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返1977-第1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省事。越是大买卖,就越是需要谨慎啊”

    见三个“海碰子”都露出了深思的表情,洪衍武又另辟蹊径地说了另一番道理。

    “其实,麻烦点也有麻烦点的好处。反过来讲,咱们这么留着不卖,买了的会更觉着买了我的海参值,同样也会向别人炫耀。像今天下午,最后除了那些没买到的人求我再帮忙搞些海参以外,你们回屋之后,可有好几个人听别人说了海参的事儿,主动找上门来攀交情呢,询问我什么时候还能再搞到海参,我给他们都只留了活话,说三天后看看再说。

    说白了,其实这也是欲擒故纵,是为了让这帮家伙花起钱来更痛快。刚才说过,大家过去海参不好卖,那是跟老百姓做生意,难免斤斤计较,互不相让。可这帮出差办事的家伙全是富得流油,花了多少,随便弄点票据,回去找公家就给报销了。

    要知道,做生意最容易成交的情况就是这种穷人和富人配对儿了。因为穷人容易满足,富人不愿计较。就怕穷人对穷人,富人对富人。所以说要是穷人就找富人做生意,要是富人就找穷人做生意。像咱们这些穷人,既然已经先一步找到这帮富人了,你们又担心什么呢

    另外,还有一点你们可能没意识到。前些日子,我们来这里也吃过饭,那时可是什么海货都有,但今天咱们再来,海参和对虾却已经不卖了。这说明了什么正是说明咱们的国民经济属于短缺状态呀,是完全的卖方市场。只要是商品,随时可能断货,所以一点不用愁会卖不出去”

    到此为止,洪衍武今天这几番随口吐出的生意经,彻底让“大将”、“三戗子”和“虾爬子”佩服得五体投地了。

    他们还从未听过如此逻辑严谨,直抒本质的商业道理,虽然有些名词一时还搞不明白,一些观点也难以完全领会,但毕竟对洪衍武展现出的头脑和见识已经是发自肺腑的敬服和认可了。

    “大将”更是觉得浑身充满了想要大干一场的力量,直接举杯站起来说,“兄弟,有理有节,你的能耐和为人,都让我打心里敬佩,能有你这样的人领着我们干,真是我们的福气。我现在声明,只要兄弟你瞧得起哥哥不是废物,今后你指哪儿,我就打哪儿,决没二话。”

    “三戗子”和“虾爬子”也先后跟着一起表态。

    “真人不露相啊,你肚里玩意太高明了。服了,彻底服了”

    “对,谁要还不服,就是跟大伙儿过不去,我第一个跟他翻脸”

    “嗨,什么时候,也是哥们儿情谊第一,金钱第二。只要你们信得过我,那就是我的荣幸。”

    洪衍武一边说着漂亮话一边挥手示意,陈力泉和“小百子”便也在他的号召下站了起来。

    随后,六只酒杯充满激情地碰在了一起。

    也是从这一刻起,在这帮“海碰子”中,洪衍武正式拥有了三个最铁杆的拥护者。

    本章完t21902181t21902181



    第185章 分钱

    

在之后的几天里,洪衍武他们继续分头收海参。

    因为有钞票的激励作用,“三戗子”和“虾爬子”这哥儿俩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头,甩开了膀子大干,几乎快把他们认识的“海碰子”家都跑遍了。

    “大将”见他们这么拼命,自然能体会俩兄弟想多赚些外快的心情,于是才干了一天便主动相让,歇手不收了。

    可即使这样,“三戗子”和“虾爬子”因为交际圈子相同,还是发生了好几次前后脚重复登门的情况,为此他们俩索性私下里商议了一番,划分开区域,才避免了这种毫无意义的“内部竞争”。

    最后“三戗子”和“虾爬子”总共收上来一百八十余斤的海参,要是包括大将头收上来五十余斤,那就是二百四十斤了。

    至于洪衍武,他只跑了“老刀鱼”带他去过多那几家,根本没跟人家划价,直接收上来四十来斤也就收手了。他的聪明才智,更多的是体现在了三天后的海参销售上,和琢磨怎么按“巴蛸”的要求,再去弄来几个潜水镜的事儿上。

