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龙象-第4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之所以如此爽快的答应姬斐的要求便是因为他笃定李丹青没有翻案的可能,唯一需要担忧的只是李丹青会不会说出些有损皇家威严的事情来。
  但如果他能完美的将这件事情做好,那不仅会让姬斐对他在名义上再也没有半点可以拿捏的借口,同时也可以让武阳城的百姓对他心悦诚服。这固然是一个值得去冒险的事情,而他也为此做好了准备。
  昨天在应允下姬斐的要求后,他便派手下的莽桓去了提御司一趟,见了一面李丹青。
  他给李丹青开出了一个李丹青难以拒绝的筹码。
  只要李丹青能在这场审问中,不去胡言一些污蔑先帝的话,他就可以保证,让世子府的那些人,可以活下去。
  姬权在郢离那里打探过,李丹青还是很在乎那些家伙的生死的,所以在他看来,已经走到绝路的李丹青断然不会拒绝这样的提议。
  而事实上,莽桓带回来的回答也是肯定的。
  李丹青很识相的同意了这个提议,但姬权怎么也没有想到,李丹青会给出这样的回答。
  他眯起了眼睛,盯着李丹青,眉宇阴沉,好一会之后方才言道:“一派胡言!贼子,你还敢狡辩?”
  李丹青抬起了头,第一次看向姬权,他满是污垢的脸上并没有多少惶恐之色,放到是一双眸子隐隐有神光闪动:“太子是要审我?还是要直接治罪于我?”
  “有区别吗?”不带姬齐多言,一个声音便从一旁传来,却是那位李丹青的老熟人,郢离!
  他眯眼看着李丹青,面色阴冷的笑道。他的神情得意,看向李丹青的目光中充斥着蔑视之色。他最近确实也算得上是春风得意,自从青鬼案后,他的父亲便以修为突破在即为由离开了武阳城,而他也顺理成章的接手了郢家家主的位置。
  而随着姬权的掌权,他的地位也水涨船高,在这武阳城中,更是称得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眼看着曾经多次折辱他的敌人,沦为阶下囚,他更是心情苏畅,心底已经忍不住盘算待到李丹青死后,他要如何将夏弦音囚禁在自己的府中,肆意凌辱的场景了。
  而面对郢离的条形,李丹青却看向他言道:“当然有。”
  “若是要治我的罪,那诸位就直接砍了在下便是,就不用走这掩耳盗铃的过场了。”
  “而诸位若是想要审我,也若是真心实意的想要查出陛下之死的真凶,那就请罗列出是我李丹青杀死陛下的证据来,也好让今日前来的百姓们心悦诚服,而不是一口咬定我就是凶手,如此急不可耐的做下论断,反倒让人觉得是诸位心中有鬼!”
  姬权的心头在那时一凛。
  倒不是李丹青这番话说得如何一阵言辞,而是他隐隐觉察到在说出这番话的同时,李丹青周身的气势似乎发生了某种微妙的变化,他似乎不再是一个等死的阶下囚,而更像是一位……判官。
  “胡言乱语!李丹青,铁证如山,你安敢狡辩?”一旁的莽桓也在这时发难道。
  “铁证如山?试问诸位,你们所谓的铁证是何物啊?”李丹青眯眼笑问道。
  “当天夜里,目睹你弑君之事的证人数不胜数,你难道还不算铁证?”姬权寒声问道。
  他的心底虽然隐隐觉得有些不妙,但事到临头,他也没有退缩的可能,若是这个时候,他让人将李丹青压了下去,就算是立马杀了,那有李丹青之前那番话在,也
  免不了让围观的百姓心生疑窦,更有可能被姬斐抓住小辫子。
  这可不是姬权愿意看到的结果。
  但好在他手中确实有着足够的证据,单单是目睹此事的证人便有数百之巨,他更愿意相信,此刻的李丹青只是在虚张声势。
  “目睹我弑君?”而听闻此问的李丹青却只是咧嘴一笑,随即道:“以往在太学阁中的时候,我就常常苦口婆心的劝解太子殿下,要多读些圣贤书,不要一天到晚就想着青楼中的姑娘,玩物丧志,你看,这都什么时候了?当真文武百官与城中百姓的面,太子殿下依然是信口雌黄,如此这般,怎堪大任,我看还是把这位子让给更有能力的人吧?”
