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还养着鱼,田里有水,不能使用机械,必须人工收割,还要拿到路旁的柴油打谷机进行脱粒,一亩七分田的工作量可不小,除了外婆。叶泉跟叔公两家人一齐上阵,还有几个正好没事做的小帮工过来帮忙。
石大厨自称当年做过知青。也拿了一把专门用来割禾的错镰,兴致勃勃地参与进来。
水稻成熟的时候会有一些腋芽,再生稻第一季收割时,只割下稻株上面三分之二的部位,保留了下面的腋芽,在原有的根系的基础上,经施肥和培育后,这批腋芽再次生长、抽穗,不需要再插秧,大约2个月后它们会再次成熟。
一般的水稻实际上也可以长出第二季稻谷来,只是再生季的产量,没有再生稻那么高。
韩月盈虽然小时候在农村呆过,但农活真不会,不仅手忙脚乱,很快就觉得腰弯得酸了,白嫩的手背也被禾叶割出一道道红印子。
叶泉笑道:“去歇着吧,要是被你们学校的人知道,他们的校花正在干这样的粗活,不知道我会不会被讨伐的口水淹死”
随着桃源村的经济增长,水稻已经进入机械收割的时代,现在大家割禾更多的是当成乐趣或锻炼,韩月盈也不勉强自己,累了就把错镰扔到一边,带着叶妮捉起田里的田螺和乌鲤鱼来。
不一会,叶婷、叶菁等人也叫累停了下来,兴致勃勃地加入捉鱼的行列。
忙了一天,大家才将田里的稻谷全部脱粒,晒干后叶泉称了一下,一亩七分田的产量居然高达1500多公斤,换算成亩产量,超过了900公斤
要知道这并不是高产水稻,而是第二季可不用再插秧的再生稻。
一般来说,再生稻头季产量只有600公斤左右,产量要比杂交高产水稻低一些。
叶泉的这一亩七分田虽然精心照料,又有空间泉水滋养,但因为养鱼,采取的是稀植法,综合起来应该与真正的亩产量相差不大, “桃源再生稻19”的真实产量肯定要比普通再生稻高得多,就是不知道第二季的产量能有多少,真正的产量,还要等明天大面积试种的结果。
再生稻大米外形细长偏小,色泽洁净鲜亮,腹白较小,煮出来的米饭清香、洁白、油亮,饭粒略带粘性,口感细腻舒适。
桃源再生稻绝对是上等的大米,只是叶泉一家人平时吃的都是空间出产的茉莉香米、万年贡米、响水大米、鸭血糯和墨米等,偶尔还能吃到二品的天香米,桃源再生稻再好也就尝点新米,其它都卖给了温泉山庄。
桃源再生稻收割没多久,桃源农业公司下属的几个稻田试验基地,种植的“超级旱稻41”也先后成熟了。
其中位于平江乡的试验基地,平均亩产达到了惊人的870公斤,比其它旱稻品种的亩产量要高两百公斤左右
综合南方各地区试验基地的试种结果,“超级旱稻41”比普通水稻要节省用水量70以上,产量十分稳定,适宜低洼易涝旱地和缺水稻田种植,也适宜于雨水较多的山地、能够浇上水的丘陵地、旱地和幼林下种植,对土壤要求不高,抗病虫能力极强。
平江乡试验基地的旱稻在5月上旬播种,因为播种时下了雨,之后雨水比较充足,能满足旱稻生长的需求,所以全生育期都没有浇水,也能长得很好。
即使在严重缺水的一块试验田里,“超级旱稻41”也有 400500公斤的稳定亩产量。
而且,“超级旱稻41”的米质与水稻相近,口味不错。达到了一级优质大米的标准。
桃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随后向各界宣布了这一成果。通过了有关部门批准。准备在长江以南的地区大力推广。
这个消息一经公布,就引了世界轰动,并得到国家领导和相关部门的重视。
要知道,现在很多水稻品种都达不到840公斤的亩产量,而旱稻可以在许多水源缺乏的地区进行种植。
旱稻在我国历史悠久,有省水、而干旱、管理简单等优点,但其亩产量却长期徘徊在 100多公斤左右。直到最近几年,新华国才在这方面的研究取得较大的突破。
