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事已至此,顾全也明白自己没有退路,他大喝一身举起了手中的长刀,迎向李丹青挥来的重剑。
年近四十的顾全铁马金戈半生,修行天赋虽然算不得卓绝,但却也有神河境初期的修为。
关于李丹青的战力,坊间虽然传得神乎其神,但怎么看都还处在盘虬境,以顾全的常识而言,断然不信李丹青能以这样的修为对自己造成伤害。
故而,在这个档口,顾全还是很自信的。
铛!
紧接着,刀剑相撞。
顾全脸上的笃定之色在那一瞬间彻底散去。
砰。
巨大的力道从刀身上传来,伴随着一声轻响,他手中的刀在那时如琉璃一般轰然碎裂。
同时巨大的力道余波也顺着双臂涌向他的四肢百骸。
他的瞳孔在那一瞬间陡然放大,张开嘴想要说些什么,但话到了嘴边,鲜血却抢先一步,从五脏六腑涌来,自他的嘴里喷出。
下一刻。
他便带着一脸的不可置信,重重倒了下去。
场面上顿时陷入了死寂,所有人都也在这时一脸不可置信的看着李丹青。
他们无法相信,这位李世子真的就这样将十万赤龙军的统领顾全给杀了。
李丹青却神情平静的抽回了自己的朝歌剑,然后冷眸扫了错愕的众人一眼,低声道。
“顾全违抗军令,聚众谋反,更试图以武犯禁!”
“现以伏诛!”
“在场若有同党,大可现身,本世子好一道清理!”
第559章 公孙止
“现在!诸位有人要为这位逆贼鸣不平吗?”
大帐之前一片静默。
李丹青冰冷的声音在大帐前回荡,那冰冷的声线落入众人的耳中,让本就惊骇的众人,一时间噤若寒蝉。
这问题就像是明知故问一般。
李丹青敢在这时当着众目睽睽的面,杀了赤龙军的首领,那敢为顾全发声之人会是什么结局,自然也是可以被预料的事情。
寻常士卒见顾全如此,哪里还敢在这个节骨眼上说些什么。
就算真的有余顾全交好的将领,这个时候也只能选择默不作声。
咕噜。
白令甲咽下一口唾沫,让自己狂跳不止的心脏,稍稍平复了几分。
“世子……这么草率的杀了顾将军,就不怕人心离散……”他强压着心头的恐惧与怒火看向李丹青言道。
只是这话才说道一半,就被李丹青转头看来,那带着莫名笑意的目光所打断。
“这么说,白将军也觉得这逆贼不该杀咯?”李丹青这样问着,一只手已经摁在了自己背后那柄朝歌剑的剑柄之上。
这话里话外的意思直白无比,白令甲闻言脸色也骤然一变,他顿时闭上了嘴,低下头不再多言。
李丹青似乎很满意白令甲这样的表现,握着剑柄的手也在这时松开。
但旋即他又问道:“那关于解除白将军官职的决定,白将军可有异议啊?”
问这话时,李丹青的脸上依然是笑意盎然,一副春风和煦的模样。
可身旁就躺着顾全的尸体,见识过李丹青手段的白令甲又岂敢再莽撞多余,只是低着头默不作声的点了点脑袋。
“那就好,白将军收拾一下,现在就离开军营吧。”李丹青很满意的点了点头,这样言道。
末了,他又看了一眼那群随着白令甲与顾全前来的甲士,他们身上的甲胄制式与寻常士卒有着截然不同的区别,一看便知是军中军官级别的人物。
“还有诸位,这跟着顾全这样的逆贼闹事,本世子念在诸位是被顾全蒙蔽的份上可以既往不咎,但死罪可免,活罪难逃,诸位也暂时撤去官职,半个时辰之内离开军营,如有人胆敢逗留,立斩不赦!”
