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祠堂里已经聚集了上百人,见大家兴致勃勃,已经休息了一会的叶世雄等人也不推辞,穿上专门印有“桃源村舞狮队”字样的黄sèt恤、狮裤和狮鞋,拿上各种道具,等锣鼓一响,就在祠堂大门前的空地上舞动起来
三只狮子先后上场,分别表演了十来分钟,或欢腾跳跃、或追逐嬉戏、或就地翻滚,在锣鼓声中赢得了村民和小孩们的阵阵喝彩。
狮舞一般分为文狮和武狮,文狮表现狮子的静态和xg格温柔的一面,像搔痒、舔毛、伸懒腰、打滚、掏耳朵、打呵欠、眯眼睛等,形态细腻逼真,憨态可掬,惟妙惟肖。
武狮则要技高一筹,通过舞狮者的动作,做出翻滚、直立、跳跃、转身、腾空、扑击等动作,表现狮子的动态和xg格凶猛的一面。
以叶泉并不专业的目光来看,叶世雄等人只是基本掌握了一些套路,得了一点“形似”,还远远达不到活灵活现、神气十足的“神似”境界。
话又说回来,舞狮者特别是舞狮头的人,没有三五年的苦功基本上是出不了师的,叶世雄等人只去学了一个月还差几天,能有这个成绩,完全是靠自身的国术底子,在身法灵活、体力充沛等基础上比常人有优势得多,一般人很难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舞出花样来。
也正因为叶世雄等人个个都有十年以上的国术底子,在舞武狮等有些高难度的动作时十分轻松到位,而在舞文狮等神态细节上却差强人意。
不过,在村民和小孩们的眼里,舞狮队的表演已经足够jg彩,比往年的小狮子好看得多,恨不得再长出一双手来鼓掌。
就连叶泉的外婆也感叹在桃源村过年就是热闹,现在许多年轻夫妇都在外面打工,老人和小孩也跟了去。也有许多人因为各种原因过年没有回老家,使得现在的农村要比以前冷清许多。
三头狮子舞完了,听着众人的喝彩,人群中几个被安排过年舞龙的小伙子心中一热,不甘示弱地站出来。为首的叶涛道:“咱们的龙已经扎好了。也该拿出来练一练了。”
竹龙今天才扎好,不过舞龙的人早就在后面的练武场,用龙鳞长布彩排了一个多星期,每天都苦练一个小时以上。听说今年因为大家都回来了,要热烈庆贺一下,还下载了许多专业舞龙的视频,照着教程练了许多花样。
有三个没在现场的小伙子也被马上叫了过来,十个人一个持龙珠。九个舞龙,举着长龙从祠堂侧殿走了出来,那龙头高高昂起,龙角狰狞,双眼圆瞪,造型威武,气势雄壮,龙身用金鳞黄布相连,栩栩如生。
随着锣鼓一敲。黄sè的长龙便飞舞起来,前面龙珠逗引,后面龙头追逐,动作千变万化,舞动的龙一会儿如在云中飞腾。一会儿又像在大海中乘风破浪。
舞龙的人快速敏捷地穿梭游走,仿佛赋予了长龙生命,只见它摇头摆尾,活灵活现。随着鼓点时而舒缓,时而急促。吸引着全场人的目光。
举龙头的正是叶涛,今年只有十八岁,是老族长的曾孙,与其他的同龄人因为害怕吃苦,只学一些花架子不同,叶涛从小就痴迷国术,夏练三伏,冬练三九,坚持不懈,加上天分也高,十二岁就完成了筑基,比叶泉当年还早上半岁,现今已摸到了明劲的一丝门槛,身手在二十岁以下的族人当中也是最好的。
桃源村舞龙在往年只有盘圈、s弯、龙翻身等简单的几个套路,今天展现在村民眼中的却是花样翻新,什么龙穿身、龙盘尾、龙脱衣、8字转舞、穿尾腾身等,几乎将十八般武艺都舞了一遍,大饱眼福的众人自然不吝掌声。
可惜是在白天,如果到了晚上,点燃竹龙里面的灯泡,辉映sè彩绚丽的长龙,将更加漂亮、壮观。
*******************************
还有两天就过年了,家里的年画、烟花筒和鞭炮没买,这天一大早,叶泉三兄妹就打算到集市上采购。
吃过早饭,丫丫还想叫上外婆,老人笑道:“你们去吧,路上开车慢点。”