    第一件售卖海参的事,办起来绝对称得上是顺顺当当。

    到了说好的日子,那些攀过交情的住店客人们主动上门儿询问结果。于是洪衍武轻而易举就打破了自己的销售记录。

    他把新收上来的一百五十斤低档海参全给卖了,还依然按高价搭配着出手了三十五斤的高档海参。

    最后一盘帐,扣除所有成本,不但把公帐的净利润增加到了两千六百三十九块七毛一,还外带白落了总计一百二十斤高档淡干参。

    可即便如此,由于对这一点,“大将”他们早已有所预计,高兴是高兴,兴奋是兴奋,却并未再表现出像上一次那种全然不敢置信的惊讶来。他们的回应,便是拉着洪衍武出去喝了顿大酒,打着慰问的旗号把他给灌趴下了,借此来庆祝了一番。

    而第二件有关潜水镜的事,想要办到,可就实在颇有些棘手了。因为那是所有海碰子们公认的天大难题。

    前面说过,水镜都靠自制,这年头体育商店没有卖的。而自制水镜最大的难处,就是在于到哪儿去弄做水镜用的胶皮和合适的玻璃。

    胶皮修鞋摊上倒是有,买一块胶皮才两毛钱,可问题不是厚硬就是薄软,多数情形下只能勉强凑合着用,一旦深潜就容易漏水。做出的水镜只能算次品。

    合适的玻璃就更稀缺了,薄了易碎,厚了发花,最适用的只有四厘米厚的玻璃最适用。但是这种规格的玻璃极其稀少。滨城能见到的,几乎都是日本人统治时期的“东亚玻璃窑”生产的玻璃,解放后已经不出了。

    再加上几十年的风雨过后,老百姓窗户上这种玻璃已是极其难觅了,即使有那么一块两块的,也早被“海碰子”们卸了做水镜了,几乎等若绝迹。想要再找到这种玻璃的概率,基本是和发现金矿的概率差不多了。

    所以说,这实在是一个近似无解的命题。而“大将”他们谁也没报希望,觉着洪衍武能有办法解决,于是从一开始的时候,他们就劝洪衍武不必认真。

    “三戗子”从人情出发。

    “巴蛸那小子我最了解,他不是斤斤计较的人,当时就是跟你开个玩笑而已。不用介意”

    “虾爬子”则从实利考虑。

    “你的本事明摆着呢,水镜算什么呀我就不信,大家谁会跟钱过不去到时候票子一晃,他们再看你,绝对就跟瞅大美人一样了”

    “大将”的话最实在也最霸气。

    “你呀,卖这么些海参就够受累的了,还是好好歇歇,甭为这个操心了。什么事儿有我在呢,我就给你搁一句话,你来当我的家,我当那帮小子们的家”

    可洪衍武虽然感激三人的好意,却还是不肯放弃,他仍有自己的道理。

    “毕竟大家都看着呢,要是办不到就让人家听我的,还是有点名不正言不顺的理亏。大将,你能用命令压服大家,这我信。可强加于人对你的威信却有损害。强制是不能持久的,弄不好就让大家生份了。这样下去,或许一开始他们能听,但后来多半会半听半不听,到最后也就彻底不听了。我看呢,还是我想想办法试一试吧。退一万步说,也是为了增强咱们团体的生产力不是真要是实在不行,你们几个再帮我说话吧”

    对洪衍武这番道理,三个资深“海碰子”认可是认可,信服是信服。可他们却仍不相信洪衍武能有什么实际的收获。理想毕竟和现实是有差距的嘛,哪儿又能够事事如意呢

    可偏偏没想到,生活就是让大多数的人想不到。这次谈话之后,还没出一天半去,洪衍武就把搞到手的七大块胶皮和三大块“日造玻璃”摆在了几个人的面前。

    不但件件合用,就这数量,也足够造出十几个水镜的了。换句话说,就是再扩充一倍的“兵马”也足够使的了。这让“大将”他们,又哪儿能无动于衷呢

    于是乎,“大将”、“三戗子”和“虾爬子”眼珠又惊掉一地,他们再一次地感受到了如七级大地震一般的震动。

    “三戗子”当场就高呼。

    “天哪,我不是做梦吧什么时候,日造玻璃也能这么大块地搞到手啦”

    “虾爬子”也啧啧称奇。

    “绝了我们都没办法的事,还是让你办成了这世上还有什么是你办不到的”

    大将更是绷不住了,迫不及待地催促。

    “快说说,到底怎么搞到手的。我说你小子总不能认识日本人吧”

