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返1977-第2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外,还得给单给寿敬方添一只活鸡、一瓶韭菜花、一瓶腐乳、一瓶虾酱、一瓶好酱油、一斤高级糖果,再给宋国甫家送上两瓶茅台,给东院的邻居们分点排骨、腔骨、香肠之类的肉食。

    之所以如此,那都是王蕴琳按亲疏远近、人情世故,仔细考虑思量过才决定这么办的。

    首先,寿敬方既是洪家的至亲,又救了洪禄承的命,二十年来又刚恢复走动,从哪方面来说,都必然要给头份儿,不能怠慢。

    其次,常显璋是洪衍武和陈力泉的老师,他们俩又把人家坑害的不浅,本就该多加礼敬,尽量补偿。

    再则,小百子一路辛苦,鞍前马后的功劳那也是该郑重致谢的。

    至于那个冯家虽然没打过交道,但这是冲着杨卫帆不远万里把“挫虎龙”送到洪家门上,和那三百块重礼的情分,怎么也不能辜负人家的嘱托。

    而宋国甫家嘛,因为人家是高干家庭,不缺实在东西。为了还那三百斤粮票的人情,送去两瓶好酒既不失体面,又恰到好处,也不至于让人家产生什么有所相求的误会。

    最后那可就说到各家邻居们了。这么多年风风雨雨过来,固然几家人互敬互帮,已经亲如一家,可毕竟京城人都讲究有来有往的老礼儿,他们各家又都是小门小户的。

    从这一点来说,合理的馈赠绝不能张扬,能让彼此心安舒坦才是根本。否则,好心也能累人、伤人。

    王蕴琳实在是怕礼重了给各家增加回礼的压力,于是便只能送些大家最缺的肉食,以便维护住这一份朴素的感情交往。反正日子长远,今后有的是机会帮衬。

    对王蕴琳这一系列的安排,洪衍武听后仔细琢磨了一番,发觉竟无半点破绽,方方面面是特别周全。以至于他当时就忍不住大加溢美之词,对母亲一通猛夸。

    直说“您真是送礼的专家,可让我长了大学问。这人情世故我还真得好好学学。家有老,如有宝,说得真没错,姜还是老的辣啊”

    哪知王蕴琳听儿子这么一说,却不买帐,一巴掌拍在他的背上。

    “你啊就跟我贫吧,拿你妈取乐不是送礼的学问多着呢,少见多怪吧你,这才哪儿到哪儿啊”

    就这样,当晚母子俩把各色礼物分装进几个麻袋之后。第二天凌晨五点,身负要务的洪衍武就起来了。

    或许有人纳闷,说怎么这么早啊急个什么劲儿呀

    嗨,他不急不行啊。关键是寿敬方那儿,按礼数不但得先去,而且还必须还得早去,否则这位神医就药店上班去了。要带这么多的东西跟只活鸡给人家送单位去,也太不合适了不是

    所以他昨晚上便设定好了闹钟,想的是一大早就先去寿家。并且正好,冯家现今也搬到了重文区居住,他就手把这两家最远的就都给送了。

    至于其他人家那就好说了。常显璋、小百子白天应该都在家呢,什么时候去都行。宋国甫家离得也近,特别是街坊四邻,由洪家人分头一送也就齐活了。

    而像红叶、老鬼、几个旧日的兄弟,和那几个警察哥们儿,抽空也得联系一下。但那大可以推到节后再说,不用急于一时。

    很快,洪衍武洗漱完毕,他招呼上更早起来练功的陈力泉,先一起去了东院家里。取上两个早已分装好的麻袋,捆上了一只鸡,早饭也不吃就要出门。

    但这会儿王蕴琳可就把他们叫住了,敢情早上蒸的一锅馒头刚刚熟了,她想让俩孩子吃个馒头再出门

    洪衍武虽然急着走,但也不能辜负妈的好意。便过去一把揭开锅热气腾腾的锅盖,用手直接抄了一只白亮白亮的馒头递给陈力泉,跟着自己也拿了一个。

    可没想到馒头还真烫,他又没陈力泉的手上功夫,很快就拿不住了,一边吹一边两只手来回的倒个儿,就跟练杂耍似的,吃了个热闹无比。

    就这,还紧着往嘴里塞呢。一边哈气地一边说,“妈,馒头蒸得真暄腾嘿。可我就爱吃这馒头皮,特有嚼头”

    这立刻让王蕴琳哭笑不得,一个劲唠叨。“你这傻小子,一点儿吃像儿没有,一看就知道是六零年生的。”