新华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 2400吨。为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 14,居世界第 109位。而目前我国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 80,其中水稻用水量又占到了农业用水的 70。
这意味着,仅水稻的生产耗水就占到全国总用水量的 56,因此以新华国现有的水资源,难以支撑传统水稻的进一步发展。
目前,全球旱稻种植面积占总稻作面积的 13,而新华国旱稻面积仅占总稻作面积的 1。由此可见,旱稻在新华国的发展空间很大。
到了现代,能够开垦的土地已经没有了。耕地面积在不断缩小,而新华国对稻谷的需求量并没有减少。而是还在增加。
今年新华国北方三分之一的稻田,面临水源严重短缺问题,而干旱已经导致南方低地稻谷严重受损。
在这种情况下,利用旱地发展高产旱稻,应成为维持国家粮食安全的新选择。
如果旱稻能达到水稻那么高的产量,绝对是一项不亚于杂交水稻的伟大成就,能够进一步解决发展中国家的粮食短缺问题,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重大贡献。
世界范围内,能称得上水源充足的地方真不多,随着人口增长、工业化发展和全球变暖等问题,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地区变得干旱缺水,形势十分严峻。
在宣传中,“超级旱稻41”这一全新品种,是新华国知名的旱稻专家、桃源农业公司旱稻研究组组长潭永行的成果。
然而,只有潭永行自己才清楚,他虽然研究旱稻几十年,是国内有名的旱稻专家,但在研发培育“超级旱稻41”的过程中,并没有出多少力,整个研究过程快得惊人,就像水到渠成一样,他最多只是挂名。
当初潭永行放弃原来的优厚待遇,来到桃源农业公司这家默默无闻的小公司,有关旱稻的研究成果,正是吸引他的最大动力。
作为一名农业专家,潭永行知道这会给他带来多大的荣誉,他将成为第二个“袁院士”
青史留名、享誉世界不再是梦想,鲜花、掌声和奖章都将随之而来。
不过,潭永行心里也明白,这一切都是桃源农业公司给的,他绝不能被这些荣耀冲错了头脑。
“超级旱稻41”的意义,绝不是简单的一个新品种面世,它比普通旱稻的产量高多了,涉及到巨大的种源利益,甚至可以成为新华国制衡他国,打破经济封锁的一道杀手锏。
从消息公布开始,桃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就成为了风暴的中心,各企业、各相关机构、各媒体甚至各国都在密切关注着,纷纷派人前来联系并了解真相,各媒体的报道更是铺天盖地的架势。
到了这个时,桃源集团也无法独享利益,不得不跟几家大型粮食企业进行合作。
在掌握专利技术和原种的情况下,叶泉放弃了大部分经营销售方面的利益,只希望不形成垄断,造成稻种价格过高而损害农民利益。
相比金钱,叶泉更看重这个品种对人类特别是贫困地区的贡献,能在更短时间内推广出去最好不过。
而且,“超级旱稻41”和“桃源再生稻19”只是“农业计划”中的一部分,未来他还会拿出无数让人瞠目结舌的新型品种,彻底改变这个世界的种植业。
第377章 稻田捉鱼比赛
割了稻子,养在水田里的禾花乌鲤鱼也到全面捕捞的时候,叶泉正准备叫人来收鱼,村长叶少坤突然跑过来,让叶泉暂时留着,村里准备举行一次“稻田捉鱼比赛”,看看游客反应如何。
叶泉听后自然不反对,用空间泉水将鱼引到旁边的一块水田里作为比赛的场地,以免踩伤再生稻的腋芽。
捉鱼比赛的消息在桃源村和网站上公布后,还真吸引了不少人专程赶来。
对城里人来说,吃的鱼都要鱼贩子先杀好,走进稻田里亲手捉鱼,还真没经历过,自然兴趣浓厚。
比赛的规则很简单,就是不能使用任何工具,只能赤手捕捉,在规定的40分钟内捉得最多的人,还有冠军奖励。
