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军师威武-第4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裴济、杨昭来到城下,将四座城门全部围住,派人不断叫阵。
    高临城门紧闭,司马烈亲自带兵守卫,无视对方叫阵,不断巡视各个防御点,确保无虞。
    见高临城无人应战,闭门不出,裴济带兵从东门进攻。
    城内万箭齐射,硬是将裴济兵马逼退。
    第二波攻势,裴济兵马将盾车退到前方,步兵举盾形成防御,再度冲击城门。
    城内再度齐射,密密麻麻的箭矢将盾车、盾牌扎成刺猬,却伤不到躲在盾牌后面的华国兵将。
    见此情形,司马烈等对方靠近,准备用冲车撞击城门,并且企图搭起云梯登墙时,让士兵使用檑木不断往下砸去,同时泼洒金汁。
    盾兵挡不住檑木,企图登墙的士兵也被滚烫金汁泼到,陆续从高处摔下,造成大量伤亡。
    华国兵马也不示弱,弓弩齐用,向城上守军展开反击。
    双方激战许久,各有死伤。
    裴济没能攻破城门,暂时鸣金,带着兵马后撤十里地。
    当晚,收到宓元生那边传来电报,敌军已经派兵增援高临,正从后方袭来,让裴济、杨昭注意应对。
    杨昭对裴济道:“司马烈不敢轻易出城,知道援兵抵达,肯定设法引诱我军攻城,到时与援兵前后夹攻,叫我军进退失据。却不知我方提前得到军情,可借此布局。”
    “将军有何妙计?”裴济对杨昭的能力还是很相信的。
    杨昭稍微想想,对他说道:“将军可在营内增灶,司马烈见之,必定以为我军后方来援,不敢轻动。末将领兵悄悄离开,赶往必经之路设下埋伏,专攻敌方援兵。一旦拿下,便伪装敌军返回,骗得司马烈出城作战。到时一举将其歼灭!”
    “好!”裴济分兵一半给杨昭,让他悄悄离开。而后下令营内增灶。
    高临城斥候见之,立刻向司马烈报告。
    司马烈仔细思索:“敌军偷偷增灶,恐怕后方来援。传我将令,所有人打起精神,坚守城池,不容有失!”
    高临城内更为警惕,加强巡逻,不敢松懈。
    次日接到飞鸽传书,得知王染带兵来援,要从后方奇袭,攻击华队。
    司马烈大喜,传讯王染与之约定,到时前后夹击,擒获裴济、杨昭。
    王染受到飞鸽传书,加速行军。
    经过渭阳道,忽然右侧山石崩落,无数将士当场毙命。
    王染大惊,带兵快马冲过,躲避山石崩塌。眼看通过渭阳道,准备横渡渭阳河,耳边忽闻巨声,仿佛万马奔腾。
    渭阳河上游决堤,大水扑面而来。
    王染惊慌失色,急命将士离开河道。
    大半将士处于渭阳河中心,来不及撤走,被大水直接冲走,现场格外惨烈。
    王染发现不对,先是山石崩塌,然后渭阳河决堤,没有那么巧的事情。恐怕是人为造成,有人在此提前设下陷阱,专门等着自己!
    如今损失大半兵马,必须保留实力,安全抵达高临县。
    肯定不能后撤,前往渭阳道。渭阳河也被大水隔断,无法通过。
    眼下有两条道路可以前往高临县,一条从北边沿河行走,地形比较平坦开阔,相对较近;一条从南边绕路,地形复杂,适合埋伏。
    正常人都会选择北面道路,从开阔区域,走最近的路前往高临,可以避开南面危险道路,以免遇到埋伏。
    王染仔细思索,觉得敌人肯定是这么想的,反而会在近路拦截自己。相对而言,从理论上比较危险的道路通过,其实更为安全。
    于是放弃平坦近路,率兵前往南边道路,准备绕过危险区域。
    军队经过狼牙谷,前方突然锣鼓齐鸣,一支兵马突然杀出,为首正是杨昭。
    王染大惊,急命军队后撤。
    结果后方又是一阵炮响,无数华国兵将冲出,拦住退路。
    “放着平坦道路不走,钻到险地之中,阁下还是少算一步啊!”杨昭一声令下,华国兵马前后夹攻。
    王染带领部将突围,左冲右突不断厮杀,找到防御薄弱之处顺利冲出,进入密林狂奔不已。
    眼前突然出现绊马索,战马来不及反应瞬间倒地。
    王染摔落马下,被华国士兵包围。手举长矛拼命作战,直到力气用尽,伤重不治而亡。
    王染部下多数战死,麾下士兵苦战许久,直到群龙无首才放弃抵抗。
    杨昭下令,华国兵将换上缴获的敌军军服,举起王染旗帜冒充敌方援兵,迅速往高临城方向行进。
