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宁泽脸上浮现笑意:“尹御史果然聪明!孤闻御史先前劝马健投降,可有此事?”
尹公儒闻言一震,抬头看向宁泽露出不敢置信的表情:“朝中之事就在近前,王爷如何得知?”
容不得他不震撼,毕竟这件事发生在不久前,时间很短。而且南成朝廷不会把这种事情随便向外宣传,对方能够如此迅速得到消息,只有一个可能——朝中有大臣被华国收买,通过比飞鸽传书更加快捷的方式传递情报。
能在朝廷重要会议出席的,地位不低,可以说是南成的核心官员。这些人多数是马乔旧部,对马健忠心耿耿,被收买的可能性很低。宁泽能够插手进来,这种手段令人害怕。
其次,飞鸽传书本就是宁泽所创,因为其惊人的快捷和便利,其他势力为夺得技术大费周章,好不容易拿到手中。难道对方又有更强通讯方式?
怪不得三国联盟都被宁泽压着打,这人拥有通天法术之外,军事上各种创新技术也起着决定因素。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对于拥有绝对信息霸权的华国来说,军队做出任何决定都比另外三国速度更快,岂有不胜之理?
如此看来,日后华国消灭三国,统一十六州板上钉钉,除非出现奇迹!
宁泽见他一脸震惊,微笑说道:“孤对伪成之事了如指掌。尹御史能劝马健投降,说明是个头脑清醒,足够聪明之人!孤最欣赏像尹御史这样的聪明人。既然来都来了,不如留在孤的身边,孤能保你官位高于御史。”
尹公儒脸上不惊不喜,躬身说道:“外臣劝陛下投降,不过形势所迫。王爷法力通天,华国兵强马壮,粮饷充足,民心士气极高。反观南成因为连年战祸,青壮不足,严重影响征募兵员,农业耕作。国内民心动荡,百姓生活困苦,没有休养生息的机会。然君一日不降,臣亦不敢投敌而惹骂名!陛下要战,臣以为不妥却随陛下鏖战至死,陛下要降,臣便随陛下转投华国。背君者,叛国也,外臣绝无此心!”
“好!好一个背君者叛国!”宁泽闻言拍手,对尹公儒高看一眼,“这才叫忠臣,诸君多多学习!”
帐内东方疏、裴济、宋高、宁勇、邵乙等人纷纷点头。
尹公儒连称不敢。
宁泽笑道:“孤最敬重像尹御史这样的忠臣,希望有机会在朝中公事。眼下御史还在马健手下,也不好强人所难。这样,御史可先回羌阳当面转告马健,叫他稍作等待,孤很快就会抵达,到时候当面聊聊。”
尹公儒心中暗松口气,宁泽这么说,自己就安全了。之前过来时一直提心吊胆,担心劝降书会让对方暴怒失去理智,拿自己的人头警告马健,如今看来躲过一劫。
于是躬身行礼:“既如此,外臣告辞!”
“裴将军!”宁泽喊了一句。
“在!”裴济站出来。
“护送尹御史至大靖郡城主道。”
“喏!”
裴济将尹公儒带出华国营地,途中二人并无言语。
抵达主道附近,尹公儒回头说道:“将军送到这里就行,再往前恐怕与郡城兵马撞上。”
裴济抱拳示意,转身要走。
“裴将军!”尹公儒突然喊他,“下官有一事不解,当日将军下狱,可是真有冤屈?”
裴济调转马头,面无表情与他对视,而后淡然回答:“事已至此,何必再谈?”
“下官人微言轻,若有冤屈,即使无法说服陛下,也愿为将军陈述一二!”尹公儒认真说道。
与尹公儒四目相对,裴济沉默半晌终于开口:“裴某从未通敌叛国!”
“将军眼神清明,看来确有冤屈!”尹公儒躬身施礼,“下官回去之后,定会当面向陛下奏明此事。”
“对裴某而言,已经毫无意义!尹御史一路平安。”裴济调转方向,带着手下扬鞭策马,飞快往华国营地奔去。
看他越来越远,尹公儒忍不住叹息一声,吩咐随从沿道往大靖郡方向走去。
进到城内先跟军师冯乔见面,把在华国营地的经历说了一遍,稍微补充一些干粮和水,穿越城池从西门出发,迅速返回羌阳。
几日后抵达羌阳郡城,第一时间上朝,甚至没有休息。
马健见他安全归来,稍微有些意外。在他看来,宁泽因为劝降书发怒杀死使者的几率至少七成以上。看着尹公儒说道:“尹御史出使敌营,宁泽如何答复?”