    这话一出口,洪衍武和陈力泉全嘿嘿乐了。

    吃完了馒头,俩人再没耽搁。辞别了王蕴琳,他们一人背着一个麻袋,带上了那只鸡就一前一后往院外头走。

    可不妨才刚出门洞,竟又出了岔子,他们突如其来地迎面撞上了俩毛乎乎的黑影。

    这时天还是黑着,吓了他们一跳,还以为“撞克”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

    洪衍武可是走在最前面,当时“哎呦”了一声,就睁大了眼珠子。等仔细再一看,才发现眼巴前儿是俩穿着破羊皮袄,也同样背负着不少东西的人。

    不过要说是“人”,倒有点不准确,最贴切的词儿恐怕应该是“野人”。

    因为就这俩黑影子,面目实在邪唬得吓人。

    一个身量宽,一个身量瘦,共同点是灰头土脸,头发胡须全是乱糟糟的,就跟全身上下都长着层灰毛似的。暗色中鼻子眉眼全看不清,唯独两双眼睛倒亮晃晃的。

    说不好听的,绝对能把他们当成哪个城隍庙里跑出来的小鬼儿。

    更没想到的事儿还在后面呢,洪衍武还没问话。那俩“野人”反倒是先急眼了,他们居然上前一蹿,一左一右抓住洪衍武的胳膊就叫起来了。

    “快来人哪快来人哪”

    洪衍武当下心里一惊,心说怎么着,这要干嘛呀是抽疯还是想抢东西啊

    所以他根本没多想,下意识地把麻袋一抡,左脚右脚再各来一个“坡脚”,一下就把俩“野人”给摔到高台阶底下去了。

    可没想到这俩“野人”还不罢休,还躺在地上就叫起来了。

    一个高呼。“东院的有人没人,都别睡了贼来了,快出来抓小偷呀”

    另一个也喊。“这是怎么了偷东西都这么明目张胆了你们俩甭跑,非把你们送派出所去”

    这时候洪衍武才琢磨出味儿来,怕是误会了。

    赶紧阻止,“行了别喊了怎么着还把我们当贼了我还觉着你们像抢东西呢你们到底是谁啊这算怎么档子事儿啊”

    陈力泉似乎听出了熟悉的声音,赶紧从后面走到前头问,“嘿,是边家三哥吧,我是泉子”

    顿时,院门前一片寂静。

    跟着片刻,那俩“野人”就又扎猛起来了。

    一个问,“泉子,怎么是你呀摔我们可够狠的,那动手的臭小子不会是洪老三吧”

    另一个说,“泉子,我是苏锦。连你都变成大小伙子了,你们真可吓我们一跳”

    洪衍武这下也想起来了,原来这俩“野人”一个是边家小儿子边建功,一个是苏家的长子苏锦,他们俩是同班同学,比洪衍武和陈力泉要大三岁,从七二年开始一起在内蒙插队,这大概是过节回来探亲了。

    本来他们彼此就好几年没见了,再加上黑灯瞎火的看不清人,他们俩身上还背着这么多东西,手里还拿着鸡,才闹了误会。

    这么一来,他不由哈哈大笑,赶紧伸手过去把俩人都从地上拉了起来。跟着嘴里说着得罪,又去帮人家捡行李。

    边建功和苏锦这时也都乐了。

    一个说,“瞧这误会闹的,回来没进院门呢,倒先让你小子一坡脚给踹出来了,亏我们在内蒙还练过几手呢,也没能防住你

    另一个说,“东西摔不坏,我们自己来吧。你们有事赶紧走,回头咱再聊”

    洪衍武也没客气,就拉着陈力泉先走了。不过临别,也把自己和泉子兜里烟都拍给俩“野人”了。

    那二位“花子爷”后面分着烟还咋呼呢。

    “哟,你们都抽上香山和颐和园了,可以啊”

    “唉,对了,给你们带酪干了,回来尝尝”

    洪衍武则一边走一边回头挤兑。

    “甭废话了我说你们俩进家门前还是先洗澡去吧,身上都馊啦。又象臭带鱼又象倒咸菜缸,小心让家里人再给你们打出来”

    没想到边建功一听竟坏笑上了,带着一身流氓无产者的劲头,遥遥说了句。

    “臭算什么,我们还有虱子呢,招上算你活该。谁让你动手打我们的”

    本章完t21902181t21902181



    第250章 拨云见日

    

