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过两日百夷府又翻出旧账,说太学阁贪墨了多少银子。
另一边圭玉府又指责太子府有多少账目来路不明。
双方你争我吵,闹得不可开交,每一日的朝会都吵吵嚷嚷,姬师妃想要聊聊给龙武关守军如何调用粮草的事情,都没有机会,只能是自己私下与李丹青商议。
幸好那位龙象府的府主夏侯伯阳,虽然人是个墙头草,但本事还是有不少,很快便组建出了一支运送粮草的军队,只是这钱粮该从何处来,目前还是个麻烦,武阳的国库虽然还算充盈,但龙武关上的战事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平息的,还得想办法从别处调来银钱,单是这件事就足够姬师妃头疼的。
不过,相比于姬师妃的焦头烂额,李世子这半个月的日子过得那可就舒坦多了。
得了三十万精锐大军的兵权,李丹青摇身一变就成了这武阳城中炙手可热的人物。
虽说这三十万大军只是临时抽调给李丹青的兵马,但任谁都看得出姬师妃对李丹青的青睐,加上二人于此之前那些传闻,众人几乎认定了李丹青会顺着这个高枝一路平步青云。
哪怕是姬斐与姬权此刻见了李丹青那也得客客气气的。
这些日子,世子府仿佛又回到了当初那李牧林在的日子,每日里前来登门的访客可谓是络绎不绝,送来的礼品也是堆积如山。
“有道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你这什么都收,来者不拒!就不怕旁人非议吗?”来世子府跟着李丹青“读书”的姬玉植看了一眼坐在太师椅上,眯着眼睛,一边听着一旁姜羽抚琴,一边吃上一颗宋桐儿递来的葡萄的李丹青,有些不满的说道。
李丹青眯着的眼睛睁开了半截,笑道:“人家登门送礼,哪有拒之门外的道理?那才叫礼数不周!本世子这是以礼待人,你个小孩子家家,懂个屁!”
“我看你就是春风得意,忘了形!”姬玉植可不是寻常孩子,面对李丹青的嘲弄,他板起了脸,一本正经的言道:“你以为旁人这些礼是白送的,真金白银的东西,今日你得了他们的礼,日后他们若是有事相求……”
“那就当做不认识。”李丹青却在这时打断了姬玉植的话。
“嗯?”姬玉植一愣,大抵没有想到李丹青的回答会来得如此干脆,也如此的……无耻。
“这有什么?他们送的礼,又不是来做买卖,再说了,就算是做买卖,那也得把价钱谈清楚再来付钱,哪有先给了钱,再说要什么东西的道理?”李丹青不以为意的言道。
姬玉植当然觉得这样不对,他还想再说什么。
一个小拳头却举到了他的面前,却是小麋鹿走了过来,举起了自己的拳头在姬玉植的面前晃了晃:“别说话,影响我吃东西,不挺好,揍你哟。”
小麋鹿说着,又喜滋滋咬了一口手里的蜜饯糕,嘴角沾染上了些许糖渍,但她却并不在意,反倒将目光看向一旁的木桌上摆满的糕点。
姬玉植一个激灵,他是知道的,自家的阿姐如今已经彻底被李丹青收买,沉迷在这“酒池肉林”中。
姬玉植是个聪明的小孩,用了一息时间审时度势一番后,果决的低下了头,继续沉浸在书本之中。
“说起来明日二十万赤龙军应该就到了,到时候院长是不是得离开武阳城了?”而就在这时,坐在一旁的薛云忽然问道。
“差不多吧,也休息够了。”李丹青有些无奈的言道,他多少有些舍不得这来之不易的奢靡生活。
“明天就要走了吗?”夏弦音闻言皱起了眉头,她的心底多少有些不舍与担忧。
她本意是想要与李丹青一同前往的,但她与青竹如今都在天鉴司身居要职,殷无疆那边并未应允,故而到时候二人都得留在武阳城。
“别担心,这仗打不打得起来还不好说呢。”李丹青看出了她的担忧,在那时故作轻松的言道:“三天前龙武关递回来的军报上还说呢,辽人虽然动静大,可十多日下来,确实雷声大雨点小,丝毫不敢侵犯龙武关半点,保不齐只是做做样子。”
夏弦音哪里能信这话,她白了李丹青一眼站起身子,去了后院一趟,旋即又端着一碗汤走了回来,递到了李丹青面前。
李丹青一愣接过那汤碗,有些古怪的看向夏弦音问道:“这是什么?”
