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快!
李彭带着众人到了远程会议室内。
当视频接通以后,老爷子的片子也发送了过去。
协和介入科主任,华夏医师协会介入医学分会副会长唐月芳出现在了画面里。
介入科鲜有女医生!
但是,唐月芳却是国内介入领域,巾帼不让须眉的存在。
唐月芳出现以后,主动打了个招呼。
“各位主任,大家好。”
“唐主任好!”
“唐教授好!”
众人看见唐月芳以后,还是有些小激动的。
毕竟,这可是介入领域的女神啊!
四十七岁,风华正茂!
这位唐主任,去年带领华夏介入学科协会在美国的介入比赛中一举拿下第三名的好成绩!
这在当时直接惊艳了全球!
被称为世界介入学科领域的女神。
赵润说道:“唐主任,邱老先生的片子给你发了过去,您看一下。”
唐月芳点头。
大家通过远程视频会议,可以清楚的看见,唐月芳的周围坐着七八个医生。
这些都是当初跟着唐月芳去参加比赛的众人。
很快!
对方看完片子以后,开始了激烈的讨论。
看见这一幕,李彭的内心涌现出了希望。
讨论就行!
总比大家都不说话要强的多。
只要有思路,很快就有方案了。
但是,讨论是越来越激烈。
终于!
唐月芳忽然说道:“我的建议是使用介入手段,对颅内动脉溶栓治疗!”
“因为如果想要取栓的话,难度太高!”
“即便是使用超微导管,也很难实现取栓,而且……老爷子的年纪也大了,这样的栓子也很难一下子取出。”
“但是,如果使用普通溶栓手段的话,极有可能引起出血,大家也看到了,老人的血压过高,而且血小板偏低,我担心会引起出血。”
“所以,综合衡量以后,我的想法就是,利用介入手段,在血管内进行小范围精准溶栓治疗!”
听见唐月芳的话,瞬间现场安静了下来。
因为……
在场的所有人,似乎……找不到一个可以做到这一点的。
赵润等人面面相觑。
大家忽然有些脸红。
众人忽然有一种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无奈。
但是!
这其实并非是他们水平不到位。
而是因为这确确实实涉及到了很多关键的东西。
唐月芳对于找到这样的方案很开心,但是……她看着大家都有些沉默,忍不住问道:
“各位主任,还有什么问题吗?”
果然!
伴随唐月芳的问题,大家都沉默了。
没有人吭声。
因为大家谁也不好意思说自己不会做这台手术。
终于!
赵润无奈的叹了口气,看着在场的众人:
“很抱歉,我不会做这样的精准介入溶栓……”
“各位主任,现在已经到了关键时候。”
“希望大家不要藏拙!”
听见赵润的话,大家都是脸红叹息。
因为,他们也很难做到这样的介入手段下精准溶栓。
唐月芳见状,这才恍然大悟。
她说了声抱歉,然后连忙问道:“老爷子现在发病多长时间了?”
赵立新连忙说道:“应该已经四个小时左右了!”
的确!
从现场发病晕倒,到急救到医院,再到做介入检查……
然后是病例讨论!
前前后后,不知不觉已经过去了四个小时了。
听见这个时间!
唐月芳瞬间脸色一变:“来不及了!”
“溶栓六小时的原则……大家都懂!”
听见这话,众人很无奈。
从晋省到首都,再快两个小时也解决不了问题。
在溶栓领域!