关汉禹在桃源村呆了三天,正准备动身走的时候,听说了稻田捉鱼比赛的消息,与妻子、儿子商量了一下,便取消了去另一个景点的行程,准备在村里再留一天。
主要是他儿子关明兴这些天在桃源村玩得太开心了,不同于钢筋水泥构筑的城市,农村是另一片截然不同的天地,关明兴还交到了好几个村里的同龄人做朋友。
到第三天的时候,关明兴甚至撇开了父母,跟着几个新交的朋友玩去了,什么打仗、抽陀螺、摘野果、灌田鼠等到处撒野,简直玩疯了。
比赛在下午三点开始,天气十分炎热,但大家热情不减,约有三百名游客加上村里的小孩们。聚集在四周的田埂上。幸好现在水稻已经割了。不然肯定会十分拥挤。
随着裁判员一声令下,交了门票准备参赛的人一涌而上,场面很是壮观。
关汉禹卷起裤腿,牵着儿子的小手,赤足走进水田里,仿佛回到了童年在老家泥塘里捉鱼的快乐时光。
数百人涌进水田,这么大的声势自然惊动了水田里的鱼群,特别是田埂旁的鱼快速游动起来。在水面划出一道道痕迹,甚至还有鱼跳出了水面,引起一阵惊呼。
不过,别看水田里到处都是鱼,甚至能清晰感觉到鱼儿从脚腕或脚背上游过时的触碰,随便一赶,许多鱼便没头没脑地到处乱游,但真捉起来却十分不容易。
一是这块水田加高了田埂,蓄水后约有三十厘米深,而禾花乌鲤鱼体型又不大。捉的时候水一搅浑,就很难看得清楚水下的情形。
最重要的是。这批乌鲤鱼是叶泉用空间泉水养大的,比普通野生鱼还要灵活矫健,游得极快,手脚稍慢的人还要靠点运气才能捉住。
除了眼明手快之外,捉鱼的时候更看重的是经验,要悄悄接近,更要看准,捉的时候要快、狠、准,抓鱼的上半身,最好是鱼腮那里,用指头尖紧紧扣住,如果抓在鱼鳞或鱼尾处,鱼身本来就滑,用力挣扎时往往就抓不稳。
很多人明明捉到了,却抓不稳,又给逃掉了。鱼儿挣扎时,还被泥水弄脏了裤脚,甚至溅到了脸上,但没人在乎这些,都奋力捕捉,无暇旁顾。
现场是一片欢腾,笑声不断,不时有人捉住了鱼儿,神情欢愉,正大呼小叫地炫耀着,还让自己身旁的亲人朋友拍照留念。
水田里的鱼真不少,几乎一条挨着一条,很多人都捉到一条甚至数条乌鲤鱼,这时大家各显神通了,有的人早有准备,随身带了水桶、盆子甚至塑料袋之类,有的人就没有准备,是匆匆上阵,于是想出了各种方法,有的用帽子兜住,有的用衣服包往,有的人更有经验,从路旁或田埂上扯了几根稻草或细藤条,从鱼腮处串起来提在手上。
还有人十分幸运的捉到了一条红鲤鱼,通体鲜红,十分漂亮。
关汉禹一家三口在比赛结束时,总共捉到了10条鱼,每条都乌黑透亮,大概有六七两左右,为了捉鱼,一家人弄得跟泥猴似的,还一身汗水,腰也累酸了,但大家要的就是这种感觉,亲近自然,走进田间地头,去感受浓郁的乡村田园魅力。
不过,关汉禹一家还不算多,冠军是一名四十多岁的男性游客,成绩是31条,用细藤条串两大串。
学校放假了,村里的小孩都处在放羊的状态,这次比赛几乎都来参加了,他们年纪虽小,但捉鱼的经验可不少,或多或少都有收获。
叶泉和韩月盈带着叶妮等几个女娃娃,也在水田里折腾。
叶妮、叶瑶等人虽然都是小手小脚,但有过在小溪或沟渠里捉鱼的经验,又会合作,懂得将鱼赶到死角,或者围起来捕捉,成绩也算不错,每个人都抓了好几条,咯咯笑着,乐得眼睛都眯成了弯月。
游客们参加捉鱼比赛的门票是40元一位,小孩免费,捉到的鱼则归自己所有,住的近的人可以用桶带走,距离远的只能拿到农家乐吃一餐全鱼宴,也可以出钱让村民帮忙加工烘干。
桃源村对乌鲤鱼烘干的做法比较独特,先将禾花鱼剖开,放酸水、醋、生姜、盐等煮熟,放在铺有干净稻草的米筛或谷筛上,在木炭上撒糠头、秕壳或者松木锯末等,产生烟火烘干,可以长久贮存,想吃时取来食用。
烘干的禾花乌鲤鱼别有风味,是南越岭地区有名的土特产之一。
如果时间来不及,可以在烘干后让村民邮寄给游客。
现在桃源村的很多水果,包括一些能久放的蔬菜,都是在游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