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随身带着未来空间-第2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时间来不及,可以在烘干后让村民邮寄给游客。

    现在桃源村的很多水果,包括一些能久放的蔬菜,都是在游客中有了口碑后,通过邮寄销售出去的。

    禾花乌鲤鱼本来就以肉质细腻、骨软无腥味、具有禾花香味而著称,曾经还是皇室指定的贡品。

    当水稻抽穗长粒时,禾花便飘然落入水中,乌鲤鱼以此作为食物主要的来源,另外还以虫子、杂草为食,没有投放任何饲料,绝对是绿色纯天然养殖。

    这批鱼又用空间泉水养大,其味道之鲜美,让吃到鱼的游客回味无穷、大呼过瘾,认为光凭这美味,就值来回的车费了。

    得知禾花乌鲤鱼烘干后味道更香,许多游客不由心动。

    就连见过无数山珍海味的石大厨,在吃过一顿后,也为这种乌鲤鱼倾倒,除了桃源村传统的清炖、煎焖、腊炸等做法,又琢磨出十多道新做法,让吃到的人赞不绝口。

    因为叶泉养的鱼又多又难捉,在拉网缩小面积后,“捉鱼比赛”一共举行了三天共六场,才将水田里的乌鲤鱼捉得差不多,参加比赛的人更是一场比一场多。

    见稻田捉鱼的活动这么受欢迎,叶明生、叶少坤等村干部来劲了,立即规划了一片数十亩的稻田,利用晚稻还未插秧的时机,订购了一批鱼苗,准备用来养鱼。

    这样,在晚稻抽穗前、收割后等时节,桃源村可以再举办两次“稻田捉鱼比赛”,还可以增加稻田钓鱼、家庭捉鱼、情侣夫妻捉鱼、烹鱼等比赛的内容,以吸引游客到来,享受捉鱼、吃鱼的乐趣。

    实际上,这次捉鱼比赛对叶泉来说是极不划算的,真正的禾花乌鲤鱼,市场上的价格要四五十元一斤,烘干后更是接近三百元一斤。

    叶泉养的鱼品质更好,又有出售渠道,再贵上两三倍也可以卖掉,三天的门票收入在其他村民眼中很是丰厚,但真正算下来就会发现,吃亏太多了,只是大家都高兴,叶泉根本没有在意。

第378章 放虎归山

    

18日,天气晴朗,万里无云。

    叶泉来到了华南虎野化训练基地,今天是放生四岁公虎“威威”的日子。

    经过半年的野化训练,此时的“威威”体形比以前更雄壮,气势威猛,已经具备了一些百兽之王的战斗力,各种捕食技巧十分高超,一两百斤的野猪也逃不脱它的追捕。

    公虎将用直升机运送,直接放归到南越岭自然保护区中心地带的虎头山,也就是野生母虎“丹丹”的活动范围内,接下来就希望两只华南虎能够相互看对眼,将这个种群在野外繁衍壮大下去。

    相关部门和媒体也十分重视这次放生,华南虎的地位是独特的,它是如此牵动全世界的视觉神经。

    华南虎是唯一原产新华国的虎亚种,被认为是所有老虎的祖先;它被国际自然及自然资源保护联盟组织列为世界上最为濒危物种和第一需要保护的虎种,位于世界十大濒危物种之首

    目前国内的华南虎分散在全国20个动物园内,它们都是1955 年捕获的6 只野生华南虎的后代。

    高等动物是不可能只靠一对雌雄,或者少数几头来传宗接代的,因为那样的话,就会出现近亲繁殖,很快会导致整个群体灭绝。

    华南虎就处在这样的危急关头,虽然各家动物园通过人工繁育的方式,来帮助华南虎繁衍,但残酷的是,因为数量稀少。这些华南虎不得不在亲兄妹之间“同代”交配。甚至是父女、祖孙之间“串代”交配。

    “近亲结婚”的恶果。就是让这些人工圈养的华南虎,身体状况、生存能力等一代比一代弱化。目前,华南虎幼仔的死亡率高达44。

    要避免出现近亲繁殖,一个动物群体至少要有几百头个体。

    这次“威威”如果放生成功,并在野外与母虎交配繁衍,那么未来一年内,相关部门计划将在南越岭和其它合适的保护区内,陆续放生基地里剩下的五只华南虎。并最终形成两到三个小种群。

