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特别是胡梦婷的脸色怎么那么红啊?
郑志胜尴尬的笑了笑:“陈总也在啊。”
“呵呵……”
陈和一脸坏笑:“哎……胡主任。”
“你这可真的不够意思。”
“来了就把我的郑总给拐跑了?”
“我差点报警!”
胡梦婷爽朗一笑:“那要不……陈教授你考虑考虑?”
“你要是张张口。”
“我分分钟踢了他,跟您走。”
陈和连忙摆了摆手:“呵呵……别!”
“我可吼不住胡主任!”
“这种辛苦的事情,还是……还是交给郑总来吧!”
顿时,惹得房间里众人呵呵一笑。
言归正传。
郑志胜看着陈乐:“第一期杂志筹备怎么样了?”
陈乐把资料递了过去:“郑哥,你看看……都在这里了。”
陈乐很佩服郑志胜。
她在对方身上学到了太多东西了。
而关键是,郑志胜也很愿意带陈乐。
郑志胜接过文件,看了起来。
片刻之后,郑志胜点头:“恩,不错,加快进度。”
“做的挺好的。”
“但是,这一期杂志很关键,因为一个月以后我们要参加世界整形外科技能大赛,要提前造势。”
说完,郑志胜看着陈和:“陈总,这件事儿还得您来。”
“别人没有这样的分量和能量。”
“这一期杂志,可能需要你写几遍文章,杂志封面,我想把你作为封面人物!”
“还有……如果他条件允许的话,你可以让行业内的专家推荐一波,或者是一些杂志帮忙造势。”
“这是最好的!”
“既然已经跟国内撕破脸了,我们就要卯足了劲儿来做。”
“要先声夺人!”
陈和点头:“好,我也在谋划这件事儿了。”
郑志胜的想法还是很好的。
杂志没有热度,得蹭热度,而最好的对象就是陈和。
在国际市场上,陈和的热度还是不错的。
而一旁的胡梦婷听完这些消息,整个人都有些激动,她好奇的问了句:“陈教授,你们要做杂志吗?”
陈和点头,杂志马上就要问世了,也没有什么可隐瞒的。
甚至,现在要做的是宣传。
“没错。”
“这是一本专业的医美整形期刊。”
胡梦婷听完之后,顿时竖起了大拇指:
“敢做期刊的人,都是大牛!”
“真的!”
“陈教授,我现在都有一点庆幸,能抱上大腿!”
“如果在学术领域,掌控了绝对的权威,那些虚头巴脑的蝇头小利,根本没有任何意义!”
“哎……”
“我现在都迫不及待了,好想看到你们拿到冠军的那一天啊!”
……
的确!
在学术领域,掌握了权威话语权,才是真正的大佬!
为什么《柳叶刀》他们敢随便说话!?
因为人家是权威!
人家说出来的话,别人信!
这才是关键。
可是,为什么大家要信呢?
因为你们需要从人家的资料上学习东西。
因为人家掌握了医疗科技的前沿话语权!
而陈和,要做的就是这一点。
既然他没有办法把和美整形机构在短时间内扩展到世界。
那就先把先进的理念和技术推广到世界!
到时候!
当这一本期刊成为行业龙头之后。
而和美整形,就是整形外科领域的圣地!
在办公室内讨论一番之后。
陈和就起身离开。
陈乐要加班。
毕竟,对于这个伟大的梦想,每个人都想推进一些进程。
而陈乐很清楚,自己在技术难度没有办法给哥哥他们分忧,但是最起码这些管理等,她能提前做好准备的。
而郑志胜原本也想加班的。
但是……
陈和看见胡梦婷跟他情况显然不对。
趁着胡梦婷去厕所。
陈和忍不住笑着说道:“郑总,今天别加班了。”
“你们也算是……久别重逢。”
“好好的聚一聚吧!”
郑志胜深吸一口气:“哎……”
“真的是……人生太奇妙了。”
“我真的没想到,这么多年以后,会遇到她。”
陈和笑着问道:“有什么故事吗?”
