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在诸夏当大王-第2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骄虫首要报复凡人对象便是中土各国的百姓!
    哪怕中土各国炼气士强者如云,精锐之师无数,然而架不住虫巢数目众多,根本招架不过来。
    只要稍微晚一点消灭,哪怕虫巢就会引发一场浩劫。
    之前熙国就是有两个虫巢没有及时消灭,虫巢孵化出海量虫子,导致数万亩林地、农田一片光秃秃,无数百姓颗粒无收。损失惨重。
    而这一幕,在中土各国无数次上演。
    在这里,及时发现,并且最终将虫巢毁去,那已经是侥天之幸。
    有些地方虫巢未能及时消灭,几天之后,整个地方就变成沙石遍地的荒原,草木绝迹,鸟兽惊慌。
    并且肆意的虫海开始向四周蔓延,如同瘟疫一般,形成更加恐怖的危害,无数生灵在此过程中灭绝。
    曾经诸夏天朝百姓心目中安宁无事的中土世界依然沦为人间炼狱,成百上千万的中土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面对如今棘手的局面,天子帝暮头痛不已,同时也有一丝丝愧疚。
    在帝暮得知骄虫施展神通【万虫之庐】报复诸夏天朝后,他也有心与骄虫议和,即便是违抗上天帝命,他也会暂时饶过骄虫这一次,拖一拖,缓一缓,等有了万全之策,有了一击必杀的时机,再收拾骄虫不迟。
    可是帝暮万万没有想到,骄虫竟然如此刚烈,如此决绝,根本没有议和的意思。
    骄虫看的很透彻,知道是上面要他命,他无路可逃,更没有讲条件的余地,若是这一次罢手,那么下次,他死的时候垫背都没有。
    这一件事的前因后果都不在帝暮身上,杀骄虫是帝命难为,然而他作为参与者,决策者,这一场席卷中土世界的浩劫,他难逃其咎。
    在第一时间,帝暮向天下发出罪己诏,检讨自己未能及时消灭虫神骄虫,致使其施展浩劫神通,引发来一场史无前例的虫灾。
    在【罪己诏】公布之后,原本对天子帝暮颇有怨言的各方诸侯心中稍稍好受一些,纷纷出言为帝暮摇旗呐喊。
    在这世界,舆论始终掌握在各方诸侯,士族大家手上,天下诸侯为天子说话,传颂其功德。
    于是乎,一场因为天子帝暮失手而造成的灾难在各方氏族的歌颂下,就演变成了天子出手灭掉了凶神、邪神,避免了一场更大的生灵涂炭。。。。。。
    各地百姓们听说了这事,一个个对天子感恩颂德,若不是天子,灾难恐怕更加严重。。。。。。
    一个仁德爱民,救民于水火的贤明圣君随着虫灾而广为流传,事情进展顺利,一切都顺着天子帝暮有力的方向进行。
    也许关中百姓不会怪罪与他,然而,骄傲的帝暮内心很是矛盾,在他平静的外表下,是一颗颇为愧疚的心。
    这也是为何,灭了虫神骄虫后,他以天子之尊,亲自出手巡视各地,剿灭虫巢。
    不为别的,就是为了让自己心里好受一些。
    在这危机时刻,中土炼气士,各国精锐之师马不停蹄,日日夜夜奔波战斗,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在几天后消灭了所有虫巢。
    无论是满朝大臣、各国精锐、还是帝子启,一个个累得够呛,颇为狼狈。
    然而在荡清所有虫巢之后,虫灾的余波未消,虫巢虽然彻底毁去了,可是仍有大量虫子逃逸出去,吞噬生机,繁衍后代,持续不断地侵蚀诸夏百姓生存空间,为害无穷。
    司土西兴侯:“圣上,如今虫巢虽尽数剿灭,然而余波尚未退去,虫豸们受骄虫驱使,疯狂吞噬中土各地草木水源,蚕食生机,其危害甚大,需尽早灭虫。”
    众大臣纷纷颔首赞同,不过姜公却是站起来,道:“西兴侯所言甚是,可如今虫豸遍布中土各地,繁衍生息,比起南荒的虫子还要猖獗,这虫豸不比虫巢,有迹可循,想要尽数灭去,谈何容易。”
    “姜公说的有理,自古以来就流传着一句话,宁为中土狗,不当蛮夷人,这四方蛮夷之地虫蛇瘴气密布,极难治理,如今中土关内的情况,恐怕比起蛮荒之地也差不了多少。”
    “说的是,四方荒荒之国花了这么久治理,这才开辟出生存之地,如今我们中土各国恐怕不妙了。”
    “诸位,尔等勿要埋怨了,如今灭虫要紧,即便再难,吾等亦竭尽全力。”
    “是极是极,以微臣之间,不如吾等施展神通,降下一场大雪,将虫子们一窝端,统统冻死。”
