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么麻烦的事,老柴我做不来,旁人不敢做,又不愿做!”
“只有世子,肯去殚精竭虑。”
“所以,我们得让世子活下去,也请世子好好活下去!”
“这世上不是只有世子一人心存家国大义,我们虽是草莽,讲不出漂亮话,但心意与世子一般。今日之战,我们不是为了救世子,而是为了救更多与我们一般的平头百姓,只有世子这样的人活着,我们这样的人,才有活路!”
“他日,四郡光复,世子记得来这埋骨地看看我们,我们便可安息!”
“现在,就请世子撤退,我等愿以命为世子断后!”
周围的甲士听闻柴鸿云此言,也在这时纷纷应道:“我等愿为世子断后!”
众人这般言罢,辽人的大军已至,众甲士不敢迟疑,在这时纷纷上前,提着刀剑迎向那些杀来的辽军。
而青竹与夏弦音也在这时斩杀了两位阻击的辽将,来到了李丹青的身旁,她们大抵也明白发生了什么,当下也顾不得其他,伸手拉起了李丹青,拖拽着对方浑身是血的身子,快步朝着后方杀去,而远处的刘自在等人也似乎明白了此刻的处境。
黑水军与方厚土带来的万余人马兵合一处,将李丹青围在其中,嘶吼着朝着阵外杀去。
四十万大军混乱一片,但总有人心存信念,公孙止同样带着一批军队朝着这处杀来,数量不多,但配合着方厚土与刘自在的军队,却足以在战场中杀出一条血路。
所有的力量都在这时围拢在了李丹青的身边,所有的人在此刻都不再有其他的心思,他们只想确保李丹青活着。
因为于他们而言,李丹青便是希望。
大军冲杀,哪怕是掌握了对抗阴兵的办法,可辽军的数量,此刻已经远胜于尚且保留着战斗信念的武阳甲士,血肉横飞的战场上,武阳大军的每一步都走得极为艰难,但又极为坚决。
那被众人保护着的李丹青,此刻早已出于半昏厥的状态,之前的大战消耗了他态度的力量,辽将慕容故城的突袭更是几乎将他的内府击碎,他疲惫不堪,几乎随时都会晕厥过去,若不是身旁青竹与夏弦音搀扶着,他甚至立马就会栽倒在地。
而哪怕是在这样的情形下,李丹青却强撑着身子,在这时举目看向那战场的深处,那着那一小撮无论是数量还是战力都并不出奇的武阳甲士,在辽人的围攻下,一个接着一个的倒下。
风雪很大,炙热的鲜血倾洒在大地,很快便会冷却,凝固,然后被覆盖。
但李丹青眸中火焰,却愈发的炙热,愈发的滚烫,仿佛要将这天地焚尽……
那一天,姬齐死后的第三个月。
武阳北伐的四十万大军,被辽人袭杀,大军溃败。
世子李丹青在残部的誓死保护下,仓惶逃窜,狼狈如丧家之犬……
第593章 朝堂之变
李丹青兵败的消息很快便传到了武阳城,对于发辽大军给予厚望的武阳百姓,在那时哭成一片。
而神御宫的相封殿中,更是在这时闹得不可开交。
“四十万大军啊!”
“那可是我武阳的精锐,一夕之间,全没了消息!”
“当初老夫就说,李丹青此子顽劣,不堪大任,可长公主非得以一己私情而重用李丹青,今日之恶果皆是长公主所造成!可却要我武阳数万万百姓来承担!”
大殿之中,项略文一脸痛心疾首的大声言道,他对李丹青是恨之入骨,尤其是当初李丹青将难民征召入伍,百万难民全由龙象府供养,以至于,他手下的四大禁军不得不由他自己想办法来供给银钱。
那可是一笔巨大的开销,哪怕是身为百夷府府主的他,要调度这样大笔钱粮,也多少有些捉襟见肘。
如今李丹青战败,除了少数军卒逃回了武阳城外,包括李丹青在内的数十万大军,已然没了消息,可谓生死未卜。
陆沉戟怎么能不接着这个机会,好生发难一番呢?