    华南虎究竟能不能进行野化的问题,在科学界一直争议颇多。

    由于目前国内各地动物园中的华南虎,大多已经是第五六代的圈养个体,早已丧失了野外独立生存的能力,尤其是捕食和领域等关键行为的缺失。

    这些能力的获得非一两日之功,也不是人为能够传授的。

    桃源野化训练基地在这方面的成就,让研究华南虎的专家们惊喜不已,称之为“奇迹”

    但野化基地到底不是百分之百的野外环境,甚至投喂的野猪也不是真正的野猪,野化的成功最终还是要看放生后。华南虎是否真的能够生存并繁衍下去。

    星河影视公司拍摄的纪录片放虎归山,已经在电视台播出了第一集。内容主要是华南虎的现状和基地内有关野化训练的情况,取得了很不错的收视率和社会反响。

    接下来的数集,需要摄制组的成员跟随公虎,进入山林深处进行追踪拍摄。

    新华国在野生动物纪录片的拍摄方面,特别是原生态客观记录动物生活的纪录片,要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目前所有被人称赞的野生动物题材纪录片,也都是出自西方摄影师之手。

    当年,动物世界和人与自然不知伴随了多少人的成长。

    一个国家的自然类纪录片的水平,其实代表了这个国家影视拍摄的技术水准。

    新华国之所以如此落后,技术、设备方面是一个因素,像在极地、高地、高空、海底等特殊的环境,就需要特殊的技术和设备。

    但技术和设备上的难题是可以克服的。更重要的,则是对摄影师技能和素养上的极高要求、拍摄成本过高、缺少盈利渠道和企业赞助等因素。

    为了达到最好的拍摄效果,放虎归山拍摄小组将采用高科技的“飞盘”、智能行走拍摄器等十多种先进的拍摄设备,记录公虎放生、生存、捕食、与母虎相遇、交配等后继进展。

    同时,考察队还要监控虎头山野猪、野羊等野生动物的状况,为将来华南虎种群的数量发展进行论证。

    利用各种飞行器进行航拍,包括微型无人遥控飞行器在内,目前在各国已经十分流行,但主要用在开阔地带,是远距离的拍摄,还存在着控制困难、不稳定等缺点,在复杂的山林环境里根本无用武之地。

    叶泉提供的“飞盘”所采用的技术还在保密中,这东西实际上更适合用于战术上的军事侦察。

    经过改装后,“飞盘”摄像机只比海碗稍大,有点像神秘的飞碟,飞行起来无声无息,还有隐形功能,可任意转折、倒退或悬停,能全天候跟踪目标进行拍摄,空中滞留时间多达30个小时以上,可远距离拍摄,也可以在毫不惊动野生动物的情况下进行贴身拍摄,拍摄出来的画面十分清晰。

    “飞盘”摄像器用来追踪拍摄野生动物实在太方便了,不需要潜伏,也不需要冒险接近,不怕跟丢目标,只要在5公里范围内进行遥控就行了,想要任何角度都不费力。

    叶泉坐在自己改装过的那架直15超级直升机上,机舱里还有放虎归山摄制组和华南虎科学考察队的十多名成员,包括星河影视公司的导演、摄影师等,以及向导、记者、华南虎专家和动植物专家等。

    叶泉的脚下正爬着一只吊睛白额,“王”形斑纹的大老虎,正是公虎“威威”, 以他现在的异能,用念力沟通并进行安抚,是件很简单的事,“威威”乖得就像一只大懒猫。

    不过,机舱内其他的成员却不这样想,这一个月来,他们一直在拍摄这只大老虎,经过训练,这只老虎已经有了野性,能在数秒内咬死一头大野猪,他们只敢远远地进行拍摄。

    现在,与一只大老虎近在咫尺,虎尾甩动时,甚至能扫在他们身上,如果老虎突然发威,在直升机上,想逃都逃不了,胆子稍小的人真是坐立不安。

    叶泉能感觉对面几个人的紧张,笑道:“不用怕,这只大猫从小就是人养大的,就算现在凶点,也不会伤人。”

    野化基地负责人纪昆也在直升机上,他对国内所有的纯种华南虎如数家珍,“威威”几乎是他看着长大的,倒没有多少畏惧之心,动情地道:“能在有生之年看到野生华南虎的壮大,我就可以瞑目了。”

    这次进山,纪昆不顾63岁的年龄,执意要参加对华南虎野外生存状况的考察活动。

    野生华南虎“丹丹”被发现后,为了不被人类惊扰,导致难以想象的后果,叶泉与纪昆商议,除了进行卫星定位追踪外,拒绝了所有的后继考察活动,保持虎头山的一片清静,直到“威威”放生后,才进行全面的实地考察。