郑志胜点头:
“恩!”
“有啊……”
“比起琼瑶剧都要狗血的故事。”
“我跟她是同学,都是搞临床的,而且……我们都是彼此的初恋。”
“当时……因为工作、家庭、等一些外在的原因,分开了。”
说到这里,郑志胜深深的叹了口气。
“哎……”
“原本以为分开就是一辈子。”
“后来,我在韩国做出了成绩,想要告诉她父亲,我不再是当初的穷小子了。”
“可惜,却偶然知道了她准备结婚的消息。”
“我很伤心,也很抱怨,怨她为什么违背约定,怨她为什么……不能等我!”
“哎!”
“如今,十多年过去了。”
“我回来了,也没去找她。”
“结果,今天却碰见了。”
“让我惊讶的是……”
“将近二十年过去了,我未婚,她未嫁……”
“当初的婚礼,的确是有的,但是……她逃离了,离开了家,去了魔都……”
“都说命运弄人。”
“哎……”
“你说,这算是什么?”
陈和被这个故事给说的愣住了。
他听过太多感人的故事。
但是,这一刻,也有些羡慕。
他结过一次婚。
深知真心不易。
可是,能如此坚守将近二十年……
他不敢想,如果他们两人没有今天的相遇,会怎样?
但是,说实话,陈和有些羡慕他们。
这个时候,胡梦婷从里面出来了,整个人容光焕发。
陈和笑了笑,给郑志胜一个颜色:
“加油!”
“现在高龄产妇生孩子,风险不大。”
“实在不行,我去学学妇产科。”
“哈哈……”
郑志胜哭笑不得:“你小子……”
陈和:“行了,家庭事业同样这样。”
“今天休息休息。”
郑志胜点头:“恩,好。”
“不过,最近可不敢休息太久了。”
“忙完这一段时间再说吧!”
“再次相聚,我如何也要做出一番事业再说的!”
郑志胜说话的时候,眼角带着泪水。
而胡梦婷又岂不是这样?
……
……
回家路上,陈和接到了一个电话。
“喂?你好。”
对方很客气:“您好,陈教授。”
“我是高祥。”
“您今晚有时间吗?”
“我想跟您聊一聊。”
高祥?
陈和听见自我介绍以后,不由得沉默片刻。
高祥就是和陈和竞争急诊三科位置的那个人。
明泽楷给他打过电话,说过此事。
对方原本就是协和急诊的副主任,但是……辞职了,甚至就连考核都弃权了。
对方想要见自己,原因是什么?
陈和多少有些好奇!
“高主任,你好。”
“今天晚上……恩,有时间。”
“怎么了吗?”
高祥声音多了几分喜色:“是这样的,陈教授,我想和您聊一聊。”
“这样吧,我给定地方。”
“咱们见了面细说吧。”
陈和点头答应了下来。
“好!”
“一会儿你直接给我发地址就行了。”
高祥开心的挂了电话:“好嘞!”
“陈教授再见。”
挂了电话以后,陈和依然开车回家了。
没多久,高祥发来了定位。
陈和回来以后,自然是先去找父母报道,然后就是看孩子。
陈淑蓉去跟阿姨一起做饭了。
陈振山在院子里跟徐校抽烟。
陈乐加班回不来。
陈和到了客厅以后,看见陈歌在写作业,而陈熙也很安静,她现在已经上了早教班。
来到首都以后。
陈和才知道什么叫做内卷。
这里的教育真的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
什么叫做内卷从出生开始。
为了上“六小”,还有那些人大附、北大附……一大堆附小,真的是太恐怖了。
你能想象家长群里面讨论的是一些什么样匪夷所思的问题!
陈歌的智商还可以,但是陈和其实并不想让他从小就接受如此高强度的竞赛和各种各样的补习。
但是……
如果不是陈和有关系,进幼儿园都需要面试的!
可想而知!
