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叶泉得知此事后有些好奇,在叶少坤家中见到了这五男二女,年龄都在二十多至三十来岁的游客,这七人不管是衣着打扮还是流露出来的气质,让叶泉不难看出都是都市里的高级白领一族。
对于外来的游客,桃源村的人都不陌生,桃源村山青水秀,有明清时期的古民居、有大片的竹林和桃林、有摸不到尽头的水岩洞、有七星温泉、有原始山林、也有原汁原味的农村生活,平江上游两岸的风景绚丽多姿,每座山都千奇百怪、各有特色。
从上个世纪末,就经常有一些游客慕名而来,只是因为交通不便,在外面的名声不广,也曾有客商前来考察过旅游环境,但最终还是因为交通问题而没了结果。
不仅有来体验农家乐的城里人,还有不少慕名南越岭原始山林的驴友,三五成群地来这里探险、远足和野营。
只是这些都不成规模,有时有,有时无,桃源村也没有专门的农家乐,游客来村民家里租住、用餐等,有的村民自己估计着要一些费用,有的热情一些,或者说没有多少商业头脑的村民,干脆就是免费接待。
纪盛安在叶少坤家住了两天,熟识了不少,这时道:“叶村长,你们村的旅游条件这么好,完全可以搞农家乐啊,在居住环境、饮食条件上提升一些,收费也可以提高一些,也方便了我们这样的人。”
叶少坤道:“这想法很早就有了,以前是受交通限制,现在只要通了车,我们肯定不会浪费了这么好的资源。”
纪盛安对叶泉也十分好奇,在他看来,一个能随便拿出一百五十万的人给乡亲修路架桥的人,肯定是千万级的富翁了,这样的人即使在大城市里也能生活得十分舒适,为何还要跑回农村
在见到叶泉只有二十三四岁,父母都不是有钱人时,这份好奇心就更浓了。
“叶先生在哪高就从事什么行业”纪盛安转过头向叶泉问道。
叶泉笑道:“都是些小生意,开了一家蔬果店和一家观赏鱼店。”
纪盛安一听,笑道:“观赏鱼店不知卖的是哪些鱼我也喜欢观赏鱼,还在家里养了五条罗汉鱼,一条花罗汉,两条金花罗汉和两条珍珠罗汉。”
有了共同的话题,两人顿时熟识了起来,聊得不亦乐乎。
叶少坤的女儿瑶瑶今年刚满五岁,长得粉妆玉琢,在一边玩耍,这时听到两人的聊天,不由来了兴趣,抓住叶泉的衣袖,道:“叶泉叔叔,什么是观赏鱼啊”
叶泉的口袋里常能变魔术般地掏出一些荔枝和龙眼来,被美味的水果收买后,瑶瑶很是亲近他。
叶泉见她神态天真,笑道:“就是很漂亮很漂亮的小鱼。”
瑶瑶闪了闪大眼,又问:“比山上的花还要漂亮吗”
叶泉领教过瑶瑶“十万个为什么”的厉害,害怕对方再问下去,连忙点头道:“对,比花儿还要漂亮,下次叔叔送你一对小鱼你就知道了。”
瑶瑶一听,高兴得在地上蹦跳了一下,道:“太好了,叶泉叔叔你真好。”
晚上,叶泉将虎妞带进空间,花了1100点灵能值将其进化到了灵兽级,如果以前的虎妞有成为“狗王”的潜质,那么经过这番改造后,虎妞肯定能成为史上最强的狗王,就算遇到虎豹之类的大型猛兽也能战而胜之。
从普通兽类进化到灵兽,对虎妞的提升是全方面的,除了体质,在智商方位相当于一个七八岁的儿童,更与叶泉有了心神上的神秘联系,无需去特意训练,就会听懂意会叶泉的每一个命令。
进化到灵兽后,虎妞虽然连牙齿都没有长全,但面对空间里体型比它大得多的另几只幼犬毫不畏惧,气势上甚至能占据上风。
*************************
叶泉大把钞票撒出,温室大棚的建设进度极快,几天就盖好了第一个日光温室大棚作为育苗基地,选用的覆盖材料是c板,宽十二米,高五米多,无立柱。
第一个大棚建成后,叶泉开始寻找对大棚蔬菜种植方面的专家来负责具体的工作,这方面,方良也懂一些,但最精通还是建棚和温室设备方面,至于叶明诚等人,完全没接触过大棚蔬菜和种植,这与露地种植时令蔬菜还是有很大的差别的。