一直有一个黄金六小时的原则。
因为急性脑血栓形成动脉内溶栓治疗成败的关键在于选择适应证和恰如其分掌握溶栓治疗时机。
如果患者适合溶栓,应力争在急性脑血栓形成后6h之内开始溶栓治疗。
因在此期限内病变局限于被栓塞的血管内,大体上常看不到明显脑病变,脑肿胀和脑水肿还未形成,病变是可逆性的,此时溶栓血管再通后不会产生再灌流后脑损害,效果好,并发症少。
如梗死完全缺血超过6h以上,病变不仅限于被栓塞的血管,而且使该血管供应区的神经细胞发生明显肿胀、水肿,形成不可逆的坏死。
与此同时呢,血管壁本身也丧失了正常结构,此时溶栓即使血管再通,已坏死的神经细胞也不能复苏,还会因再灌流而加重脑肿胀、脑水肿,并可发生继发性脑出血。
因此,早期或超早期诊断并积极进行溶栓治疗至关重要。
而就在这个时候。
在房间内的一个极其不起眼的角落。
一个年轻医生忽然站起身来说道:
“我……我觉得可以试试!”
这句话,在安静的房间里,瞬间吸引了无数人的注意。
大家纷纷转身,盯着年轻人,眼神里满是好奇。
甚至!
现场能认识陈和的都没有几人。
唯独赵立齐和潘建业两人眼睛一亮。
“小陈,你确定?”
陈和点了点头:“嗯。”
一时间,现场瞬间热闹起来了。
大家纷纷交头接耳:“这是谁?”
“没见过!”
“你们医院的?”
“不是……”
陈和刚刚站起身来,就看见了系统提示的响起。
【叮!触发任务,抢救邱老先生。】
【任务完成奖励:1、大师级临床急诊药理学;2、修改点+50!】
第83章 三个问题
此时。
远程视频会议室内。
所有人都被陈和吸引了视线。
大家寻声望去,看着陈和,有些陌生。
一番交流,也没有搞清楚这个人是谁。
潘建业看着站起来的陈和,明显有些惊喜。
他完全没想到,陈和这个时候会站出来。
按照他对陈和的了解,这绝对不是一个虚张声势的年轻人。
他既然站出来,说不定真的能做到呢?
看着大家一脸匪夷所思的表情。
这个时候,潘建业连忙起身,对着众人说道:
“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位是陈和,省二院急诊科院外急救主任。”
“很厉害的医生!”
听见潘建业的话,大家这才神情稍微缓和了一些。
但是,一个院外急救的主任,在这些介入科专家眼里,还真的有些瞧不上!
说句实话!
医院是存在鄙视链的。
而介入科作为新兴科室,作为医院高科技的代表,这些人一个个都是眼高于顶的存在。
对于专业内的专家,大家都很佩服。
但是!
陈和作为一个急诊医生,他们是真的有些不太相信。
这也不能怪他们。
实在是因为介入科的门槛比较高。
所以,大家看着陈和的眼神里,难免有些怀疑。
而院长李彭听见陈和这个名字以后,十分耳熟。
他忍不住问了句:“这是前些日子给高老爷子做主动脉夹层手术的那个陈医生?”
潘建业点头:“没错,院长!”
“就是陈医生!”
李彭有些欣喜的点了点头:“没想到陈医生这么年轻!”
“陈医生,你详细给大家伙儿说一下吧。”
不得不说,李彭作为院长,情商很高,在处理这些事儿方面,经验丰富老道。
他这样一番话,瞬间拉近了陈和跟在场各位介入科主任之间的距离。
陈和此时刚好看见了系统任务。
顿时眼睛一亮。
说实话,即便是没有系统发布任务,他依然会救人。
邱老先生的为人,陈和很是敬佩!
所以,无论如何,他都愿意去尝试一下。
和证明自己无关。
也和奖励无关。
这一次治疗,凭心而为!
因为邱老先生值的他去努力。
听见院长李彭的话,现场的介入科主任们也都纷纷缓和了一些。
毕竟,李院长的面子,大家都还是要给的。
而此时!
远在首都协和医院的唐月芳教授看见了这一幕以后。
也是饶有兴致的看着陈和。
说实话,她很清楚,这样一台颅内动脉内介入溶栓治疗难度和精确度都还是很高的。
一些上了年纪的专家可能把握度高一些。
但是!
