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韩莹,你觉得怎么样你说呀这么办可以吗”
韩莹的眼睛也亮了,像两颗闪烁的星星,自从被“大将”的家人嫌弃以来,她的心还是第一次又火热了。
可出于姑娘家的矜持和固有的道德感,有些事还是不免迟疑。
“办假的病休吗那不是挖社会主义墙角吗会不会不太好”
“有什么要是不挖这座大墙就能把你压死累死必须挖咱落后也认了”
“那你偷拿户口本,大妈要是气坏了,可就我觉得这样有点太对不起她了”
“这件事你别多想,都是我的错,全是我逼你的。为了咱俩能在一起,我确实没别的办法了。所以不管怎么样,你也必须得听我的”
“大将”确实急得有点什么也不顾了,他现在别的不怕,就怕韩莹的软弱和退缩,而他不惜一切也必须让爱人坚定信念。
“你真厉害,那我都听你的”
韩莹终于抬起头,说出了“大将”最想听到的话。不过同时,这赞美却让他也有些脸红,他赶紧心虚地解释。
“不不,这主意可不是我想出来的,其实是”
哪知韩莹继续又说,“你确实是厉害你为我付出的太多了”
“大将”这才终于明白了韩莹的真正的意思。他看出,她感动了。
“一点也不多,等咱们结了婚,你再看我的吧。我一辈子也不会亏了你”他趁机又感动了她一下。
但韩莹这次没吱声,只是抱住了他的大脸,轻轻用嘴唇触碰了上去
有了韩莹这个吻,“大将”更是激动得发疯。
事不宜迟,他马上就催韩莹去请了假,用三轮车载着她回到了滨城。一路上几个小时,竟然都没停下歇一歇,照他的话说,完全可以拉着韩莹蹬上整整一天。
回去之后,匆匆吃过一顿午饭,当天下午,他们就去了滨城最大的中心医院。
还别说,换了一个角度来解决问题,果然异常顺利。
医院可不像建筑公司那么让人晕头转向,目标明确又直接。
韩莹只需用“三联单”挂了号,剩下的事儿她就不用操心了。“大将”也根本没让她见大夫,自己就夹着一包海参,拿着她单据进了内科主任的屋。
医生毕竟是技术工种,并不像的当官的那么能耍心计、打马虎眼。经过关门的一番密谈,再出来后,“大将”腋下的三斤海参就不见了,等到出了医院大门,他就成功交给了韩莹一份病休诊断书。
“要休多少天就休多少天,今后医院咱们说了算我都跟那个主任说好了,一斤海参管一个月的。这不,先开了仨月的,以后随时可以找他再开”
“大将”大咧咧地说着,既有些欣慰和得意,也感到出了不少多日以来的怨气。韩莹也踏实了,轻轻松了一口气。
隔日,再接再厉,韩莹自己去建筑公司交诊断书办病休手续不提。“大将”则买了只活鸡,拿回家给老娘补身子。韩莹还特意挑了块纱巾让“大将”送给他的姐姐。
结果和洪衍武说的完全一样,经“大将”这么一哄,效果立显。
他的家人全都眉开眼笑,妈妈也不怪罪了,姐姐也不数落了,蒋家又都是亲的热的,恢复了昔日的安宁与和谐。
而“大将”母亲甚至因为儿子及时悔悟,这么一高兴,心里一痛快,还想去扯身布料给儿子做身新衣,好让他相亲见对象的时候穿。于是吃过午饭,老人就带着“大将”姐姐一起出了门。
这么一来,简直是水到渠成、天赐良机。“大将”根本没费事,轻而易举就把户口本给拿走了。一点没惊动家里人。
至于对付自己单位的领导,那远比对付医院的大夫还容易。
前面说过,“大将”因为三轮车的事,已经和管调配的副经理搭上线了。由这个副经理出面说合,他的直属领导总要卖几分面子。
另外,工人阶级基本都是直脾气,就是当头的肚子里有些弯弯绕,见着酒盅也就变厚道了
所以,“大将”就做东掏钱,把副经理和他的顶头上司都请到馆子里“挫”了一顿。
席间,他又亲自说了两句好话,敬了几杯酒,那个一向对他有看法,却又掌握着大红章车队主任也就不怎么记仇了。