叶泉问方良有没有这方面的人选,方良想了想道:“老板,我原来在东升农场有位同事叫柳心初,有农业大学的硕士学历,从事大棚蔬菜和水果种植有七八年,是这方面我见过最好的专家,不过他已经在那边成家了,而且待遇很好,肯过来的机会不大。”
叶泉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向方良要了电话号码,给对方打了过去。
柳心初听了叶泉的邀请后,果然推辞道:“我在农场这边工作和生活都很好,没有跳槽的打算,不过,还是要谢谢你的邀请。”
叶泉见他开出了双倍工资对方还不心动,又道:“柳先生,你先别忙着拒绝,东升农场离我这并不远,桃源村风景优美,是个旅游放松的好地方,你不妨抽出几天时间过来考察一下,来回路费和食宿方面都由我承担,等你亲眼看过之后还不愿意,我绝不勉强。”
柳心初在电话那边沉默了一会,才笑着道:“叶先生,路费、食宿费就算了,既然方良在你那,这个星期六我就去看望一下老朋友。”
“那好,到时我让方良去接你。”
叶泉不愿浪费时间,将优化过的种子先交给叶明诚准备播种育苗,并让他从村民的家中收购猪粪、牛粪、鸡粪和鸭粪等农家肥料,开始启用第一个沼气池。
蔬菜基地现在以方良、叶明诚和叶新龙为主,方良负责监督大棚建设和设备安装,叶明诚负责雇请村民和各种后勤,叶新龙则跑腿,给两人打下手。
s:谢谢猫咪的后花园等书友的捧场。另外,书友一段难舍难分一下子就投了四张更新票,让子云傻眼了,很羡慕别人的日更万字,但子云码字速度很慢,又喜欢修来改去,只好说声对不起了,等忙完这一阵,会尽量多更一些。
第57章 福寿螺
晚上,叶泉正通过网络跟几位朋友聊天时,叶明昌打来了电话。
原来是观赏鱼店的生意很好,不仅上千元的卖出了上百多条,就连那条售价三十五万的大正三色,和售价六十六万的五彩金鱼也卖了出去,叶明昌打电话让叶泉及时补货。
开店还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观赏鱼店就进帐了一百多万,叶泉自然极为高兴。
第二天,叶泉挑了三十尾精品观赏鱼,和五尾价格超过十万的极品观赏鱼,让劳工二号给店铺送出。
以天价观赏鱼为话题,经过几家本地媒体的报道后,鱼之乐观赏鱼店名声大振,加上位于花鸟市场的黄金位置,每天来店里参观、询问的人络绎不绝,即使因为价格的原因,真正购买的人很少,但一个月下来,营业额突破一百万很轻松。
让才叶明昌夫妇高兴得经常睡不着觉,开业前的种种担心云消雾散,耳濡目染之下,两人也喜爱上了各种观赏鱼,一有空闲就翻看资料,像海绵一般吸收着观赏鱼的各种知识,遇到顾客提问时,也能准确回答,叶明昌还参加了一次由观赏鱼协会举办的聚会。
领到这个月四千多元工资和一万多元的奖金,常凤祥也感到了心满意足,他当初辞去鱼族馆的工作来到这里,为的就是高薪和提成,但也完全没想到,第一个月的提成就超过了一万元,看来用不了一年,他也能开上私家车了。
劳工二号送来的三十五尾观赏鱼,让常凤祥十分惊喜,别看全国各地饲养的观赏鱼规模很大,但称得上精品的却不多,他不知道那位小老板是从哪进的货源,品质实在太好了。
叶泉担心自己的估价有错误,便让经验更丰富的常凤祥对三十五尾作个估价后,再综合他的估计,确定最终的售价。
给新进的观赏鱼安家并标价后,叶明昌算了一下,发现这三十五尾观赏鱼如果能全部卖出去,那将超过五百万人民币
常凤祥想起下个月在海港市开展的博览会,向叶明昌道:“这里面有五尾是最极品的观赏鱼,加上原来的四尾,每一尾都可以送去博览会参展,我们只要拿出一半,肯定能在博览会上引起轰动。”
叶明昌点头道:“不错,博览会上的商机不小,不去捞一笔实在对不起自己。”
