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已经很准了。
黄三石:“干得漂亮彭彭。”
何灵:“我愿称你为蘑菇屋库里!太准了!”
于是,所有人都把目光挪到了李铁柱身上。
投向了这位已经凭一己之力,给一贫如洗饥寒交迫的蘑菇屋带来了两斤半草鱼、三根排骨,半斤五花肉,以及八代泡面四根火腿肠的男人。
他就是蘑菇屋的勇士!让家人永远有东西吃的厨子。
天已经下起了小雨。
黄三石打气道:“柱子别怕,你是最强的。”
何灵:“铁柱加油,我要吃蹄髈!”
彭玉畅蹲在地上:“柱哥,我爱你!”
章子风:“铁柱哥哥,加油啊!我也想吃蹄髈!”
李铁柱拿着最大的圈,扭头看向章子风:“对的!妹妹,要多吃蹄髈猪脚这种东西,你太瘦了,不好看,要肉嘟嘟的才好看。”
章子风一愣:“啊?像刘小花那样吗?”
李铁柱:“对啊!你看她多拽实?周星星都喜欢!”
章子风:“……”
你们老李家满门孽障,我不敢跟你们比。
李铁柱:“放心,我一定给你弄个蹄髈,你现在正长身体呢!”
然后,李铁柱认真瞄准,扔出了最大的圈。
竹圈稳稳地圈住了那一盘蹄髈,但是,因为弹跳,竹圈一端翘了起来,没有完全圈住,这回何灵想要作弊都不可能了,直接判定失败。
李铁柱还有个小一点的圈,但也能把蹄髈圈住。
黄三石:“铁柱,别为难自己,排骨也称。”
何灵:“实在不行腐竹也可以。”
李铁柱:“不!我要给妹妹来一个红烧蹄髈!”
章子风:“哥你不至于,随便套一个吧,总比没有好。”
彭玉畅的态度截然相反:“不!你们怎么一个个对柱哥这么没信心?我信他!柱哥说到做到!”
彭彭和李铁柱打交道的时间比其他人多一点,毕竟还一起拍过戏,所以,他懂李铁柱。
这不,李铁柱问导演组:“规则怎么说的?”
导演:“扔的时候脚不能过线。”
李铁柱:“那就是说我扔完了圈,再过线不犯规吧?”
导演:“不犯规啊。”
李铁柱:“我跳起来扔也不犯规吧?”
导演:“啊……没问题。”
李铁柱:“好的我懂了!何老师,摆菜!把蹄髈放到最中间,其他菜都撤了!”
何灵不懂李铁柱想干啥,但还是依言而行。
其他菜都撤下了,小木桌上只有一盘特能输提供的蹄髈。
李铁柱拿着圈,退开几步。
这时大家都懂了。
导演更是显得有些惊慌,但已经来不及了。
只见,李铁柱一个冲刺起跳,直接跳出两米半,腾空,身体几乎与桌上的蹄髈平行,然后,轻轻放下了手中竹圈。
竹圈圈住蹄髈,李铁柱落地。
全场寂静,还能这样玩?
李铁柱弹起来:“导演,没毛病吧?一、我丢圈之前脚没踩在线内,二、我跳起来扔不犯法!你自己说的。”
这是今天导演组继仓库被误入、仓库被盗之后第三次栽在李铁柱手里了,无言以对。
服,服气!
黄三石笑得前仰后合,妹妹看得目瞪口呆,何灵都懵了。
彭彭道:“柱哥好样的!玩儿规则你最牛,我愿称你为蘑菇屋哈登!”
导演:“蹄髈!拿走拿走!李铁柱你这一季别再来了啊!”
李铁柱拿着大蹄髈,道:“不是去年就说好了吗?收官那期我还来。咋还变卦了呢?我不管啊!不让我来可以,钱得照付!”
导演:“……”
彭彭:“就是!去年就说好了的,哈登每年收官都来给大家做……好吃的!”
李铁柱点头:“库里都记得,你们咋还忘了呢?”
确实是之前说好的,因为从第一季蘑菇屋开始,李铁柱就开启了蘑菇屋收官一期的隐藏惯例——吃小青蛙!
这也成了观众们不知道的蘑菇屋保留节目,所以,此时导演也无话可说。
导演憋屈道:“我宣布,以后的套圈环节不许起跳。”
李铁柱:“那可不可以……”
导演:“不可以!你不允许参加这项节目!不管哪一季哪一期!永久剥夺参赛资格!”
