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龙象-第1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玉金丸救不了先生,长生丹才是先生的良药。”
  周珏的脸上第一次露出了异色,他有些不确定的看了徐炼一眼,他此刻的窘境完全是因为体内的圣力发作,而难以自持,一旦服下长生丹他的修为便会恢复,虽说因为百年沉睡,不可能达到当年那般的水准,但哪怕如此,他恢复之后的战力也是这武阳天下最顶尖的那么一小撮人方才可以比拟的。
  徐炼就这样把长生丹放在了他的跟前,让周珏不免有些诧异,甚至摸不清这来者的意图。
  在周珏的一生,能给他这般感受的人可并不多。
  “先生放心,我可以向先生保证,这些长生丹没有任何问题。吃下他,先生体内的状况便会立马好转。”徐炼似乎看穿了周珏的心思,在那时笑呵呵的言道,而说道这处,他有意一顿,又补充道:“当然,这样的好转只是暂时的。”
  “从此以后,先生需要不断的服用长生丹来缓和体内的圣力,而圣力也会不断的增强,直到某一天,先生再也无法靠着长生丹来维持圣力的平衡。”
  “那时,先生的死期也就到了。”
  “所以长生丹是良药,但同样也是毒药。”
  “只是永生殿的教徒们都沉浸在那虚无的美景中,看不见美景背后的残垣断壁,尸骸满地。”
  周珏的眉头一挑,饶有兴趣的看着徐炼,问道:“这些话,似乎不是一个永生殿的门徒应该说的吧?”
  “换做任何一个人,这些话,我都不会说。但先生不一样……”徐炼的嘴角上扬,脸上的笑容张扬,神情竟然也隐隐带着一股疯癫之味。
  “我看过先生的事迹,纵横古今,一日入武君之人,唯有先生耳,先生之材,哪怕只是在那些泛黄的纸页上读来都让人心驰神往,能与先生这般的神人相识,徐某心中肺腑之言,方才有人有资格听。”
  “哦?”周珏脸上的神情玩味:“你好像很了解我。”
  “世上事有时候就是这么奇妙,有些人你认识数十年,推杯换盏,酒过三巡,他说的话你也只敢信三分。”
  “但有些人,哪怕只是听闻,你也知道他在想什么。”徐炼笑着说道,然后迈步走上前来,从桌上的长生丹中随意拿起一枚放入嘴中。
  “先生当然可以不信我,我也不强求先生现在信我。”
  “这些长生丹是我给先生的礼物,先生收下便可。我知先生有要事在身,先生只管去做,做完之后,我们再谈我们的事情。”
  听到这话的周珏微微一愣,伸手拿起了桌上的丹药,沉眸看着此物,神情恍惚。
  徐炼在这时走到房门前,一把将房门推开,门外的景色顿时涌入周珏的眼帘。
  这座房屋赫然矗立在山腰之上,山下一座城池之中,人如蝼蚁,往来不绝。而城池之上的穹顶,却是阴云密布,雷滚不绝。
  隐约有阵阵打铁声传来,那声音极有规律,一下又一下,仿佛敲打在周珏的心脏,又仿佛就是什么东西的心跳声。
  那声音急促,就好像……
  是什么东西要破壳而出前的乐章。
  徐炼在这时侧头看向瞳孔放大的周珏,微笑道。
  “那把刀快完成了。”
  ……
  “你是说三府九司都知道这个消息?”通往画戟城的官道上,姬师妃侧头看向一旁的夏弦音,皱着眉头问道。
  夏弦音点了点头,应道:“徐大哥是这么告诉我的。”
  “不对!”李丹青忽然言道。
  “什么不对?”夏弦音与姬师妃都有些诧异的看着李丹青,神情困惑。
  “武阳朝三府九司都无比庞大,管辖的事物泾渭分明,除了天鉴司由皇帝执掌,可以插手其余府司的事物外,其余府司的运转独立,数十年来,唯一一次让三府九司共同商议的事情是……”
  李丹青这样说着,姬师妃也嗅到了味道,她接过话茬言道:“是十年前,皇兄登基时三位藩王叛乱……”
  “若是这事能让三府九司都动员起来,那一定兹事体大,莫说是派你们两位少司命了,就是三府九司的府主司命亲至也不为过!”
  “你们的意思是徐大哥在撒谎?”夏弦音一愣,有些不可置信。
  自从当年夏家遭逢变故,整个武阳城,也只有徐炼一人能被夏弦音所信任,夏弦音显然无法接受这样的推论。
  “是与不是,去了画戟城,一切便有定论。”姬师妃沉声道,而后又看向夏弦音问道:“送到天鉴司的信什么时候能到?”