想起每销售一尾观赏鱼,自己就有1的提成,常凤祥浑身都是干劲,道:“新进了这么多尾精品鱼,我得赶紧把消息通知给几个下订单的顾客,离博览会还有二十天,说不定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又能卖出一百万。”
***************************
桃源村递交上去的申请报告还没有下文,但桃源村的人已经先开工,一时间,桃源村仿佛开始了大跃进,每个人都忙碌起来,不是在叶泉的蔬菜基地帮忙,就是在修路的工地上打小工,要么就开始采收地里的农作物,白天的时候,除老人的小孩,在村里几乎看不到一个闲人。
叶泉再懒,也不好意思一个人呆在家里,特别是随着国庆的临近,晚稻已经成熟了,一些早熟一点的已经开始收割了。
桃源村山多田少,分在每个人身上只有六分多的水田,一个四口之家也才两亩多一点,不过近年来外出打工的越来越多,家里只剩下老人和小孩,空置的田地也多了起来。
叶明诚一家除了自己的两亩田外,还种了别人的两亩多田,其中包括叶泉家的七分水田在内。
叶明昌一家虽然搬到了城里去住,但根子却还在桃源村,所以曹淑芸还保留着农村户口,除了被村里收回的一亩五分田外,还有最好的七分水田是叶泉家的。
往年的时候,遇到农忙,叶明诚家随便请几个人,三四天的时间就能忙完,但今年却是不同,这里要人,那里也要人,就连叶明诚自己也成了一个工头,顾不上自家的农活了。
叶泉出身农村,也没受到什么优待,小时候该干的农活一样不少,许久没做倒是手痒起来。
等叔公和婶子下田干活时,叶泉找来锯齿状专门用来割稻谷的错镰,跑去帮忙,正好要收割的那块七分田就是叶泉家的。
叶光祖道:“阿泉,你回村里住,这块田你明年要自己种吗”
叶泉想到自己空间里还种了五亩水田,将来收获后也要找个来源才行,便道:“我自己种吧,正好省得去买米,另外,明诚叔在我那上班,平日顾不了农活,明年就种自己的吧,别把人累坏了。”
徐凤珍深有感触地道:“是啊,咱农民身体要是好,那种出来的东西就是自己的,身体要是不好,那种出来的东西就是医生的。”
桃源村地处偏僻,水田又分成了一小块一小块,六分以上水田都少有,所以收割只能靠人工。
这种活可不轻松,别的不说,光是收割时要一直弯着腰一干就是半天,就让许多人受不了,不过以叶泉此时超过常人两三倍的体质,这点事情不在话下。
收割完七分田后,叶泉见水沟、稻田里凡是有水就有福寿螺,便挑大个的捡了起来,这东西的味道要比田螺差,但偶尔吃一餐还是可以的,就当是消灭害虫。
福寿螺原产南美洲亚马逊河域,1981年,一名外籍华人将福寿螺引入了粤东,作为特种经济作物养殖。
随后仅仅十多年的时候,就在南方数省泛滥开来,福寿螺以食量大著称,咬食水稻、茭白、空心菜和红薯等农作植物,可造成严重减产,是名副其实的水稻杀手。
因每只雌螺可年产卵万粒左右,繁殖量惊人,大量粪便能污染水体,还可造成其他水生物种灭绝,被国家环保局列为中国16种危害最大的外来物种之一。
福寿螺又叫大瓶螺、苹果螺,体型比田螺更大,最近几年不知被谁带到了桃源村,大肆繁衍起来,反而是原来的田螺少见了。
桃源村的人喜欢吃田螺,但对刚刚冒出来的福寿螺却没人愿意去吃,最多捶烂了用来喂鸡喂鸭。
稻田旁是一条水流缓慢、生满水草的沟渠,水草间到处都是大大小小的福寿螺,只十多分钟叶泉便捡了小半桶,田螺却只有十多个。
到最后,叶泉见福寿螺越捡越多,干脆运用了精神念力,将搜索范围内的福寿螺不分大小,全部扔到空间的河道、池塘和湖泊里,叶泉并不怕福寿螺在空间里也泛滥成灾,他养在空间的鱼大部分都是肉食性的,福寿螺能够不绝种就不错了。
只留下半斤用清水先养着,滴上两滴香油,等福寿螺吐完泥再享用,值得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