台上的姬师妃脸色难看,听闻这话,侧头看了一眼陆沉戟,却是沉默不语。
昨日收到这消息后的姬师妃险些昏厥过去,既是因为四十万大军的战败,这意味着武阳的设计于此时已是危如累卵,可同时,她也为李丹青的生死未卜而担忧。
她一夜未眠,召集了诸多逃难回来的残兵败将,亲自询问他们在陆屋郡的战场上到底发生了什么。
而得来的答案,大抵相差无几,无非就是李丹青执意主动出击,前往枯月山,却不想中了辽人的埋伏,而后又深入敌阵,被辽军围困,不知生死。
这些逃难回来的逃兵,倒也都听说过长公主与李丹青的一些流言蜚语,在讲述这件事情时,用词酌句倒是极为避讳,但从对方的态度中,姬师妃大抵能明白,辽人来势汹汹,李丹青被层层围困,而所带领的大军却已成溃败之势,在这样的情况,岂能留有生机?
这些甲士们,对此闭口不谈,也是知道以武阳的律法,他们这些临阵脱逃之人,会被处以重刑,如果再激怒了姬师妃,等着他们可能就是身首异处的下场了。
姬师妃心头震怒,却终究没有下令处死那些逃亡的残部,倒不是姬师妃法外开恩,而是她着实没有心思去理会这事,李丹青的死给她带来的冲击太大,而她更明白的是,随着李丹青战败,会带来的一系列连锁反应。
之前有李丹青的存在,可以很好的制衡项略文与陆沉戟。
特别是在李丹青手握四十万大军的兵权之后,项略文与陆沉戟对其是愈发的忌惮,而四十万大军的覆灭,定然会让满心怨气的项略文与陆沉戟二人借机发难。
此刻项略文的反应便很好的应证了姬师妃的推断。
她沉着眉头看向台下的文武百官,他们也都看向姬师妃,眉宇间的冷冽之色,几乎已经将逼宫二字写在了脸上。
而还不待她说些什么,一旁的陆沉戟却也抢先道:“有道是国不可一日无君,长公主数年来一直在白龙山中深居简出,对于朝堂之事鲜有了解,轻信了李丹青也不能全怪长公主一人,我们这些老臣未有及时提醒,亦有过失,如今我武阳有累卵之危,我看关于新君之事还是要早做决断,不然如此群龙无首下去,若是再给奸邪庸碌之辈,寻到了可趁之机,那武阳百年社稷,可就真的毁于一旦了!”
这话一出,朝堂之上的众人顿时脸色一变,皆颇为意动。
姬师妃执政监国,固然有姬齐的遗命所致的缘故,但更多的确实当时无论是太子一党,还是二皇子姬斐一党,都没有稳操胜算赢下对方的自信。
维持脆弱的平衡,是双方反复思量后等来的权宜之计。
但在这期间,随着李丹青的反复出手,双方都意识到长公主姬师妃并不是他们想象中那般,可以轻易被掌控操之人,反倒是他们在这个过程中,手中的力量被不断蚕食削弱,借着李丹青兵败,姬师妃在民间的声望大减的时候,双方都决定在这时出手,夺下那道他们梦寐以求的王位。
而在场的官员,大都是两党之人,听闻这话,自然如同听见了冲锋的号角,一个个摩拳擦掌,蓄势待发。
“陆府主说得没错,国不可一日无君,早立新群确实是必要的事情,太子是先帝生前所立,名正言顺,理应继承大统!” 项略文在这时接过了话茬,如此言道。
“当初朱紫甲曾说过,先帝走时曾言,太子不堪大用,新帝得另谋人选,怎么?想府主是想要忤逆先帝的意思?”面对项略文这样的话,陆沉戟并不慌张,反倒优哉游哉的继续言道。
二人其实都明白,在这相封殿中,就算他们吵到口干舌燥,实际上对于新君的确立都并无任何作用。
以如今武阳的情况,无论是姬斐还是姬权,想要登基继位,免不了是一场兵戈,唯有刀刀见血的你死我活之后,胜者才有登基的机会。
这番争吵其实是做给朝堂上的文武百官看的,让他们明白,夺嫡之争已经进入尾声,该战队了……
至于那王座上的姬师妃,他们却并不关心。
毕竟没了李丹青,姬师妃在朝堂上唯一的根基也不存在了,就算这长公主天赋卓绝,极有可能为武阳朝开辟圣山,但毕竟那是还未发生的事情,现在的姬师妃在他们的眼里依然不成气候。
二人你来我往吵得不可开交,一旁也不断的有官员加入,引经据典的为各自一方助威。这本应决定万民社稷的朝堂,此刻在那响彻不觉的争吵声中,闹腾得宛如集市。
而更可笑的是,没有人去在意西境四郡的兵败之事,也没有人去想伐辽大军倒下之后,辽人的铁骑继续东进,会有多少黎民百姓家破人亡。反倒只是攻击彼此,争论着那王座的归宿。
从龙之功,扶龙之臣。
这样的大功劳,足以让他们荣华富贵,一生无忧。
至于四郡之地,至于辽人大军,大不了就是迁都,大不了就是赔地。
而他们不过是换个地方继续作威作福而已……
姬师妃的脸色彻底冷了下来,她很难想象眼前这群站在相封殿,争吵得面红耳赤,衣冠楚楚的家伙们就是她武阳的肱股之臣……
她放在王座上的双手死死握紧,手背上隐隐有青筋暴起,而就在她几乎就要压抑不住自己心头的怒火之时,一个声音却忽然传来。
“满朝文物,楚楚衣冠。”
“生食君禄,死葬君地。”
“而今国难当前,诸位却满心门户私计,如此行径,还敢满嘴江山社稷?”