这样一个年轻的医生,而且他还是急诊。
唐月芳的眼睛里充满了好奇和期待。
于是,她主动说道:“这样吧,大家听我说几句。”
“隔行如隔山。”
“介入手术自成体系,很多东西是没有办法撒谎的。”
“既然陈医生觉得他能做这样的手术。”
“这样子,我问几个问题,如果陈医生都能回答上来了,让我满意了,我觉得就能试一试。”
“当然了,这几个问题,在座的各位主任也能回答,谁能回答上来,我们就把机会给那位医生,好吗?”
“毕竟,老爷子的情况已经不能再继续拖下去了,与其大家都耗着,倒不如尽快选出一个人来,如何?”
听见唐月芳的话,大家都纷纷点了点头。
似乎,这应该是最佳选择了吧?
这个手术,大家其实也有人想做。
但是,却不敢做。
老爷子意义非凡,出了问题谁负责?
但是!
同样!
如果他们成功了呢?
这一台手术一旦成功,意义非凡。
这将会让成功的那一个人,一鸣惊人。
所以,唐月芳很清楚一件事儿,她本身就是医生,她十分理解,在座的这些主任,只是需要有一个名正言顺并且不需要承担责任的理由罢了!
这也是唐月芳十分欣赏陈和的原因!
因为陈和这个时候敢站出来,绝对不仅仅是对自己技术的肯定,而是希望给老人家生存的机会。
很多时候,并不是所有医生都敢于迎难而上!
因为一旦失败。
输掉的,将会是半生荣誉!
这个时候,大家深吸一口气,做好了准备,等待着唐月芳的问题。
几分钟以后。
唐月芳和身边的助手看着片子,想到了几个极具代表性的问题!
这些问题,都是直接影响到手术能否正常进行的关键。
“第一个问题:怎样清楚的了解血栓形成部位及栓塞程度?”
伴随着第一个问题的提出。
大家都思考起来。
很显然,这个问题绝对不是看着片子说阻塞情况的问题。
唐月芳问的是,如何才能在手术中,通过操作来判断情况!
这个问题很关键!
如果无法确定这个问题,基本上手术就别做了。
因为,这同样也是手术的第一步!
大家都在组织语言。
而谁也没想到!
唐月芳问题刚刚提出,陈和就直接说道:
“这个问题很简单,只要使用6F导管鞘插入6F导引管,在电视监视下选择插入左、右颈内动脉或椎动脉行选择性脑血管造影。
就完全可以了解血栓形成部位及栓塞程度。
同时,这个时候,在明确诊断后,就可以把导引管插入病变侧颈内动脉或椎动脉!”
陈和的思路之清晰,语言之连贯,以及回答速度直接震惊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大家都一脸震惊的看着陈和!
的确!
如果再给他们一点时间,或许他们也能猜到。
但是!
陈和没有。
他几乎是脱口而出。
瞬间就把答案回答了出来。
在场的众人听见以后,细细品味,越听越觉得在理!
而且,陈和说的很详细,很具体!
就连6F规格的管子的选择都说的清清楚楚。
一时间,大家都有些难以置信。
这人,竟然这么厉害?
他不是急诊的吗?
现在急诊医生都得做介入了吗?
而潘建业闻声,则是一脸激动。
这小子!
竟然真的可以。
太牛逼了。
现在,潘建业对于陈和的敬佩程度越来越高。
而唐月芳此时脸部同样精彩。
她自己都没有反应过来。
他几乎是说完问题,陈和就回答出来了。
这说明什么?
不言而喻!
第84章 第三个问题
唐月芳身边的团队成员忍不住竖起大拇指给陈和。
“小兄弟,了不起!”
“厉害!”
“就是,你这太厉害了。”
唐月芳忍俊不禁。
她看了一眼自己的团队成员,有些感慨。
因为他们这些团队,一个个可都是眼高于顶的存在。
唐月芳很清楚。
陈和之所以能做到脱口而出,是因为对方已经从头到尾想好了手术的流程!
这就说明,对方不仅仅会介入!
而且懂得介入!
甚至可以想到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