这话出口,白令甲以及那诸多属于白甲军以及赤龙军的将领都纷纷脸色一变,神情难看。
可在李世子那堪称雷霆手腕的威慑下,众人也只能压下心头的不郁,纷纷在这时低下头灰溜溜的离开。
公孙止自然负责此事,他带着手下的亲信,说是护送,实则是监视着这群白甲军与赤龙军中的中坚力量离开军营后,又将打破编制,重新安排二十万大军的事情交代下去后,这才快步来到了大帐前。
他心急如焚,也来不及去等门口的护卫通报,着急忙慌的便走入了大帐。
大帐中,李丹青似乎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到底惹下了什么样的麻烦,此刻正优哉游哉的与一旁的青竹对弈。
公孙止走入大帐时,正好撞见李世子被青竹杀得节节败退,这抓耳挠腮的窘迫之相。
“世子?”公孙止见状唤了一声李丹青。
李世子闻言麻溜起身,手中的棋子“很不小心”的从手里洒了出去,而被洒出去的棋子也“很不小心”的落入棋盘上,将棋盘上的棋子打乱。
已经落入败象的局势顿时被搅乱。
李丹青一脸遗憾的看着棋盘,啧啧道:“唉……一盘好棋啊!”
“本世子表面不敌,实际上已经暗部杀阵,就等着收网了,可惜被公孙将军搅了局,着实遗憾!”
李丹青的话,招来的自然是青竹与夏弦音的一阵白眼。
就这公孙止离去的半个时辰的时间,李丹青已经输了足足五盘,此刻这番举动多少有些恼羞成怒耍无赖的嫌疑。
不过,看在公孙止在这儿的份上,夏弦音与青竹倒是并没有揭穿李世子这点小心思。
反倒是刚刚走入大帐就背上了一口黑锅的公孙止有些莫名其妙。
不过,他也同样没有心思在意此事,反倒看向李丹青,颇有几分痛心疾首的言道:“世子糊涂啊!”
李丹青听闻这话,面色困惑的眨了眨眼睛看向对方问道:“公孙将军这话是什么意思?”
“世子杀了顾全,是解了气,但他手下的部将岂会服气……”
“更何况,朝廷若是追责下来……”公孙止焦急的说道。
“公孙将军!”公孙止没有来得及说完就被李丹青所打断。
这一次,李世子语气变得严苛,脸上的神情也肃然了起来,让公孙止不由得一愣,在这时看向李丹青。
“如今国难当头,顾全与白令甲却屡屡从中作梗,致使我大军迟迟难以出征,你可知道没耽搁一日,就会有多少百姓遭受战乱之祸?从而家破人亡,妻离子散?”
“我当然明白杀了他们,必然让他们的旧部心生不满,可我给过他们机会,他们冥顽不灵,我不可能与他们一直周旋下去!”
公孙止闻言自然也明白李丹青所言并不是没有道理,但他还是有些担忧的言道:“世子的担心我当然明白,可……”
“没什么可是的,这世上本就没有那么多两全其美的办法,况且,他的亲信部将大多数都被我一并驱赶,剩下的甲士或许心中会有些不忿,但我相信以公孙将军的手腕,应该可以很快就平息下他们的不满。”
“公孙将军,我们现在是已到绝路,没有那么多可以瞻前顾后的时间。”李丹青如此言道。
听闻这话的公孙止沉默了一会,终究还是重重的点了点头。
他虽然对于李丹青如此冒险的做法心底还是不免担忧,可同时也明白,若是自己坐在李丹青的那个位置,不见得就能做出比他更好的决定。
至少自己是没有这股破釜沉舟的决心的。
“白令甲是项府主的人,此刻我估摸着他已
经带着人去了百夷府通报此事,这些日子因为武阳城外流民越聚越多的缘故,坊间对世子不利的声音也层出不穷,项略文说不得会借着这个机会,对世子发难,世子也得做好准备。”放心不下的公孙止,犹豫再三,还是出言提醒道。
“公孙将军放心,这些事就交给本世子来处理。公孙将军现在要做的是,帮助我稳定军心,我可不想辽人杀到了跟前,我们还是一盘散沙。”李丹青笑道。
公孙止见李丹青如此自信,自然也不好再多说什么,他点了点头,正要转身离去。
“对了,公孙将军。”李丹青却在这时出言唤住了公孙止。
公孙止闻言一愣,回头有些困惑的看向李丹青问道:“世子还有什么吩咐吗?”
李丹青笑了笑,反问道:“公孙将军可知道,本世子为何愿意如此重用你?”
