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凡世界的资本恶魔-第2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裤裆处出现了一滩水渍。

    “师傅······”李白夜出声请示道。。

    之后的话已经不用说明白,所有人都知道是什么意思了,只要李明开口,那么极其血腥的一幕将在众人眼前上演。

    司司吞了吞口水后,伸手拉了一下李明然后劝道,“李明,过生日呢······”

    沉默了让所有人都无法呼吸的几秒后,李明擦了擦因为葡萄酒也有些猩红的嘴唇,然后缓缓说道,“可以让你们走,不过你们应当明白一件事······

    艰难的岁月造就强者,强者给了下一代岁月静好,而安逸的日子孕育了弱者,弱者又迎来艰难的岁月,但这是你们的循环,不是我的。而我?将会是永恒的强者!”

 第六十七章 困难的事情

    11事件后,为了避免出现大盘股指在短时间内下跌,于是交易所制定出了自动停盘的机制。

    也就是说,为了避免股市出现大幅度的波动,股灾让人们一贫如洗,于是设定了一个涨跌幅度,当达到这个幅度的时候为控制风险采取暂停交易的措施。

    这就是熔断。

    星期一下午收盘时,联邦的股市终于不画心电图了,大盘股指暴跌幅度超过百分之10,直接触发交易所出现了第一次熔断机制。

    别想着人为什么没能提前想到这种方式,因为人类社会规则的建立都是在不断犯错的基础上建立的,但可怕的是,人们发现规则漏洞的本领要远远大于完善规则的效率,而每一次规则的完善都建立在规则崩坏的基础上。

    87年美股股灾,黑色星期一来临,而一年之后熔断机制才上线,而且才只有十五分钟。

    2015年华国股灾,下跌幅度两个月达百分之四十五,从那时开始才考虑设置熔断的机制。

    紧接着,第二天开盘二十分钟不到,联邦股市又熔断了。。

    第三天,恐慌情绪泛滥,众多金融机构、银行出现了挤兑潮,到第四天的时候,已经有三百多家金融机构、7家银行宣布破产。

    在一片哀嚎声中,联邦政府不得不宣布救市。

    任何的市场调节都是通过货币调节来实现的,而货币政策的三板斧就是:利率调控、量化宽松、撒币(直接发钱)。

    在广泛民意的要求下,之后的三个月,中央行很快进行救市——继利率调控后又实行了量化宽松,但起到的效果微乎其微。

    什么支援流动性、暂停融资、公司自发增持行为,以及一系列的干预措施下,仅仅略微缓解了下跌的趋势几日后,熔断又再次到来。

    连续五次熔断之后,联邦股市已经在一个月跌幅达百分之四十,其中已经死马当活马医的联邦政府实在没办法了,干脆禁止了股票市场的做空行为。

    可禁止做空除了让这些急于套现的金融机构被套死,对于整体性的系统危机不但没有利好作用,反倒相当于拿了一个大喇叭说“完蛋了,只能这样了,不然大家都得跌死了。”

    在悲观的预期下,恐慌情绪不断的泛滥。

    三个月后,当经济学家们围绕着【到底要不要动用国家的力量】救市的时候,金融危机所引起的系统性金融危机正式爆发,并且通过国际投资开始影响周围的国家; 一场世界性的金融危机荡漾了开来。

    世界的事情先不说; 联邦内房市下跌幅度达到百分之二十; 仅当月,联邦十家大型商业银行起诉的人数预期数总数达180万人。

    房子的趋势不再赚钱,一些负债率高的地产商直接跑路; 烂尾楼比比皆是。刚需和还得起的不得不为一堆水泥钢筋掏钱,还不起的直接不还了; 理所当然下; 前所未有的断供潮来临。

    断供潮反馈到实体经济形成恶性循环的来临; 人们的房子被银行和金融机构收走,为了回笼资金应对挤兑潮; 于是银行和金融机构开始将房子出售,但问题是以当前的价格根本无人接手,那么只能亏本降价。