尹公儒心说还能怎么答复,难道他占据优势还能向我们投降不成?于是回答:“禀陛下,丹阳王宁泽并未让臣宣读劝降书,大略看上一眼便弃之于侧,让臣转告陛下,华国兵马不日便达羌阳,当面与陛下对谈!”
“狂妄!”马健闻言拍案而起,一脸愤怒。
只是很快又坐回去,愁眉不展。
他自己也知道情势不容乐观,宁泽这话其实并不狂妄,照现在这种状况,对方攻破大靖郡并不困难,即使有军师亲自坐镇,顶多拖延一些时间,却挡不住宁泽的法力。对方还是会杀到羌阳。
满朝文武纷纷议论,多数面露紧张之色,宁泽的话很是嚣张,可是南成这边真没有人能挡住他。
马健沉默许久,看着尹公儒问:“除此之外,宁泽还说过什么?”
“他当面招揽,要臣留下!臣已拒绝。”尹公儒实话实说。
马健忍不住眉头皱了一下:“尹御史先前劝朕投降华国,既然宁泽亲自招揽,为何不应?”
尹公儒回答:“臣劝陛下投降乃是情势所迫,我国国力衰退至此,与敌方无力抗衡。为陛下着想,也是为了南成百姓着想,无谓的反抗只会将陛下推往更加难堪境地,也会让南城百姓在战火中更为受苦。故而劝说陛下投降,以换取最大利益。陛下愿降,臣便随陛下投降;陛下不降,臣便随陛下战至最后一刻!”
马健闻言,心中略有感动:“先前是朕错怪尹御史了!”
尹公儒躬身行礼,并没有放在心上。
马健又问,除此之外宁泽还说了什么。
尹公儒将当时在华营的细节全部说了一遍,同时把自己观察到的事情如何告知:“宁泽能在那么短时间内,知道朝廷没有对外公开的机密内容,说明在场文武大臣之间,必有被其收买,偷传信息之人!而且信息传递如此之速,恐怕华国已经掌握比飞鸽传书更加有效的情报传递方式。陛下应当格外重视,查明真相!”
马健仔细想想,觉得尹公儒推断很有道理。因此环顾群臣,脸上露出严肃之色:“诸卿皆是南成栋梁,朕甚是倚重!如今情势下,因巨大压力一时失误也属正常,朕不会过于计较!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朕只希望卿能迷途知返、主动承认如何泄露机密,向宁泽通风报信。此刻出来,朕能念你勇气可嘉,若执迷不悟,倒是查出真相,休怪朕不念情分!”
话音落下,朝武面面相觑,互相查看。一个个寻找自己觉得可疑之人,互相猜疑。
不过没人出来主动承认,马健连续问了几次,终于怒道:“既然无人承认,莫怪朕不讲情分!马锦!”
“臣在!”马锦立刻站出来,恭敬回应。
“调动御林军彻查此事,不得放过任何蛛丝马迹,必须尽快揪出向宁泽通风报信之人!”
“喏!”
马锦领命退下,前去调动御林军。朝武大臣都很紧张,看起来阵仗很大,心中暗骂被宁泽收买之人为何不主动自首,害得所有人都要被调查,接下来没好日子过了!
明明前线承受华国兵马强攻压力,后方也没个安稳,还得遭受这种麻烦事!
看马健余怒未消,尹公儒上前说道:“陛下息怒!臣还有一事启奏!”
“说!”
“禀陛下,臣在华营见到裴济将军,与其当面说过几句。以臣观之,裴将军先前必是被人诬陷,并非通敌叛国。”
“砰!”马健重重拍打麒麟宝座扶手,起身怒道,“休要再提此人!如今他为宁泽领兵,反过来攻打我南成城池,这不叫通敌叛国?”
“可是陛下,裴将军应当是被人诬陷逼上绝路,不得已才投向宁泽……”
“尹御史,事实俱在!”马健怒道,“你出使敌营,带回重要军情有功,先退下吧!”
尹公儒见他听不进去,只能叹息一声躬身回应:“喏!”