李铁柱把蹄髈递给彭彭:“恼羞成怒了,一大把年纪了脾气也不知道收敛。”
彭彭抱着蹄髈就跑:“就是,还当导演呢,丢人!”
接着,何灵竟然抱了个呼啦圈来丢着试试,结果竟然一无所获,李铁柱看得都捂脸。
何灵:“看来,我还是应该做个主持人。”
李铁柱:“对!好好做主持人吧何老师,您丢的不是圈,是人。”
何灵:“哈哈哈……铁柱你欺人太甚,呔!看招……”
这边黄三石鸡贼的拿四个基围虾换了一盘腐竹,又拿木耳换了一叠瓜子,因为,厨房里有一大罐干木耳。
套圈环节结束了。
夜色已经浓稠,是该做饭了。
黄三石习惯性的一招手:“铁柱!”
李铁柱拿着围裙就钻进了厨房:“哎,来啦!”
彭玉畅条件反射地蹲在了灶前开始生火。
黄三石对初来乍到的章子风道:“看!这就是默契!一个人做饭,一个人烧火。”
章子风:“明晚就该您做饭了,我甚至怀疑你还能不能穿进那个围裙里去。”
黄三石:“倒霉孩子瞎说什么呢……铁柱,晚上咱吃啥?”
李铁柱道:“水煮鱼、青椒回锅肉、红烧排骨、炒腐竹、再来个蛋花汤。怎么样?四菜一汤!”
何灵:“好家伙!嘉宾还没来,咱先把菜都吃完了。”
李铁柱:“怕啥?万一嘉宾自带食物呢?”
黄三石:“没毛病!就这么弄吧!反正咱还有六袋泡面,俩嘉宾都够他们吃两天的了!不急。”
何灵:“嘉宾吃泡面,咱吃啥?”
黄三石:“咱不还有肉、鸡蛋和鸡排吗?再说了,实在不行,那边还有个鸡舍呢!”
李铁柱:“而且小不点也长大了。”
何灵:“……”
这时候,蘑菇屋外,穿着雨衣在院外的节目组工作人员中,传来一阵不大不小的喧哗声。
黄三石似有所觉地探头看了看。
来了!
不一会儿,导演就跑了进来,道:“黄老师,李铁柱……老师,有人找。”
李铁柱正在做蒸碗碗饭,量水呢,头也不抬:“找谁?”
导演:“找您!”
李铁柱:“没空,做饭呢。”
黄三石:“去吧,我来。”
李铁柱:“不行!这是我蘑菇屋最后一次做饭,以后还不知道有没有机会呢。”
黄三石也没办法,虽然心里挺急的,却也不能说什么。他知道,李天沐和他爹李胜龙追过来了,虽然不明白李家父子为何这样狼狈,但黄三石很清楚,李铁柱赢了,大获全胜。
导演也很尴尬。
李铁柱道:“虽然是综艺节目吧,但咱也得有艺德吧?让他们等着吧,等我把今日份的节目录完。”
导演看了看黄三石,似在求助。
黄三石皱着眉,挥手:“让他俩等着吧!给我老师泡个茶,就说我录完节目晚点过去找他喝酒。”
第四百五十三章:莫劝他人善
得了黄三石的话,导演如释重负走了,他跟李胜龙没啥关系,只是担心得罪黄三石或者李铁柱,更怕给黄三石和李铁柱两人之间埋下了刺,犯不着啊。
这些情形当然不可能剪进正片,所以,观众看不到这些。
但是,蘑菇屋里的人可是都知情的,黄三石做不了李铁柱的主,毕竟李铁柱不是易星或者彭玉畅、章子风,这是一头狼。而何灵呢,更是不会沾惹这种是非的,他人缘好交际广,最重要的信条就是,帮人、带人但从不劝人。
而烧火的彭玉畅和看热闹的章子风,更是没有多少话语权,他俩也老实,知道地位不够不该说话。
现在的李铁柱不说和黄三石、何灵平起平坐吧,至少也不会被他们真的当晚辈看了,所以,他们是真管不了这闲事,当然,他俩也并不想管。
……
《蘑菇屋》的节目组是有专门的休息室的,只不过每一期都不在镜头里出现而已。
这一季,跟往季一样,在距离蘑菇屋仅仅两百米的地方,一栋更大更“豪华”的院落,便是蘑菇屋节目组的驻地。
除了正在跟踪拍摄的工作人员外,其他人都待在这里休息,等着接班呢。
节目组制片西西同学也在这……吃泡面。
下午被李铁柱“公开羞辱”后,他就兴致不高,因为这次的“仓库”环节是他提出来的,然后一开始就被打脸了,这确实有点过分。而更过分的是,下午,他去给仓库进货的时候,李铁柱这惯匪又特么把仓库洗劫了一通,这能忍?