    时间来到第四个月; 房市已经跌到了二十; 于此同时股市、债市双崩。

    联邦政府一看; 第三板斧撒币是不能撒了; 一旦再撒币,货币就要面临贬值的风险了。

    有了象国作为榜样; 一旦贬值的预期形成,那么整个金融系统都要完蛋,更何况联邦政府现在也没钱啊。在综合考虑之下; 为了自保那就只能不顾大家的死活了。

    无可奈何之下,政府彻底放弃了救助金融市场; 套在所有人脖子上的绳索瞬间收紧——在第四个月的周五下班前,联邦中央银行正式宣布:大幅度加息。

    银根紧缩; 信用这条的资金链承受不住庞大的压力,一根根的绷断:公司、银行、信用贷款、投资机构、养老金、楼市、商品市场、原材料市场一个个的开始滑坡。

    房市以不可思议的幅度下跌百分之七十; 各种涉及房地产的100个行业彻底摆烂,裁员的裁员,倒闭的倒闭,转行的转行。

    李明伸手戳了一下后,巨大的泡沫缓缓在顷刻间破碎,而这环环相扣的连锁反应下,金融危机正在朝着更深层次蔓延。

    如果再彻底发展成为全面的经济危机; 对于联邦来说将陷入不可逆的债务螺旋:

    所有的经济体(机构或者个人)先是要偿还债务,导致资产倾销(个人卖车卖房,公司卖产品)。抛售引发资产大幅度缩水,因抵押资产缩水银行减少贷款甚至抽贷; 货币流通减少;企业净资产大幅度下降,杠杆不降反升,导致资金链断裂而破产;企业破产或盈利下滑,导致产出减少,解雇工人;工人失业,需求下降,市场悲观,经济低迷;市场需求进一步下降,悲观预期又导致货币窖藏(现金为王);货币流动性短缺,又导致企业负债加重,进一步缩减产出或引发破产,更多工人失业,市场进一步萎缩,陷入大萧条的恶性循环。

    简单的说,破产急剧上升、债务负担增加、资产价格崩溃及银行倒闭等不断恶化的信贷市场条件引发的债务螺旋断送了实体市场的修复和自我调节机制,实体经济陷入债务恶性循环,意味着市场已经瘫痪。

    四个月的跌幅加上地产的无人接盘,终于让联邦迎来了最后的至暗时刻。

    ······

    因为真正的世界经济危机到来的时候,99%的人都没办法在经济危机中幸免,资产注定要缩水;即使你知道经济危机已经到来,逃无可逃便是如此。

    对于普通人来说,能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活着,保持健康,现金为王,开源节流。

    可活着有时候真的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一处烂尾楼盘前。

    一个叫健太的男人跪在地上拽着一个面容疲倦的地产经理哭道,“老板,你行行好啊,我就是个普普通通的老百姓,掏空父母的积蓄就想有个自己的家,现在每个月我要还5000块的房贷,像我这种工薪阶层一个月也只能赚8000多,我妻子又没工作,孩子才刚出生。你这个烂尾楼要是一直烂着的话,那么对于我来说,真的没有活下去的勇气了。”

    使劲将腿从男人手中抽了出来,地产经理从钱包中抽出了一千块钱塞到了男人手上,然后只是摇了摇头说道,“我也没办法,我们破产了。”

    一处证券交易所前。

    截止今天熔断前,整个大盘跌幅已经达到了可怕的百分之七十。

    柳家旗下的一间武器商店老板,推了一车的手枪站在交易所的大门口,上好一颗子弹后免费送给每一个绝望到有勇气使用它的人。(美真实事件)

    于是,联邦的夜里仿佛像是在为什么节日庆祝一般,响起了一声声炮鸣。

    金钱大厦上,拿着电话的李明叼着一根烟在缭绕中俯视着云云众生。

    “这就是你想要的吗?我已经做了我该做的事情······”电话中传出了一个年迈苍老的声音。

    李明呵呵一笑说道,“清醒的看着世人崩溃沉沦,是我最想要的事情。”

    “联邦塌了,对于谁可都是没有好处的。”

    “塌什么塌·····”李明抠了抠耳朵说道,“我这边可以有一个能救市的方案,你考虑考虑?”