    司马烈与裴济在高临城相持,斥候飞鸽传书,说是王染军队就要抵达,立刻召集城内将士,提前准备。
    一旦援兵抵达,立刻出城配合,前后包抄。
    裴济早就得到杨昭传来的消息,知道王染部队被灭,他已扮作敌军,过来引诱司马烈出城。于是极度配合,假装毫不知情。
    终于,“王染”援兵抵达,从后方发动突袭,首先“进攻”裴济营地。
    司马烈得到消息,亲自带兵出城配合援军。
    杀到裴济营地,正要趁着对方混乱拿下主将,结果发现裴济兵马严阵以待,所谓乱象其实是一小部分士兵骑着战马拖树枝跑来跑去,然后一部分人拿着火箭在射周围的草靶,另外有人燃起火堆,使得远处看着好像营内火起。
    另外还有一拨人互相拿武器敲打,同时发出各种厮杀声。
    发现不对,司马烈慌忙掉头,下令急撤回城。
    就在这时,高举王染旗帜的兵马从侧面杀至。
    见此情形,司马烈先是惊喜,随后脸色剧变。
    原来穿着己方军服,高举王染旗帜的军队中,主将竟是杨昭!
    瞬间明白过来,恐怕对方提前知道王染来援,当时增灶并不是增兵,而是以此欺骗自己,让自己误以为敌军来援。杨昭却趁机悄悄带兵设下埋伏,袭击王染军队。
    这些天裴济身边的“杨昭”,恐怕是其他人假扮的!
    司马烈火速撤退,怎奈裴济、杨昭将其包围,令他没有退路,只能全力反击。
    他虽勇武,却不敢与裴济正面交战,所以让部将缠住裴济,专往杨昭这边突围。
    面对裴济,司马烈身边亲随拼尽全力,很快被他杀个精光。
    借着这个机会,司马烈经过一番苦战,成功从杨昭这边杀出一条血路,拼命向高临县逃去。
    杨昭带兵穷追不舍,裴济也杀散拦阻他的司马烈部下,一路冲杀,
    司马烈驾驭战马拼死逃命,身边亲信为了帮他撤回城内,纷纷舍命阻挡裴济、杨昭。
    城外战况惨烈,司马烈大败,高临县令郭禄看在眼里。
    长吏余凯见司马烈情况危急,急忙说道:“县尊,司马将军怕是中了敌军计策,当速救之!”
    郭禄想了想,对他说道:“司马烈轻敌,擅自出城方有此败!如今城内县兵不足2000,如何能当华国兵马?就算救回司马烈,敌军攻城,高临岂能守住?高临失守,你我自身难保。即便逃离此地,失却城池,太后震怒。丢了乌纱帽事小,丢了这颗脑袋不划算!天下局势已然明了,华国吞灭南成、周国,大梁也是岌岌可危。我等应当早作决断!”
    身边官员听到这话,面面相觑。
    余凯仔细想想,拱手说道:“县尊所言极是!”
    见余凯表态,其他官员认真思索当前局势,纷纷附和:“我等以县尊马首是瞻!”
    郭禄放下心来,当即下令:“紧闭城门!”
    司马烈好不容易杀出一条血路,拼命逃回高临城下,结果发现城门紧闭,急忙大喊:“快开城门!”
    郭禄站在城头,居高临下指着司马烈:“因你轻敌导致此败,有何脸面回到城中?”
    司马烈闻言怒喊:“郭禄!速速开门,否则本将军禀明太后,你可承受不起!”
    郭禄说道:“高临因你而失,为保城内百姓,本县决意投降!”
    “你敢?!”司马烈怒急。
    “来人,放箭!!”郭禄一声令下,城上县兵齐射,逼得司马烈连连后退。
    裴济、杨昭赶到,见此情景也很惊讶。
    司马烈无奈掉头,想从南面突围逃离,到附近县城求援。
    裴济、杨昭当然不会让他如愿,迅速带兵拦截。
    经过一番激战,司马烈突围未果,最终被华国士兵乱箭射死。
    手下士兵这才投降。
    见司马烈战死,郭禄直接放下城内梁国旗帜,等裴济、杨昭来到城下,赶紧开启城门,亲自带领县内官兵出城投降。
    裴济相当高兴,以杨昭一起受降,带兵入驻高临县城,通过电报向宓元生报告。
    宓元生得到前往军情,得知裴济、杨昭顺利拿下高林郡,敌军大将司马烈、王染阵亡,很是高兴,如此一来,弥章郡小粮仓失守,士气严重受损,想要守住非常困难。

第631章 弥章乱起
    小粮仓高临县被攻破,司马烈、王染战死,县令郭禄率众官员投降,果然对弥章郡形成巨大压力。
    陆渊得知此事,召城内官员紧急商议:“高临县被华国占领,对我方军粮供应造成影响。城内军心士气也会因此受挫,城外宓元生、梁腾更会趁此机会发动强攻,如何应对?”