  夏弦音的脸色苍白,仍然处在巨大的震惊之中,听闻此问茫然的看了姬师妃一眼,这才应道:“天鉴司有鉴天镜传递讯息,最近可以链接道武阳城的法器距离北河城有三百里地,我派暗桩加急送到,昨日午晌武阳城应该已经收到了消息,若是这件事情真的这么严重的话,要集结出足以解决这事的人力,再调往画戟城,起码也得是七八日之后的事情了。”
  “太晚了。”
  “先去桑山吧,桑山的山主公孙秋雨好歹也是武君境的强者,有他在事情或许不会那么遭。”姬师妃沉声言道,三人自从那日之后,便备上了战马马不停蹄的赶往画戟城,今日已经是第三日的光景。姬师妃的伤势恢复了些许,但脸上的神情却多少有些疲惫。
  但这话方才出口,身旁的李丹青忽然拉住了身下战马的缰绳,他低语道:“恐怕公孙山主帮不上咱们了。”
  “嗯?”听闻这话的姬师妃一愣,她看向李丹青,却见李丹青正目光错愕的看向前方。
  她下意识寻着李丹青的目光望去,却见官道的尽头,此行的目的地画戟城赫然就在前方,但画戟城城门紧闭,城墙之上不见任何驻军,而更可怕的是,城门的上空,如墨染一般的乌云笼罩汇集,是不是有雷蛇电蟒川行其中,死气弥漫,天色阴郁……
  仿佛眼前的城池并非生人居所,而是……
  冥府大门!
  “这……”姬师妃察觉到了异常,面色一沉。
  “弦音,你在武阳城这么多日,可有收到过画戟城异象的消息?”李丹青目光直直的看着那座城池,轻声问道。
  夏弦音摇了摇头,奇怪道:“画戟城这般异状,看上去并非一日之功,且城池就在桑山脚底,为何公孙秋雨从未向朝廷禀报过此事?”
  李丹青闻言,不置可否,只是在那时看向姬师妃:“长公主殿下不是一直心心念念的想要知道,那个永生殿的圣山山主到底是谁吗?”
  “看样子……”
  “这答案已经呼之欲出了。”
  


第143章 倒打一耙
  事态的发展诡异至极。
  一开始李丹青只想着驱虎吞狼,让姬师妃去把永生殿连根拔起,免得我在明,敌在暗,被其算计。
  但不过十余日的光景,事情已经从永生殿牵扯到了前朝旧臣,最后更是有了武君山主的参与,这样的变故大大出乎李丹青的预料。
  永生殿也一次又一次的给李丹青带来“惊喜”。
  “这事恐怕不是我们能够参与的了”李丹青皱着眉头言道。
  “画戟城中的百姓生死未卜,我们若是袖手旁观,那还有谁能救他们?”夏弦音沉声道。
  姬师妃也在这时点了点头:“身为武阳皇族,我断不可能置身事外。”
  李丹青面露苦笑,看向二人:“二位姑奶奶,就是要讲苍生大义,那也得量力而为吧?咱们这点本事,参和到这种事情中,那不等于白白送死?”
  “你要是想走没人拦着你。”姬师妃看了李丹青一眼这般说道。
  李丹青愣了愣,转头瞟向夏弦音笑道:“小弦音……”
  “我爹从小便教我,武阳四族受百姓供养,护佑百姓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受其恩,便得为他舍其命,无论如何,至少我得先确定城中情况如何,这是我的职责所在,更何况徐大哥很可能还落在永生殿的手中。他对我照顾有嘉,我不可能见死不救。”
  说着,她的语气稍稍缓和了些许:“你放心我不会鲁莽行事的,你先回到阳山去吧,这事确实与你无关,你不必参与。”
  李丹青脸上的笑意在那时顿时收敛,他心头暗暗想着这妮子怎么脾气就这么倔呢?
  想到这里的李丹青看了一眼态度坚决的夏弦音,知道再说什么恐怕都无法改变对方的心思,他思虑了一会,然后言道:“那好,咱们先看看城里的情况,但说好了,到时候一切都听我指挥,不能乱来。”
  李丹青这话出口,夏弦音与姬师妃皆是一愣,但缘由却不相同。
  姬师妃知道李丹青改变主意是因为夏弦音的决定,而这样的认知,让姬师妃的心头莫名有些不快。毕竟,能让眼前这个胆小如鼠的家伙身赴险境的事情,在她看来可并不多。
  夏弦音却是有些担忧:“你也要去吗?你的身子……”
  “我要是让你一个人去了,到时候你再不回来,那本世子那一百个孩子找谁生去?”李丹青却是没好气的言道。
  夏弦音的脸色一红,恶狠狠的瞪了李丹青一眼,但却出奇的未有反驳。
  ……
  铛!