“人参枸杞鹿鞭汤!此去西境路途遥远,多吃些好的!对了,晚上我和青竹姐姐去寻你交代些事情,你别在外面耽搁太久。”夏弦音这样说罢,转身便红着耳根离去。
李丹青一愣,这才反应过来这话里的含义。
想到这里,他的心头一片火热,一口便将这汤汁一饮而尽,想着不用等到晚上,这种事要趁早……
可他方才起身,世子府外却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
“谁啊?”李丹青皱起了眉头,有些不满的嘀咕道。
周秋申也走了过去打开了房门,而一位太监就在这时急匆匆的走了进来,扑通一声就跪在了李丹青的面前,将一份奏折递了上来。
“长公主……请世子入宫,有要事相商。”
李丹青有些奇怪的看了那太监一眼,伸手拿过了他手中的奏折,嘴里问道:“这是什么东西,你慌慌张张的又是为何……”
“这……这是刚刚送入王都的战报……”
“李射辕将军……与四十万白狼军……都战死龙武关了……”
第552章 应战
四十万白狼军怎么可能在一夕之间全部战死?
这个问题,李丹青在问。
姬师妃也在问。 朝廷文武百官,武阳城里的万千百姓都在问。
恐慌的情绪在武阳城中漫开,在这个消息传来之前,几乎所有人都觉得龙武关固若金汤,就算辽人真的来势汹汹,想要破开龙武关也不可能一撮而就。
但三日前传来的战报尚且还是龙武关外,辽人按兵不动的消息。
可怎么三日的时间过去,四十万武阳最精锐的大军,就这样没了声息。
李丹青带着世子府的众人走入相封殿时,三府九司的官员你一言我一语,正吵得不可开交。
有人哭丧着脸,大声疾呼着:“这该如何是好?”
也有人苦思冥想着应对之策,更有人暗暗怀疑着这份战报的真实性。
当然,最热闹的还是要数姬斐与姬权双方手下的党羽。
姬斐一方的党羽指责以项略文为首的官员在之前大放厥词,言说龙武关可高枕无忧,迟迟不肯从武阳城调集兵马前往龙武关,致使龙武关上的白狼军孤立无援,在今日尽数战死。
项略文等人自然不甘示弱,反唇骂道,言说是姬斐等人调集南疆赤龙军速度过慢,足足拖了半个月的时间,造成大军没有来得及去龙武关支援。
双方各执一词,将这相封殿中吵得不可开交。
而随着李丹青的到来,争执的双方与那些疾呼的大臣们,却是纷纷沉默了下来,一道道目光在那时落在了李丹青的身上。
李丹青咧嘴一笑,看向众人,言道:“诸位继续说啊,别让李丹青一人扰了诸位的兴致。”
众人哪里会回应李丹青这样的胡言,他们依旧沉默只是看向李丹青的目光中多出几分说不清道不明的味道。
李丹青倒是并不在意,在这时抬起了头,看向台上,只见坐在上位的姬师妃愁眉紧锁,低着头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似乎在思虑着些什么,对于李丹青的到来,以及这忽然静默下来的大殿,并未察觉到任何的异状。
李丹青看得出,姬师妃眉宇间的疲惫。
他苦笑一声,还是在这时迈步走上了前去,来到台下,朝着对方拱手道:“李丹青见过长公主。”
他有意将自己的声音提高了几分,而这,也终于让沉浸在自己思绪中的姬师妃在那时回过了神来。
她见到李丹青,一双美目中闪过一丝光亮。
旋即她点了点头,让自己看起来足够镇定——白狼军战死,龙武关被破,龙武关后的西洲郡、邛来郡、望山郡、陆屋郡,四郡之地皆是一马平川的平原之地,一无天险可守,二无兵马可用,辽人大军汹涌而来,四郡若是落入贼人之手,那兵锋便直抵武阳城。
这……
是足以动摇国本的泼天大祸。
朝堂之上,文武百官是束手无策,惊慌失措。
甚至已经有了些迁都东境的言论在武阳城中弥漫开来。
可见辽人入关之事,给朝野上下带来的震动是何其之大,而越是在这个时候,身为监国的姬师妃就越是要保持冷静,至少表面上不能让人看出半点慌乱,否则那就真的是群龙无首了。
“嗯。”姬师妃淡淡的点了点头,算是对李丹青的回应。
旋即她又问道:“世子看过战报了吗?”