桃源、龙田两个村子相互通婚的有很多,外婆在村里也认识不少人,这两天在相当于“老年人活动中心”的祠堂门口找到了几个牌友,上午和下午都会去打几局,倒也有滋有味。
有顺风车坐,叶轩、叶菁两人也跟着一起去。
农村的集市,如果从没去过的人自然会感到稀奇有趣,但对叶泉来说,也就路面铺上了水泥,更宽更干净了,其它的变化不大。
接近过年,来赶集的人特别多,丫丫一到集市,就被一些卖各种小吃的摊子吸引住了,有麻圆、松糕、水糍粑、发糕和粽子等,都是很有地方特sè的小吃。
叶泉干脆和她们几个分成两路,约好在集市中心的三叉路口会面,自己带着叶轩去购买物品。
将清单上的的年画、装饰画、香烛、钱纸、烟花筒和鞭炮等物品采购完后,叶泉就想往回走,到了三叉路口却没有见到叶婷三个人的身影。
打了电话,才知道三人还在肉类市场旁边的一条巷子里,那边是集市专门卖野味的地方,多是乡下人捉到了田鸡、野鸡、团鱼、野兔、蛇和鳝鱼之类的东西,因为价格贵,自己又舍不得吃,便捎到集市上来卖点油盐钱。
叶泉赶到时,三姐妹正蹲在一旁,看着关在笼子或网兜里的各种鸟类,丫丫还举着一串麻圆,见了他,忙道:“哥哥,快来看,这些鸟儿真漂亮”
叶泉观察了一下,见巷子里贩卖的野味,除了常见的野鸡、竹鼠和山兔外,还有人在卖大头龟、白鹭、大山雀、凤头鹃隼和果子狸。
那白鹭和大山雀倒也罢了,南越岭里面的数量已经足够多,大头龟、凤头鹃隼和果子狸却少见,叶泉上次动用天眼卫星,对整个保护区进行动植物资源的普查,这三种动物的数量都没有超过一百。
第242章 写春联
大头龟又名鹰嘴龟、三不像、鹦鹉龟等,是一种很古老妁类,水陆两栖、生活在淡水地区,在南越岭中数量稀少。
凤头鹃隼是一只小型猛禽,羽毛大半是黑sè,如果不是身上还有一些白班,很容易让人误以为是乌鸦,主要以昆虫、蜥蜴、蝙蝠、鼠类和蛙类为食,以前也常在村庄和田间出现,现在想见一眼,只能去深山老林了。
果子狸肉味鲜美,对身体还有滋补效果,被人们推崇为山珍之首,还有“山中好吃果子狸,水里好吃白鳝鱼”的说法,加上皮毛珍贵,虽然全国各地有许多人养殖,但野生的果子狸却已经很少了。
这几种动物应该是被陷阱和丝网捉住的,从外表上,没有看到什么伤势,只是被关在网兜或铁丝笼子里,都是萎靡不振的样子,叶泉见丫丫小脸上一副怜悯的模样,不由笑一笑,将它们都买了下来。
叶婷提着两只白鹭,道:“哥,你买了这些东西要干嘛”
“放生吧。”自从空间面积越来越广,物种越来越多之后,叶泉对野味已经没有什么兴趣了,想吃什么就从空间里挑选,品质上更胜一筹,没必要去祸害野生动物。
“什么是放生”丫丫才五岁,虽然唐诗都会背四五十首了,但并不明白这个词语的含意。
叶菁给她解释道:“就是把它们放了,放到它们原来生活的地方。”
叶泉担心丫丫舍不得便道:“除了大头龟和果子狸,这些鸟儿都养不活的,要是不放,再过两天就得饿死了。”
丫丫听了,道:“它们好可怜,那我们赶紧放了吧。”
出了集市,叶泉找了块偏僻的地方,让三个女孩将两只白鹭、四只大山雀和凤头鹃隼都放了,至于大头龟和果子狸得放到合适的环境去才行。
下午叶泉又带着四人去了黄泥岗,给爷爷、nǎǎi和曾祖父那一辈的先祖坟上祭拜了一下,这也是桃源村一个不成文的传统,小一辈在过年的时候,要到去世长辈的坟上拜年,特别是清明节没有回来扫墓的人,要在过年的时节补上。
当然,一般只给辈分最近的几个先辈祭祀一下,更远的祖先还要等清明节。
虽然名为黄泥岗,但实际上是一座低矮的石山土壤也并不全是黄sè,灌木杂草丛生,现在已经没有人过来打柴了,一些小路半年不走就得用镰刀开路。
到了坟头,叶泉和叶轩用镰刀修整了坟墓四周的灌木和杂草,又铲了些新土堆在坟墓上,接下来便是烧钱纸、点香烛和放鞭炮。
