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餐,勉强支撑。哪里吃得消二度借粮?
因此各处将士再来借粮,百姓或藏匿粮食,或带家眷藏入山林,希望保住口粮。
如此一来,弥章兵将得不到食物,军粮分配份额不够他们吃的,于是有些地方不受控制,开始劫掠百姓。
初时陆渊派出去的监军还能管住军队,对那些违反军令擅自劫掠百姓的将士进行处罚。后来情况一发不可收拾,百姓要么藏匿粮食、要么藏匿自身,也有不肯配合与士兵对抗的,更多将士不受约束,开始针对不配合的百姓展开搜捕、掠夺,甚至不少百姓因为抗争激烈被杀。
弥章境内越来越多类似情况出现,案例过多根本惩罚不过来。
加上这些监军收到各处将士“缴获”的军粮,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情况愈演愈烈。
陆渊这边严防宓元生、梁腾大军攻势,还要注意裴济、杨昭随时从高临县发起突袭,自顾不暇。
得知境内多出发生劫掠百姓的案件,各处守军几乎全部牵涉其中,民怨沸腾。
按理说应该将这些违法乱纪的兵将揪出来严惩不贷,可是需要他们守卫城池,若大规模惩戒,有可能引起军中反弹,到时候情况更加严重。
即使许颂等人前来陈情,希望陆渊及时扼制这些状况,陆渊也只能含糊其辞,暂时敷衍过去。
再之后,弥章官兵的作为被境内富商豪绅看到,各路豪强见陆渊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等于默许这种行为。竟然陆续学样,跟着劫掠百姓。更甚者,不但抢夺百姓粮食,甚至掠夺儿童,淫辱妇女。
他们所率领的私兵本就没有所谓军纪,完全听从这些豪强私命。豪强一旦起了私心,这些兵将跟强盗没有不同。
陆渊虽然对这些豪强的行为感到愤怒,可是面对华国大军,若与他们撕破脸皮,很有可能逼迫对方倒戈相向。只能召见他们,当面劝说,希望各方约束自己的兵马,不要给百姓造成过重负担。
这些豪强嘴上答应,背地里依旧劫掠百姓,将各种资源、田地甚至儿童妇女劫走,将其变成自己财产。
许颂等人多次找到陆渊,当面向他陈情,希望尽快解决这些麻烦。
陆渊极为头痛,赶紧召见言平,问他有什么办法。
言平也没想到事情会发展到这个地步,不过自己也是士绅家庭出身,并不建议陆渊以强力态度对付他们,何况守城需要他们的兵力支持。只能建议陆渊先从军纪抓起,虽然不能惩罚过重,以免影响军心士气,也得揪出军中违纪最严重的几个,稍作惩罚以平民怨。
陆渊按照言平所说,派人调查处理此事。
事情稍有好转,各地还是有劫掠百姓的情况发生。
发展到这个地步,想要压制下来已经很不容易。尤其是弥章郡军粮确实越来越少,各处守将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手下将士嗷嗷待哺,上头发下来的军粮有限,总不能让将士们饿着肚子打仗。
再说,就食于民是上头命令。
他们觉得造成上头困扰的原因,是那些豪强私兵不顾一切劫掠百姓,不止抢夺粮食、田产,甚至抢走儿童准备养着以后做苦力,甚至作为私兵资源,抢走妇女用作享乐,才会导致这个局面。
于是一部分守军将领想要“恢复秩序”,直接带兵驱逐豪强私兵,禁止他们这种过火的行为。
那些豪强发现可以合法劫掠,扩充人口,巨大利益令他们难以舍弃,自然不愿意配合。陆渊都没让他们停下来,这些中低阶将领竟敢出兵阻挠他们,激起豪强的怒意。
他们觉得自己出兵协助陆渊守城,抵抗华国兵马,免得梁国被打败,是出了极大力气的。帮你们拼死拼活,获取一些利益也是理所当然。
再者,只准你们官兵劫掠,不准我们动手,哪有这样的道理?
一来一去,两边矛盾越来越大,冲突也越来越多。
到最后,争执不下的情况大打出手。
起初只是小打小闹,大家都有分寸。随着一名官兵将领意外被杀,矛盾越发严重。
被杀官兵队伍极为愤怒,守将扬言报复,亲自带兵报仇。
豪强队伍怎么可能坐以待毙,与之展开厮杀。其他官兵一看,豪强队伍竟然如此猖狂,杀死官兵将领当作没事一样,于是纷纷加入其中,要讨伐“贼寇”。
豪强队伍联合起来,共同进退。毕竟坐视不理,谁知道官兵灭掉其中一路,会不会打其他人主意?