    作为研究了大半辈子华南虎的权威专家,以前研究的目标只能呆在动物园里,情况日益恶劣,现在好不容易看到了希望,如果不亲眼关注到这个种群的发展壮大,当真是不甘心的。

    直升机稳当地停在虎头山一处平坦的高地上,叶泉打开机舱门,与众人走了下来。

    “威威”跟着跳下机舱,面对完全陌生的环境,它先是有点紧张,但很机警地观察四周的情况,待发现这里是一片巨大的广阔天地后,眼中先是迟疑了一会,跳上一块巨石,徘徊片刻,突然长吼一声,声震四野,激起四周山谷阵阵回响,也惊起了无数鸟雀。

    这一声虎吼,仿佛预示着森林王者的回归

    叶泉眺望群山,心胸不由为之舒畅,也随之长啸一声,与群山回应。

    “威威”扭头看了看众人,在叶泉的鼓励下,选定了一个方向,几个纵跃,就消失在茂密的山林之中。

    这历史性的一刻,自然被摄影师拍摄了下来。

    “威威”的脖子上套了一个有精密定位器的项圈,接下来的几个月内,摄制组将跟在公虎数百米的距离外,利用各种设备进行跟踪拍摄,随时有一架直升机进行支援。

    根据天眼卫星对母虎“丹丹”的跟踪监控,此时两只华南虎相距约19公里,这对老虎的活动范围来说,已经相当近了。

    至于两虎何时能相遇相遇时又会发生什么这实在令人期待不已。

第379章 机密任务

    

叶泉在菜园种植了五六棵南瓜,因为浇灌空间泉水,每棵都长得十分茁壮,藤叶蔓延,占据了一块老大的地盘。

    他种这么多南瓜的目的却不是为了吃南瓜,而是为了吃南瓜花。

    南瓜花的花期从农历四月份开始,可以一直开到七月份。叶泉只要在家,每天早上都会去采摘一些开得正艳的南瓜花,多是用来打油茶。

    叶泉以前有位同事,在得知他是越安市人后,便对叶泉说,他们那里有人娶了个越安地区的媳妇,居然去摘南瓜花吃

    那位同事说起这事的时候,脸上的神情是不可思议中又略带一丝鄙视,当时叶泉恨不得一拳砸向对方那张臭脸,让他知道花儿为什么那么红。

    自己不懂南瓜花的好处也就算了,居然还看不起别人吃南瓜花。

    南越岭一带的人都喜欢吃南瓜花和南瓜嫩藤,特别是南瓜花,不管是用来入汤、炒食、凉拌或打油茶等,营养丰富,鲜美嫩滑,色味极佳,在叶泉看来,不懂吃的人才傻。

    南瓜花亦蔬亦药,具有清利湿热、消肿散瘀、抗癌防癌的作用;对幼儿贫血、慢性便秘、等病症有一定的辅助疗效,又能调整神经状态,改善失眠。还有促进血管、心脏功能、促进血凝、预防出血的辅助功能。

    叶妮也特别喜欢吃南瓜花,回村后把这个工作接了下来,每天早上挎个篮子去摘花,乐此不疲。

    竹山向北有一座金鸡岭。其中最大的一座山峰。好像一只公鸡在昂首打鸣。在这座山峰的山腰处,有一块约一亩方圆的平地,离地面有三百多米高,四面都是悬崖峭壁,极难攀爬上去,难得的是,这块平地旁边还有一眼山泉从石缝中流出,虽然细小。却四季不断。

    叶泉用空间里的灵土,将这个地方开辟成茶园。

    此时空间里种植了1000株茶树,品种包含龙井、福云、福鼎大毫茶、早白尖、信阳、大红袍、白毫和黄山等十多个品种,这些都是各地的名茶代表,叶泉选合适的品种,移植了300株茶树到茶园里,茶树分开种植,略作修剪,任其自由生长。

    品种不同的茶树各有气候、土壤上的种植要求,也就叶泉才敢种植在一起。先用空间对茶树进行了优化,再用空间灵土栽培。一样能种出最上品的茶叶。

    另外,叶泉还兑换了20株二品灵植烟鹤灵茶树,在空间和茶园各种了10株。

    这种灵茶树能存活上千年,却长得十分小巧,只有三尺来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