  铛!
  铛!
  听着耳畔传来的熟悉的打铁声,卫蒛目光茫然的盯着前方。
  这已经是她来画戟城的第七个年头,也是她认识卫骧的第七个年头。
  卫蒛几年也才十九岁,但经历却波澜起伏,比起许多人的一辈子还要精彩。
  她也曾是富家千金,父亲是南疆七郡之一,洪武郡驻军的统领,先帝驾崩后,姬齐登基,上位的第一件事情便是削藩。三位在南疆就藩的王爷不满此举,起兵谋反,她的父亲登上了三位藩王的战车,但李牧林手下的白狼军凶悍无匹,藩王联军虽说一开始势如破竹,一路杀到了距离武阳朝不过三百里远的羊头城,但随着李牧林的白狼军从西边调回,藩王联军便兵败如山倒。
  她的父亲也死在了白狼军的铁蹄之下,藩王之乱被平息之后,叛乱的首脑人物自然免不了被清算,轻则被贬为奴,重则满门抄斩。
  卫蒛的母亲拿出家里的钱财,让两个下人带着卫蒛逃了出来。
  但那二人却见财起意,抛下卫蒛拿着钱财便离开了。
  那一年,卫蒛才九岁。
  她不敢与任何人言说自己的身份,只是靠着旁人的施舍,与偷鸡摸狗的办法,才勉强活了下来。
  小小年纪的她当然不明白发生了些什么,她只知道,那个叫李牧林的人杀了自己的父亲。
  她想要报仇。
  所以,她一路北上,听说李牧林住在武阳城,他家的房子很大,除了神御宫,整个武阳城最大的房子就是李牧林的家。
  就这样足足三年过去,卫蒛不知道自己走了多远,也不知道自己离武阳城还有多远。
  三年的流浪生活,让那时只有十二岁的卫蒛瘦骨嶙峋。
  那天的风雪很大,衣衫褴褛的卫蒛浑身被冻得通红,她倒在路边,阵阵刺骨的寒意将他包裹,无论她怎么用力的蜷缩身子,那股寒意都不曾消减。
  她开始想念自己那个明亮温暖的家,想念母亲每逢年关都会给她置办的棉袍,想念父亲宽厚的肩膀,想念一切可以想念的东西。
  十二岁的女孩意识到自己快要死了。
  但就在这时,积雪堆积的马道上,一个男人走了过来。
  他把她救起,带到了一处破庙,生了火给他取暖,还分出些干粮给他。
  那一天夜里,破庙外的风雪格外的大,吹得庙宇破败的门窗呜呜作响。
  但蹲在火堆旁的卫蒛却觉得前所未有的温暖。
  待到好上一些后,她侧头小心翼翼的打量着男人。他年纪四十出头,有些邋遢,头上的发丝潦草,嘴角还带着胡渣,背上背着一个用麻布包裹的事物,布料上劣迹斑斑,似乎是很随意的物件,与自己那个素来喜欢打扮得一丝不苟的父亲截然不同。
  男人感应到了她的目光,忽的转头看向她问道:“你一个人?愿不愿意跟着我?”
  卫蒛犹豫了一会,问道:“你要去哪?”
  男人说道:“画戟城。”
  卫蒛苦恼的皱起了眉头,她不知道画戟城在哪,但却知道,画戟城不是武阳城。她身上握了握那把这些年一直被她随身携带的匕首,犹豫了一会,还是摇了摇头:“我要去武阳城。”
  男人来了兴趣,他看着卫蒛打量着眼前这个瘦骨嶙峋的姑娘,眼角的余光忽然瞥见了对方褴褛衣衫下藏着的匕首。
  “如果你去武阳城是为了杀谁的话,跟着我走,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男人轻声说道。
  ……
  从那天起,卫蒛便跟在了卫骧的身边。
  来到画戟城后,男人开了一家铁匠铺,然后便一直埋头在铁匠铺中。
  而他背上背着的东西,是一把刀的刀坯。
  他一天几乎所有的时间都耗在了铁匠铺中,那把刀的刀坯晚上被放在火炉中焚烧,白日便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