弥章境内忽然乱起,官兵、豪强队伍开始自相残杀。
陆渊得知此事,大惊失色。如今情势严峻,城外华国兵马步步紧逼,本该携手合作的情况,竟然闹出这么大的乱子,急忙亲自前往劝说,希望尽快平息这场纷争。
第632章 高亦叛变
陆渊想要平息弥章官兵与豪强私兵之间内斗,却没想到另外一边也开始出现状况。
同时被官兵、豪强劫掠,终于受不了的弥章百姓陆续聚集,当民怨上升到一定程度,自然爆发。
弥章各地出现农民起义,向当地官兵、豪强发动攻势,誓要夺回属于自己的一切,或为在此期间受害的家人报仇。
一时之间,弥章郡烽火四起。
陆渊更是慌张,光是官兵和豪强之间内讧,已经让他头痛不已,如今弥章郡百姓终于忍受不了四处起义,更是让他陷入困境。
城外华国兵马虎视眈眈,不会放过任何机会,仿佛四面楚歌,若不及时阻止,后果不堪设想!
一切根源,还是军粮问题。
小粮仓被攻破,断了重要补给。因为军粮问题,导致局势不断恶化。
只是让他从头再选,恐怕没有变化。面对如此状况,没有其他选择。唯一疏漏,便是最初没有严控军纪,一旦出现越界之事,只会越来越多,无法遏制。
城内官兵与豪强相斗,互不退让。彼此杀得兴起,没有顾虑。
陆渊带兵赶到,强行隔开双方,以自身武力止住争斗,迫使他们收手。
摄于陆渊威势,双方这才停下,只是彼此仇视已然形成。
争斗期间双方都有损失,难以谅解。
陆渊以城外局势说服官兵和豪强,让双方暂且放下争端,共抗外敌,同时需要处理好城内民怨,尽快将其平息下去,以免华国借机行事。
双方以大局为重,暂时放下恩怨,听从陆渊命令合力镇压城内起义军。
弥章郡内正在发生的事情,宓元生通过情报迅速得知,于是与梁腾商议:“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弥章郡内乱,应当全力攻伐,拿下城池!”
梁腾同意他的看法:“可招裴济、杨昭返攻南门,你我分别围住东、北两座城门,使其内外不能兼顾!”
于是迅速行动,分兵围攻。
裴济、杨昭接到命令,命高临县令郭禄看好城池,带兵返回,配合宓元生、梁腾攻势。
陆渊压力剧增,郡城百姓起义,虽然官兵、豪强联手,多处被镇压,可是其他地方又有更多起义军出现。这个时候,宓元生、梁腾开始强力攻打东、北两座城门,军情显示,裴济、杨昭已经调头返回,情势更加严峻。
无奈之下,只能飞鸽传书联系图门太守,希望他能及时出兵援助弥章。
弥章长吏许颂看着城内外局势变化,尤其弥章百姓被迫抗争,不断起义,陆渊非但没有安抚百姓,反而命官兵、豪强联合镇压,颇为失望。
虽然他也知道,眼下抵抗华国兵马需要这些豪强私兵,陆渊不会为了百姓去责难他们,更不会为了平息民怨,冒着弥章郡被攻破的风险惩处劫掠百姓的官兵和豪强。但对这种事情,实在难以忍受。
虽说他对女子为帝的华国完全看不起,也不愿意为一女子效力,可是对方以民为重的政策,以及梁国这边对待百姓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
加上局势变化,令他看不到梁国打赢的希望,内心挣扎许久,终于有了决断。
身为弥章长吏,太守身边重要官员,说话分量还是很重的。
尤其对弥章太守高亦极为了解,自信可以劝说对方,于是私下拜访。
高亦对许颂还是很信任的,得知对方来访,虽然手中还有重要军务,立刻放下单独接见。
许颂见了高亦,开口便问:“陆将军兵马与各路豪强劫掠百姓,淫辱妇女,弥章百姓苦不堪言。府尊身为一郡之主,眼看子民受苦,民怨沸腾,不知心作何想?”
高亦闻言叹道:“陆渊身份尊贵,地位极高,且手掌兵权。本府虽有不满,岂敢妄言?”