接着,等他再把两瓶“海洋大曲”一递,那家伙简直要把他当亲兄弟了。自然,要办的事也就水到渠成了。
就这样,回城的第三天,“大将”就和韩莹准备妥了一切手续,到民政局把结婚证书给领了。
尽管领证时,还出了个小插曲因为人太多,等他们排到的时候,赶上了办事员要去吃中饭,非让他们下午再来。
可“大将”因为早得了洪衍武叮嘱,唯恐事情出岔子,提前就做好了“糖衣炮弹”的准备。
所以他把早就准备好的喜糖喜烟往上一送,又偷偷赛过去一个包着五块大票的红包,那办事员也就不好意思推诿了。
至此,这两个历经多年坎坷,从小一起长大的一对男女,总算结成了合法夫妻。他们近十年的夙愿,终于圆了
那一天,韩莹拿着那两张纸看了半天,像是在看两件宝贝。
可“大将”却说,“我还是觉得你送我的那个小红本本更好看。你不在的时候,我几乎每天都要看看它,现在也改不了这毛病。”
韩莹一听他这么说就笑,但眼中却情不自禁又泛出了泪花。
“只可惜,你送我的海螺没了,被他们砸碎了”
“大将”忙作出轻松样子来安慰。
“那没什么,你要喜欢,我再去海里给你捞,你要多少有多少”
“不,有你就足够了。结婚可真好。”
“大将”也说,“是啊,结婚的感觉真好。我总算娶到你了”
本章完t21902181t21902181
第197章 婚礼
要说结婚这件事,其实登记才是法律,婚礼只是形式。
特别在这个年代更是如此。似乎男的女的必须大张旗鼓地摆宴席举行婚礼,才能算结婚。否则就是登记了一百次,也不能算作一回事。
另外,从“大将”和韩莹的角度而言,虽然他们迫于情形仓促地结了婚,并不能昭告天下似的大操大办,光明正大地让全部亲友们都簇拥在他们身边见证祝福。
但内心里,因为都感到这份幸福太过得之不易,也都希望至少能拥有一个小小的形式,来纪念这人生里最重要的时刻。
好在洪衍武早替他们想到了这一点,在“大将”走之前他就说过,不出五天就会带着“海碰子”们回来参加他们的婚礼。
所以领了结婚证还只是第一步,之后的几天里,“大将”和韩莹还有好些事得忙活,像理发、洗澡、照相、逛商场、选布料、做衣服、订酒席
合影俩人是在津门街的滨城摄影社拍的。
“大将”要求给配上玻璃镜框,放一张二十四寸最大尺度,想挂在屋里的墙上。他还额外洗了两张八寸小的,打算屋里摆放一张,影集里再收藏一张。
做衣服,时间上确实是有点急了。
好在“大将”把布料分别交给了两家裁缝店,又用急着结婚的情况和十元一个的大红包打动了两家裁缝师傅,总算得到可以“加塞”的特权,说好两至三天就可以去取成衣。
酒席则定在了百年老店“群英楼”。
为了保密性,“大将”用一条好烟订下了一个招待领导用的大包间。其他的倒没什么,酒楼唯一的问题就是说海味菜缺材料,有的菜没法做。
不过这一点对“海碰子”们来说,可就不成问题了,“大将”当场就大包大揽下来,说所有海货全由自己想办法。
当然了,这些事一件件办下来,钱可是花了不老少。
韩莹刚开始还有点想弥补青春的劲头,可越往后就越觉着着心疼,最后甚至开始拦着“大将”。说“大将”的钱都是在海里“扎”出来的,能节俭一些就节俭一些。过日子是实实在在的事,没必要都花在这些虚头巴脑的事上。
这份体贴自然让“大将”挺高兴。但他却不肯降低标准,说钱是人挣的,他不在乎。还说和别人比,已经委屈韩莹了。现在外面都讲究“三十六条腿”和“三转一响”,虽然他们没房放这些东西,可今后只要回了家,他都得挨个给韩莹买齐全了。
韩莹听了,从心里泛起甜蜜,不过却仍不免忧心忡忡。她担心的是,今后如果长期住在外面,那花费可是个天大的数,她自己连工资都拿不全,他们哪儿有那么多钱去糟践依她看,还是得想办法借个小房的好。最不济,也不能听洪衍武的,搬到那个高级招待所去,不成就找个最便宜的小旅店住。