就在西西吃泡面的时候,有工作人员带着一老一少两个男子走进来,给他们泡茶递烟,挺殷勤的。
西西叫过一个工作人员问了问,才知道对面是电影节大拿李胜龙和他儿子。
求饶来了吧?!
西西偷偷冷笑着,他虽然被李铁柱欺负得够呛,但他三观还是很正的。娱乐圈的事,对圈内来说鲜少有秘密,这两父子太不当人了,把李铁柱当新人欺负呢?现在可好?踢倒铁板了吧?
该!
老子被他欺负不爽,但看到您这中华第三代导演也这逼样了,老子立刻就爽了!哎!就是玩儿!
西西不动声色,吸溜着泡面汤。
对面,李天沐明显有些沉不住气:“爸!他什么意思啊?给我们下马威啊?”
李胜龙面色阴沉:“不是!李铁柱挺大气一个人,不至于这样,而且,就算他这样,咱们也得受着!”
李天沐咬牙切齿。
李胜龙道:“怎么?不服?不服咱就走啊!”
李天沐:“爸!我们这一走,只怕就万劫不复了!”
“你还知道啊?”
“我……”
“既然知道,那就坐好了,乖乖等着。都是你干的好事!”
“我也只是想更快切入热点题材而已,想着,早一点和他商量,晚一点和他商量,也没啥区别……”
“我说的不是这个。我是说,你观点太偏激了!”
“可您的观点也不正啊!”
“闭嘴!”
“哦……妈的!”
“你想死吗?不想死就给我闭嘴,好好在这等着。”
“我知道!爸,就是咽不下这口气,想当年我叱咤四九城的时候,锦衣玉食、车水马龙……”
“呵!狗屁!”
父子二人其实都挺焦躁的,焦躁得让旁边的工作人员都替他们感到尴尬。
若说李天沐是谁,认识的可能不多,但李胜龙是谁,混娱乐圈的能有人不认识?这可是大名鼎鼎的第三代电影导演的领军人物啊,即便是老谋子大凯子小刚子,在他面前也是晚一辈的存在啊,今时今日,竟然会千里迢迢来找李铁柱?
一切尽在不言中!
圈内的人,谁还不知道最近的二李相争呢?看来是胜负已分了!
……
另一边,蘑菇屋的节目录制继续。
李铁柱秀了一波蒸碗碗饭的绝技,每一碗饭里丢两片菜叶,一丢丢盐,还挑了一筷头猪油,猪油是李铁柱“偷”来的五花肉的肥肉熬的。
黄三石忍不住道:“这很犀利很精髓啊!”
李铁柱:“犀利个屁,精髓个六啊!”
黄三石一愣:“嗯?你搁哪儿学会这蒸饭手法的?”
李铁柱弄了十碗蒸饭,道:“我妈妈教我的啊!”
黄三石张了张嘴,没说出话来,他太知道李铁柱的生平了,他母亲教他的?
这得十几年了吧?
何灵会说话:“妈妈要是知道你还记得这一招的话,肯定很欣慰。说说看,她是怎么教你的?”
李铁柱也不悲伤:“那年我七岁,不,六岁零十一个月不到,上小学一年级。我们农村幼儿园都是上半天课,然后就回家嘛。所以,小学一年级的时候,下午三点半才放学,简直天塌地陷一样!我妈特别紧张,就担心我饿死。”
何灵实在没忍住:“饿死倒不至于,但这跟蒸饭有什么关系呢?”
李铁柱:“你不懂!我小时候是那种三小时不吃东西就要暴走的小牲口,上个幼儿园,把班里小朋友们都揍了一遍,不论男女……嗨!瓷盅您知道吗?就是印着毛爷爷头像,写着为人民服务字样的搪瓷茶杯。”
何灵点头。
李铁柱说:“我上小学的时候,每天带一个这样的瓷盅,里面装三分之一的米,三分之二的水,一点盐,半勺子猪油,春天放两片豌豆角,夏天放四季豆、豇豆,秋天放卷心菜、红薯叶,冬天放萝卜或红薯。就这样蒸着吃。”
彭玉畅道:“你们农村的学校还有蒸饭的机器啊?”
李铁柱:“啊?没有啊!我们学校没有食堂。大家都是带饭吃,吃冷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