“官兵不能护民,豪强形如贼寇。府尊心怜百姓,百姓却视府尊与陆渊同流者!”许颂说道,“如今陆渊使官兵、豪强镇压百姓,百姓皆言府尊身为父母,却与贼寇为伍……”
“许长吏想说什么?”高亦并不傻,听出许颂话中另有他意。
许颂拱手问道:“府尊以为,为官一任是为荣华,还是为了百姓?”
“本府为官,自是为了郡内百姓!”高亦真心回答,“本府出自弥章,郡内百姓皆是家人。”
“下官出仕,也是看重府尊爱民。只是如今,府尊家人受人残害,绝望挣扎,如何不见府尊相救?”
“奈何无权!”高亦叹道。
“府尊不过屈于陆渊权势,不敢为耳!”许颂厉声说道。
“这……”高亦紧张起身,到门口小心察看,回到屋内低声说道,“许长吏,慎言!”
“弥章百姓以府尊为父母,如今逼上绝境,府尊如此惧怕,谁来为他们做主?”
“许长吏的意思……?”
“请府尊为弥章百姓做主!”许颂噗通跪倒。
高亦吓一跳,赶忙伸手将其搀扶:“本府虽为弥章太守,可那陆渊乃是皇亲国戚,更是骠骑将军。如今外敌环伺,这般紧要关头……”
“说到底,府尊已经忘却初心,不以百姓为重!”许颂叹道,“若是如此,算我识人不清。”
“许长吏!”见他起身要走,高亦急忙将其拦住,“本府从未忘却初心,只是眼下无能为力!长吏若有对策,不如说与本府!”
“下官敢说,府尊敢听么?”许颂回头严肃问道。
高亦迟疑片刻,认真点头:“请许长吏明言!”
“府尊可知天下大势?”许颂拱手问道。
“长吏为何有此一问?”
“天下十六州,华国独占十五!丹阳王宁泽平定天下诸侯,灭南成,降北周,国力昌盛。如今我大梁仅凭一州之地,且国力空虚,兵源不足,如何挡之?宁泽未来,已陷苦战。若其亲自出兵,大梁无人能敌。依我之见,华国得十六州必矣!”许颂说道,“听闻其国以民为先,定能善待百姓。府尊若能取陆渊、言平首级,开城献降,必能平乱,剿灭豪强!到时百姓称颂,无愧父母之名!”
“许长吏是让本府叛国?”高亦脸上剧变。
“府尊错了!既然华国迟早夺取云州,统一天下,此举彰显府尊远见。府尊是为弥章百姓着想,自是义举。我等以府尊马首是瞻,定当鼎力相助!”
高亦低头沉思,想了很久终于抬头:“陆渊武艺高强,手掌重兵;言平足智多谋,本府岂是对手?”
“府尊放心!”许颂说道,“如今城内外情势紧急,陆渊、言平皆为官兵、豪强内讧、百姓起义头痛不已,更有华国兵马围城猛攻,压力巨大。如此情势下,最大问题还是军粮不足。府尊以此设宴相邀,就说下官有一妙计,可解眼下危局。暗中派人联系城外华国将领,约好里应外合。到时就在宴席之上暗藏刀斧手,待陆渊、言平酒醉之后掷杯为号,将其剁成肉泥。然后开门放华国兵马进来,解决陆渊兵马及郡内豪强,届时出面安抚百姓,大事可定!”
高亦闻言震惊,担心说道:“若是事败,你我死无葬身之地!”
“若能救弥章百姓,下官舍得这条贱命!”许颂反问一句,“府尊可是不敢?”
高亦沉吟片刻:“有何不敢?此事必须周密,不容半点差错!”
见他表态,许颂大喜:“府尊放心!下官亲自安排,定无差错!”
高亦便让许颂着手安排。
许颂召来心腹,提前备好刀斧手,细心准备。
一切就绪,以太守高亦名义邀请陆渊、言平赴宴。
陆渊正为城内之事头痛,镇压各处起义军浪费相当多的精力,还得应对城外华国兵马,简直身份无术。这一切的根源,就是因为缺粮。自从小粮仓被攻破,弥章郡军粮有限,担心短时间内吃完,只能精打细算,就食于民。
好不容易等到华国兵马暂时退却,可以稍微喘一口气,正为军粮问题头痛,忽然接到邀请,太守高亦身边长吏许颂有妙计献上,能够解决眼下最大难题。
于是叫上言平,急急奔赴太守府。
府上已经安排酒宴,太守高亦亲自迎接陆渊、言平入座。
见郡内官员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