“百年之后,黄泉之下,你们又有何脸面去见我武阳的诸位先帝!?”
那声音轻嫩,还带着几分稚气,可吐出的言语却如当头棒喝,让满朝文武一愣,纷纷在这时侧头看向声音传来的方向。
而在看清那声音的主人之后,众人却又不免神情古怪。
此刻这出声之人不是旁人赫然便是这武阳朝时常被人忘记的那位三皇子——姬玉植!
十二岁的少年,脸色因为方才那番怒吼,而变得通红,面对众人齐刷刷投递来的目光,他也多少显得有些局促,可饶是如此,他还是挺直了腰身,对于众人投来的目光不闪不避。
“皇子年幼,有些话说了,我们这些老臣,只当是童言无忌,不会记在心上,但国家社稷之事,可不是小皇子能够参与,能够弄明白的,小皇子还是回去多读些书,再来吧。”陆沉戟在这时看向姬玉植,如此言道。
他的神情倨傲,语气中带着些许轻蔑与些许威胁之意,随着这话出口,相封殿外,便有数位甲士走了进来,他们直直的来到了姬玉植的身旁,其中为首的甲士在那时朝着姬玉植行了一礼,旋即便态度傲慢的言道:“玉植皇子,由卑职护送你回燕欢宫吧。”
这话说得恭敬,但话里话外分明已经表明他是在威胁对方。
这其实是一件细想之后,很可怕的事情,在这武阳朝的皇宫中,陆沉戟一个外臣,仅凭一句话,就可以当着姬师妃的面调动皇宫的守卫,去威吓一位皇子,这放在姬齐在位时,可算得上是欺君的大罪,足以被株连九族,但现在,满朝文武,哪怕是与陆沉戟极不对付的项略文,面对此景,也只是眼观鼻,鼻观心,并无半点阻拦的意思。
双方在经历了李丹青的手段之后,大抵已经有了默契,夺嫡之争,他们绝不容许第三方插足。
王座上的姬师妃脸色铁青,陆沉戟这样的行径,简直就是对皇室的挑衅。
但随着李丹青的离开,这朝堂之上,姬师妃却是寻不到半个值得信任之人,这个时候就算她出言阻拦,也无法改变什么说不得对方还会借此发难。
“我是武阳的皇子,神御宫是我的家,我去哪里,不去哪里,什么时候轮到你们来教我了?”但出人预料的是,相比于姬师妃的束手无策,年仅十二岁的姬玉植,却表现得极为淡定,他冷眸看着眼前的甲士,寒声闻道。
那为首的甲士一愣,大抵是有些惊讶于姬玉植的表现,不过他很快就回过了神来,在那时说道:“那就请皇子恕微臣冒犯之罪了。”
甲士如此说道,一只手伸出,看样子,竟然是准备强行出手,带走姬玉植。
这样的行径已然有僭越之嫌,哪怕是此刻心灰意冷,不太愿意去管着朝堂纷争的姬师妃也眉头一皱,几乎是忍不住就要出手时。
一只手小巧的手,却在这时,从姬玉植身后伸了出来。
那只看上去尚且没有甲士的手一半大小的小手,在抓住甲士的手的刹那,那甲士的脸色却忽然一变,脸色古怪。
“别碰我弟弟。”
“讨厌鬼!”
然后一个轻嫩的声音响起,众人这才看清那出手之人赫然便是姬玉植的胞姐——姬瑶。
十二岁的小女孩,嘟着嘴,鼓着腮帮子,脸上写满了不开心,而那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