    弥章长吏许颂提议:“高临县对我弥章至关重要,当派兵火速夺回!郭禄虽降,县内百姓未必顺服,只要发出公告,命高临县百姓奋起抵抗,再遣大将领兵攻之,必能取回城池!”
    “不可!”言平说道,“高临县虽然重要,弥章郡丝毫不能松懈。何况裴济勇武无双,除了陆将军无人能敌;杨昭智计百出,难以应对。贸然出兵,非但不能夺回高临,甚至削弱弥章防卫,让城外华国兵马有机可趁。”
    “丢了高临县,弥章城内军粮耗尽如何是好?”许颂说道,“图门郡资源匮乏,怒江郡也是一样。若是从皇城运粮,完全来不及!更不用说皇城那边情况同样紧急,怕是没有办法。”
    “这话倒是在理。”陆渊同样忧虑,转头看向言平,“可有计策?”
    言平仔细思索,对陆渊道:“可让军队就食于民。”
    “不可!”许颂急道,“与民夺食,只会交恶百姓,给予百姓巨大压力。届时民心受损,与我方不利!”
    “以目前形势来看,这是唯一能够解决缺粮问题,为我军争取时间的方法。”言平说道,“只要撑到司马军师击退北部兵马,便是胜利!到时候将百姓损失尽皆记录,承诺日后国力恢复再做赔偿即可!”
    “将军,若施此计,则弥章百姓视我军为仇寇!”许颂急道,“万万不可!”
    “许长吏有更好计策?”言平皱眉。
    许颂犹豫片刻,开口说道:“不如召集城内富户、豪绅,向他们借粮度过难关。这些富户豪绅相较百姓,家产殷实,理当尽一份力。”
    陆渊看向言平,以目光询问他的意见。
    言平摇头回答:“许长吏想法过于单纯。我军能够守住弥章,除了城内官兵奋勇厮杀,也有这些富户豪绅出动私兵协助的功劳。能够说服他们出兵相助,废了九牛二虎之力,着实困难。最后还是答应战后支付大批钱粮,以利驱之。反过来向他们借粮,会让他们看到官兵窘困之境,甚至怀疑能否挡住华国兵马。到时候非但不借粮,甚至可能倒戈相向,为了自身利益出卖我们,协助华国夺城。”
    “确实如此,”陆渊叹道,“这些人见利忘义,能用却不可信。”
    “将军可召各家首领来见,到时扣押人质,以此要挟。”许颂说道,“即可借得粮饷,有人质在手对方也不敢轻举妄动,只能继续为我军效力。”
    言平闻言摇头:“若依此计,定然得罪境内豪强,后果不堪设想。消息传扬出去,更会影响梁国风评。相较之下,向百姓借粮相对安全,即便民心不稳,只要境内豪强没有倒戈,定能守住城池。等来日击退华国兵马再来补偿百姓,总比豪强倒戈安全许多!”
    “言军师所言极是!”陆渊点头说道,“境内豪强可拉拢,不可得罪。相反,只要给百姓留口饭吃,不至于倒戈造反。虽有怨言,日后再作补偿也是可以的。便依军师之计,官兵就食于民。”
    许颂闻言,忍不住叹息一声,拱手说道:“既如此,还请将军发令,军中上下不得滋扰百姓过度,并且派人监管,严惩违法乱纪者!”
    “放心!我军只是向百姓借粮,任何祸害百姓之人,决不轻饶!”
    弥章兵将得到命令,直接向郡内百姓“借粮”。
    百姓在极不情愿的状况下被迫向官兵借出粮食,果然怨声载道。
    刚开始还好,除了有些怨言,多数百姓勉强交出一部分食粮便没事了。
    岂料军队耗粮极快,第一次借到的粮食很快吃完,于是各处将士再度“就食于民”。
    百姓本来存粮不多,堪堪吃饱而已。首次借粮后,多数人生活质量急剧下降,原本一天能吃两餐,如今只能一日一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