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毕竟,这个奖项的难度还是很高的。”
“该奖项自1998年创立至2010年,仅有26名杰出的华人科学家获此殊荣!”
“你想想,其中难度是什么样的?”
陈和闻声,顿时瞠目结舌。
26人!
而且是12年间。
这是何等难度?
自己现在被提名,显然是王克申给自己面子。
“王叔……我……我是不是不够格啊?”
“这……”
王克申笑了笑:“退而求其次嘛!”
“你以为我给你提名就是让你获奖的啊?”
“我是想让你成为长江学者!”
陈和听见以后,顿时身躯一抖!
长江学者,他怎么能不知道呢?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是华夏国家重大人才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说白了,长江学者就是华夏人才库!
而且是最高级别的的!
这是与“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青年英才开发计划”等共同构成中国国家高层次人才培养支持体系。
截至至今为止!
全国各个领域!
各个学科之内。
即便是全部加起来!
也只有:共有特聘教授2051人、讲座教授897人、青年学者440人。
而截至2010年10月的时候,才只有26人获得“长江学者成就奖”。
陈和没想到,自己这么快就能成为这其中的一员吗?
王克申笑着说道:“按理说,你的资历肯定是不够的,青年学者,也是有很多限制的。”
“不过,我给你提名成就奖,肯定是没有机会拿到奖的,但是……成为长江学者的机会,还是有的!”
陈和顿时激动了起来。
“王叔,真的太感谢您了!”
王克申笑了笑:“行了,你也别着急谢我了。”
“明天周日,后天周一,周一上午的时候,你能来一趟首都吧?”
“参加一个长江学者的交流会。”
“年轻人,就得多交流,多学习!”
陈和连忙点头:“恩!”
“好的,一定到!”
王克申挂电话之前,笑着说道:“不过……你也多关注关注长江学者成就奖的事情。”
“虽然这一次没有机会,但是……下次呢?”
陈和哈哈一笑:“保证!”
“我一定不辜负您的期望。”
挂了电话以后,陈和依然新潮彭拜!
说实话……
他根本没有想到过。
自己这么快就有机会成为这个。
至于成就奖……
他可就更加不敢想了。
就在这个时候!
忽然一阵系统提示音响了起来。
【叮!检测到宿主即将获得特殊荣誉称号,系统升级中……】
【温馨提示:升级过后,您所获得的称号,都将持续为您带来丰厚的修改点奖励!】
【敬请期待……】
陈和听见系统提示以后,整个人都激动了起来。
人逢喜事精神爽!
自己今天的运气……看起来真的不错啊!
不过……
这个时候,王克申竟然直接给自己发来了消息。
是关于“长江学者成就奖”的事情。
陈和看着信息,内心也多了几分感动。
毕竟!
人家老爷子能想起自己来。
这就是一份恩情啊。
上次的人情就没有还,这一次……呵呵……又是一次大人请啊!
看着成就奖,陈和也是若有所思……
按照规定,〃成就奖〃分设数理化科学、生命科学、信息科学、工程科学、地球科学与环境科学5个单项学科奖。
每个学科限获奖者一名,以学术民主投票方式进行评选,这是目前国内极具影响力的自然科学学者奖项之一。
自己需要把资料和准备的材料,提交上去!
看着一大堆要求。
陈和顿时头疼起来!
现在他知道为什么要给领导们安排助理了。
这没有办法!
每天光是整理资料,就得一天吧?
啥事儿也别干了!
想来想去。
陈和忽然也觉得,自己需要一个秘书了……
秘书……眼睛……黑丝……高跟鞋……职业裙……
咳咳!
陈和赶紧摇头!
这不能怪自己啊。
这是本能的条件反射……
哎!
而此时!
正在剧组的吴欣尔忽然打了个喷嚏!
……
第392章 买房
第二天一大早。
陈和的电话就滴滴滴响个不停。
迷迷糊糊的陈和接了起来。
“谁啊……”
“快起来!”
“带你吃早饭去,顺便看看房子!”