李丹青也点了点头:“方才来的路上,长公主派来的使臣已经给我说过事情的始末了,战报我也大致看过了。”
“你有什么想法?”姬
师妃又问道。
李丹青应道:“战报是今日早晨送入武阳城的,就是递送战报的人车马再快,武阳城距离龙武关也有足足数千里的距离,也就是说,这份战报上所书写的内容,很有可能已经是两日之前的事情了。”
“如果两日前,龙武关被破,依照着辽人的进军速度,此刻最西陲的西州郡恐怕已经落入了辽人的手里……”
之前相封殿中的众人都忙着争执不休,此刻听闻李丹青的话,方才想到这一茬,一时间众人的脸色愈发的难看。
“嗯。”姬师妃重重的点了点头,言道:“这样的情况我也有料到,如今的形势确实极为严峻,那以李世子看来,接下来我们应该如何做呢?”
李丹青倒是并不回应对方的问题,反问道:“那长公主与诸位大臣觉得该如何做呢?”
这一次,没有等到姬师妃回应,一旁的便有官员开始言道。
“龙武关被破,我武阳社稷危在旦夕,臣以为此刻应当迁都,固守后方,以保证社稷存留,再某图反攻之事。”
“我武阳疆域辽阔,那蛮子们虽然兵甲正盛,但如果敢孤军深入,我们便有机会将之分而击破。”
李丹青闻言侧头看向那位官员,是个三十出头的男人,李丹青依稀记得他的名讳,好似叫什么东方正。
是圭玉府下的一位官员。
李丹青笑了笑,追问道:“那东方先生以为若是迁都,当牵往何处?”
“自然是南疆,南疆有赤龙军驻防,正好可以趁着这个机会将之抽调过来护卫京师,到时候无论是抵御来犯的辽人,还是借机反攻,我们的手中都有可用之兵,同时,南疆的土地肥沃,粮草充足……”那东方正如此言道。
南疆是姬斐的大本营,迁都南疆自然是他们愿意看到的事情,毕竟一旦王庭正统到了那处,那这王位归宿,便不再有任何悬念。
“南疆?”而还不待李丹青给予回应,一位老人便从人群中迈步而出,那老人穿着一身黑衣,像是百夷府的制式官袍,他冷笑一声言道:“南疆士族林立,朝廷的政令素来难以调动南疆众属,若是社稷南迁,岂不是羊入虎口?”
“东方大人莫不是想要再来演上一番二十年前的藩王之乱?”
“我看迁都东境才是明智的选择,东境有白龙山与东华山两座圣山护佑,可保我武阳社稷万无一失!”
这出言的二人当然不是朝中位高权重之人,只是双方党羽下的喽啰,但他们能在这时发声显然是得了上面人的授意,这番话也表明了两支党羽的心思。
一个想着南迁,一个想着东迁。
嘴里说着的全是江山社稷,心里想着的却全是自己的得失。
而双方也在这时开始了新一轮的争执。
姬师妃听得脸色发寒,眸中的光芒阴冷,双手也在那时死死握紧。
李丹青倒是面色如常,只是笑呵呵的看着争执不休的双方。
就这样足足半个时辰过去,众人的争执方才停下了些许,但却依然没有结论。
“诸位,可否听在下说上两句。”李丹青见时机成熟,在这时出言打断了众人的话。
众人纷纷转目看向李丹青。
李丹青虽然如今没有实权,那三十万兵马也尚且未有被他统御,但毕竟有抵挡四十万幽云大军的威望在,双方僵持不下,自然是需要寻到能够打破这僵局的帮手。
李丹青不仅有着威望,同时在很大程度上,也代表着姬师妃的意志。
故而众人在那时可谓给足了李
丹青面子,纷纷沉默下来,盯着李丹青。
李丹青咧嘴一笑,目光在这时扫过众人,旋即说道:“诸位满口江山社稷,敢问诸位,你们可知道何为社稷?”
李丹青的问题,让众人一愣。
倒不是因为这个问题有多么复杂。
只是李丹青的提问让众人的心底升起了些许不详的感觉。
不过李丹青倒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