不时能看到其他人也来上坟,鞭炮声此起彼伏,在回去的路上,叶泉又到竹林里挖了些冬笋一路上倒也热闹。
*****************************
终于等来了除夕,每年的这天,叶泉还有一个小任务就是写chun联,自己家有两个大门,两个侧门,一共是四副,加上叔公等几家邻居也会过来讨要,起码要十副。
叶泉的毛笔书法在读中小学的那十年里下过一番苦功,基础不错,楷书主要学赵体和欧体行书则喜欢临兰亭序、李思训碑、韭花贴、洛神赋和彦和贴等书贴。
因为没能持之以恒也谈不上什么成就,特别是大学和打工期间叶泉几乎完全丢下了。
不过底子还在,特别是这半年来因为没有工作,叶泉多了许多空闲时间,就重新拾起了这份兴趣,基本上每天都会打个时间练习一下。
叶泉写出来的毛笔字,俊秀挺拔、端正圆润,虽然俗气重,谈不上有自己的风骨,但在外行人的眼里,看起来赏心悦目,是相当不错了。
叶泉打开笔记本,在网上搜索各种chun联,从中挑了一些含意美好、对仗工整又符合农村背景的chun联记下,如果突然有了灵感,也会自己学着撰写上下联。
然后准备笔墨,在书桌上铺开专门网购来的大红描金宣纸,在绘有圆形瓦当花纹的地方开始挥毫泼墨。
刚刚写完,就听到叶文齐在外面喊:“叶泉叔,明生爷爷叫你去祠堂写对联。”
叶泉洗净了毛笔,道:“知道了,我这就来。”
桃源村到底不是寻常的村子,不管在哪个时代,对族内子弟的教育都很重视,村里的男人都接受到一定程度的教育,上了年纪的老人们也上过以前的私塾。
有了这样的文化底蕴,村民们从来不买印刷出来、千篇一律的chun联,都是自己或请人写,或者干脆到祠堂里来,看村里的老人写chun联,挑一副自己中意的。
村委会每年都会掏钱购买一些红纸和墨汁,在祠堂里供几位学问和书法都有不俗的造诣的老人来写chun联,除了让村民挑一些,剩下的都会张贴到祠堂四周的门口,以及正殿两侧的墙壁上,至少也要写上百副。
作为村中少数几个对书法有兴趣的后生,叶泉很得一些老人的喜爱,七岁就开始在祠堂里学着写,已经习惯了。
到了祠堂,叶泉先给老族长、叶光政、叶明生和魏博等几位老人打下手,然后自己也写了几副,比起几位长辈都是自己编撰对联,叶泉却是从网络或书籍上择优选用,倒是他写出来的字得到了几位老人的赞扬,认为大有进步。
叶泉听了脸sè一红,他的字从十四岁之后就没有什么进步可言,往年几位老人也只是说他写得还不错。
下午,家家户户都开始准备除夕夜的大餐,叶泉一家和叶明诚一家往年都是在一起过年,除夕在这家过了,大年初一就在另一家过,今年也不例外。
叶明昌夫妇和叶明诚夫妇四人,有的杀鸡,有的杀鱼,有的择菜,叶泉将chun联、门神、年画和装饰画等贴好后,也讨了个剁“圆子”的差事。
圆子就是肉丸,取“团圆”的意思,是叶泉家乡逢年过节、红白喜事等必备的一道菜肴,先用八分瘦、两分肥的猪肉切成细末,加马蹄、苹果、淀粉等一起剁碎拌匀,再用手使劲摔打成圆丸状,这样的肉丸吃起来不柴不肥、松软美味。
马蹄学名荸荠,还有地栗、莆萱等别称,
记住牛屁屁书院最快最新文字版更新本站正确网址吃起来味甜多汁,清脆可口,自古有地下雪梨、江南人参的美誉,既可当为水果,又可作为蔬菜。
玉阳县的水土特别适合马蹄的生长,品质上是全国最好的几个县之一,附近的农民经常用冬闲的水田种植一些,甚至桃源村的苇塘里就有野生的,现在正是马蹄成熟的季节,如果不怕辛苦和水冷,到苇塘里找一找,绝对有收获。
剁圆子很考究刀工和耐xg,不然没剁碎,吃起来味道就差了。当然,图方便的话,也可以用绞肉机,但用机器打出来的东西,在口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