 第六十八章 希望或绝望的问题

    一切的历史背后说白了都是经济史,而经济史背后涉及大环境(政治生态)、时代背景(生产力发展)、人们对金融的认知(理论进步)、人性(一朵郁金香干翻一个国家)等等复杂的因素,由于变量实在太多,所以从各种角度去看下,都会得出不同的结果。

    单从阴谋论的角度,充当娱乐性的扒开看看,有时候反而会有些有趣的思维火花。

    拿号称为世界文明灯塔的美丽国来说。

    和钱打交道的人总会对钱更敏感,早在1893年银行家们就通过过热的经济瞧出了眼中泡沫带来的影响。用一个形象的比喻就是,银行家们如同渔夫一般在市场中不断的想办法注入货币,等到人们在金钱的刺激下拼了命一般的干活,创造了富裕的价值,然后让你长得越来越肥,那么就是时候开始进行抽水,然后将这些肥美的鱼儿吞进肚子里。只不过知道什么时候抽水的只是极少数人罢了。

    1907年初,舆论上就有了【我们银行系统的缺点和需要】、【除非我们拥有一个足以控制信用资源的中央银行、否则我们将经历一场前所未有且影响深远的金融危机】。

    果不其然。。在十月份危机爆发前,单拿纽约市来说,一半左右的银行贷款都被高利息回报机构的投资公司扔在了高风险的股市和债券上,让整个金融系统陷入了极度的投机状态。

    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挤兑潮出现,大量的投资股市只能朝股市借钱,到了10月24日,交易所近乎停盘,要知道那个时候可没有熔断这种事情了。

    而这个时候摩根以救世主的身份出现了,他在16分钟就凑齐了2500万美元,用来稳住股票交易市场,并于11月2日开始了自己高光的拯救计划。

    为了不使得金融危机毁灭掉大批的企业,让成千上万失去财富而愤怒的人民开始革命,一向限制垄断的老罗斯福不得不同意摩根兼并田纳西州、亚拉巴马州、佐治亚州的铁矿和煤矿资源,形成了摩根自己的钢铁公司的绝对垄断地位。

    每一次金融危机都是资本人格蓄谋已久的精准定向,熠熠生辉的金融大厦总是建筑在成千上万具尸体所堆砌的废墟之上。

    垄断带来的对权利的影响,包括摩根在内的华尔街七大巨头越发的对政权有着干涉的能力。

    1912年在华尔街的扶持下,时为大学校长的威尔逊当选总统。

    经过一系列的博弈之后,一套地区分立,总统任命,国会审核,银行家提供专家意见相互制约; 分权分立的完美中央银行系统诞生了; 它就是《美联储法案》。

    1913年12月19日; 参议院提案通过。23日,短短四天,《美联储法案》便正式签署。

    其效率之高; 行动力之果决,实在让人不得不对这个能同时满足所有人要求的法案抱以“憧憬”。

    伴随着《美联储法案》的通过; 资本家彻底控制了国家货币的发行权; 而随后的一百年; 美联储银行通过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废除,实现了美元的霸权; 深远的影响着世界的经济。

    从定义上来说,美联储采用的是联邦政府机构加非营利性机构的双重组织结构,即:联邦储备局为联邦政府组成机构; 12家联邦储备银行不属于联邦政府机构; 而是非营利性机构。

    有人说它是非国有; 有人说是它是私人; 虽然这二者催生出了是否阴谋论的争论。

    一方称:非国有不代表私有,之所以如此设置; 是为了能够保证美联储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可以充分听取来自私营部门的声音。

    一方称:美联储股东都是上市大银行,因为股份不向公众销售,持有美联储股权的法人不多; 所以称为私人公司。此外复刻了英格兰银行模式的美联储最初却是由12个美联储银行所构成,而他们背后; 私人拥有和控制这些银行的却是七个富可敌国的家族。

    不管谁是对的,也不管是不是阴谋论; 但是你不得不承认一点,那就是美元上确实没写【人民】两字; 这是一场资本的胜利。

    再拿日本来举例。

    1985年多国迫使德日这两个战败国签订《广场协定》,为什么德国的经济没崩溃,反倒是日本崩溃得一塌糊涂?

    实际上,在广场协定签订后日本的经济并没有崩溃,还持续繁荣了几年。

    有人说是因为日本身的经济泡沫原因,可都明白应对泡沫的方式最好的办法就是拖,为什么日会选择紧缩银根然后直接刺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