  “不要把我武阳历代先贤用心血打下来的江山给糟蹋了。”
  这样的话,当真是忤逆不道得到了极致。
  如今的姬权已经走完了继位大典的大多数流程,只等着杀了李丹青,然后接过祖剑,就算是名正言顺的武阳共主了。
  李丹青竟然还敢说出这退位让贤的话,而且还是以弑君逆贼的身份。
  周遭的文武百官也好,台下的百姓也罢,此刻都惊得面色古怪,一时间当着是不知道是该夸李丹青悍不畏死,还是该觉得他没头没脑。
  “给李世子接受审问的机会,是看在李将军的面子上,让你可以当真武阳百姓好好忏悔,而不是让你在这里大放厥词。”
  “既然世子无心忏悔,那就上路,想来到了泉下,李将军自然会好好惩戒,也会押你去先帝面前认罪的。”而就在姬权被气得脸色紫青的档口,一道沉闷的声音忽然响起。
  却是那百夷府的府主项略文。
  老人语气平静,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他的城府极深,也没有姬权那般的优柔寡断,他从李丹青的态度中隐隐觉察到了不妙,虽然他亦不觉得李丹青有翻案的可能,但他害怕的是李丹青这样不要命的架势,在死之前给姬权泼上一身脏水,闹到最后反而让姬斐渔翁得利,与其那样,倒不如现在杀了李丹青,及时止损。
  看得出,他这位百夷府的府主还是颇有威信的,随着他这话出口,周围便有甲士要迈步而出。
  台下的青竹等人见状,眉宇一沉,各自周身的气机开始涌动,百姓们也神情错愕,目不转睛的盯着台上。
  就连姬斐也眉头紧皱,他倒是有心看着李丹青再把这水搅浑一些,可项略文这快刀斩乱麻的手腕,却让他无从对付,毕竟李丹青说得再天花乱坠,可都是无法改变他弑君的事实的。
  为他说话,对于姬斐而言,那就是送死的勾当。
  故而,哪怕姬斐再希望李丹青做些什么此刻也不敢为他辩驳半句。
  眼看着那几位甲士朝着李丹青越走越近,各怀心思的众人的心,也提到嗓子眼。
  而就在这时,一道身影却忽然从文武百官中走出,朝着姬权拜道。
  “臣以为,项府主此举不妥。”


第542章 逼宫
  那是一道有些苍老的声音。
  并不中气十足,也没有什么足以震慑人心的压迫力在。
  那只是平铺直叙的一番话,寥寥数字,从一个看上同样寻常至极的老人嘴里吐出。
  但就是这样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让在场的文武百官都陡然面露骇然之色。
  这当然不是因为这句话说得如何惊世骇俗,而是因为说话的人,是一个让无论是一心想要李丹青认罪伏法的姬权一方,还是想着让李丹青尽可能的将这趟水搅浑的姬斐一方,都未有预料到的人——天鉴司,大司命,殷无疆!
  天鉴司独立于三府九司,他直接授命于皇帝。
  是三府九司中地位最特殊的存在。
  而殷无疆能在这天鉴司大司命的位置上安安稳稳坐了数十年,其根本自然有这位大司命的手中握有太多秘密的缘由在,但更多的却是因为,无论朝廷的局势如何变化,但殷无疆却素来不参与任何朝廷的党争。只是听命皇帝,也只做自己分内的事。
  一个不会对自己出手,同时也极有可能手握着让自己毁灭的秘密的家伙,自然不会有人会去招惹。
  故而殷无疆在这天鉴司大司命的宝座上一坐便是数十年,三府九司的府主司命大都换了数轮,就连皇帝老儿算上眼前这位的姬权的话都已经换过三人,可他还是那个天鉴司的大司命。
  大抵是习惯成自然的缘故,了解这位大司命为人的姬权与姬斐双方,在计算各自以及对方手下人马时,都本能的忽略了这老人的存在。
  但他们怎么也想不到,素来不参与党争的殷无疆会在这时忽然出声。
  这样超出众人预料的变故,着实让众人有些措不及防。
  项略文的眉头一皱,姬权同样也脸色难看。
  但殷无疆却好像并没有看见二人脸上的神情变化一般,自顾自的继续说道:“李丹青弑君一案疑点颇多,臣以为确实有必要好生审理,如此无端杀死李丹青,并非明智之举。”
  “无端?”听见这话的项略文眉头一挑看向殷无疆的目光变得古怪了起来。
  他固然也惊讶于殷无疆的忽然倒戈,但相比于仍处在诧异中的众人,他的反应倒也还算迅速,当下便质问道:“怎么?殷老觉得,李丹青是被冤枉的?”