此时的吴欣尔正在给陈歌辅导功课。
说实话……
这一幕,十分稀松平常。
但是,却也温馨十足。
陈和一时间竟然挪不动脚步。
看见陈和来了,吴欣尔笑了笑:“回来了。”
陈和点头:“恩,我一会儿出去一趟,你们早点休息。”
吴欣尔点头,不过……
她似乎想到了什么,对着陈和说道:“晚上出去……不安全。”
“你让徐校跟着一起去吧。”
“万一你喝了酒,也有个开车的。”
陈和沉吟片刻,点了点头:“好。”
离开客厅,陈和看着院子里的徐校:“徐大哥,一会儿跟我出去一趟吧。”
“我可能喝点酒。”
徐校点头:“行。”
陈淑蓉顿时皱眉:“又不在吃饭啊?”
“哎……”
“我们家啊,是旅馆,想来来,想走走……”
“管不了了!”
陈和哭笑不得:“妈,晚上有点事儿。”
陈淑蓉翻了个白眼:“外面的饭,天天吃,都是地沟油!”
“你就吃吧!”
“家里的饭菜有毒,反正你就是不吃!”
“我也管不着,算了……”
陈和尴尬的笑了笑。
“你不吃就好了,还把人家徐校拉着。”
“哎呀!”
……
看着母亲阴阳怪气的,陈和就想笑。
天下母亲都一样。
……
……
第446章 :考核结果公布
徐校开车很稳。
陈和开着道航,开了足足半个多小时,才到了目的地。
不是什么高档饭店,但是进门就感觉十分特色。
这是一家地道的山西菜。
门口是一个石磨,上面不断的留着醋,很香。
看来,高主任是有心了,特意订了一家晋菜。
徐校熟练的和陈和拉开了距离。
高祥看见陈和之后,连忙迎了上来:“陈教授,您好。”
陈和看着眼前这个男子。
中等身材,不苟言笑,带着黑框眼镜,看见陈和以后,这才面露笑意。
陈和笑了笑:“高主任好。”
“这边坐。”
两人落座之后,徐校找了一个距离陈和近距离,而且视野好的地方坐下来,方便保护陈和。
“陈教授,您看您喜欢吃什么。”
“我……我也不太会招待人。”
“见谅……”
陈和笑了笑:“高主任客气了,吃什么不重要,跟谁吃比较重要。”
“还是你来点菜吧!”
高祥尴尬的笑了笑,好在服务员很敬业,推荐了几个特色菜。
两个人也吃不了多少。
倒也好安顿。
高祥坐在陈和对面,反而有些紧张。
还是陈和率先打破了沉默。
“高主任,今天来,是什么事情?”
高祥深吸一口气,欲言又止。
似乎脸上有些难为情和不好意思。
沉思了片刻之后。
高祥掏出一个本子递给陈和。
“陈教授,我这个人……不太善于社交和言辞。”
“还希望可以见谅。”
“这个本子,是我这三天考核期间关于急诊三科的一些看法。”
“你先看看这个,看完了,咱们再聊。”
陈和好奇的接过本子,翻开之后,上面密密麻麻的写满了字。
他连忙翻看,却发现,写了很多!
顿时,陈和也愣住了。
“关于急诊三科的见解和看法。”
“第一:发展方向建议……”
“第二:人员配置优缺点……”
“第三:关于小组协作……”
“第四:关于科室能力欠缺领域……”
……
密密麻麻的东西写了很多。
陈和越看,却越是震惊!
因为就连人物性格,和科室矛盾都有些介绍。
最关键的是!
写的很准!
其中就包括耿培生、曹辉等人的。
陈和不知道对方是怎么发现的。
但是!
很显然……对方对于这个科室,有很多独到见解。
举个例子,很简单的一个细节。
“体外膜肺氧合机数量过少,不能满足于科室……建议:增购两台。”
“护士站专业静脉置管护士人员缺少……建议:加强培训基础能力,同时引进一些有能力的护士。”
“手术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