    可惜,这三个人越是着急,洪衍武就越是不急。关键时刻,他看着三双眼睛充满探究欲地凝视着自己,居然得意地嘿嘿一笑,卖了个关子声称要保密,非说要等其它海碰子聚在一起的时候再揭开谜底。

    这一下可是把“大将”他们郁闷坏了。要是按现在的话说,那是立刻“粉转黑”,都恨不得当时就把洪衍武严刑拷打,逼问出其中的内情。

    可洪衍武也不傻,说完这话,根本没给他们反应的时间就借机尿遁了,一直到晚上才回来,而且还又买回来三副脚蹼,说是给团队补足。这下,倒是让一直没睡,憋着堵他的“大将”几个彻底没话说了。

    所以第二天一天,哪怕洪衍武照样牙关紧锁,死不吐口。“大将”他们被心中的悬念撩拨得火急火燎,也没好意思再动粗,只能带着那些材料老老实实出门找人去做水镜。

    直到晚上带着十几个水镜成品回来之后,他们经过一天的合计才终于想到了,要从跟着洪衍武去弄水镜的“小百子”身上打开突破口。如果再不行,他们就决定拉洪衍武再去喝酒,拼着两败俱伤也得让这小子把实话说了。

    没想到“小百子”背地里早得了洪衍武的嘱咐,提出跟每个人要十块钱的“信息费”,才能告诉他们怎么一回事。

    结果三人忍着肉痛付了钱,一听完事情经过当时就一拍大腿,齐齐感叹了一声。

    “你们京城人的脑袋都是怎么长的这么损的招儿,你们都想得出来”

    本章完t21902181t21902181



    第186章 一意孤行

    

1977年7月2日,周六。

    终于到了“海碰子”们约好见面的日子。

    这一天上午九点,所有人都按说好的赶到了“老刀鱼”的家中,齐聚一堂。

    隔了这么多天,大伙儿基本全都歇足了,彼此的精气神看上去都不错,见面也是无比亲热。

    不用说,那些埋进沙子里的物资和工具,已经被没跟着进城的那几个“海碰子”给挖出来带了来。此外,洪衍武和“大将”也购买了一些新的补充物资。

    要说此时这个小团体的状态,那可真算是“养精蓄锐、蓄势待发”了,只凭“大将”一声招呼,随时可以开拔出发。

    不过,“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临走之前,可还有一件最重要的事必须要做,那就是报账分钱。

    这可是穷人们最开心的事儿。

    实际上,今天因为“三戗子”和“虾爬子”控制不住的一通得瑟,其实早在刚才洪衍武和“大将”把大家收来的海参盘点入库时,就把气氛给铺垫好了。

    这俩小子,一边胡吹住了四块钱一天的高级房间,一边显摆收海参赚来的大笔外快,把洪衍武更是说成了可以点石成金的财神爷,自然就把大家都胃口吊到了高处。

    唯一不怎么高兴的,也只有心里犯小,没敢自己垫钱收海参的“飞蟹”和“死尸”两个人了。

    相反的,倒是“老刀鱼”对洪衍武挺信得过,不但把家里的钱都买了海参,还从渔村其他人手里赊了八十多斤淡干参,一共凑足了一百斤交了上来。

    这不禁引得“三戗子”一个劲地连声称叹,直说“姜还是老的辣”,佩服“老刀鱼”有魄力,还推测说“就凭这一百斤至少能有一百五的进账”。把“老刀鱼”说得呵呵直乐。

    当然,这也就更是把“飞蟹”和“死尸”给气毁了。“飞蟹”忍不住就酸溜溜地寻起了短处,说“你们在城里吃喝玩乐,还住这么高级招待所,那我们没去的人岂不是亏了”

    这时就得说,洪衍武的确是有先见之明了。所以“三戗子”和“虾爬子”听了,竟一起哈哈大笑起来。

    很快,“虾爬子”坦然自若地说出所有的钱都是洪衍武自掏腰包的事实,还声称不信可以去查“公帐”。

    这下,当场就把“飞蟹”的嘴给堵上了,也引得其余的人大为惊讶。

    “巴蛸”和“海狗子”忍不住先后各问了一句。

    “你们住了六天,光房钱就四十八块呢。这么多钱,都是他一人掏吗”

    “这也太大方了吧他也舍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