  “有没有被冤枉,那不是殷某一个人说了算的事情,但既然要审,那就名正言顺,堂堂正正的审一审,先帝之死,是
  我们文武百官的失职,理应给武阳朝的百姓们一个交代,如此遮遮掩掩岂不是落人口实,惹人非议?”
  “更何况,就算李丹青真的是弑君的凶手,可他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背后还有没有同党?难道不应该追根问底查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吗?”
  “项府主与太子如此急不可耐的就要让李丹青伏法,未免操之过急了。”殷无疆却神情的平静的说道,倒是丝毫没有被项略文那挑衅的态度所影响,只是平静的诉说自己的逻辑。
  而这样的逻辑完备且自洽。
  至少在明面上而言,姬权与项略文都找不到半点漏洞。
  同时随着殷无疆的出手,项略文与姬权都隐隐嗅到了些许不妙的味道。
  姬斐再怎么闹腾,他们本就势同水火,要是不做点什么,反倒让人生疑。
  但殷无疆这些年,可是深谙明哲保身之道,并且以他如今稳坐天鉴司大司命位置的地位,想要再进一步,也没有什么可能,这时候涉险插足此事,唯一的解释无非只有,他有十足的把握能打赢这场仗。
  这样一个老谋深算的老狐狸,带给姬权与项略文的压力是旁人难以比拟的。
  项略文在那时朝着姬权递去一道眼色,传递出来的意思很明白——当断则断!
  虽然在这个时候潦草收场,很可能会给姬权带来不少非议与麻烦,但再审下去,却说不准会闹出怎样的祸端。
  姬权也领会到了项略文的意思,他点了点头,正要说些什么。
  “臣弟也觉得,殷司命说得很对。”姬斐却在这时走上前来躬身言道。
  姬斐本来以为大势已去,却不想殷无疆会忽然出手,这变故大大出乎了他的预料,但殷无疆这样重量级的人物加入,对他们而言却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并且也向他们传递出了一个很重要的消息,李丹青似乎真的有从这样的死局中翻盘的可能。
  而李丹青如果真的能为自己脱罪,特别是能在这个时候,当着文武百官与数不清的武阳百姓的面前脱罪的话,对于姬权的威信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他们也可以以此大做文章。
  虽然这其中依然有着不小的风险存在,但在姬斐看来这却是一个收益足够让他为之冒险的买卖。
  “臣附议!”而姬斐一党中的众人也在这时纷纷出口言道。
  万册司的司命府同州拱手道:“李丹青罪大恶极,所以更应查清
  对方是否还有同党,如此才能让先帝在天之灵安息!臣斗胆恳请太子,认真审理此案!”
  圭玉府的府主陆沉戟也同时言道:“太子身为人子,理应为先帝报仇雪恨,不可轻率行事,如此草莽之举实属不智,如何能堪大任?”
  “更何况此事诸多蹊跷,如不查明,又如何堵住天下人的悠悠之口,望太子三思!”
  “不要让天下人以为我朝廷做事不分青红皂白,更不要让旁人猜忌,先帝之死,与太子有什么瓜葛!”
  陆沉戟之言可谓字字诛心,尤其是最后一句,更可谓是将姬权架在了台上,不给他半点退让的余地。
  而陆沉戟执掌圭玉府十余年,本来就位高权重,在朝堂之上也颇有威望,姬权面对他如此直白的质问,一时间也不知道如何回应。
  “大胆!”好在这时,项略文爆喝一声,看向陆沉戟,面色不善的言道:“陆沉戟,你敢诽谤当今圣上!?”
  “大典未成,太子还是太子,项府主不必急着改口,只要能找出弑君的真凶,太子自然能登基继位,只是如此草率行事难以服众!老臣也只是就事论事而已,若是当真觉得老臣所言有失,那就当真众人的面,好好审议此案,也让我们看看,太子殿下到底能不能当此大任。”陆沉戟显然也看出了此刻的局势,成败在此一举,所言之物亦是针锋相对,不给姬权与项略文半点退路,当然同样也不给自己半点退路。
  项略文闻言眉头一皱,他自然看出来姬斐一行人的孤注一掷,而事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