洪衍武和陈力泉赶到“茶食胡同”是六点整。

    进院之后,他们按着记忆寻到了寿家的门前。不想和刚才出院相仿,照样又来了一回虚惊。

    就在他们正要敲门之际,一个和洪衍文年纪相仿的小伙儿披着棉衣,手拿铝锅突然推门出来,彼此间又吓了一跳。

    幸好寿敬方起得早,听见动静就迎了出来。见门前仨人手拿东西面对面傻楞在那儿,只觉着好笑,赶紧把人往屋里让,又给他们彼此介绍。

    敢情这小伙儿正是寿敬方的儿子寿诤。按岁数,洪衍武得叫表哥。

    而洪衍武和陈力泉还没来得及把手里东西放下,寿敬方就又去敲另一间内屋的房门,催里面的人赶紧出来见人。原来他的大闺女,洪衍武的大表姐寿蓉也回来了。

    洪衍武赶紧恭喜表叔全家团圆,借机便把父母收了泉子做干儿子的事儿说了。由此,陈力泉也正式改口称寿敬方为表叔,称寿诤为表哥。

    等到寿蓉出屋后,俩人又一起跟表姐见礼。而接着,他们便正式把年礼奉上。

    要说洪衍武和陈力泉带来的那些东西,那是满可以了。这年月,这么些好东西可着实不易得来。而除此之外,他们还带来了一千块钱,这是他们考虑寿敬方花钱随性,膝下还有一双大儿大女,单独备下的一份心意。

    所以两相加在一起,洪家的这份厚礼,那是超乎人想象之外的厚重,可是把寿家的人全惊着了

    不过“神医”毕竟生于大户世家,过去也是把玛瑙当抓子儿的主儿。他不比那两个几乎是在苦日子里长大的子女,看呆了似的难以自持。愕然了一下,也就恢复了自如。

    接着,简单询问了几句,听洪衍武说在滨城赚了不少,家里那头也亏不着,就没再跟他客气。很洒脱的把钱物都笑纳了。

    自然,他也是懂得规矩的,问了问洪家人“忙年”的情况,随后就大大方方叫大闺女拿出早备好的一个“金华火腿”和一只“金陵板鸭”来,让洪衍武带回家去。

    嘴里称“本来想拜年时再送到你家的,没想到你节前回来了,正好还礼了。只是礼物略显微薄,你们可别嫌弃。”

    洪衍武一听,马上连说不敢,跟着就跪下,他要给寿敬方连磕三个响头,正式感谢表叔救治父亲的大恩。

    但寿敬方只受了一个头就拦了他,很认真地说。“老三啊,其实你不用谢我。你父亲的性命能够获救,既是他一生积德修来的福报,也是你的孝心尽到了。弄这个物件,别人不知多难多险,我还不知吗尽管是陈货,可我一观你们腰背发僵,气血不足,就知道你们胸腹刚刚受过重创。是不是入海遇着危险了”

    洪衍武和陈力泉对望一眼,皆由衷感到惊奇,不得不连连点头。

    寿敬方跟着叹了口气,又颇为感怀地说,“洪家门儿里,我的子侄辈不少,本来以为最不争气的就是你,可没想到如今你却是大出息了。竟然说到做到,千里迢迢真的把药找了回来,这让我打心眼里替你的爹妈高兴。也对,洪家的家教好,纵有偏差,耳濡目染,总能回归正途。这尊长爱幼、怡怡亲情,绝非小门小户终日柴米油盐的嘁嘁喳喳所能相比。什么叫底蕴,这就叫底蕴对了,泉子现在也是一家人了,表叔不跟你们见外,就希望你们今后始终记得我一句话。立爱惟亲,立敬惟长,始于家邦,终于四海”

    寿敬方的话同时带有夸奖与告诫的成分在其中,洪衍武和陈力泉听得懂听不懂的,反正不敢轻忽,一起恭恭敬敬点头称是。

    而等到这番话罢了,他们俩见寿家座钟已经指向六点半,便顺势提出了告辞。

    寿敬方也猜到他们还有其他人家要跑,何况自己马上要上班了,便没多挽留。他只让洪衍武捎话回去,说初一他们会举家登门拜年,有什么话到时见面再说即可。

    就此大家客气作别,洪衍武和陈力泉被寿诤送出了院门后,便自去花市寻访冯家。

    所谓“花市”,其实指的重文门东南,一条东西走向,长两千多米的大街。它以“羊市口”为界,分为“西花市大街”和“东花市大街”。

    这条街清朝时曾是京城绢花、纸花、料器花的主要生产和交易的聚集地,这里售卖的假花和料器曾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拿过大奖。民国时期,此业达到鼎盛繁荣,当时长期固定经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