听她这么说,“大将”却笑了。当场拿出一沓票子来,整整一千块钱。他说这钱让韩莹拿着,他们今后住招待所的钱根本用不着不花这些。现在有洪衍武带头,他们挣钱速度是过去的几倍,韩莹只要过去住就行了。那满脸的傲气,就透着俩字有钱
只是这不但没让韩莹安心,却反倒更让她担心起来。韩莹直愣愣看着钱发呆,实在是琢磨不透,“大将”怎么会这么不把钱当回事。最后,她根本不敢伸手接钱,并且还哆哆嗦嗦问追“大将”,“你们是不是干了什么违法的事”
这可把“大将”气坏了。他说“我们全是凭力气吃饭,钱都是靠卖海参赚出来的。你怎么能不相信我”
跟着又烦躁地一拍桌子,“让你拿着你就拿着,别那么多胡思乱想了一切有我,都安排好了你就听我的吧”
没想到,被他这么一呵斥,韩莹反倒踏实了,顺从地收起了钱,再不敢有异议。
这让“大将”猛地明白,洪衍武告诉他的还真没错。事实证明,他在工地说服韩莹时是如此,现在同样如此。
男人对待女人,关键时候就得蛮横霸道一点。你不要让她拿最后的主意或是让她自己分析什么,你只要斩钉截铁地命令她,她就会老老实实地服从。
当然,你决定的必须是正确的好事,否则也不行。
而就在“大将”正享受着刚当上“一家之主”成就感的时候,洪衍武果然带着人按照约定赶回了滨城。
大家伙这时无疑已经从洪衍武口中知道了具体情况,带着专为“大将”和韩莹捞来的各色海货,一看见他们都笑嘻嘻地直喊“恭喜”。
特别是韩莹已经穿上了做好的新衣,从浅色外衣的领口里露出桃红色,更是几乎让每个人兴奋和感动极了。
因为当年的人们永远都是蓝、灰、绿色的衣服。只有结婚时,妻子可以做一件桃红色的、枣红色和大红色的衣服穿在里面,再用外面套的衣服遮得严严实实。那唯一可寻的痕迹,就是那袖口、领口的一抹艳色。
这是在旧日社会里,一种极为含蓄的对美追求的方式,等于一个姑娘向全世界宣布我是新娘了
现在,我们用今天的眼光看来,也许会觉得保守得可笑。但恰恰说明了,无论生存在什么样的年代,如果没有年轻的浪漫,又怎么对得起生命的时光
所以“海碰子”们一下子轰然议论起来,这个说我送给三百头海参,那个说我给五百头
“大将”和韩莹都不好意思的连连谢绝,说大家能来参加婚礼就够意思的了,千万别再破费。
一时间,“海碰子”们非要给,“大将”和韩莹偏不要,闹闹哄哄乱成一团。
最后,还是洪衍武又拿出来一个办法。他说“大将”这次没去“碰海”,干脆大家所得还算他一份。至于其他,也别送什么脸盆、暖壶的了,不如就用这次卖海螺的一百多块钱,给韩莹买一辆全新的自行车好了。
这个主意各方各面想得都挺周道,每个人不用攀比,又都尽了一份心意。于是“海碰子”们完全不顾一对新人的推辞,全体举手通过。
为了今后“大将”和韩莹能安安静静地生活,也为了保证冒充的身份不露相。洪衍武其实早就想好了,他今后只会在“胜利招待所”住宿,却不能在那儿再卖海参了。于是,他把“海碰子”们全都安置到了别处。便回过头来办“大将”新房事儿。
见洪衍武连口水都没喝,“大将”便很有些不好意思,让洪衍武好好歇歇再去不急。
哪知洪衍武却背着韩莹打趣他,“我看,你这话口对不心韩莹这几天借住在别人家,你们证都领了却不能住一块,这还不急要真不急,你恐怕就有毛病了别忘了,你还有重要任务呢这可不成,咱先去医院看看吧”
一番话,又把“大将”说了个大红脸。
爱说爱笑没正经,是洪衍武性格特点。可办起正事来,他也绝对不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