子兵法、三十六计以及各类古籍那是从小写到大的,简直倒背如流。
孙子兵法全6075字,包括始计篇、作战篇、谋攻篇、军形篇、兵势篇、虚实篇、军争篇、九变篇、行军篇、地形篇、九地篇、火攻篇、用间篇,十三篇章洋洋洒洒。
这个比较好默写。
三十六计全133480字,这就比较麻烦了。所幸时间有的是,等到离开梁府也能继续。
眼下先把孙子兵法默写出来,三十六计不急。
从小训练,宁泽的毛笔字相当不错,字形优美,下笔有力。默写之时毫无停顿,整本书在他脑中早已形成肌肉记忆,当第一个字写出来,后面的就习惯性跟着刷刷冒出。
他写得很投入,整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