秦向南的声音特别大,把陈和的耳膜都要震聋了。
陈和翻了个白眼:“大哥,你小声点不行啊……”
秦向南哈哈一笑:“开着车子呢,说话声音大难免的。”
“行了!”
“我不跟你说了,我在首都饭店门口等你啊。”
“这边不让长时间停车,你赶紧下来。”
“我带你吃早饭去!”
“体验一下正儿八经的首都人!”
陈和被秦向南这几嗓子下去,也没有了睡意,迷迷糊糊起来以后,收拾一番,就下楼了。
站在首都饭店门口,陈和抬眼望去,压根没看到一辆车!
陈和顿时愣了,这家伙……不会耍我呢吧?
这个时候!
突然滴滴滴滴的声音响了起来。
陈和循声望去,顿时看见一个人从车窗里给自己摆手。
陈和顿时愣住了!
看着眼前这一辆“老头乐”买菜车。
陈和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
紧接着就是哈哈哈哈的大笑起来。
秦向南捏着油门说道:“丫的,笑什么!”
“快点上车!”
陈和笑吟吟的说到:“哟,这就是咱们首都二代里面的新贵啊!”
“果然不走寻常路。”
“这代步工具,一下子辈分就上去了啊!”
“可以,秦大哥,您这有品位。”
说完之后,陈和这才注意到,秦向南这一身打扮,老北京布鞋,汗衫,短裤,车厢后面扔着一把大蒲扇。
“这个!”
“您绝对得是这个!”
陈和竖起大拇指,忍不住乐呵呵的嘲笑起来。
而秦向南冷笑一声:
“切!”
“我这叫接地气!”
“你过一会儿就知道我这车有多好了!”
“什么迈巴赫劳斯莱斯法拉利,在首都这个地界儿,都没我这车好用!”
“赶紧走,一会儿早餐摊都关门了。”
陈和笑了笑:“得嘞!”
秦向南瞥了一眼:“系好安全带!”
“我这车……最高时速三十多迈呢!”
陈和忍不住笑着系好安全带。
就这样……
车子就这么在长安大街上驶过,一路上,陈和虽然没有看见升国旗,但是看见了早晨的晨曦,看到了来来往往的人群……
穿过长安街,绕过小巷子,走了不到20分钟。
车子就进入了一排胡同里!
秦向南笑着说道:“这里面以前就是咱们王爷贝勒住的府邸……”
“你瞧这栓马柱,好几根,搁在以前,就是停车位!”
“我一会儿带你去尝一尝,正儿八经的首都早餐!”
陈和不得不感慨!
这老头乐的好处还是很大的!
在胡同里走来走去,太方便了,什么回车掉头的根本而没有任何影响。
虽然是大夏天,但是早晨的胡同里,一点不热,甚至还有点凉荫荫的。
院子里到处都是参天大树。
用秦向南的话说,谁家王爷府上,能没有几颗像样的树啊!
陈和看着两排的老柳树,顿时感慨一声。
“人家这可是生对了地方!”
秦向南点头:“这地方啊,有价无市!”
陈和笑着说道:“不是说……这里随随便便都是亿万富翁吗?”
“抖音上面都这么说!”
“说首都胡同里面,全是土豪!”
秦向南顿时笑着说道:
“胡说八道。”
“全他么扯淡的。”
“那些胡同,缺水缺电都是常有的事儿。”
“地方好点的,国家压根不让买卖!”
“普通胡同,一个院子里十几口人,一户人家能有个30平米顶了天儿了!”
“你想啊,这一辈子在这里住惯了,谁愿意搬走啊?”
“再说了,三十平米,一平米给二十万,也就在四五环全款买一套房子。”
“可是,不搬走吧,一家四五口人挤在一个屋子里,上厕所都得背着人,更别提洗澡了。”
“你这个啊,叫幸存者偏差!”
“你看到的,都是对方故意拍摄出来吸引眼球的。”
“你能记住,就说明这个吸引人。”
“明白了吧?”