第607章 设计
冯乔知道马健派尹公儒过来,纯粹为了发泄脾气,并无任何意义。
宁泽没有杀死尹公儒,对他来说也不意外。
闹剧之后还是面临华国大军压力,尤其宁泽亲自到此。
之前的策略完全失败,主要没料到宁泽能第一时间抵达运粮队。
尹公儒走这一趟,带回来的消息证实宁泽却是拥有比飞鸽传书更为快捷方便的通讯方式,几乎瞬间抵达。在冯乔看来,大概是宁泽某种新的法术,除此之外无法解释。
而且己方境内,甚至身边恐怕都有宁泽的人潜伏,隐藏极深。
南成对细作的防御已经竭尽所能,已经揪出许多来自各方势力,潜伏境内盗取机密的目标,可是没有像宁泽那样一眼看穿目标的法术,肯定有人没露破绽,继续藏在境内将各种机密传到华国。
在这种情况下,华国兵马步步紧逼,南成这边也没办法抽出时间进行大规模细作排查。
双方对比,南成完全处于不利状态。
冯乔要做的,就是在这完全不利的情况下,想出办法拖住宁泽一段时间,尽量给南成制造机会。若能设法消灭宁泽,当然是最好的。
可是他再聪明,一个人想要对付宁泽还是很难。
所谓一人计短两人计长,面对智谋不输己方,而且更为难缠的宁泽,冯乔召来杨昭,在此与他暗中商议,希望找到对付宁泽的方法。
两人根据己方掌握关于宁泽的各种情报,还有之前策略被破,得到新的消息,一直讨论到深夜,否决了无数计策。
两人皆感疲惫,却还绞尽脑汁。毕竟迫在眉睫,宁泽大军很快就会强攻城池,必须在对方过来之前想好对策。
“宁泽法力高强,可以轻易看穿人心,有他在,多数计策无法成功!”冯乔揉着太阳穴头痛说道,“似乎军队进入一定范围,即使没有被对方斥候发现,宁泽也能提前知道,恐怕也是一种法术。这样的对手最可怕,不管任何计策都会提前被他识破,我们非常吃亏!就算坚守城池,各种各样的法术也会将我们的优势变成劣势,想来想去,就算想要拖延也很困难。到底有什么办法,可以拖住宁泽脚步?”
杨昭摸着下巴胡须,低头说道:“以现在的状况,任何针对宁泽或者宁泽下辖军队的策略都难奏效。除非避开宁泽,对他周围之人下手。只是我方自身难保,根本抽调不出兵力前往华国各处制造麻烦。华国内部对细作的抓捕比我们还要严格有效,想到后方对付他的家眷,以其作为人质也不可能。最重要的是,根据盟军军情共享,宁泽似乎可以做到瞬息千里,就算我们得到机会,对方有瞬间便能传讯的能力,宁泽可以及时到达。也就是说,我们所做一切都是徒劳。”
“不可能无懈可击的!”冯乔紧皱眉头,“即便他是真仙也不代表没有破绽。肯定有办法对付,只是我们还没想到。”
“话是这么说,问题是宁泽可以窥破人心,又有各种令人难以置信的强术,加上这人狡猾无比。除非让他所有法术失灵,可是根据情报,曾经被宁泽消灭的那些势力也都试着破除法术,没有一人成功!”杨昭说道,“由此可见,宁泽早已做好准备。”
“军队没有靠近,他能提前发现。任何人企图潜伏进去,也会被他发现。连心中所想都会被他看破,有没有办法完全避开,让他不能提前得知?”冯乔低头苦思,“只有瞒过宁泽,才有可能施计成功。杨将军,你有任何思路吗?”
杨昭摇了摇头,也低着脑袋认真思索。
两人沉默,在极度安静的情况下想了很久。
冯乔脑中似乎有点想法,可是一直抓不住灵感。跟杨昭的谈论中,隐约有些东西,可就是没办法变得清晰。
“宁泽可以看透人心……任何计策想要骗过他都不可能成功,因为他能轻易窥破别人的想法……”杨昭不断自言自语,重复这句话,“想法被窥破,就没办法骗到他,任何计策无法奏效。想要计策奏效,除非骗过他。如何在他能够看穿人心的前提下欺骗过去……”
杨昭的自言自语,冯乔听在耳中,跟着努力思索。
忽然间灵光一闪:“他能窥破人心,看到目标真实想法,想要骗过极其困难。若我们换个方式先把自己骗过去,就算他能窥破人心,看到也是被骗的思想!反其道而行之,或许会有奇效?”
杨昭也很聪明,听到这话很快反应过来:“没错!我们已经知道身边有宁泽的细作,若能利用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