公孙止倒是没有想到李丹青会问出这个问题,他愣了愣,却不知如何回应。
李丹青确实是在重用他,就像白令甲嘲弄他时说的那般,在来到李丹青麾下前,他虽然也是在玄武军中任职,但只是一个曲部的统领,手下管着的不过三千余人,可到了李丹青手上,李世子第一时间便将他任命为玄武军的统领,这一点确实让公孙止受宠若惊。
不过,这也不是特别难以理解的事情,毕竟李丹青在朝中根基尚浅,军中更是只有公孙止对他表现过善意。
二十万大军本就鱼龙混杂,李丹青提拔亲信,也不是难以预料的事情。
只是这样的话,公孙止终究不好说出。
李丹青似乎看穿了他的心思,在那时说道:“诚然,重用公孙将军,确实是有需要信得过的人的缘故,但这还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我家老头子,曾经给过我一份名单,告诉我,如果国家有难,这名单的上的人,都是可用之人。”
“而老头子看人素来很准,说在意的也无非两点,一来才识,二来心性。”
“这也是为什么,当年那么多人给老头子送东西,想要求得一官半职,都没有回应,但公孙将军不过送了一把寻常的剑,便得了他的赏识……”
公孙止闻言身子一颤,脸色顿时有些潮红,眸中的光芒更是闪烁了起来。
对于武阳人,尤其是身在军伍的武阳人而言。
李牧林这三个字眼,是如雷贯耳,也是宛如信仰一般的存在。
能得到李牧林的肯定,对于公孙止而言,那是难以想象的殊荣。
“这些年在武阳城摸爬滚打,我知道公孙将军确实得做些违心的事,也得收敛起以往的脾性。”
“但现在……”
“国难当头,百无禁忌。我希望公孙将军,做回那个曾经让我家老头子青睐的公孙止,而不是一个在武阳朝中摸爬滚打,吃尽苦头后,只剩圆滑的公孙将军。”
“不要让我失望,也不要让他失望。”
“可以吗?”
第560章 叛乱
“所以,李将军真的有留下一份名单吗?我怎么从来没听人说起过?”看着公孙止那离去的背影,想着对方方才红了的眼眶,青竹皱起了眉头,有些困惑的看向李丹青。
李丹青在这时耸了耸肩膀,说道:“老头子那大大咧咧的性子,若是真有这闲心早就吃肉喝酒去了,哪里还有心思去拟写什么名单。”
“所以,你是骗公孙将军的?”一旁的夏弦音闻言面露不悦之色。
她的性子的刚直,显然并不能接受李丹青这诓骗自己的做法。
李世子却似乎看穿了她的心思,在那时言道:“公孙止这个人,还算不错,有能力,也有一颗做实事的心,但缺少些许胆魄,不给他来一记狠药,他成不了事。”
“我现在手上可用之人太少,确实得使些手段……”
青竹倒是对此并无什么异议,夏弦音眉头微皱,思虑了一会,也点了点头。
……
转眼又是十天的时间过去。
武阳城外的流民数量越来越多,已过百万之数。
但哪怕武阳城外的难民数量相比于十日前激增数倍有余,但朝廷每日开放粮仓给出的赈灾米粮数量却不见增加,之前所给的米粮数量本就不多,只够二十来万流民勉强果腹。而如今六十万流民,还是原来那点米粮,一天到晚,流民们领到手中的清粥之中几乎找不到几颗米的存在,只是些许熬成糊糊的米汤而已。
在这样的情况下,便开始出现大批大批的流民饿死。
而在这样混乱的关头下,流民的尸体无人理会,于是瘟疫开始蔓延,流民群里的状况愈发的糟糕。
柴鸿云就是这百万难民中的一员。
他本是望山郡一座武馆的执事,有些修为,但并算不得厉害,在小武馆中靠着执事的供奉,日子过得还算舒坦。
妻子温良贤惠,一双儿女也聪慧懂事。
本以为日子可以就这样安安稳稳的过下去,但却不想,辽人忽然到来,先是龙武关被破,四十万白狼军尽数战死,当这个消息传到望山郡时,所有人都慌了手脚。
郡守仓惶间阻止起了四五万守军,但在辽人大军的攻势下,却节节败退,只抵挡了半日时间,便战死的战事,逃亡的逃亡。
柴鸿云带着妻子儿女收拾起家当,也混在流民之中开始了流亡之旅。但辽人却不打算放过他们,大批的辽军,骑着战马一路紧随,流民的队伍被冲得七零八落,柴鸿云的儿子也在一场乱战中与家人失散,柴鸿云让妻子带着女儿先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