“首都要是真要那么多亿万富翁,呵呵……老北京至于现在都跑到六环外的郊区吗?”
“现在的首都啊,六环外的人,才是那一批真正的老北京人。”
“现在的市区啊,全都是外来人口,北漂,你等到过年的时候看一看,哪儿有什么人啊!”
陈和点头,的确如此。
这个时代,互联网和智能手机打开了人们的视野。
那些新奇的事情瞬间进入了人们的脑海里。
什么奢侈品、什么五星级豪华酒店、什么米其林三星餐点、什么亿万豪宅……
这些都成为了人们眼中所谓的生活!
其实……
这就是所谓的贩卖焦虑。
这个世界,还是普通人为主。
有钱人多吗?
似乎一下子全冒出来了……
似乎多了太多一夜暴富的案例了。
但是!
有钱人一直都有,只是我们以前看不到而已。
人们看见了太多一辈子无法仰望的香车豪宅别墅超跑以后,似乎失去了人生的动力……
似乎,努力又能怎样?
但是!
你可能不知道,就是拍摄这些视频的那些人,从一无所有,到豪车别墅美女,应有尽有!
所以,看到这些视频以后,难道不是应该思考如何挣钱,如何跟上时代的潮流吗?
……
老头乐在一个胡同拐角处停了下来。
这里的道路宽了不少,人也很多,甚至还有叫卖声。
“馒头馒头,两块钱三个!”
“新出来油饼……”
这里,似乎看到了烟火气。
陈和笑着说道:“也不贵啊!”
秦向南翻了个白眼:“你以为呢!”
“这里的老百姓一个月能挣够五千的不到一半儿,还是得靠国家补贴!”
“真以为首都人均过万?”
“想屁吃呢!”
说话间,他锁好车子,带着陈和就进了一个看着牌匾都油腻的小店。
“四爷早餐店”
进来以后,秦向南笑着说道:“四爷,老样子,来两份儿。”
里面带着帽子的一个六十多岁老人笑着说道:“向南啊!”
“带朋友过来了!”
“有段时间没见你了。”
秦向南叹了口气:“快别说了,最近忙死了!”
没多久,吃的救上来的。
炒肝儿,油饼,豆腐脑,还有一叠小咸菜。
“尝尝!”
“四爷的手艺,三十多年没变过味儿,我小时候就经常来。”
屋子里放着一个大收音机,里面播放着早间新闻。
墙壁上很多地方直接用报纸贴了起来。
很有年代感!
似乎……在这里,时间都会停下来。
生活在胡同里,不出去的人,或许一辈子都已经习惯了胡同生活。
耳边是四爷的哼唱:“老北京早晨起来就这么一出儿……”
吃过早饭。
秦向南付了钱。
两个人三十块钱。
关键是有一盘炒肝,这价钱,真不贵!
关键是里面的肥肠很好吃!
吃了早饭,秦向南带着陈和,哼着歌,就到了一个四合院的门口。
“就是这里了,走吧,进去瞧一瞧,看看合不合胃口。”
“不合适的话,我再找朋友给你看看有没有合适的。”
“这个交通比较好,出去就能开车,一点也不带堵的,外面还有一个停车场。”
“当时我就是觉得交通便利,就买了这里。”
“这个府邸,以前据说是某个文豪的故居,里面是个三进院落,地方不小。”
“而且,关键是布局很合理,虽然紧凑一些,但是实用。”
“瞧,大门还是广梁大门,有中间柱,这根郭沫若当时住的,可不差多少啊。”
“我当时也费了不少力气才买到。”
陈和跟着走了进去。
迎面就是一个大影壁,上面雕刻的是青云白鹤,垂花门的两个前檐柱上是两个雕刻的莲蓬,如同一堆含苞待放的花蕾。
陈和跟着秦向南在里面转了一圈。
正房的中央是一个亭台,下面是鱼塘,水不深,却很清澈,里面的金鱼正在嬉戏。
两侧的耳房也很有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