    “不妥不妥,这时候降雪,你是要灭虫还是草菅人命,百姓们已经够惨的了。。。。。。”
    。。。。。。
    大殿上,满朝大臣争的耳红鼻子粗,每一个人都认为自己的计策万全,认为别人的意见漏洞百出,各自争执,相争不下。
    高坐的天子帝暮见状,头痛不已,不断地与底下大臣商量计策,以求寻找一条可行之路。
    底下的帝子启也听得满头大汗,心中焦急万分。
    他早年就出来做事,独当一面,遇见过的大事不少,可是像如今这么棘手的,却是极为少见。
    一个处置的不好,无数百姓将为之丧命,若是事态演变下去,即便是自家父王也会因此沾上污点,洗刷不掉。
    权柄与责任是相对的,天子乃是天下共主,受世人尊崇,他也有应该承担的责任。
    “唉,若是汐妹在就好了,她聪慧过人,术法无双,说不定真有妙计。”在这危机时刻,帝子启不知不觉想起了自家妹子。
    “帝子,帝女殿下来信了,颇为紧急,您快看看。”一个心神传音飞入帝子启耳中。
    “滚,本帝子正在商讨大事。。。”帝子启脱口而出,不过当他意识到是自家妹子的书信,当即心中一喜,看了看四周,自觉并不引人注目,于是悄悄退下。
    一出去,帝子启迫不及待地拆开自家妹子的书信,他知道,自家妹子向来靠谱,这时候十万火急灵鸟传书,一定是非常重要的事,十之八九和虫灾有关。
    果不其然,帝子启开启信件后,脸色一喜,果然事关虫灾。
    汐妹果然靠谱,真是及时雨!
    不过笑容转瞬即逝,随后一脸吃瘪。
    只见信中,赫然是——【熙国灭虫策】!
    ()

第573章 语出惊人帝子启!
    第五百七十一章语出惊人帝子启!
    帝子启以为自家妹子回信,定然是为他、为父王出谋划策、治理虫害的;事实也是如此,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良策并非她所想,而是取之于熙国。
    对于熙国、对于姚云,帝子启天生就有一种排斥感。
    之前自家妹子让他学习熙国、重视符文之道,帝子启嗤之以鼻,心中早就下定决心,打死他,他也不想效仿熙国,鹦鹉学舌。
    不过这一次为助父王排忧解难,为中土百姓生计,帝子启勉为其难,通读其自家妹子所写的【熙国灭虫策】。
    一开始还是带着挑剔的目光翻阅,指指点点,鸡蛋里挑骨头,不过很快,随着深入通读【熙国灭虫策】,他整个人不禁沉浸其中。
    不时还平平点头,深以为然。
    “妙,妙哉!”
    见到自家妹子思路清晰的策论,帝子启激动不已,看到精彩之处,更是情不自禁拍手叫好。
    “不愧是汐妹,每一条措施都其中要害,行而有效,所思所虑,周全完善,此灭虫策真是一场及时雨!虽是熙国的灭虫之策,可是汐妹洞察一切,也非常了不起了。”
    细细通读,吃透之后,帝子启由衷赞叹,溢美之词毫不掩饰。
    不过读到最后,帝子启脸上的喜色消失大半。
    在信的最后,帝女汐再三交代,此【灭虫策】乃是熙国灭虫策,尤其是其中的巫药秘方、灭虫符文之术,若是帝子启欲要引用,需禀明父王与满朝诸公熙国的功劳,派人前往熙国请教巫药秘方,讨教灭虫符文秘术。
    当然,帝女汐还让帝子启为其保密身份,勿要将她暴露出去了。
    “又是熙国,又是姚云出风头!”看到这,帝子启惊喜不已地脸上多了几分复杂之色。
    事分轻重缓急,帝子启并没有纠结太久,很快他脸上就恢复自信地笑容,他对熙国姚云不满,可是谁让策略好用呢。
    这一次的确是熙国姚云大出风头,可是只要他处理得好,他同样也能收获不少贤明。
    想到这,帝子启斗志昂扬,走向大殿向父王与满朝诸公宣扬熙国的灭虫策。
    说来就是那么奇妙,将姚云视为仇寇的帝子启有一天会与熙国站在同一条战壕上,为其说话,为其扬名,为其人前显圣。
    帝子启心思复杂地返回大殿。
    殿中,大臣们仍然争执不休,各抒己见,大论灭虫之策。
    帝子启听了好一会,觉得大臣们的意见比起自家妹子心中的措施策略,差远了。
    殿中众人皆是智慧过人之辈,不是说大臣们的主意不好,而是不合实际,纯属空谈,乍一听很有道理,然而细细深究起来却是一地鸡毛,破绽百出。
    与熙国那种深处虫蛇遍布的偏远荒国相比,这些主意自然显得有些异想天开。
    他是看不惯姚云,但是对姚云的才能还是非常肯定的。
    想到这,帝子启自信满满,上前一步,在满朝诸公惊愕的目光中,高声禀报:“启禀父王,儿臣有奏!”
    吵成一锅粥的大臣们虽然议论不断,不过大多都是大臣与大臣间争执,鲜有直接向天子帝暮上奏的。
    当帝子启如此高调地站出来后,殿中大臣纷纷侧目,议论声渐渐停息。
    天子帝暮乍听有臣子站出来,心中还颇为期待,不过见到帝子启后,他心中微微有些失望,不过,天子也没有当面打击自家帝子。
    “帝子,有何高论。”
    帝子启见自家父王不重视他,当即嘴一撇,颇为失望,不过想起自家妹子的长信,他便信心十足,自家妹子都对熙国的治虫之策推崇备至。
    如今他背后站着姚云、汐妹,那都是绝顶聪明的人,再加上他,诸夏天骄强强联手,还有这么可担心的。
    当即,帝子启沉稳而又从容,行礼道:“启禀父王,儿臣以为,治理虫灾,并非难事!”
    帝子此话一出,殿中大臣立即炸开锅,什么叫并非难事,若是不棘手,吾等能在此地争论不休?
    让满朝诸公情以何堪
    黄口小儿,大吹牛皮。
    原本对于帝子印象颇为不错的大臣,此时对帝子启的口出狂言失望不已。
    天子帝暮亦是紧锁眉头,脸色不悦,一开始他还以为帝子只是发表一些异想天开的计策,虽说无用,可是至少出发点还是好的。
    可是眼下,口出狂言,实在是不像话。
    “胡闹,退下!”
    帝子启见父王发怒,当即也不敢装逼,装腔作势,他很清楚自家老子的脾气,若是不说清楚,恐怕真的会被父王一巴掌扇飞,麻溜地滚出大殿。
    “父王,听儿臣细说,正所谓术业有专攻,农桑之事问黔首农人,降妖除凶问捉妖人,想要寻得灭虫之策,当问虫蛇遍布的四方诸侯国,尤其是南荒各国,他们在虫蛇遍布的南荒之地开疆辟土,若论治虫之策,谁能比得上南荒各国!”
    帝子启生怕触怒帝暮,语速极快,滔滔不绝,说完之后,殿中便陷入一片安静。
    “嗯~帝子启说的有理,与其吾等争论不休,不如让有治理虫灾经验的南荒诸侯主持大局。”有大臣愣神之后,当即像是寻找到新的思路,一脸惊喜。
    “嗯~”天子帝暮微微颔首,方才他听帝子口出狂言,心中颇为不喜,不过眼下听帝子说的有理有据,颇有几分道理,当即脸色缓和许多。
    “帝子,见你似乎对南荒各国的颇为了解,依你看,谁能担此大任?”天子饶有兴趣地考校帝子:“楚侯、吴侯亦或是越侯?”
    帝子启摇头:“父王,虫灾席卷诸夏天朝,各国自顾不暇,三位国君哪有空万里迢迢赶来中土,主持大局,治理虫灾。”
    众人闻言议论纷纷。
    不过还没等众人惊讶,帝子启再次口出“狂言”。
    “再者说,楚越吴并非最佳之选,若论治虫有方,首推熙国,而非南荒霸主楚越吴!”
    熙国!
    无论是天子帝暮还是满朝大臣,脸上都露出惊诧之色,南荒对付虫蛇最厉害的竟然不是三大霸主楚越吴,而是熙国。
    这个消息大大出乎众人意料。
    天子:“帝子何出此言?”
    帝子启道:“启禀父王,您让我多想熙国、向姚云学习,儿臣谨记在心,故而对熙国颇为了解。
    其他不说,单单是这虫灾,熙国境内发现了九个虫巢(熙国七个,关岭城两个),灾情颇为严重,比起中土关内各国亦不相上下,大量虫豸入侵山林、庄稼,然而,仅仅几天,熙国国内虫灾几近于无,恢复安宁,而灾情更轻的南荒其他国家则仍未灭虫而奔波。。。。。。”
    ()

第574章 此为,无敌之道!
    第五百七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